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宏观规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SGE模型,货币政策规则,宏观审慎政策
宏观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余婷[1](2019)在《混合型规则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搭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风险引发的金融危机相继使得各金融机构亏损严重甚至倒闭,这种影响迅速波及世界各国造成全球经济低迷。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之前被忽视的金融稳定开始受到重视,人们意识到金融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金融机构出现问题都会通过各金融机构的关系不断放大,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相对于危机爆发以前的微观审慎监管仅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稳定而言,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以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而另一方面危机爆发后说明单独的货币政策无法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同时保证金融稳定,为了保证经济的良好运行,货币政策通常与宏观审慎政策搭配使用,货币政策主要保证经济的稳定,宏观审慎政策主要维护金融稳定,使得经济稳定的同时兼顾金融稳定。近几年国内房地产行业繁荣发展,房价增长迅猛导致房地产行业的信贷不断积累的同时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开始担心如若房价一直以现在的趋势增长必将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的覆辙,因为信贷的过度增长会不断积累系统性风险最终威胁金融稳定。由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搭配用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双重稳定,且一直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因此结合国内情况在DSGE模型中加入房地产部门是当前研究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一个趋势。货币政策规则源自货币政策操作“相机选择与货币政策规则”之争,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卢卡斯批判和动态不一致理论提出之后,货币政策规则逐渐占据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导位置,并且主要分为利率型、数量型以及同时包含两种类型的混合型。而确定DSGE模型所需要的货币政策规则是研究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解决这一问题存在两点困难:一是不同于西方发达市场国家统一使用利率型规则,我国目前对于货币政策规则的使用存在较多选择。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发达市场国家利率市场化早已成熟,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起步于1996年,历经20多年时间截止目前仍然处于改革阶段,使得央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期间货币政策规则的使用上并没有选择单一的数量型、利率型,而是结合两种规则交替使用。二是我国众多学者对于DSGE模型中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并没有统一观点,究竟是选择数量型、价格型还是混合型大家各执一词。确定模型中货币政策规则无疑成了研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搭配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确定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对于研究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房价植入一个包含家庭、厂商、央行叁部门的DSGE模型,首先创新性地设定了利率型、数量型和混合型叁种不同形式的货币政策规则,通过校准和贝叶斯估计对参数赋值后分别比较叁种货币政策规则对经济的拟合程度和福利大小,从而确定最符合实际的货币政策规则,而不是直接确定模型中货币政策规则形式。在此基础上,将确定最佳货币政策规则与宏观审慎政策配合,选取产出、通货膨胀、房价和信贷等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在给定冲击下的脉冲响应、方差分解以及福利损失叁方面维度分析比较两者协调搭配的效果。结果表明:(1)当模型分别使用叁种货币政策规则时,使用混合型规则的模型对经济的拟合效果最好,同时社会总福利最大,所以叁种货币政策规则中混合型规则更能解释当前货币政策操作情况。(2)货币政策主要负责调控宏观经济,宏观审慎政策主要负责维护金融稳定,两者协调搭配能够弥补单一货币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的不足,从而使得两者目标共同实现。(3)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搭配既能减轻经济波动,促进两者目标更好的实现,同时也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因此当两者协调搭配时应对矛盾冲突的原因、性质和程度进行综合判断,从而能够及时更正。(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徐蔼婷,邱可阳[2](2019)在《FISIM核算规则的最新修订及影响浙江宏观经济指标的定量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备受关注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修订完善了FISIM核算主体、核算范围、产出核算方法及分摊方法等核算规则。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集中探讨了FISIM系列修订对FISIM产出和支出法GDP的影响机制,综合测度了FISIM系列修订对浙江省宏观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结果显示,经2016版CSNA修订后的浙江省FISIM产出规模从年均2497.6亿元提升至年均2752.5亿元。相应的,现价生产法GDP年均提高了0.84%,不变价生产法GDP年均提高了0.99%,GDP增长速度年均提升了0.66个百分点。此外,FISIM分摊方法的修订推动支出法GDP平均提升0.07%。结合测算结果与浙江省金融情况发现,FISIM核算规则的修订将更为客观地反映浙江省金融中介机构的产出成果、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与使用结构的内部特征。(本文来源于《财经论丛》期刊2019年04期)
