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校女性教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女性教师,发展
高校女性教师论文文献综述
胡中晓[1](2019)在《社会性别视角下高校女性教师发展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高校中的女性教师队伍已占据半壁江山,在高等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2017年教育部网站数据,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研究生导师方面,对高校女性教师发展现状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青年教师出现"女性化"倾向、高层次人才稀缺、职称层次低、整体发展处于劣势。从影响我国高校女性教师发展的社会性别因素入手探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促进高校女性教师发展的现实策略。(本文来源于《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邵璐,邓百雄[2](2019)在《经典译入小说女性形象构建与高校女性教师自我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聚焦探讨经典汉译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对高校女性教师的影响,并试图了解高校女性教师在其影响下的自我认知及其汉译小说阅读现状。本研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和分析法,从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中分析发现:其一,经典汉译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对高校女性教师的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和工作事业等方面有着较大影响;其二,经典汉译小说女性形象对高校女性教师自我认同具有标杆作用、引领作用、对比作用和复制作用;其叁,绝大多数高校女性教师自我认同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其所阅读过的汉译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影响,包括择偶标准、交友标准在内的诸多方面。此外,本研究根据收集到的有效问卷数据发现:当前近一半的高校女性教师由于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而不具备良好的阅读环境或条件,目前其阅读汉译小说的情况不甚理想。(本文来源于《译苑新谭》期刊2019年01期)
张熤,赖冉,温方廷[3](2019)在《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个各行各业的生产个体在自己整体的职业生涯大都出现一段疲乏期、停滞期和迷茫期,而这种现象被称为职业高原现象。高校女性教师在职业发展时期这种现象也尤为突出,严重影响高效女性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制约着专业深度探究,也严重影响高校教育发展。本文通过深度剖析高校女教师队伍中出现的职业高原现象成因,从个人内部、高校和社会层面找寻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保证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同时保证高校教育和谐稳定发展。(本文来源于《休闲》期刊2019年09期)
郭颖梅,褚力其[4](2019)在《云南农林高校女性教师学术生涯发展阻隔因素探究——基于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影响高校女性教师学术生涯发展阻隔因素,有利于提升高校女性教师的人力资本价值。通过云南2所高校293份问卷调查,基于Heckman两阶段模型,克服了样本教师"自选择"带来的内生性和非随机样本问题,经实证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表明:第一,女性性别的本质性性状、社会角色设置、高教边缘化危机不同程度地制约着高校女性教师学术生涯的发展;第二,女性教师所在高校的教研人员性别比、院校规模、学科领域、受教育程度、日家务劳动时间都显着影响着女性教师的学术行为发生率;第叁,女性教师持有的性别隔离认知程度和学术行为发生没有显着的关联。据此,从行业主管及高校治理角度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周惠娟,马良,刘壮,潘朝阳[5](2019)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女性体育教育观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分析高校教师体育教育中的行为和意识表现,发现高校体育教师对于男女生体育教育的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均有明显差异。教育目标可分为个体健康、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叁个层次,课程设计在课程设置、课程项目和课堂评价叁方面存在差异,教学方法包括教师反馈和讲与练的比例等差异。研究从政策制定、学校教育、学术研究叁方面,对于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19期)
陈慧枫[6](2019)在《客家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女性教师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关系探究——以粤东北地区院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特殊的历史境遇和文化特色让客家女性身上具备有别于中国传统女性的照顾家庭和社会生产"双肩挑"的家庭和社会角色,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相对较高,而高校女教师是中国职业女性中素质较好、就业层次较高、社会地位较为突出的一个群体。从客家传统文化的视觉探讨客家文化对高校女教师的家庭社会角色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李志峰,胡诗琪[7](2018)在《什么在影响高校女性教师的流动?——基于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教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中的主要力量,能否合理有序流动不仅直接影响她们的学术士气,而且还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什么在影响高校女性教师的流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流动过程中,女性教师较为看重"经济因素",其次是"院校声望因素"和"学术发展因素";不同层次类型高校中,民办高校女性教师的流动意愿显着高于其它类型高校;影响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女性教师流动的因素依次是"经济因素""院校声望因素"和"组织文化因素";"45岁以下"高校女性教师流动意愿显着高于"45岁以上"女性教师;影响不同年龄段女性教师流动的因素主要为"经济因素"。探寻高校女性教师流动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分析女性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稳定女性教师队伍,发挥女性教师的学术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大学(研究版)》期刊2018年Z1期)
