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平面论文-韩海丽

牙合平面论文-韩海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牙合平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性Ⅱ类错(牙合),(牙合)平面,下颌骨,牙齿

牙合平面论文文献综述

韩海丽[1](2019)在《成人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前、后(牙合)平面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成人高角骨性II类错(牙合)患者的(牙合)平面、牙齿、颌骨相关指标进行测量,探讨分析前、后(牙合)平面的特点、上下颌牙齿是如何代偿这种异常的骨面型及其与上下牙齿、下颌骨位置的关系方法选取高角成人骨性II类错(牙合)患者20例作为实验组,均角骨性I类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搜集两组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在头颅侧位片上确定颌骨、牙齿及(牙合)平面的的标志点和测量项目,并由本研究者在特定时间内对两组患者的头颅侧位片进行画线、测量,并对测量项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前、后(牙合)平面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错(牙合)组前、后(牙合)平面与上下牙齿、下颌骨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牙合)平面测量结果的比较:OPA-FH、OPP-FH及OP-diff均明显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上下牙列牙齿垂直高度测量结果的比较:U1’-PPmm、U6’-PPmm、U5’-PPmm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U7’-PPmm较对照组稍有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MPmm、L5’-MPmm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6’-MPmm、L7’-MPmm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O.05)。3.上下牙列牙齿倾斜度测量结果的比较:U1-FH、U5-FH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U6、U7相对于FH平面(U6-FH、U7-FH)均明显向远中倾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7相对于MP平面(L7’-MP)向远中倾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1、L5、L6、L7相对FH平面(L1-FH、L5-FH、L6-FH、L7-FH)均明显向近中倾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对于高角骨性II类错(牙合),OPA-FH、OPP-FH与反映下颌骨突缩程度的项目(SNB、NP-FH)呈显着负相关(P<0.05),OPA-FH、OPP-FH与反映下颌骨后旋程度的项目Y轴角、FH-MP、RP-FH呈显着正相关(P<0.05)。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OPA-FH与U1-FH、上U5’-PPmm、U6’-PPmm、U6-FH、U7’-PPmm、U7-FH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U1’-PPmm、U5-FH呈显着正相关(P<0.05);OPP-FH与U1-FH、U5-FH、U6’-PPmm、U6-FH、U7-FH呈显着负相关(P<O.05);与U5’-PPmm、U7’-PPmm呈显着正相关。结论1.与正常(牙合)相比,高角骨性II类错(牙合)上下牙弓牙齿为代偿高角骨面型矢状向与垂直向不调而表现出独特的形态特征,前、后(牙合)平面陡度均增加。2.高角骨性II类病例OPA、OPP平面的陡度与下颌骨的顺时针后下旋转和后缩密切相关。3.高角骨性II类病例OPA、OPP平面的陡度与牙齿的萌出高度及牙齿的倾斜角度密切相关。4.根据3的结论,提示我们对于高角II类病例在临床可以通过改变牙齿的垂直高度及倾斜度来实现对高角II类病例的垂直向控制。(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息雪娜,张敏,刘琳[2](2018)在《前伸下颌法确定牙合平面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伸下颌法确定全口义齿牙合平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78岁的无牙颌患者100例,用嵴唇距确定牙合平面前点的方法制作全口义齿。在全口义齿修复后1、3个月时,从固位情况、咀嚼功能、外观、发音的影响、舒适度等5个方面评价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结果:在100例无牙颌患者中,1 min确定牙合平面前点为56例,2 min为34例,3 min为10例;嵴唇距类型为极短距14%,短距20%,中等距41%,长距15%,极长距10%。全口义齿修复后1个月,患者对全口义齿的外观、发音的影响、咀嚼功能、固位情况、舒适度的满意度分别为88. 0%、85. 0%、59. 0%、68. 0%和70. 0%,修复后3个月分别为89. 0%、89. 0%、63. 0%、76. 0%和73. 0%,1、3个月相比除外观无显着差异(P> 0. 05)外,其余均有显着差异(P <0. 05)。结论:采用前伸下颌法定位牙合平面前点进行全口义齿的制作,患者满意度良好。(本文来源于《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黄丽娟,张红[3](2018)在《不同牙合平面建牙合对修复体咀嚼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经验(牙合)平面(与鼻翼耳屏面平行)和功能性(牙合)平面(功能几何学公式计算获得)建(牙合)对修复体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咬合重建的患者20例,常规取两副印模、获取患者的垂直和水平颌位关系,并用咬合记录硅橡胶或蜡记录颌位关系。用运动面弓获取患者真实铰链轴的位置,并进行髁突运动轨迹描记,获取患者前伸髁道斜度的参数,将模型上(牙合)架;在患者的个性化铰链轴点小钢珠,(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08-03)

