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作行为动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建瓯方言,动作行为动词,普通话,周边方言
动作行为动词论文文献综述
黄超[1](2013)在《建瓯方言动作行为动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建瓯方言的动作行为动词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该方言动作行为动词特点的分析,总结出该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点。从语音、语素和词缀叁个角度将该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分析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同时将该方言和周边方言进行对比,确定出建瓯方言的特征词以及方言特色词,旨在揭示和探讨地域方言特点。鉴于当下关于建瓯方言的研究尚少,笔者又从小生长在该方言点,故希望借此机会抛砖引玉,以便对今后的汉语国际推广和语言研究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8)
刘学[2](2012)在《动作行为动词语义扩张中的隐喻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隐喻是两个认知域或框架间概念的映射,是词语意义扩展的重要方式。日语中的动作行为动词的意义扩展可以分为具体动作行为活动域隐射到自然现象域或客观活动域、具体动作行为域映射到抽象思维活动域、具体动作行为活动域映射到抽象心理状态域、具体行为域映射到具体行为域四种类型。动作行为动词概念隐喻形成的基础在于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在创造性地认识世界及自身过程中想象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日语学习与研究》期刊2012年06期)
王俊毅[3](1996)在《动作行为动词作主语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动作行为动词充当主语,是伴随着单音节向多音节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单音节词基本不作主语。多音节词能否作主语,主要是由其动作性的强弱决定的,即动作性越弱,就越易于充当主语;反之,动作性越强,则越不易充当主语。此外,还受到它的构造方式和单双系的影响和制约(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6年06期)
动作行为动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概念隐喻是两个认知域或框架间概念的映射,是词语意义扩展的重要方式。日语中的动作行为动词的意义扩展可以分为具体动作行为活动域隐射到自然现象域或客观活动域、具体动作行为域映射到抽象思维活动域、具体动作行为活动域映射到抽象心理状态域、具体行为域映射到具体行为域四种类型。动作行为动词概念隐喻形成的基础在于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在创造性地认识世界及自身过程中想象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作行为动词论文参考文献
[1].黄超.建瓯方言动作行为动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刘学.动作行为动词语义扩张中的隐喻类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
[3].王俊毅.动作行为动词作主语刍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