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论文-叶飞,宋敬东,赵莉,张益,夏连续

猴痘病毒论文-叶飞,宋敬东,赵莉,张益,夏连续

导读:本文包含了猴痘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塞拉利昂,猴痘病毒,实时定量PCR,血清学检测

猴痘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叶飞,宋敬东,赵莉,张益,夏连续[1](2019)在《分子与血清学检测确诊2017年西非塞拉利昂1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发生在西非塞拉利昂南部的疑似猴痘病毒感染者进行实验室确诊。方法采集疑似感染病人感染后12 d和55 d的血清,利用猴痘特异性引物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并对病人血清中痘苗病毒IgG、IgM和猴痘病毒IgG抗体进行ELISA检测,并结合其流行病学信息进行诊断。结果实时定量PCR检测该病人感染12 d后血清为猴痘病毒核酸阳性;ELISA检测病人感染后12 d和55 d血清,痘苗病毒IgG、IgM为阳性;猴痘病毒IgG抗体检测均为阳性,且55 d较12 d抗体滴度有4倍升高(3 200/800)。结论病人血清的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结合病人的临床特征和野生动物接触史,确诊该病人为猴痘病毒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管茜茜[2](2017)在《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已知可致人发病的正痘病毒主要有天花病毒、痘苗病毒、牛痘病毒及猴痘病毒。猴痘病毒1958年在实验动物中被发现,1970年首次报道感染人类,该病毒在人类中引起类似天花的病症,临床表现为发热出疹后结痂,但病情相对较轻。猴痘为人畜共患病,其首要宿主为啮齿类动物,偶见宿主为灵长类动物,人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而发病。截止到2017年5月全球共报道4437份病例,主要集中于中西非热带雨林地区,病死率为4%~10%。2003年5月,美国由于从非洲进口 了带有病毒的土拨鼠,使病毒在威斯康星与俄亥俄等5个州传播,造成数十个病例,说明该病可以跨越自然疫源区的地理界限迅速蔓延,引起各国警惕。猴痘也成为继天花灭绝以来,现存于今的正痘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最重要的传染病。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均被认为有潜在生物恐怖威胁的病原体,在天花被消灭后,猴痘病毒依然存在于自然界,威胁人类安全。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猴痘病毒诊断方法,才能制定相关措施政策,控制其可能造成的危害。PCR是目前国内外主要检测方法,但需要依赖设备和敏感的样本。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除PCR检测法外的其他诊断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承担着对猴痘病毒应急反恐的任务,本研究旨在为疾控系统建立猴痘病毒特异的免疫荧光检测法,为我国应对可能出现的猴痘疫情以及生物反恐提供应急技术储备。猴痘病毒基因组由大小约为196kb的双股正链DNA组成,基因组被分为A~P 16个区段,且与其他正痘病毒基因组同源性高。A区中A29基因编码的A29蛋白是病毒的包膜蛋白,介导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识别作用。在痘苗病毒中与A29蛋白同源的A27蛋白及牛痘病毒中同源的162蛋白同源性为95%。国外用猴痘病毒制备的一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 69-126-3-7的抗原表位定位于A29蛋白上一段多肽A2917~49。为建立猴痘病毒特异性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基于以上国外研究结果,本论文做了如下研究工作:利用A2917~49多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获得脾细胞,使之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猴痘病毒A29蛋白,及与之同源的痘苗病毒A27蛋白和牛痘病毒162蛋白作为猴痘特异单抗筛选抗原系统;筛选并制备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然后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用真核细胞表达的A29、A27、162蛋白以及痘苗和鼠痘病毒分别对筛选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性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原核表达系统分别高效表达了猴痘病毒A29蛋白、痘苗病毒A27蛋白和牛痘病毒162蛋白,经His-Bind亲和层析柱纯化,叁蛋白纯度分别为90.6%、93.8%及96.1%。获得可用于猴痘单克隆抗体筛选的抗原系统。2、经A2917~49多肽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率为94%,用抗原筛选系统,筛选获得8株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其中两株为IgG3型,其余为IgG1型。选取3个高活性单克隆细胞株进行腹水法制备并纯化单抗,纯度均为90%以上。利用生物膜层干涉技术检测3株纯化抗体与A29蛋白亲和力,结果表明,3-8G4、3-8G6、3-3G9叁株单抗平衡解离常数分别为KD=1.97E-09、KD=1.00E-08、KD=2.80E-09。可见,与A29蛋白结合亲和力最强的为3-3G9株单抗,以此株抗体作后为候选株,进行后续进一步的单抗特异性验证。3、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猴痘病毒A29蛋白、痘苗病毒A27蛋白和牛痘病毒162蛋白,用免疫荧光检测方法证明了猴痘单抗只与A29蛋白反应,与A27、162蛋白无交叉反应,说明候选株单抗具有好的特异性,且其线性表位在天然A27蛋白中是暴露的。4、用候选猴痘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荧光法对本科室保存的痘苗与鼠痘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猴痘单抗与此二种正痘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进一步证明单抗的特异性良好。因此,此单抗可用于后期猴痘病毒特异性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研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7-03-01)

