上皮样肉芽肿论文-唐新月,唐教清,王琳

上皮样肉芽肿论文-唐新月,唐教清,王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皮样肉芽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上皮样肉瘤,感染性肉芽肿,误诊,皮肤肿瘤

上皮样肉芽肿论文文献综述

唐新月,唐教清,王琳[1](2019)在《上皮样肉瘤长期误诊为感染性肉芽肿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61岁。右拇指背侧结节、溃疡3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下部肿瘤细胞团块浸润伴周围坏死,瘤体由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PCK及CD34,不表达CK5/6及S-100蛋白,Ki-67约20%阳性。头部MRI提示合并脑膜瘤。本病临床少见,其皮损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感染性肉芽肿类似,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可减少误诊。(本文来源于《皮肤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陈昕,陈灵锋,黄颖[2](2017)在《qPCR检测结核杆菌在肺和胸膜上皮样肉芽肿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法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肺和胸膜结核病和其他肉芽肿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学检查发现上皮样肉芽肿性病变的肺和胸膜活检的石蜡包埋组织142例,应用q 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同时行抗酸染色,并与临床资料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42例肺胸膜活检标本中,60例临床诊断确诊为结核病。采用q 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者58例,敏感性为96.67%,特异性为100%;抗酸染色阳性者17例,敏感性为28.33%,特异性为9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7,P<0.001)。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有助于在石蜡包埋的肺和胸膜小活检组织中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核病,可用于疑似结核的肉芽肿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徐红,杨守京[3](2015)在《老年人EBV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伴显着类上皮肉芽肿反应及T细胞克隆性扩增》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人EBV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的组织形态特征、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例淋巴结发生的老年人EBV阳性的DLBCL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行TCR基因和免疫球蛋白基因的克隆分析。结果患者男性,60岁。颈部、腋窝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3个月。组织学表现为富于组织细胞与T细胞的大B细胞性淋巴瘤(THRBCL),肿瘤显示NF-κb途径激活,同时伴有显着类上皮反应及T细胞克隆性扩增。结论老年人EBV阳性的DLBCL是新近发现的一类EBV阳性的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其临床和病理特征独特,需与伴有肉芽肿反应的EBV阳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或淋巴瘤进行鉴别,本例同时伴有显着类上皮肉芽肿反应和克隆性T细胞扩增非常罕见。(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09期)

黄和民,罗贵月[4](2015)在《用病变分期疗法对烧伤创面继发假上皮瘤样肉芽组织增生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用病变分期疗法对66例因使用湿润烧伤膏所致烧伤创面继发假上皮瘤样肉芽组织增生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因使用湿润烧伤膏所致烧伤创面继发假上皮瘤样肉芽组织增生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了解引起患儿烧伤创面继发假上皮瘤样肉芽组织增生的原因后,我院均对其使用病变分期疗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这66例患儿均被治愈,治愈率为100%。其中,进行保守治疗的患儿有57例,其进行治疗的时间在4~8天之间,平均治疗的时间为(5.2±0.7)天;其创面愈合的时间在2~7周之间,平均愈合的时间为(4.1±0.3)周。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有9例,其创面愈合的时间在1~3周之间,平均愈合的时间为(1.6±0.2)周。治疗结束后,我院对这些患儿均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在这66例患儿中,有4例患儿的创面出现了瘢痕增生的现象,其余患儿的创面均不存在明显的瘢痕(或仅为色素沉着),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结论:对因使用湿润烧伤膏所致烧伤创面继发假上皮瘤样肉芽组织增生患儿使用病变分期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5年08期)

蒋小芹,陆珍凤,时姗姗,周晓军,印洪林[5](2014)在《伴上皮样肉芽肿反应的肺上皮性恶性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伴上皮样肉芽肿反应的肺上皮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1例肺上皮性恶性肿瘤伴上皮样肉芽肿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肺肿瘤组织学类型、免疫表型、抗酸染色和结核PCR检测结果,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2.3岁,男女之比为10∶1。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发热、咯血等。术前临床诊断肺癌9例,肺结核和炎性病变各1例。全部肿瘤病灶的上皮样肉芽肿反应病变与肿瘤在同一部位(混合存在),病理组织学表现为上皮样或典型结核样肉芽肿形态,其中腺癌4例,鳞癌5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11例中3例抗酸染色找到抗酸杆菌,6例结核分枝杆菌PCR检测阳性。5例术后2年内因不同原因死亡。结论伴上皮样肉芽肿反应的肺上皮性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肺癌征象,预后差,明确病变性质需依赖病理活组织检查。重视该类病变(尤其病灶穿刺样本)的病理检查与鉴别诊断,对明确诊断及治疗极其重要。(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任红英,卢长虹[6](2013)在《烧伤后假上皮瘤样肉芽肿83例治疗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烧伤后假上皮瘤样肉芽肿发病原因,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烧伤后假上皮瘤样肉芽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83例全部治愈,治愈病人多无明显瘢痕及其他后遗症。结论烧伤后假上皮瘤样肉芽肿发病原因复杂,其中感染及外用药物不当是主要原因,治疗上应针对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本文来源于《齐鲁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张馨予,刘佳怿,杨亚英[7](2012)在《喉部浆细胞肉芽肿伴局部被覆上皮中度典型增生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70岁,无明显诱因声嘶1余年,否认外伤及手术史。查体:舌腭弓、咽腭弓稍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喉镜:双侧声带见白色肿物,表面糜烂,可见假膜,活动可。颈部CT:双侧声带及前、后联合增厚,表面欠光整,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喉旁间隙清晰,邻近骨质未见破坏,声门上、下未见异常(图1)。考虑声带炎性病变可能。遂于全麻下行喉镜下喉肿物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2年12期)