李玥,张红[4](2018)在《两种不同牙合平面进行咬合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咬合重建患者在功能性与经验性(牙合)平面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南京市口腔医院招募20名需进行咬合重建的患者,要求没有明显的关节紊乱症。给患者取两副印模,获取患者的垂直和水平颌位关系,用咬合记录硅橡胶记录颌位关系。用运动面弓获取患者真实铰链轴的位置,并进行髁突运动轨迹描记,获取患者前伸髁道斜度的参数,将模型上(牙合)架;同时,在患者的个性化铰链轴点小钢珠,拍摄头颅侧位片。按功能几何学的公式计算出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08-03)

张丹,郭庆圆[5](2018)在《成人牙合平面与上气道形态功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牙合平面与上气道形态功能以及舌骨相对位置的相互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80名骨性I类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按照OP-SN数值进行分组,即10°≤OP-SN<15°;15°≤OP-SN<20°;20°≤OP-SN<25°,每组人数为18、42、20。(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07-22)

陈素娟[6](2018)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前后(牙合)平面及下颌平面变化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恒牙列骨性Ⅲ类错(牙合)单纯正畸掩饰性治疗前后(牙合)平面、下颌平面的变化及与周围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例自愿行单纯正畸掩饰性治疗的恒牙列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6-26岁(平均年龄20.8±3.26岁),75°≤SNA≤85?(79.15±3.76)?,77°≤SNB≤87°(82.75±3.63)?,-5.5°≤ANB≤-2?(-3.60±1.73)?,31°≤SN-MP≤44?(38.2±4.35)?;拔除下颌双侧第二磨牙或第叁磨牙,采用直丝弓或方丝弓矫治技术,2例配合多曲方丝弓技术,1例前牙托槽倒粘,2例配合下颌双侧颊棚区微种植体支抗,其中1例联合上颌双侧颧牙槽嵴微种植体支抗,治疗完成时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磨牙中性关系,正、侧貌美观得到改善。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牙颌颅面相关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后矢状向关系有所改善,SNA、ANB角增加,上颌前后牙倾斜度增加,下颌前后牙倾斜度减少,前面高、前下面高增大;后面高、鼻唇角减小,上唇到审美平面的垂直距离增加,鼻唇沟、颏唇沟与H线的垂直距离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矫治后后(牙合)平面,功能(牙合)平面倾斜度均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平面SN-MP角、FH-MP角较矫治前稍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矫治前后前面高、前下面高分别与下颌平面呈正相关,变化量间无显着相关性;前牙覆(牙合)与下颌平面无显着相关性。结论(1)恒牙列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只要设计合理,方法得当,错(牙合)畸形可以得到矫治,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不调得到改善,垂直向关系得到控制,软组织也发生一定的适应性改变,矫治后正侧貌外形协调美观;(2)恒牙列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只要设计得当,正确选择病例,支抗运用合理,可以很好的控制(牙合)平面及下颌平面;(3)前面高、前下面高与下颌平面均存在相关性。提示对于高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应尽量避免导致下颌顺时针旋转的治疗。(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化萌萌[7](2018)在《矢向骨性错(牙合)与矢状平面内颈椎姿势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矢向骨性错(牙合)与矢向平面内颈椎姿势的相关关系。方法:从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在山东省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的自然头位时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中进行筛选,根据本实验所设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总共筛选出103例样本。这个样本中男性51例,女52例。测量代表颌骨矢状向发育、垂直向发育的指标以及代表矢向平面内颈椎姿势的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颈椎姿势各变量在男、女性别中的差异,将所有样本按照矢状向位置关系,分为骨性Ⅰ类、骨性Ⅱ类和骨性Ⅲ类,测量各项指标,分析代表颌骨的指标与代表颈椎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在不同骨性错(牙合)样本中头颈姿势各变量的差异。结果:1.叁种不同的矢向骨面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颈椎姿势变量中颅颈角SN-OPT、SN-CVT与(牙合)骨变量中的SNA、SNB、Y轴角、NA-PA、Go-Me、B-VER存在显着相关关系(p<0.05),代表颈椎曲度的颈凸角OPT-CVT与颌骨变量中的Y轴角存在显着相关关系(p<0.05)。2.代表颈椎倾斜度的颅颈角SN-OPT、SN-CVT及颈凸角OPT-CVT在骨性Ⅰ类、骨性Ⅱ类和骨性Ⅲ类之间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其均值均表现为:在骨性Ⅱ类中最大,在骨性Ⅲ类中最小,骨性Ⅰ类居中。结论:1.在青春期生长发育过程中,颈椎姿势与颅面形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不同颈椎姿势与上下颌骨矢状向生长型相关。2.描述颈椎倾斜度的颅颈角及描述颈椎曲度的颈凸角均在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中最大,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中最小,提示在青春生长发育过程中,叁种不同矢向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头颈姿势存在一定的差异。3.关注矢向发育不调患者的颈椎姿势的改变,不良的颈椎姿势可能是错(牙合)畸形引起的生理代偿机制,早期矫治矢向不调,可以改善不良的颈椎姿势,使其骨骼、肌肉及神经系统达到平衡,以利于错He畸形的矫治以及长期稳定性保持。(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4-15)