吕沁风,郑伟,吴忠华,罗鹏,何蕾[3](2013)在《猴痘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防止猴痘病毒传入我国,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猴痘病毒的方法。方法:合成猴痘病毒的特异性基因,转入质粒作为阳性样本,运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在等温条件下特异性地快速检出猴痘病毒。结果:阳性质粒扩增产物电泳可见特异性阶梯状条带,离心后可见白色沉淀,对照组其他不同病毒均不能扩增出阳性反应;加入荧光染料后,阳性样本产生强绿色荧光,其他病毒株呈弱荧光信号。结论: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检测猴痘病毒的技术手段,可在简便的实验环境中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猴痘病毒。(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陈卓彤,谭绍安,蔡月华,陈振波,潘雪梅[4](2013)在《2009-2011年连州市猴痘病毒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连州市猴痘疫情及野生动物猴痘病毒携带情况,为今后制定猴痘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2011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野生动物及野生动物密切接触人群血液样本,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采集的血液样品进行猴痘病毒检测,同时对野生动物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9-2011年连州市共采集野生动物血液样品331份、密切接触者血液样品118份,结果均没有检测到猴痘病毒;所有密切接触者均表示自接触野生动物以来未出现过发热伴皮肤出疹性疾病。结论连州市野生动物暂时未发现携带猴痘病毒。随着国际贸易以及人员交流日益频繁,应加大对来自猴痘疫区的动物和人员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3年02期)

陈国强,陈雷,张敬友,张睿,蒋原[5](2012)在《猴痘病毒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将建立的猴痘PCR和荧光PCR检测方法构建成试剂盒,并对其重复性、保存期、冻融次数等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试剂盒在-20℃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4℃和室温下放置96小时,反复冻融10次后仍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或典型的"S"型曲线。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对从我国江苏等地采集的343份猴等动物咽喉拭子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首次用技术手段证实了我国为猴痘非疫区。(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9-25)

陈国强,陈雷,张敬友,张睿,蒋原[6](2011)在《猴痘病毒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建立的猴痘PCR和荧光PCR检测方法构建成试剂盒,并对其重复性、保存期、冻融次数等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试剂盒在-20℃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4℃和室温下放置96 h,反复冻融10次后仍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或典型的"S"型曲线。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对从江苏等地采集的343份猴等动物咽喉拭子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首次用技术手段证实了我国为猴痘非疫区。(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1年10期)

张睿,陈国强,张敬友,朱娜,蒋原[7](2011)在《猴痘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GenBank上调取猴痘病毒的基因序列,经过分析,找出了猴痘病毒的特异性靶基因序列F3L片段,人工合成猴痘病毒MPV(AF380138)F3L基因片段(48048-48509bp)并插入质粒,作为病毒检测的模拟阳性模板。根据该序列设计并合成PCR引物,对模拟的阳性模板进行扩增,结果能扩增出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的条带。建立了PCR检测方法,经条件优化后,对鸡痘、禽痘、羊痘等14种相似病毒核酸进行PCR扩增,发现具有良好的特异性。PCR方法能扩增出0.3pg的阳性模板,显示建立的PCR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特异、灵敏的特点,可用于口岸猴痘病毒的检疫。(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11年08期)

朱娜,陈国强,张敬友,范红结,姜焱[8](2010)在《猴痘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猴痘是一种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通过直接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并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根据GenBank发表的猴痘病毒(AF380138)F3L基因全序列,利用PrimerExpress3.0软件设计和合成了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建立了F3L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从人工合成的猴痘病毒MPV(AF380138)F3L基因片断(48048-48509bp)扩增典型的"S"型扩增曲线,检测灵敏度达到可达6.8拷贝/25μL反应体系;但不能从鸡痘、山羊痘等病毒中扩增出相应的扩增曲线。表明本方法可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猴痘病毒基因。(本文来源于《动物检疫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8-10)