余粤[3](2019)在《风险资产配置与货币政策规则——黏性价格均衡下的宏观资产配置模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一个基于动态新凯恩斯理论的连续时间黏性价格一般均衡模型与随机动态资产配置模型相结合,进而研究基于内生宏观经济动态和货币政策规则进行资产配置的问题。在最优配置策略下,投资者相对风险偏好随无风险名义利率的增大而单调减小,而随通胀率的变化呈"U"型,说明投资者在通胀偏离稳态幅度较大时配置风险资产的相对意愿较高。此外,本文也给出了使用该模型讨论投资者最大化跨期效用对经济反作用这一宏观审慎问题的方式。(本文来源于《金融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何黎莹,管莹[4](2018)在《“宏观规则”结合“修辞结构理论”培训EFL概要写作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宏观规则"和"修辞结构理论"培训学生概要写作并分析施教效果。对自然班39名英语专业学生实施叁次概要写作培训,培训前、后实施概要能力测试,衡量工具采用Garner量表。前、后测数据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前、后测有显着性差异,后测高于前测,培训有显着性效果。对前、后测试卷文本分析发现后测中推理错误明显减少,使用上位词频率更高,出现更多对要点的整合。这表明施教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詹新宇,许志伟,刘建丰[5](2018)在《预算规则下的财政政策宏观效应——基于多种预期情形下的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预算决策过程(即预算规则)是政府部门财政决策中的关键环节,而政府部门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又是影响预算规则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包含预算规则的DSGE模型,并对基准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发现,预期冲击和"超预算"冲击分别解释了中国产出波动的23.18%和42.65%,而且它们都表现出正向供给冲击的特征,但在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冲击响应存在差异。进一步的反事实分析发现,含有预算规则的DSGE模型为理解财政政策的宏观效应提供了丰富的传导机制,但其宏观效应取决于政府部门处于何种预期情形之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超预算"支出的刺激效果在理性预期预算情形下最为显着,在混合预期情形下次之,而在适应性预期情形下效果最弱。本文的研究表明,为提升财政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应高度重视理性预期在预算决策中的作用,注重研判宏观经济基本面未来可能的走势,从而提升预算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努力缩小预决算偏离度,适度控制"超预算"规模进而减缓其经济波动效应。(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18年12期)
王俊杰,仝冰[6](2018)在《货币政策规则设定、外生冲击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可以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一个包含多种冲击和摩擦性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这类模型通常使用利率规则测度货币政策冲击,不过,货币数量规则可能更适合中国现实。在使用货币数量规则这种新的设定下,历史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992—2016年期间,产出增长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货币供给冲击、投资冲击和外生需求冲击,而其中的两次剧烈波动则需要用其他冲击来解释;通货膨胀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货币供给冲击,其次是价格加成冲击、投资效率冲击和永久性技术冲击。在新的设定下,理论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尽管货币政策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其重要程度已经降低;此外,投资的波动主要是源于投资效率冲击而不是投资品价格冲击。这些发现与国内外现有的结论并不一致。这表明,选择何种方式测度货币政策冲击对于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8年06期)
关明凯,戴金龙[7](2017)在《论构建法律宏观理论体系——对法的价值、规则和事实的统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至今日,就理论法学而言,对于如何建立法律的宏观理论体系并未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基于此,本文从法律的价值论、本体论和事实论叁方面尝试建立法律的宏观理论体系,以提出统一法学理论研究的可行性路径,从而有效回答法学理论研究的统一性问题。(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李天宇,张屹山,张鹤[8](2017)在《我国宏观审慎政策规则确立与传导路径研究——基于内生银行破产机制的BGG-DSGE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难以为继,世界各国纷纷进行监管改革。在这一背景下,宏观审慎政策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在BGGDSGE模型的基础上内生银行破产机制,构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刻画指标,而后在经典的福利损失函数中引入系统性风险因素,确立了宏观审慎政策规则,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模拟演绎传导路径和政策搭配等问题,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以动态资本充足率和贷款价值比(LTV)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应以产出缺口和信贷量为信号源,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规则中应盯住信贷量指标,同时资本资产价格也适合作为参考变量;第二,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都具有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但作为常备政策,宏观审慎监管要优于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第叁,识别经济周期波动的驱动因素是确立宏观审慎政策规则、使政策更有效地传导到实体经济并发挥风险防控作用的根本问题。第四,联合使用两类宏观审慎政策时,合理确立政策规则系数可以增强政策的正向外溢效果,但政策的搭配强度却不易把控。为防止政策错搭引起效果干扰问题,可在常规时段仅采用宏观审慎监管,当风险较高时再联合使用两类政策以实现金融稳定。(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7年10期)
