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农民论文-阮春生,吴卫萍,叶璟珺

留守农民论文-阮春生,吴卫萍,叶璟珺

导读:本文包含了留守农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田螺,一盘,英川镇,凤凰寨,水田,景宁县,基地负责人,支柱产业,稻谷,香榧

留守农民论文文献综述

阮春生,吴卫萍,叶璟珺[1](2019)在《景宁英川一盘田螺拓宽乡村振兴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阮春生 通讯员 吴卫萍 叶璟珺)“水田里除了种稻谷,还增加了田螺的收入,亩产增收6500元。”昨日,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凤凰寨田螺基地负责人陈先清,发完2019年最后一笔田螺订单后笑着算了笔账。从一种传统美食到一个口碑产业,英川镇用一盘不起(本文来源于《丽水日报》期刊2019-12-29)

杨青松[2](2019)在《家庭收入对留守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和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留守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一直备受关注。家庭收入是生活满意度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无从谈论生活满意度,然而诸多实证研究结果却发现家庭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不一致。这意味家庭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很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社会支持也是影响生活满意度一个重要的保护因素,依据社会支持的缓冲器模型观点,社会支持通过调节家庭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来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水平;然而,一些研究也发现社会支持在家庭收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这些结果很可能意味着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无法用其中一种模型来解释。目前很少有研究综合两种模型来探究社会支持在家庭收入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研究从综合的视角来探究留守农民家庭收入、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复杂关系,以期为留守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家庭经济收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湖南、贵州、云南等多省留守农民共79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留守农民生活满意度在家庭收入和教育程度上差异显着,而在性别和年龄上差异不显着;社会支持在留守农民的家庭收入与生活满意度中起着显着的中介作用;同时,社会支持也在其中起着显着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沈彤,赵丹[3](2019)在《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农业生产女性化现象日趋明显。留守妇女通过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力量,同时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中,留守妇女在参与培训过程中仍面临突出问题,基于此,各级政府应着力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供给服务,满足留守妇女培训需求;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职业农民培训吸引力,提升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培训的动力;加强与农村基层组织合作,保障留守妇女顺利参与培训。(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9年19期)

张元通,周晓彤[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留守农民职业教育路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农村人才是乡村振兴实施与实现的基本条件,而农民职业教育是提升农民人力资本、孕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阵地。通过田野调查,分析出当前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在个人意识、职业教育自身以及政府政策保障等层面存在系列困境。留守农民作为守望者扎根农村,将是一股建设性力量,认为通过思想认识纠偏与提高,城乡职教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以及体现农民主体地位的职教政策细化将可以对症下药,解决留守农民现有桎梏。(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程东建,彭世繁,赵锋[5](2019)在《自发扶贫攻坚战 阻断因教贫困源 记农民刘凤同创办“留守儿童”学校的事迹》一文中研究指出扶贫攻坚是全党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全国党员干部参战,出力流汗,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作为农民的刘凤同,自觉自愿参加扶贫攻坚,高额投资兴建一所"留守儿童学校",用教育阻断因教致贫的途径,在扶贫攻坚中默默无闻的做贡献,成为人口皆碑的典范。刘凤同家住河南省西华县清河驿乡徐棚村,今年64岁。(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9年16期)

张一[6](2019)在《帮帮那些被“网”住的留守儿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留守儿童在与城市儿童共享数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互联网世界的种种危险。但由于父母远离、缺乏必要的陪伴和指引等因素,留守儿童在触网过程发生的“巨额打赏主播”“网游交友遭强奸”等事件更加引人关注。当前留守儿童上网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亟须社(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07-26)

梁前才[7](2019)在《养殖凼仔鱼 信宜留守农民致富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凼读音dàng,凼仔在粤语中就是面积不大的小水坑,是讲粤语农村中的常用词语,利用凼仔养殖的鱼叫凼仔鱼,也写成氹仔鱼。但在广东省信宜市,凼仔养殖品种只有草鱼,凼仔鱼特指利用特殊环境下的凼仔养出的草鱼,广东省信宜凼仔鱼是广东省第一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水产养殖品种,编号是AGI2011-02-00625。信宜市是广东省茂名地区水产养殖(本文来源于《渔业致富指南》期刊2019年13期)

李果[8](2019)在《乡村建设的另一种可能性:留守农民的生产关系“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月村的成功,离不开包括众多文化人在内的“新村民”的进入。但也引发了一场讨论,即如果没有“新村民”的介入,本村村民是否也能建设好自己的乡村。在与明月村相隔几公里之远的箭塔村,21世纪经济报道找到了这种“可能性”。箭塔村没有箭塔,村(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9-05-27)