白晶[8](2017)在《应用微种植支抗治疗成人上颌前突矫治前后(牙合)平面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成人上颌前突矫治前后上颌(?)平面的变化,以及上颌前牙与后牙水平向、垂直向的改变,为临床上前后牙移动时对(?)平面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沈阳市口腔医院2014年~2016年就诊的所有上颌前突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条件的矫治结束病例48份。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实验组患者男性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27.17 ± 5.10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25.90 ± 6.07岁。矫治设计均为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实验组利用种植体支抗滑动内收上前牙,关闭拔牙间隙;对照组利用口外弓支抗滑动内收上前牙,关闭拔牙间隙。数据统计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前后变化量的比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矫治结束后均能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但在前后牙移动、上颌(?)平面及下颌平面角的控制上有所差异。上颌(?)平面(OP-SN)的变化实验组增大3.2°,对照组增大4.5°,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着性意义。下颌平面角(MP-SN)实验组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增加1.9°,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着性意义。前牙覆(?)(OB)覆盖(0J)改变两组对比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上颌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的垂直向距离(U1-PP)实验组增加了 0.4mm,对照组增加了 1.7mm,P<0.01,两组数值变化差异显着;上颌中切牙根尖至RL线的距离(U1R-RL)实验组减小1.5mm,对照组减小0.9mm,P<0.05,两组数据变化差异显着;水平向,上颌中切牙至RL线的距离(U1-RL)实验组减小6.8mm,对照组减小4.7mm,P<0.01,两组数值差异显着。在垂直向,上颌第一磨牙治疗前后两组不存在显着差异;水平向,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0.1mm,对照组近中移动2.2mm,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着性意义。结论:1.微种植体在治疗上颌前突的过程中可以提供稳固的支抗,充分利用拔牙间隙,上前牙回收明显、有效避免了后牙支抗的丧失。2.应用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前牙的过程中,上颌(?)平面会发生顺时针旋转。3.利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前突较口外支抗能减少上颌(?)平面的顺时针旋转,更好的控制垂直向距离,有效避免了下颌骨的顺时针旋转。(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郭杰[9](2016)在《Ⅱ类错颌拔牙矫治中牙合平面的垂直向控制与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Ⅱ类错颌畸形,特别是骨性二类高角患者的矫治中,咬合关系、功能与侧貌的共同改善是此类患者治疗的关键,也是治疗中的难点。作者尝试通过弓丝的序列弯曲、口外力及微种植体支抗在拔牙矫治中对平面的进行垂直向控制,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6-10-10)

