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四维制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维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自适应滑模控制,动态面控制,扰动观测器
四维制导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芳,郑艺裕,林海[1](2015)在《导弹协同作战四维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导弹能够在指定的时间跟踪理想轨迹到达指定点,从而满足多导弹协同突防和攻击的要求,提出一种鲁棒四维精确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将导弹6自由度非线性模型进行简化,得到导弹四维精确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利用导弹质心与姿态运动固有的时标分离特性,设计了具有内外两回路结构的鲁棒控制器。将建模误差、参数摄动及外部干扰视作连续有界扰动,外回路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控制器,从而产生推力、攻角和侧滑角指令;内回路将扰动观测器技术和动态面控制理论相结合,得到了能够控制导弹准确跟踪外回路指令的执行机构偏转角。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严格证明了内外回路的稳定性,并分析了控制精度与控制器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控制方法应用于导弹6自由度非线性数值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四维鲁棒精确制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康永,周建民[2](2012)在《飞行计划和四维制导模型与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飞行计划与四维制导的组成与功能,同时阐述了仿真模型和算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本文来源于《现代导航》期刊2012年04期)
何皖华,杨永胜,敬忠良[3](2011)在《民用飞机上升段四维制导算法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飞机制导优化问题,由于飞行速度快,跟踪存在问题,制导精度差。传统民用飞机制导采用检索的叁维跟踪,算法简单,但制导精度低,且没有对时间的精确控制,而先进制导理论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快速性低,难以实现工程应用。为了同时满足制导精确性和飞行快速性与实时跟踪的要求,提出利用模态切换的四维制导算法。以上升段为例进行实验,结果导引自动飞行模态实现了轨迹与时间的四维跟踪,改善了制导算法快速性和制导精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制导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与国内外的其它制导算法相比,复杂度低,实现简单,适合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1年12期)
何皖华,杨永胜,敬忠良[4](2010)在《基于模态切换的民用飞机巡航段四维制导算法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民用飞机巡航段四维制导[1]的特点,设计了飞机的自动飞行模态[3],并利用模态切换[2]的方法实现飞机巡航段四维制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制导方法达到了四维制导的要求,可以实现临时产生的飞行计划,当预测到指定时间无法到达时,可以通过改变加速满足时间要求,且算法可以抑制风的干扰。与目前国内外的其他制导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实现简单,适合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07-29)
崔乃刚,韦常柱,郭继峰[5](2010)在《导弹协同作战四维制导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具有叁个剖面的导弹协同作战四维制导控制构架。以BTT控制形式的导弹为例进行了四维制导控制方法研究。在分析总能量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适于具有过载自动驾驶仪内回路的BTT导弹的速度/高度解耦控制器,实现了四维制导构架中速度和高度剖面的解耦,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四维制导控制器能够根据任务规划系统的指令控制导弹实现协同作战。(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0年02期)
王立刚,李海静[6](2009)在《飞航导弹四维制导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多弹协同制导律研究为背景,针对四维制导控制中的时间协同和空间协同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原有的叁维空间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维,使导弹满足协同作战的四维制导要求。而到达时间的控制又与导弹的速度和飞行路径有直接的关系。在设计了高度速度解耦控制器并设计了BTT导弹协调回路、高度补偿回路、速度补偿回路之后,完成了四维制导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并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多弹协同作战的时间协同和空间协同问题。(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09年21期)
王立刚[7](2008)在《基于总能量控制理论的导弹四维制导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近些年的一些局部战争可以看出,未来的战争将不再是单纯的武力对抗,而是系统与系统、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信息战和电子战将贯穿战争的始终。在这种情况下,单个武器已经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武器协同作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多弹协同作战研究为背景,针对四维制导控制中的时间协同和空间协同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原有的叁维空间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维,使导弹满足协同作战的四维制导要求。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首先分析了四维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将其分为二维水平航迹控制、高度剖面及速度剖面控制。通过研究发现速度通道与高度通道存在严重的耦合作用,而单纯采用发动机推力或俯仰舵控制速度的方法不能达到解耦控制的目的,因此提出了采用基于总能量控制理论的高度、速度解耦控制方法,并对在速度控制已不能满足时间控制的情况下,对弹上自主航迹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然后从质点能量运动的角度对总能量控制系统核心算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纵向通道是一个双输入-双输出的P规范型耦合系统,对其引入单位输出反馈,采用前馈解耦策略和对角线解耦方法,并根据Mesarovic原则,具体采用V规范的解耦结构设计高度、速度解耦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综合考虑导弹对纵向和侧向的控制要求,给出导弹四维制导控制系统设计的整体结构和设计的一般步骤以及导弹转弯过程中可能掉高的补偿方法和速度回路的修正方法。之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仿真分析。(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06-01)
秦忠宇[8](1994)在《四维跟踪在制导雷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相参积累的两种方法及窄带滤波器法在四维跟踪中的应用。文中就工程中几个具体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最后指出四维跟踪固有的缺点。(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1994年05期)
四维制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述了飞行计划与四维制导的组成与功能,同时阐述了仿真模型和算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维制导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芳,郑艺裕,林海.导弹协同作战四维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5
[2].康永,周建民.飞行计划和四维制导模型与算法研究[J].现代导航.2012
[3].何皖华,杨永胜,敬忠良.民用飞机上升段四维制导算法设计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1
[4].何皖华,杨永胜,敬忠良.基于模态切换的民用飞机巡航段四维制导算法设计与仿真[C].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2010
[5].崔乃刚,韦常柱,郭继峰.导弹协同作战四维制导控制研究[J].飞行力学.2010
[6].王立刚,李海静.飞航导弹四维制导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
[7].王立刚.基于总能量控制理论的导弹四维制导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8].秦忠宇.四维跟踪在制导雷达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4
标签:四维制导与控制一体化; 自适应滑模控制; 动态面控制; 扰动观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