孙宇[8](2018)在《河南省高校女性教师休闲体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河南省高校女性教师休闲体育为研究对象,选取河南省十所高校(含综合类、师范类、工科类、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医学类)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洛阳理工大学、许昌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新乡医学院非体育院系高校部分女性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女性教师休闲体育参与动机、行为特征、消费、满意度及河南省高校女性教师参与休闲体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结论:1.河南省高校女性教师闲暇时间较少,休闲活动形式多样化,但闲暇时间用于从事体育锻炼的比例较低,闲暇时间多以看电视、读书、看报,上网、逛街活动为主。2.河南省高校女性教师参与休闲体育锻炼动机明确,各个年龄段高校女性教师根据自身需求有目的的参与到锻炼中,参与动机为保持身体健康、保持形体美观、释放压力在不同年龄段没有显着性差异,各个年龄段在参与动机方面趋同一致。3.河南省高校女性教师在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特征方面:周锻炼频次、锻炼习惯保持时长、交通工具选择、次锻炼时长各个年龄段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锻炼习惯保持时长与不同年龄段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项目选择多以技术操作简单、花费较低、限制因素较少的传统项目为主;次锻炼时间较短;锻炼伙伴选择多以家人、同事、朋友为主;锻炼时间多选择在晚上或下午;锻炼距离距住宅区较近。4.河南省高校女性教师休闲体育消费水平偏低,不同年龄段高校女性教师在消费结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年轻教师多以购买运动鞋、帽,购买功能饮料,交纳体育组织(俱乐部)费用为主;年长教师多以购买运动损伤药品为主。休闲体育消费考虑因素中各个年龄段不存在差异。消费支付方式存在显着差异,年轻教师多以手机支付方式为主,年长教师多以现金支付方式为主。5.河南省高校女性教师参与休闲体育锻炼的身体层面、心理层面、环境层面、社交层面满意度都较高,而认知层面和功利层面满意度一般。6.河南省高校女性教师休闲体育参与影响因素不同年龄段存在显着性差异,工作忙没时间表现出年轻教师和年长教师中人数都较少,而中年教师人数较多。建议:1.国家首先应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及服务的投资力度,结合女性生理特征建设一些适合女性锻炼的公共体育设施,结合女性喜好建设女性高选择性的公共体育锻炼场所,国家还应安排政府相关部门开设一些公益性健康教育及休闲体育锻炼相关公益性课程,使社会女性通过听讲课程解决休闲体育锻炼有关困惑。其次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应根据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适当降低职称评定标准及要求,适当减少高校女性教师科研压力,使女性教师既能够有时间照顾到家庭又有充足时间进行休闲体育锻炼。2.社会应加大“全民健身计划”和“终身体育”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女性普及健康教育,提高女性对休闲体育的重视度,使终身体育观念真正的融入到她们的血液,成为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得女性教师能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3.高校应根据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对女性教师适当减少教学任务,有更充足的时间参与休闲体育锻炼,经常性的组织开展适合女性的兴趣体育活动,提高女性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使高校女性教师真正的热爱体育锻炼。4.女性是经营家庭的重要负责人,家庭中的男性应适当分担部分家务,多与家庭女性进行沟通,帮助解决女性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家庭成为充满爱的场所,女性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且减少了生活和工作的困难有助于女性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健康身体。5.高校女性教师自身应提高健康意识,主动学习及接受休闲体育锻炼相关知识,经常性的参与社区及学校组织的公共体育活动,保持良好心态,多方面培养自己兴趣,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锻炼达人。(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邓丽群[9](2018)在《国内外关于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使得体育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女性教师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但女性教师由其特殊的生理状况使得她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面对各种压力而表现出焦虑、烦躁甚至是抑郁的情绪,不仅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也影响自身心理健康素质状况。基于此,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分析了影响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相关因素,了解女性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状况,从而促进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李韬[10](2018)在《新形势下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新形势下高校女性体育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女性体育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研究,以期为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8年05期)
高校女性教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聚焦探讨经典汉译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对高校女性教师的影响,并试图了解高校女性教师在其影响下的自我认知及其汉译小说阅读现状。本研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和分析法,从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中分析发现:其一,经典汉译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对高校女性教师的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和工作事业等方面有着较大影响;其二,经典汉译小说女性形象对高校女性教师自我认同具有标杆作用、引领作用、对比作用和复制作用;其叁,绝大多数高校女性教师自我认同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其所阅读过的汉译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影响,包括择偶标准、交友标准在内的诸多方面。此外,本研究根据收集到的有效问卷数据发现:当前近一半的高校女性教师由于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而不具备良好的阅读环境或条件,目前其阅读汉译小说的情况不甚理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校女性教师论文参考文献
[1].胡中晓.社会性别视角下高校女性教师发展现状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邵璐,邓百雄.经典译入小说女性形象构建与高校女性教师自我认同研究[J].译苑新谭.2019
[3].张熤,赖冉,温方廷.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休闲.2019
[4].郭颖梅,褚力其.云南农林高校女性教师学术生涯发展阻隔因素探究——基于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的实证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
[5].周惠娟,马良,刘壮,潘朝阳.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女性体育教育观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6].陈慧枫.客家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女性教师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关系探究——以粤东北地区院校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7].李志峰,胡诗琪.什么在影响高校女性教师的流动?——基于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实证研究[J].大学(研究版).2018
[8].孙宇.河南省高校女性教师休闲体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9].邓丽群.国内外关于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现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
[10].李韬.新形势下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J].青春岁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