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穴位埋线,作用
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吴超锋[1](2016)在《穴位埋线防治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穴位埋线在防治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选取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临床研究,采用医学分组方法将76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予以研究组患者穴位埋线法防治糖尿病胃肠功能运动障碍,不予以对照组患者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防治。结果:研究组患者参与临床研究16周时的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出现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实施穴位埋线,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症状,改善患者血糖状况,可作为防治糖尿病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6年07期)
陈耀龙[2](2008)在《穴位埋线防治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可累及全胃肠道。DM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有胃肠排空延迟、胃肠壁运动异常及胃肠电异常等,临床主要症状包括早饱、餐后饱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存质量。因此,如何对病程较短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的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就成为决定糖尿病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中医针灸学的角度对此病进行了系统探讨。1.实验研究目的:从动物实验角度探讨穴位埋线防治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高脂肪饮食加小剂量STZ注射的雄性SD大鼠,作为糖尿病病理模型。将成模的DM模型大鼠39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DM模型4周组、DM模型12周组和穴位埋线组,每组各13只,并以鼠龄配对的20只正常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DM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自由饮食,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饲养4、12周后处死,穴位埋线组大鼠从成模后第一天开始埋线治疗,埋线取穴:脾俞、中脘、后叁里、关元、气海、天枢,每次选取其中两穴进行埋线,每7天施治一次,连续治疗12次,观察以下指标:(1)各组大鼠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2)各组大鼠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3)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情况;(4)各组大鼠摄食量的变化情况;(5)各组大鼠腹泻率和腹泻指数的变化情况;(6)各组大鼠胃排空与小肠推进率的变化情况;(7)各组大鼠血浆胃泌素、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情况;(8)各组大鼠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变化情况;(9)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和胃窦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情况;(10)各组大鼠食管下段迷走神经组织病理学的情况。结果:(1)实验期间,正常对照组大鼠饮食与尿量均无异常、体重持续增长、精神状态无异常、自主活动无异常、无异常分泌物、无白内障、毛色光滑亮泽、无死亡。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在注射STZ后即表现为精神倦怠,自主活动减少,1天后出现多饮多尿症状,1周后进食量明显增加。随着成模时间的延长,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明显;体重增加幅度不如正常组明显;精神萎糜,或出现烦躁不安,攻击性强;自主活动减少、反应迟钝随病程日益明显,毛发干枯、疏松、失去光泽,且以腹部最为明显;6周后有个别大鼠开始出现白内障;8周时饮食渐少,随病程的延长,上述症状更加明显,穴位埋线治疗组进行埋线后2周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较好,毛发较模型对照组亮泽。(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血糖明显增高(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血糖略有下降,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随病程延长,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如正常空白组明显(P<0.05),模型对照组有个别大鼠体重反而下降。(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1周时摄食量明显增加(P<0.05);模型对照组8周时摄食量渐少,但无明显差异(P>0.05);12周时摄食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8、12周时穴位埋线治疗组摄食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穴位埋线治疗组随病程延长腹泻率和腹泻指数逐渐增加,但穴位埋线治疗组增加幅度不如模型对照组明显(P<0.05)。(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胃内残留率明显增加(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胃内残留率略有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肠推进率明显下降(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小肠推进率有所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8)糖尿病4周组血浆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糖尿病12周组血浆胃泌素水平略有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胃泌素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9)模型对照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略有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10)糖尿病4周组胃窦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糖尿病12周组胃窦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略有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胃窦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略有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糖尿病4周组和糖尿病12周组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1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浆ET水平显着升高(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血浆ET水平略有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P<0.05)。(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胃窦NO水平显着降低(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胃窦NO水平略有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胃窦NO水平明显升高(P<0.05)。(13)光镜下迷走神经形态学定量分析显示:模型对照组、穴位埋线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神经束面积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与穴位埋线治疗组神经纤维间隙扩大,并见髓鞘肿胀、缺失,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着减少(P<0.05)。但穴位埋线治疗组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密度显着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1)糖尿病大鼠症状和体征随病程延长逐渐加重,体重增长缓慢,摄食量逐渐减少,腹泻增加;穴位埋线法防治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症状和体征,增加糖尿病模型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减少其稀便率和腹泻指数。