侯松治,王峻岭,张春华,王际刚,李慧[8](2010)在《烧伤后假上皮瘤样肉芽肿34例分期治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烧伤创面愈合后出现肉芽肿样病变已有较多的相关报道,但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还都存在不足。1999/2007年我们对临床过程进行分期并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住院病例14例,门诊病例20例,年龄5~54岁。发(本文来源于《中国误诊学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宋斌生,胡萍,黄爱平[9](2008)在《浅Ⅱ度烧伤区假上皮瘤肉芽肿样变15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浅Ⅱ度烧伤区假上皮瘤肉芽肿样病变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统计我院1999~2006年治疗此类患者的例次,学习并了解其基本治疗、预后及预防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经清创换药及半暴露、红外线烘烤后,瘤体自限,创面愈合3例,手术刮除瘤体9例,3例手术植皮治疗,创面均愈合良好。结论:假上皮瘤肉芽肿样增生的诱因与临床治疗方法不当或与环境潮湿、创面污染有关,值得警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08年36期)

赵洪良,李连贵,卢长虹,谢玉芳,张杰[10](2006)在《烧伤后继发假性上皮瘤样肉芽肿的综合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1月以来,我院连续收到烧伤后继发假性上皮瘤样肉芽肿(pseudoepitheliomatous granuloma,PEG)的患者71例,经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资料:患者中,男45例,女26例,年龄1~65岁,其中1~3岁者占65%。热液烫伤51例,火焰烧伤17例,电(本文来源于《中华外科杂志》期刊2006年15期)

上皮样肉芽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法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肺和胸膜结核病和其他肉芽肿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学检查发现上皮样肉芽肿性病变的肺和胸膜活检的石蜡包埋组织142例,应用q 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同时行抗酸染色,并与临床资料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42例肺胸膜活检标本中,60例临床诊断确诊为结核病。采用q 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者58例,敏感性为96.67%,特异性为100%;抗酸染色阳性者17例,敏感性为28.33%,特异性为9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7,P<0.001)。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有助于在石蜡包埋的肺和胸膜小活检组织中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核病,可用于疑似结核的肉芽肿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皮样肉芽肿论文参考文献

[1].唐新月,唐教清,王琳.上皮样肉瘤长期误诊为感染性肉芽肿1例[J].皮肤科学通报.2019

[2].陈昕,陈灵锋,黄颖.qPCR检测结核杆菌在肺和胸膜上皮样肉芽肿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7

[3].徐红,杨守京.老年人EBV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伴显着类上皮肉芽肿反应及T细胞克隆性扩增[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5

[4].黄和民,罗贵月.用病变分期疗法对烧伤创面继发假上皮瘤样肉芽组织增生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

[5].蒋小芹,陆珍凤,时姗姗,周晓军,印洪林.伴上皮样肉芽肿反应的肺上皮性恶性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

[6].任红英,卢长虹.烧伤后假上皮瘤样肉芽肿83例治疗体会[J].齐鲁医学杂志.2013

[7].张馨予,刘佳怿,杨亚英.喉部浆细胞肉芽肿伴局部被覆上皮中度典型增生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

[8].侯松治,王峻岭,张春华,王际刚,李慧.烧伤后假上皮瘤样肉芽肿34例分期治疗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

[9].宋斌生,胡萍,黄爱平.浅Ⅱ度烧伤区假上皮瘤肉芽肿样变1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

[10].赵洪良,李连贵,卢长虹,谢玉芳,张杰.烧伤后继发假性上皮瘤样肉芽肿的综合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6

标签:;  ;  ;  ;  

上皮样肉芽肿论文-唐新月,唐教清,王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