苏琪[9](2019)在《乡村留守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发展问题及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产业与科技革命的一次次升级,乡村人口大面积域外流动也使得农村人口开始产生分流,选择继续留在乡村生产生活的群体自然需要面对新一轮文化与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留守群体的特殊性在于其本身所代表着的极为强烈的时代标签,在乡村代际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成为了农耕文化与工业文化冲突后的“沉默者”,他们选择了一种更为迂回的方式来面对极具变化的乡村,他们与生俱来的文化气质似乎与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格格不入,但却是乡土文化情怀下的“忠诚卫士”,他们似乎拥有一套自己的抵御工事,即使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也做到了“从容不迫”。研究基于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双重学科视角,重点关注乡村文化产出,关注真实教育情境,关注留守群体发展权益,关注未来城乡融合。为进一步聚焦核心发展问题,探究乡村文化主体的现实面貌,了解乡村精神文化教育的建设环境以及深入剖析乡土文化与教育的交融机制,寻求最为切合的乡村精神文化教育发展路径,笔者进行了以下调查事项: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获得了目前我国关于乡村留守群体及其精神文化教育研究的一般现状,在基于本土研究的基础上理性分析了目前理论研究中存在着学理性问题与操作性问题,同时为本研究避免一些重复内容;其次笔者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选取西南地区某国家级贫困县3个乡村的500位村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主要形式从其教育背景、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以及教育期望等维度进行了共计18个问题的书面了解,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关于乡村精神文化教育的一般情况;通过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对5位基层文化教育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关于制度政策、常规活动、组织规则、资源投入、实施情况等方面的深入了解。研究发现目前乡村精神文化教育活动始终处于附属地位与边缘性角色,文化教育自身并未为乡村产业转型与改革带来应有的效益,乡村社区文化教育名存实亡,具体来看主要是面临四大困境:一是思想困境,乡村文化要素内部实际已在分散和重组,但传统意识形态仍旧趋于保守,较难激发群体精神动力,文化主体的支撑力量薄弱,发展动力缺失;二是管理困境,乡村精神文化教育管理部门和人员分散、责任不明、互相掣肘,管理内容单一,缺乏评价监督机制,易导致在项目申请、资源分配、活动组织等方面出现效率低下等问题;叁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困境,城市化可以说直接促进了乡村现代化的进程,是乡村文化与教育所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而城乡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互斥性,也为城乡文化交融机制建立带来了困难;四是人力困境,主要表现在师资严重缺乏,专业指导意见缺失,乡村精神文化教育工作易片面、激进和反常规。本研究基于乡村留守农民群体的精神文化教育发展领域,着眼于目前乡村精神文化教育建设与留守农民自身发展的关系,从现状调查出发来对乡村留守农民精神文化教育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思考。本研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是对研究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过程的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是对于留守农民精神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第叁部分即是由以上进行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内容涉及到精神文化教育主体、组织、课程、监测等主要部分;第四部分即是根据已有的调查数据及结果进行的学理分析,结合社会融合与共生理论分析城乡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五部分即是依据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探究较为切合的乡村精神文化教育发展路径,并从应然与实然的角度出发构建内容、组织、资源供给、效果测评等全面的融合性操作措施;第六部分即是为以上发展路径提供应有的条件保障机制的思考与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5-19)

苏琪[10](2019)在《疏离与融合:乡村留守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乡土文化的不断衰落,精神文化教育在乡村留守农民中呈现出"萎缩式"发展,主要表现在平面式的内容架构、城市化的设计取向、模式化的实施过程以及过于行政化的管理风格等方面,城乡文化在发展中逐渐"疏离"。从社会融合的视角出发,要重新发掘乡村文化的发展潜力,缩小城乡文化的发展差距,可建构"融合式"发展模式,即以价值、内容、路径以及组织为着力点,促进城乡文化互惠交流,从而为乡村转型变迁寻求到更为适切的文化教育发展道路。(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1期)

留守农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留守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一直备受关注。家庭收入是生活满意度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无从谈论生活满意度,然而诸多实证研究结果却发现家庭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不一致。这意味家庭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很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社会支持也是影响生活满意度一个重要的保护因素,依据社会支持的缓冲器模型观点,社会支持通过调节家庭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来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水平;然而,一些研究也发现社会支持在家庭收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这些结果很可能意味着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无法用其中一种模型来解释。目前很少有研究综合两种模型来探究社会支持在家庭收入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研究从综合的视角来探究留守农民家庭收入、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复杂关系,以期为留守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家庭经济收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湖南、贵州、云南等多省留守农民共79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留守农民生活满意度在家庭收入和教育程度上差异显着,而在性别和年龄上差异不显着;社会支持在留守农民的家庭收入与生活满意度中起着显着的中介作用;同时,社会支持也在其中起着显着的调节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留守农民论文参考文献

[1].阮春生,吴卫萍,叶璟珺.景宁英川一盘田螺拓宽乡村振兴路[N].丽水日报.2019

[2].杨青松.家庭收入对留守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和调节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沈彤,赵丹.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9

[4].张元通,周晓彤.乡村振兴战略下留守农民职业教育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5].程东建,彭世繁,赵锋.自发扶贫攻坚战阻断因教贫困源记农民刘凤同创办“留守儿童”学校的事迹[J].祖国.2019

[6].张一.帮帮那些被“网”住的留守儿童[N].检察日报.2019

[7].梁前才.养殖凼仔鱼信宜留守农民致富之道[J].渔业致富指南.2019

[8].李果.乡村建设的另一种可能性:留守农民的生产关系“重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

[9].苏琪.乡村留守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发展问题及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9

[10].苏琪.疏离与融合:乡村留守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标签:;  ;  ;  ;  ;  ;  ;  ;  ;  ;  

留守农民论文-阮春生,吴卫萍,叶璟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