(2)糖尿病大鼠的有效胃肠蠕动随病程延长逐渐减少;穴位埋线可有效增强DM模型大鼠的有效胃肠蠕动,加快DM模型大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3)穴位埋线法防治能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含量,提高糖尿病模型大鼠胃窦组织一氧化氮含量。(4)早期采用穴位埋线对糖尿病并发的消化道迷走神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5)糖尿病大鼠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脑肠肽的分泌和分布出现异常,穴位埋线能调节糖尿病大鼠脑肠肽的分泌和分布,可能为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线索。2.临床研究目的:以健康志愿者作对照,观察糖尿病患者胃肠电的变化情况以及穴位埋线和电针对糖尿病患者胃肠电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糖尿病患者30例,治疗前先进行胃电图检测,并以8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随后将纳入研究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穴位埋线组15例,电针组15例,埋线和电针选穴:脾俞、中脘、足叁里、关元、气海、天枢,辅以随证配穴。穴位埋线组1周1次,连续治疗3周;电针组1次/天,每治疗五次后休息两天,连续治疗3周。两组所有病例均以3周为一观察疗程,均在疗程开始当天及疗程结束的当天,采用WCDF-4B胃肠分析仪观测下列胃肠电指标:(1)餐前、餐后主频(Fp);(2)餐前、餐后平均峰值幅度(Ap);(3)餐前、餐后正常胃频率(2.4~3.7cpm)所占百分比(PGF);(4)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FpIC);(5)餐后/餐前Ap比值(ApR)。结果:(1)各组病人治疗前一般情况相似,性别、年龄、BMI、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2)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胃肠电餐前、餐后主频(Fp)无明显差异(P>0.05);(3)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平均峰值幅度(Ap)无明显差异(P>0.05);(4)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正常胃频率(2.4~3.7cpm)所占百分比(PGF)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的PGF明显高于DM模型组(P<0.05);(5)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FpIC)明显升高,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的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FpIC)明显降低,与DM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餐后/餐前Ap比值(ApR)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和电针埋线组的餐后/餐前Ap比值(ApR)明显升高,与DM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肠电节律紊乱,而穴位埋线和电针均能明显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胃肠电节律紊乱;(2)糖尿病患者出现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增高,而穴位埋线和电针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3)糖尿病患者出现餐后/餐前Ap比值下降,而穴位埋线和电针均能有效升高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餐前Ap比值;(4)穴位埋线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高效、价廉、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4-01)
杨玉龙[3](2000)在《糖尿病可引起胃肠运动功能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并发消化道症状并不少见,由于以往人们认识不足或受检测方法的限制,对这类患者的发病率仍不清楚,且大多数病人均未得到及时诊治。如果对糖尿病病人的胃肠道并发症治疗不及时,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影响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的控制,严重者可直接危及病人生命。 通过对胃肠运动功能等以现代医学方法检查发现,约40%~76%的糖尿病病人有食管和胃肠道功能障碍,而出现明显的食管(本文来源于《开卷有益(求医问药)》期刊2000年11期)
王雁,张彤彦,张建忠,丁燕,陈波[4](1999)在《西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西沙必利对糖尿病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通过胃肠测压与胃电图同步检测的方法观察糖尿病患者服用西沙必利前后消化间期胃肠动力及胃电图的变化。结果服药前3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21例缺乏MMC3期。服药2周后,21例中有11例恢复正常MMC3期。MMC3期和2期收缩液振幅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胃电图治疗后表现为主频比(PDF)的增加。结论:西沙必利可促进消化间期胃肠动力,有利于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1999年06期)
李志芳,孙大裕,陆玮[5](1997)在《糖尿病病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胃肠动力学与胃肠激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病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胃肠动力学与胃肠激素研究李志芳,孙大裕,陆玮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胃肠测压,同时进行植物神经功能、血糖、血浆VIP水平的测定,探讨糖尿病病人胃肠运动障碍的测压表现,血浆VIP的改变。并初步了解血浆VIP与糖尿病病人...(本文来源于《中华消化杂志》期刊1997年04期)
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可累及全胃肠道。DM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有胃肠排空延迟、胃肠壁运动异常及胃肠电异常等,临床主要症状包括早饱、餐后饱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存质量。因此,如何对病程较短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的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就成为决定糖尿病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中医针灸学的角度对此病进行了系统探讨。1.实验研究目的:从动物实验角度探讨穴位埋线防治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高脂肪饮食加小剂量STZ注射的雄性SD大鼠,作为糖尿病病理模型。将成模的DM模型大鼠39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DM模型4周组、DM模型12周组和穴位埋线组,每组各13只,并以鼠龄配对的20只正常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DM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自由饮食,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饲养4、12周后处死,穴位埋线组大鼠从成模后第一天开始埋线治疗,埋线取穴:脾俞、中脘、后叁里、关元、气海、天枢,每次选取其中两穴进行埋线,每7天施治一次,连续治疗12次,观察以下指标:(1)各组大鼠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2)各组大鼠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3)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情况;(4)各组大鼠摄食量的变化情况;(5)各组大鼠腹泻率和腹泻指数的变化情况;(6)各组大鼠胃排空与小肠推进率的变化情况;(7)各组大鼠血浆胃泌素、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情况;(8)各组大鼠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变化情况;(9)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和胃窦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情况;(10)各组大鼠食管下段迷走神经组织病理学的情况。结果:(1)实验期间,正常对照组大鼠饮食与尿量均无异常、体重持续增长、精神状态无异常、自主活动无异常、无异常分泌物、无白内障、毛色光滑亮泽、无死亡。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在注射STZ后即表现为精神倦怠,自主活动减少,1天后出现多饮多尿症状,1周后进食量明显增加。随着成模时间的延长,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明显;体重增加幅度不如正常组明显;精神萎糜,或出现烦躁不安,攻击性强;自主活动减少、反应迟钝随病程日益明显,毛发干枯、疏松、失去光泽,且以腹部最为明显;6周后有个别大鼠开始出现白内障;8周时饮食渐少,随病程的延长,上述症状更加明显,穴位埋线治疗组进行埋线后2周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较好,毛发较模型对照组亮泽。