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更新世晚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沉积环境,微体生物,晚更新世,滨海新区
更新世晚期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君,董路阳,张全,王林海,朵兴芳[1](2019)在《滨海新区北塘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特征及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滨海新区北塘施工的第四系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岩石学、AMS~(14)C测年及微体生物特征综合分析,详细研究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该区地层的岩性特征、沉积相及其空间分布形态,认为本区晚更新世以来发育了一套海相—陆相—海相—陆相交互沉积的地层,成因类型包括冲积、湖沼沉积以及海积;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由滨海近岸浅海至河口湾、舄湖、滨海平原再至冲积平原的演变,总体上该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属于海陆交互作用及海进—海退的演变过程。(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19年04期)
张晓飞,王永立,黄猛,樊航宇,李明辰[2](2019)在《内蒙古西乌旗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古环境变迁的孢粉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内蒙古西乌旗新郭勒河边的ZK07钻孔进行孢粉资料的分析,重建了内蒙古西乌旗地区154.3 ka以来的古植被及古气候的演变过程,该演变过程具体为:154.3~146.3 ka,以榆属和云杉属为主,且发育少量湿生水生植物莎草科和香蒲属,降水量增多,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气候寒冷湿润;146.3~133.9 ka,周围山地森林萎缩,植被稀疏,转变为草本植物为优势的景观,气候变得温暖偏干,植被类型为疏林-草原植被景观;133.9~121.0 ka,气候凉爽偏湿,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景观;121.0~102.9 ka,树林覆盖率较低,落叶阔叶树榆属增加,此时气候为温和干旱,植被类型为稀树-草原植被景观;102.9~81.4 ka,气候温暖偏湿,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景观;81.4~60.0 ka,云杉突然大量增多,榆树减少,气候变得寒冷湿润,植被类型为针叶林植被景观;60.0 ka至今,温度回暖,气候为温暖偏干,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景观。(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5期)
梁浩,张珂,傅建利,李忠云,李肖杨[3](2018)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黄河晋陕-叁门峡谷段河流地貌演化及其对盆地贯通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河演化是国际地貌学界研究的难点。就长度而言,黄河在世界十大河流中名列第五,由于大部分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各类阶地被第四纪黄土和新近纪红土覆盖而保存良好,是世界上大河研究最理想的地区。中游黄河深切晋陕峡谷,沟通相距超过700km的河套和汾渭两盆地成为了黄河演化历史的重点和难点,沟通的时间、过程、成因及其所反映的构造、气候和河流地貌演化规律一直备受关注,各种认识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孰是孰非,未有定论。对晋陕峡谷南部—叁门峡谷下游以及晋陕峡谷北部等地的16条阶地序列中保存良好、连续性强、(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4: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专题15: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期刊2018-10-21)
彭卫[4](2018)在《孢粉记录的黄土高原西部更新世晚期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地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地质历史上的更新世晚期发生了最近一次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全球气候经历了大幅度的、快速的变化,尤其是末次冰期间的H事件和D-O旋回。同时也发生了尼安德特人的消亡,现代人类的全球扩张和旧石器晚期的技术革命,因此更新世晚期成为研究气候变化以及人地关系的热点时段。在我国的北方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有研究表明在MIS3晚期气候湿润并伴有高湖面发育,这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黄土的高沉积速率等总体显示出的冰期气候特征相矛盾。随着新的测年方法的应用,年代范围的不确定,让这一问题变的更加复杂。黄土高原西部位于季风边缘区,对气候变化敏感,深厚的黄土堆积以及明显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使其成为重建古气候变化的良好区域。而在黄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自然植被是草原还是森林,目前仍有较大的争议。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过去研究多注重于气候要素的变化(如温度、降水)与人类活动的直接对比,而对于作用过程的研究相对匮乏,阻碍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基于以上事实,本论文选择黄土高原西部区域的两个遗址点(楼房子与大地湾)和同样位于季风边缘区的吉兰泰盐湖开展工作,重建区域更新世晚期的植被演化、湖泊演化与气候变化的历史。并结合区域考古数据,探讨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主要认识如下:1)更新世晚期的植被演化更新世晚期区域植被以典型草原为主,科属主要有蒿属、藜科、麻黄属、菊科、云杉属、松属等。具体变化如下:楼房子遗址周边从MI55的森林草原到MIS4的荒漠草原/荒漠再到MIS3的典型草原;大地湾遗址周边从MIS3早期(62.6-46.7 ka)的森林草原到MIS3中晚期(46.7-27.3 ka)的典型草原;吉兰泰盐湖周边从85.8-83.4 ka主要为典型草原,83-79.1 ka为荒漠,79.1-72.1 ka为典型草原,71.9-68.1 ka为荒漠草原,67.8-53.9 ka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53.5-52.7 ka为典型草原,51-42.7 ka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42.6-9.4 ka为典型草原。2)更新世晚期有效湿度的变化及控制因素研究区总的湿度变化为MIS5到MIS4湿度降低,MIS4到MIS3早期湿度增加,MIS3早期到MIS3中期湿度降低,MIS3中期到MIS3晚期湿度增加,以及MIS3到MIS2湿度再次降低。