方志欣,曾庆妍,周嫣,刘代斌,黄敏方[10](2016)在《不对称摇椅弓矫治牙合平面偏斜的叁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叁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探讨不对称摇椅弓作用于牙列的生物力学机理,同时将不对称摇椅弓运用于临床,矫治平面偏斜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CT技术与叁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相结合,建立包括不对称摇椅弓在内的上颌固定矫治系统的叁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通过ABAQUS等软件计算分析3个不同深度(2mm,4mm,6mm)不对称摇椅弓在矫治加力时,上牙列在叁维方向上的移动和牙周膜应力变化。同时,将不对称摇椅弓运用于平面偏斜患者36例的矫治,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建立了包含不对称摇椅弓在内的上颌矫治系统的叁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3种工况下,上牙列在叁维方向上的位移趋势一致,牙周膜应力分布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牙列左右两侧产生方向基本相反的位移,尖牙的位移量最大,位移量分别从尖牙向切牙区、后牙区逐个递减。右上前牙有远中移动趋势,侧切牙与尖牙有唇侧移动趋势,左侧相反。右上第二磨牙有伸长移动趋势。所有患者的牙性平面偏斜均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矫正,轻中度骨性平面偏斜在微种植钉等的辅助下也在牙列范围内得到了有效矫治。结论所建立的叁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性强,比较符合临床实际情况。不对称摇椅弓在曲度深6mm内,对平面偏斜产生有效的治疗作用,尤其有利于伴有前牙牙轴不正的牙性平面偏斜的矫治。不对称摇椅弓在有效矫治平面偏斜的同时,也会产生不利的牙齿移动,临床应用时需加以控制。(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6-10-10)

牙合平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前伸下颌法确定全口义齿牙合平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78岁的无牙颌患者100例,用嵴唇距确定牙合平面前点的方法制作全口义齿。在全口义齿修复后1、3个月时,从固位情况、咀嚼功能、外观、发音的影响、舒适度等5个方面评价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结果:在100例无牙颌患者中,1 min确定牙合平面前点为56例,2 min为34例,3 min为10例;嵴唇距类型为极短距14%,短距20%,中等距41%,长距15%,极长距10%。全口义齿修复后1个月,患者对全口义齿的外观、发音的影响、咀嚼功能、固位情况、舒适度的满意度分别为88. 0%、85. 0%、59. 0%、68. 0%和70. 0%,修复后3个月分别为89. 0%、89. 0%、63. 0%、76. 0%和73. 0%,1、3个月相比除外观无显着差异(P> 0. 05)外,其余均有显着差异(P <0. 05)。结论:采用前伸下颌法定位牙合平面前点进行全口义齿的制作,患者满意度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牙合平面论文参考文献

[1].韩海丽.成人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前、后(牙合)平面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息雪娜,张敏,刘琳.前伸下颌法确定牙合平面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8

[3].黄丽娟,张红.不同牙合平面建牙合对修复体咀嚼效率的影响[C].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8

[4].李玥,张红.两种不同牙合平面进行咬合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C].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8

[5].张丹,郭庆圆.成人牙合平面与上气道形态功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C].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6].陈素娟.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前后(牙合)平面及下颌平面变化的比较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

[7].化萌萌.矢向骨性错(牙合)与矢状平面内颈椎姿势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8

[8].白晶.应用微种植支抗治疗成人上颌前突矫治前后(牙合)平面的变化[D].大连医科大学.2017

[9].郭杰.Ⅱ类错颌拔牙矫治中牙合平面的垂直向控制与实施[C].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6

[10].方志欣,曾庆妍,周嫣,刘代斌,黄敏方.不对称摇椅弓矫治牙合平面偏斜的叁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临床应用[C].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6

标签:;  ;  ;  ;  

牙合平面论文-韩海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