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物语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语文学,平安时期,紫式部,《源氏物语》
物语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芷瑜[1](2019)在《浅谈日本平安时期物语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产生于10世纪初的日本物语文学实现了口传文学到创作文学的飞跃,同时真实地反映出当时日本绚丽多彩的人文社会生活。集"悲情"与"美"为一体的《源氏物语》至今仍被视为日本文学最高美的理念。进入平安时代后,盛唐文化滋养下的日本羽翼渐丰,开始逐渐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尤其这一时期假名文字的产生推动了日本本土化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本文以物语这一文学形式为主,分析其产生及发展状况等。(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03期)
黄建香[2](2018)在《中日比较视野下的物语文学“物怪”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语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重要构成,诞生了许多经典名着,近年来物语文学中的物怪元素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平安时代是物怪跳梁的时代,无数身份高贵之人身前或者死后堕落为丑恶的物怪报复于他人,物怪历史在《源氏物语》为代表的物语文学中得到充分体现,而物语文学的大量物怪书写造就了物怪文化。本文通过中日文献中物怪书写的比较研究分析两者的异同和影响关系,并在思考历史政治生态的基础上对物语文学的物怪叙事进行新的解读。(本文来源于《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高阳[3](2018)在《探寻日本古典文化的“中国情结”——评《永远的“唐土”——日本平安朝物语文学的中国叙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指出,在亚洲文明体系中,中国与韩国是儒家文明,而日本的文明自成体系。这一观点似乎有悖于中国对于日本文化长期以来的直观感觉。在我们的认知中,周边国家若论受中国文化影响之最深重者,可能当首推日本,而日本受影响之最深切的时期当为平安朝(794—1192年)。无论亨氏之观点正确与否,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我们脑海中(本文来源于《高教探索》期刊2018年11期)
李卫卫,张卫娣[4](2018)在《王昭君故事在平安时代物语文学中的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中国王昭君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书》,在《西京杂记》的创作下,王昭君从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变为流传于后世的文学形象。王昭君故事传入日本后,在平安时代对中国先进文化消化吸收的大背景下,日本文学作品创作者糅合自身物语文学的写作手法,对王昭君故事进行了更为丰富的加工创作,使王昭君故事在平安时代的多部物语文学中大放异彩,不仅丰富了王昭君的文学形象,也凸显了王昭君故事在平安时代物语文学作品中的流变。(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张龙妹[5](2016)在《“唐”的变奏 评《永远的『唐土』——日本平安朝物语文学的中国叙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永远的『唐土』——日本平安朝物语文学的中国叙述》一书,从"中国形象""中国元素"和"中国题材"叁个层面分析了平安朝文学中与中国有关的描写和叙述,阐明了平安时代日本知识阶层对中国文化受容的特点,透视了这一时期日本文学与文化的特征,揭示了中国文学、文化对日本文学、文化的巨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日语学习与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王洋[6](2016)在《中国文学对日本平安时期物语文学的影响——以《竹取物语》《伊势物语》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分别是日本最早的虚构物语及和歌物语,这类单纯描写私人感情的浪漫文学似乎颇受日本读者喜爱。不但作品本身超越时空流传至今,而且这种文学样式亦影响后世,成为日本文学的主流,并确立了日本文学无政治性的传统。然而,作家创作之时,为了顺应汉学风潮,也为了使物语内容更为丰富、情节更为生动,除了在作品里融入大量与该物语主题有关的,具有传奇性、浪漫性的小说、汉诗文外,还撷取具有讽喻性、教育性之汉诗文里的各种语汇及知识,使得两部作品都洋溢着浓郁的汉文学风味。(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16年05期)
周菲菲[7](2016)在《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与海陆丝绸之路——以《宇津保物语·俊荫卷》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宇津保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的王朝物语文学,也是最早的长篇物语体小说。其内容主要描绘了贵族俊荫一门对大陆乐器的学习与传播。作品中,对丝绸之路、西域风物的描写占了相当篇幅,尤其是围绕琴元素的大量叙述涉及西域元素、儒释道典籍与意象,而关于南风与波斯风的描写更是体现了作者对于海陆丝绸之路文化的认知与向往。在作品中,琴这一元素象征着日本对来自西域、唐土的丝绸之路文化的接受。而其中浓厚的唐土崇拜色彩体现了该作品的文化价值观,即唐土文化正统性。这也正是平安时代物语文学接受丝绸之路文化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东疆学刊》期刊2016年01期)
佟姗[8](2013)在《《源氏物语》:日本物语文学的瑰宝》一文中研究指出《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长篇散文体小说,作者紫式部将物语文学创作中的虚实手法与和歌的艺术风格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中,堪称日本物语文学的瑰宝。(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3年35期)
袁宏泽[9](2013)在《《源氏物语》文学色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其艺术成就直到现在仍然处于日本文学的巅峰。本文从《源氏物语》的表现手法,突出的佛学文学色彩,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分析了《源氏物语》的文学色彩。(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期刊2013年08期)
张龙妹[10](2012)在《平安物语文学中的古琴》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琴在我国是与帝王治国、君子修身密切相关的乐器,由遣唐使传到日本后,也是作为礼乐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天皇、亲王们亲自弹奏古琴。然而,在古琴的琴技失传以后,反而出现了把古琴视作贵族女性修养的传说。本文通过对平安物语文学的考察,探讨了这种传说产生的渊源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日语学习与研究》期刊2012年06期)
物语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物语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重要构成,诞生了许多经典名着,近年来物语文学中的物怪元素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平安时代是物怪跳梁的时代,无数身份高贵之人身前或者死后堕落为丑恶的物怪报复于他人,物怪历史在《源氏物语》为代表的物语文学中得到充分体现,而物语文学的大量物怪书写造就了物怪文化。本文通过中日文献中物怪书写的比较研究分析两者的异同和影响关系,并在思考历史政治生态的基础上对物语文学的物怪叙事进行新的解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语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芷瑜.浅谈日本平安时期物语文学[J].牡丹.2019
[2].黄建香.中日比较视野下的物语文学“物怪”叙事研究[J].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
[3].高阳.探寻日本古典文化的“中国情结”——评《永远的“唐土”——日本平安朝物语文学的中国叙述》[J].高教探索.2018
[4].李卫卫,张卫娣.王昭君故事在平安时代物语文学中的流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张龙妹.“唐”的变奏评《永远的『唐土』——日本平安朝物语文学的中国叙述》[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
[6].王洋.中国文学对日本平安时期物语文学的影响——以《竹取物语》《伊势物语》为中心[J].北方论丛.2016
[7].周菲菲.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与海陆丝绸之路——以《宇津保物语·俊荫卷》为中心[J].东疆学刊.2016
[8].佟姗.《源氏物语》:日本物语文学的瑰宝[J].名作欣赏.2013
[9].袁宏泽.《源氏物语》文学色彩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
[10].张龙妹.平安物语文学中的古琴[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