(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血糖明显增高(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血糖略有下降,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随病程延长,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如正常空白组明显(P<0.05),模型对照组有个别大鼠体重反而下降。(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1周时摄食量明显增加(P<0.05);模型对照组8周时摄食量渐少,但无明显差异(P>0.05);12周时摄食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8、12周时穴位埋线治疗组摄食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穴位埋线治疗组随病程延长腹泻率和腹泻指数逐渐增加,但穴位埋线治疗组增加幅度不如模型对照组明显(P<0.05)。(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胃内残留率明显增加(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胃内残留率略有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肠推进率明显下降(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小肠推进率有所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8)糖尿病4周组血浆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糖尿病12周组血浆胃泌素水平略有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胃泌素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9)模型对照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略有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10)糖尿病4周组胃窦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糖尿病12周组胃窦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略有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胃窦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略有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糖尿病4周组和糖尿病12周组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1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浆ET水平显着升高(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血浆ET水平略有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P<0.05)。(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胃窦NO水平显着降低(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胃窦NO水平略有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胃窦NO水平明显升高(P<0.05)。(13)光镜下迷走神经形态学定量分析显示:模型对照组、穴位埋线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神经束面积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与穴位埋线治疗组神经纤维间隙扩大,并见髓鞘肿胀、缺失,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着减少(P<0.05)。但穴位埋线治疗组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密度显着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1)糖尿病大鼠症状和体征随病程延长逐渐加重,体重增长缓慢,摄食量逐渐减少,腹泻增加;穴位埋线法防治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症状和体征,增加糖尿病模型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减少其稀便率和腹泻指数。(2)糖尿病大鼠的有效胃肠蠕动随病程延长逐渐减少;穴位埋线可有效增强DM模型大鼠的有效胃肠蠕动,加快DM模型大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3)穴位埋线法防治能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含量,提高糖尿病模型大鼠胃窦组织一氧化氮含量。(4)早期采用穴位埋线对糖尿病并发的消化道迷走神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5)糖尿病大鼠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脑肠肽的分泌和分布出现异常,穴位埋线能调节糖尿病大鼠脑肠肽的分泌和分布,可能为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线索。2.临床研究目的:以健康志愿者作对照,观察糖尿病患者胃肠电的变化情况以及穴位埋线和电针对糖尿病患者胃肠电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糖尿病患者30例,治疗前先进行胃电图检测,并以8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随后将纳入研究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穴位埋线组15例,电针组15例,埋线和电针选穴:脾俞、中脘、足叁里、关元、气海、天枢,辅以随证配穴。穴位埋线组1周1次,连续治疗3周;电针组1次/天,每治疗五次后休息两天,连续治疗3周。两组所有病例均以3周为一观察疗程,均在疗程开始当天及疗程结束的当天,采用WCDF-4B胃肠分析仪观测下列胃肠电指标:(1)餐前、餐后主频(Fp);(2)餐前、餐后平均峰值幅度(Ap);(3)餐前、餐后正常胃频率(2.4~3.7cpm)所占百分比(PGF);(4)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FpIC);(5)餐后/餐前Ap比值(ApR)。结果:(1)各组病人治疗前一般情况相似,性别、年龄、BMI、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2)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胃肠电餐前、餐后主频(Fp)无明显差异(P>0.05);(3)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平均峰值幅度(Ap)无明显差异(P>0.05);(4)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正常胃频率(2.4~3.7cpm)所占百分比(PGF)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的PGF明显高于DM模型组(P<0.05);(5)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FpIC)明显升高,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的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FpIC)明显降低,与DM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餐后/餐前Ap比值(ApR)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和电针埋线组的餐后/餐前Ap比值(ApR)明显升高,与DM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肠电节律紊乱,而穴位埋线和电针均能明显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胃肠电节律紊乱;(2)糖尿病患者出现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增高,而穴位埋线和电针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3)糖尿病患者出现餐后/餐前Ap比值下降,而穴位埋线和电针均能有效升高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餐前Ap比值;(4)穴位埋线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高效、价廉、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1].吴超锋.穴位埋线防治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理[J].吉林医学.2016
[2].陈耀龙.穴位埋线防治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3].杨玉龙.糖尿病可引起胃肠运动功能障碍[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0
[4].王雁,张彤彦,张建忠,丁燕,陈波.西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9
[5].李志芳,孙大裕,陆玮.糖尿病病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胃肠动力学与胃肠激素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