李天宇,冯叶,张屹山[9](2017)在《宏观审慎政策的信号识别、规则确立与传导路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了单一机构的安全稳健无法保证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因此危机后以宏观审慎为核心的全局监管框架备受关注。本文以金融加速器DSGE模型为基础,从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两个角度搭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福利损失函数为核心构建评价体系,识别政策信号源进而确立政策规则,最后通过模拟脉冲响应函数讨论两类政策的传导路径、政策外溢以及搭配使用等问题,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的金融稳定因素信号源分别为资本资产价格和信贷增量;第二,从传导路径中可以看出,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影响范围广、外溢效果明显,但因其过多地关注金融稳定目标,会影响传统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第叁,宏观审慎监管以金融稳定为唯一目标,政策传导路径短且外溢效果小;第四,建立分区制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是解决政策外溢、目标干扰、协调搭配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经济评论》期刊2017年05期)
高小红,苏玮[10](2017)在《股价波动、货币政策规则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多部门NK-DSGE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股价波动会对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多部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下,采用贝叶斯估计对包含股价缺口的无约束模型和不包含股价缺口的受约束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无约束模型显着占优于受约束模型,说明我国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必要考虑股票价格波动因素。对无约束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股价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比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更大。从政策分析的角度,中央银行考虑股价波动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降低冲击造成经济偏离均衡增长路径的幅度。(本文来源于《经济评论》期刊2017年02期)
宏观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备受关注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修订完善了FISIM核算主体、核算范围、产出核算方法及分摊方法等核算规则。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集中探讨了FISIM系列修订对FISIM产出和支出法GDP的影响机制,综合测度了FISIM系列修订对浙江省宏观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结果显示,经2016版CSNA修订后的浙江省FISIM产出规模从年均2497.6亿元提升至年均2752.5亿元。相应的,现价生产法GDP年均提高了0.84%,不变价生产法GDP年均提高了0.99%,GDP增长速度年均提升了0.66个百分点。此外,FISIM分摊方法的修订推动支出法GDP平均提升0.07%。结合测算结果与浙江省金融情况发现,FISIM核算规则的修订将更为客观地反映浙江省金融中介机构的产出成果、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与使用结构的内部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宏观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1].余婷.混合型规则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搭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2].徐蔼婷,邱可阳.FISIM核算规则的最新修订及影响浙江宏观经济指标的定量测度[J].财经论丛.2019
[3].余粤.风险资产配置与货币政策规则——黏性价格均衡下的宏观资产配置模型初探[J].金融研究.2019
[4].何黎莹,管莹.“宏观规则”结合“修辞结构理论”培训EFL概要写作实证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5].詹新宇,许志伟,刘建丰.预算规则下的财政政策宏观效应——基于多种预期情形下的模拟分析[J].财贸经济.2018
[6].王俊杰,仝冰.货币政策规则设定、外生冲击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8
[7].关明凯,戴金龙.论构建法律宏观理论体系——对法的价值、规则和事实的统一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
[8].李天宇,张屹山,张鹤.我国宏观审慎政策规则确立与传导路径研究——基于内生银行破产机制的BGG-DSGE模型[J].管理世界.2017
[9].李天宇,冯叶,张屹山.宏观审慎政策的信号识别、规则确立与传导路径分析[J].经济评论.2017
[10].高小红,苏玮.股价波动、货币政策规则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多部门NK-DSGE模型的研究[J].经济评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