具体变化如下:楼房子遗址周边MIS5最高,MIS4湿度最低,MIS3湿度适中;大地湾MIS3早期最湿,中期最干,晚期适中;吉兰泰盐湖周边从时段85-72 ka到时段72-67 ka湿度降低,到67-59 ka湿度增加,到59-49 ka湿度显着增加,49 ka快速变干,49-42 ka湿度缓慢上升然后在42 ka降到谷值,42-26 ka湿度显着增加,26-12 ka湿度下降,12-9 ka又有所上升。且重建的区域湿度变化与太阳辐射和东亚夏季风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我们认为区域的湿度变化主要受东亚夏季风的控制。3)黄土高原原生植被与MIS3晚期高湖面从大地湾遗址与楼房子遗址两个剖面的孢粉结果来看,从MIS5-MIS3周围的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并支持前人利用全新世以来的数据资料所得到的沟谷地貌区可以有森林或者森林草原发育以及植被类型变化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的结论,因此本研究在时间尺度上对这一结论进行了扩展。结合孢粉、粒度及湖岸堤的数据,结果表明从36-29 ka吉兰泰盆地存在稳定的深水湖泊。这一结论支持了在MIS3晚期有深水湖泊的存在。4)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国北方石器类型发生了从砾石/石片石器到细石器的转变。在砾石/石片石器阶段,本文集中在从MIS5-MIS2早期,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引起的区域植被类型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我们认为在草原植被下,植被类型的变化引起生态系统中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当地上生物量增加时,人类活动增强,反之亦然。在MIS2晚期(20-10 ka),细石器分布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通过对比同时段植被类型的分布,我们认为植被类型的分布影响到了细石器的传播,相对较低地上生物量的草原植被,利于细石器便于携带、标准化生产等优势的发挥。而这一时段中国北方植被以草原为主。(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10-01)
白相东,张艳,关成尧,袁四化,陆丽娜[5](2018)在《潮白河下游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地层粒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潮白河下游第四纪剖面测量,采集光释光样品2个,显示剖面年龄为(12.36±1.76)~(5.15±0.80)ka,沉积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结合地层厚度,计算出该地区平均沉积速率为0.038 cm/a。采集并测试37个粒度样品,频率曲线特征是双峰、左偏双峰、右偏双峰及叁峰,说明沉积物成分复杂。概率累计曲线特征是叁段式,滚动组分含量存在变化,说明水动力条件存在强弱的更替。地层自下而上沉积模式是黏土-粉砂-粉砂质黏土。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潮白河下游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沉积环境为泛滥平原沉积。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潮白河下游沉积过程研究、地下水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重要地质资料。(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17期)
任维东[6](2017)在《云南临沧发现早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昆明11月27日电(任维东)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高峰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介绍,当地考古工作人员日前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桃源村发现了袁氏剑齿象臼齿等早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镇康县位于滇西南汀河下游和怒江下游南北水之间。11月(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7-11-28)
刘武,John,Willman,曹波,张璞,董欣[7](2017)在《贵州兴义猫猫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釉质崩裂痕迹》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牙齿磨耗与使用痕迹,牙齿崩裂与古人类及古代人群食物质地、获取与制作食物方式、某些行为活动、生活习俗密切相关。然而,迄今对人类牙齿崩裂的关注程度及开展的研究还不多,尤其缺乏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崩裂出现率和表现特点方面的数据。本文对发现于贵州兴义猫猫洞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釉质崩裂痕迹大小、出现率、表现特点进行了观测分析。研究发现,附连在3件猫猫洞人类下颌骨上的牙齿具有明显的釉质崩裂现象,出现率与生活环境恶劣的狩猎-采集人群接近。值得注意的是猫猫洞人类牙齿釉质崩裂出现在几乎所有臼齿的咬合面边缘。作者认为出现在猫猫洞人类臼齿的釉质崩裂是由于强力咀嚼和研磨坚硬食物所致,推测当时人类的食物粗糙,坚硬,富含颗粒(如坚果、种子等)。在猫猫洞下颌骨上观察到的波及几乎全部牙齿的牙周病也为猫猫洞人类严酷生活环境和粗糙食物的推测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此外,几乎所有具有釉质崩裂的臼齿都呈现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的釉质崩裂痕迹的表现特点提示猫猫洞人类长时间大量食用这种粗糙、坚硬食物。(本文来源于《人类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张双权,张乐,栗静舒,高星[8](2016)在《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的广谱适应生存——动物考古学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频繁的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在生存行为方面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对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水洞沟遗址与南方马鞍山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考古学研究表明,古人类的食物广谱化过程以及与之伴随的资源强化现象在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记录中是客观存在的:相对于此前以大中型有蹄类动物为主要猎捕对象的狩猎策略而言,这一时期的古人类在其食谱范围中更多纳入了体型相对更小的动物类别(尤其是快速型的小动物);与此同时,古人类在大中型猎物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强趋势.然而,在古人类广谱适应事件的潜在驱动力方面,这两个遗址之间却有着较为重要的差别.(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6年08期)
