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及实践论文-刘国新

发展观及实践论文-刘国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发展观及实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新时代,历史唯物主义

发展观及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新[1](2019)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的逻辑内涵和实践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形成、发展、融合和消亡的科学认识,是我国民族发展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它认为在个人交往基础上形成的民族交往为民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民族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普遍交往的必然结果。党和国家基于民族问题的实践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国情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发展问题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的丰富和创新。(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彭珂,张朝晖,张诚,刘海静,李昀峰[2](2019)在《北京生态涵养区分区规划: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下的规划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继续以生态文明发展观为指引,紧紧围绕守护好绿水青山、保障首都生态安全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引领作用,以规划建设实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本文从生态文明发展观核心要义角度出发,分析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现状特点和历史机遇,对本轮分区规划重点内容进行分析解读,梳理生态文明发展观在规划实践中的具体践行机制和实施路径,为下一步规划引导和具体实施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规划建设》期刊2019年04期)

吴越菲[3](2019)在《重建关系性的“乡村”:实体主义乡村发展观的关系转向及其实践脉络》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研究所关怀的对象不仅仅是农业、农村、农民("叁农"问题),而在更深层次包含了对总体性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关注。"乡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一种极具争议的理论建构。在全球乡村经历开放式转型的背景下,有关于乡村及其发展的一些传统理论假定需要得到批判性的检视和挑战。实体主义乡村发展观的关系转向为此提供了一种关系性的理论框架来重新理解、描述和建构乡村。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重构一种关系型的乡村治理体系,其对象不再简单是"人"或"物",而是涉及城与乡、本地与全球、人类活动与自然社会系统等不同空间尺度之间的空间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熊劲[4](2019)在《新时代教育公平发展观指导下的宏志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公平观触及教育现状的广度问题,教育发展观联系教育现状的深度问题。处于新时代的宏志教育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理当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关切,在教育公平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上努力开拓,使宏志教育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参考》期刊2019年14期)

陈道雷,邓萍[5](2019)在《“科学发展观”式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可谓风起云涌,似有"百花齐放"之态。但是,现状不容乐观、矛盾层出不穷,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叁好"要求,我院课程组大力推进了以"科学发展观"式的教学理念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基础、以改进教学方法为重点、以深化考试方法改革为依托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整体改革,切实增强了本门课程教学的思想性、实效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和体验的深入性。(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9年08期)

蔡洁,谭吉华[6](2019)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在西藏自治区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地探讨和分析了中国民族问题及民族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论文在概述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的基础上,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进行了阐释,并结合西藏自治区发展的案例探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在我国民族地区实际中的发展及应用。(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桥[7](2018)在《末代彝族土司岭光电的民族发展观及其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岭光电,彝名斯补慕理,四川省甘洛县斯补乡(即今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胜利乡)暖带田坝土千户末代土司。特殊的人生经历以及对彝族的高度了解使岭光电逐渐具备了自己鲜明的民族发展观,在此民族发展观中,对彝族的认识和判断以及对国家的认同二者有机结合,使其内涵具体而深刻,其中所体现的彝族精英的使命感与对国家的拳拳报效之心也令人印象颇深。兼具土司身份与国民政府官职的岭光电基于自身民族发展观进行了多方实践。在1936-1949年间岭光电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如营建私立斯补边民小学,引进现代教育观念;革除彝区陋俗;设立斯补医院,提倡正确的医疗观;鼓励农耕,倡导种植经济林。同时积极调解民族纠纷,并于1936年和1947年两次进行请愿活动。这一系列实践对凉山彝族的进步产生重要积极作用。岭光电作为一位特征鲜明而又足具代表性的人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如今对于岭光电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岭光电的民族发展观及其实践,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对当时彝族等西南少数民族在国家化进程中的深刻巨变进行进一步探索与求知,更能为当代民族与国家关系的正确处理提供相当的启发意义。本文以岭光电的家史与生平、岭光电民族发展观的内涵以及岭光电的各项彝务实践叁点为主要内容,对岭光电的民族发展观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8-03-30)

刘瑞瑜,杜忠宁,黄国雄,杨展[8](2018)在《新常态下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发展观的教育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体职业发展观是由个体的职业理想或职业定位、职业价值观、兴趣、性格、职业技能以及个体对外部工作世界的认知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其中职业价值观是可以被教育和引导的,就业力是能够通过培训和学习获得提高的。本文在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观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性别、大学的不同阶段、家庭背景、专业类别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新常态下经济困难大学生树立科学职业发展观的引导策略。(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8年04期)

姜少敏[9](2018)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经济学新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都是发展中国家,尽管这些国家大小不同,资源禀赋、宗教文化等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寻求发展实现现代化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共同愿望。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许多国家和地区仍面临人民收入水平低下、贫困人口众多、经济失衡、在国际生产和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等诸多问题,"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它提出的互利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既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新的发展观的一次伟大实践。(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韩秋媛[10](2018)在《佩鲁《新发展观》的实践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我们正处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其核心问题无疑是发展,什么是发展,怎样才算发展,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佩鲁的《新发展观》深刻剖析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模式。我们国家,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快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必然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新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对比,对其内容以及利弊剖析,进一步理解其深刻的内涵,从而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03期)

发展观及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继续以生态文明发展观为指引,紧紧围绕守护好绿水青山、保障首都生态安全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引领作用,以规划建设实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本文从生态文明发展观核心要义角度出发,分析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现状特点和历史机遇,对本轮分区规划重点内容进行分析解读,梳理生态文明发展观在规划实践中的具体践行机制和实施路径,为下一步规划引导和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展观及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1].刘国新.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的逻辑内涵和实践创新[J].贵州民族研究.2019

[2].彭珂,张朝晖,张诚,刘海静,李昀峰.北京生态涵养区分区规划: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下的规划实践[J].北京规划建设.2019

[3].吴越菲.重建关系性的“乡村”:实体主义乡村发展观的关系转向及其实践脉络[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熊劲.新时代教育公平发展观指导下的宏志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拓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9

[5].陈道雷,邓萍.“科学发展观”式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为例[J].东西南北.2019

[6].蔡洁,谭吉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在西藏自治区的实践[J].贵州民族研究.2019

[7].李桥.末代彝族土司岭光电的民族发展观及其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8].刘瑞瑜,杜忠宁,黄国雄,杨展.新常态下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发展观的教育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8

[9].姜少敏.“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经济学新发展观的伟大实践[J].教学与研究.2018

[10].韩秋媛.佩鲁《新发展观》的实践探析[J].明日风尚.2018

标签:;  ;  ;  ;  

发展观及实践论文-刘国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