李锋,陈福友,汪英华,高星[9](2016)在《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石叶技术所反映的技术扩散与人群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人行为起源及演化研究是近年来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热点,石叶技术作为现代人行为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被认为是现代人所独有的石器技术.新的研究表明石叶技术与现代人群并不能完全对应,然而,石叶技术的规范性与多样性、时间分布的不连续性和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使其在讨论古人类的生存适应方式、技术扩散和人群迁移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梳理中国境内主要的石叶遗存,本文指出中国北方主要存在两种石叶技术:勒瓦娄哇石叶技术与棱柱状石叶技术.距今约4~3万年间,勒瓦娄哇石叶技术与棱柱状石叶技术相结合形成旧石器晚期初段的石器技术特征,该类遗址主要存在于中国的西北、东北和青藏高原等地,技术上与西伯利亚、蒙古等地的同类发现相似,空间上与之相连且与中国北方石片技术遗存的分布具有明确的界线,可能指示了人群的迁入;距今约2.9~2.5万年间,棱柱状石叶技术与细石叶技术相结合,分布范围深入到了中国北方的腹地,但其代表人群的迁移或仅代表适应方式的扩散还未有定论.本文进一步指出,具体研究石叶遗存时应区分不同的石叶生产系统,避免将不同的石叶技术笼统的作为同一技术体系讨论其所代表的技术及人群扩散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刘武,邢松,吴秀杰[10](2016)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中国古人类化石形态特征的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中国境内生存有古老型智人、早期现代人以及一些分类尚待确定的古人类.一些学者认为,这些古人类经过当地连续演化,同时接受其他地区古人类基因流的影响,最终演化为现代中国人群.本文基于对部分中国中更新世晚期及晚更新世人类化石的研究及数据分析,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和认识:(1)10万年前或更早,具有现代人标志性特征的早期现代人在华南部分地区已经出现;(2)在华北地区,以许家窑人为代表的晚更新世早期人类仍保留较原始的化石形态,其演化尚未进入早期现代人阶段;(3)近20万年以来的中国古人类化石形态特征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原始与现代类型并存,这种情况既出现在不同地区古人类之间,也呈现于同一地区古人类内部;(4)部分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呈现有可能属于尼安德特人的特征;(5)中更新世晚期以来不同地区古人类之间在化石形态上的差异与生存时代不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部分古人类化石呈现的原始及特殊特征提示在一些地区存在相对隔离人群,其演化地位有待深入研究.基于这些发现,认为早期现代人可能首先在中国华南地区出现,然后向北扩散.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与尼安德特人之间是否存在基因交流还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来证实.(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更新世晚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内蒙古西乌旗新郭勒河边的ZK07钻孔进行孢粉资料的分析,重建了内蒙古西乌旗地区154.3 ka以来的古植被及古气候的演变过程,该演变过程具体为:154.3~146.3 ka,以榆属和云杉属为主,且发育少量湿生水生植物莎草科和香蒲属,降水量增多,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气候寒冷湿润;146.3~133.9 ka,周围山地森林萎缩,植被稀疏,转变为草本植物为优势的景观,气候变得温暖偏干,植被类型为疏林-草原植被景观;133.9~121.0 ka,气候凉爽偏湿,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景观;121.0~102.9 ka,树林覆盖率较低,落叶阔叶树榆属增加,此时气候为温和干旱,植被类型为稀树-草原植被景观;102.9~81.4 ka,气候温暖偏湿,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景观;81.4~60.0 ka,云杉突然大量增多,榆树减少,气候变得寒冷湿润,植被类型为针叶林植被景观;60.0 ka至今,温度回暖,气候为温暖偏干,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景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更新世晚期论文参考文献
[1].郭立君,董路阳,张全,王林海,朵兴芳.滨海新区北塘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特征及演化[J].地质找矿论丛.2019
[2].张晓飞,王永立,黄猛,樊航宇,李明辰.内蒙古西乌旗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古环境变迁的孢粉记录[J].地质科技情报.2019
[3].梁浩,张珂,傅建利,李忠云,李肖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黄河晋陕-叁门峡谷段河流地貌演化及其对盆地贯通的响应[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4: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专题15: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2018
[4].彭卫.孢粉记录的黄土高原西部更新世晚期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研究[D].兰州大学.2018
[5].白相东,张艳,关成尧,袁四化,陆丽娜.潮白河下游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地层粒度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6].任维东.云南临沧发现早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N].光明日报.2017
[7].刘武,John,Willman,曹波,张璞,董欣.贵州兴义猫猫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釉质崩裂痕迹[J].人类学学报.2017
[8].张双权,张乐,栗静舒,高星.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的广谱适应生存——动物考古学的证据[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
[9].李锋,陈福友,汪英华,高星.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石叶技术所反映的技术扩散与人群迁移[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
[10].刘武,邢松,吴秀杰.中更新世晚期以来中国古人类化石形态特征的多样性[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