朱娜,陈国强,张敬友,范红结[9](2009)在《猴痘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enBank发表的猴痘病毒(AF380138)F3L基因全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建立了F3L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从人工合成的猴痘病毒F3L基因片段(48 048~48 509 bp)扩增典型的"S"型曲线,25μL反应体系检测灵敏度可达6.8拷贝,但不能从鸡痘、山羊痘等病毒中扩增出相应的扩增曲线。结论:本方法可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猴痘病毒。(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李小波,幸芦琴,郑夔,相大鹏[10](2009)在《国境口岸猴痘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快速、特异的猴痘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制备猴痘病毒阳性样本,设计并合成相应的扩增引物及荧光标记探针,摸索最佳反应条件。〔结果〕本方法对模拟猴痘病毒样本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2拷贝/反应。本方法快速、灵敏,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可在3h内准确检测出猴痘病毒核酸。〔结论〕本方法适合国境口岸猴痘病毒快速检测,对防止猴痘病毒传入我国,保障我国的国境口岸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猴痘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已知可致人发病的正痘病毒主要有天花病毒、痘苗病毒、牛痘病毒及猴痘病毒。猴痘病毒1958年在实验动物中被发现,1970年首次报道感染人类,该病毒在人类中引起类似天花的病症,临床表现为发热出疹后结痂,但病情相对较轻。猴痘为人畜共患病,其首要宿主为啮齿类动物,偶见宿主为灵长类动物,人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而发病。截止到2017年5月全球共报道4437份病例,主要集中于中西非热带雨林地区,病死率为4%~10%。2003年5月,美国由于从非洲进口 了带有病毒的土拨鼠,使病毒在威斯康星与俄亥俄等5个州传播,造成数十个病例,说明该病可以跨越自然疫源区的地理界限迅速蔓延,引起各国警惕。猴痘也成为继天花灭绝以来,现存于今的正痘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最重要的传染病。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均被认为有潜在生物恐怖威胁的病原体,在天花被消灭后,猴痘病毒依然存在于自然界,威胁人类安全。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猴痘病毒诊断方法,才能制定相关措施政策,控制其可能造成的危害。PCR是目前国内外主要检测方法,但需要依赖设备和敏感的样本。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除PCR检测法外的其他诊断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承担着对猴痘病毒应急反恐的任务,本研究旨在为疾控系统建立猴痘病毒特异的免疫荧光检测法,为我国应对可能出现的猴痘疫情以及生物反恐提供应急技术储备。猴痘病毒基因组由大小约为196kb的双股正链DNA组成,基因组被分为A~P 16个区段,且与其他正痘病毒基因组同源性高。A区中A29基因编码的A29蛋白是病毒的包膜蛋白,介导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识别作用。在痘苗病毒中与A29蛋白同源的A27蛋白及牛痘病毒中同源的162蛋白同源性为95%。国外用猴痘病毒制备的一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 69-126-3-7的抗原表位定位于A29蛋白上一段多肽A2917~49。为建立猴痘病毒特异性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基于以上国外研究结果,本论文做了如下研究工作:利用A2917~49多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获得脾细胞,使之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猴痘病毒A29蛋白,及与之同源的痘苗病毒A27蛋白和牛痘病毒162蛋白作为猴痘特异单抗筛选抗原系统;筛选并制备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然后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用真核细胞表达的A29、A27、162蛋白以及痘苗和鼠痘病毒分别对筛选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性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原核表达系统分别高效表达了猴痘病毒A29蛋白、痘苗病毒A27蛋白和牛痘病毒162蛋白,经His-Bind亲和层析柱纯化,叁蛋白纯度分别为90.6%、93.8%及96.1%。获得可用于猴痘单克隆抗体筛选的抗原系统。2、经A2917~49多肽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率为94%,用抗原筛选系统,筛选获得8株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其中两株为IgG3型,其余为IgG1型。选取3个高活性单克隆细胞株进行腹水法制备并纯化单抗,纯度均为90%以上。利用生物膜层干涉技术检测3株纯化抗体与A29蛋白亲和力,结果表明,3-8G4、3-8G6、3-3G9叁株单抗平衡解离常数分别为KD=1.97E-09、KD=1.00E-08、KD=2.80E-09。可见,与A29蛋白结合亲和力最强的为3-3G9株单抗,以此株抗体作后为候选株,进行后续进一步的单抗特异性验证。3、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猴痘病毒A29蛋白、痘苗病毒A27蛋白和牛痘病毒162蛋白,用免疫荧光检测方法证明了猴痘单抗只与A29蛋白反应,与A27、162蛋白无交叉反应,说明候选株单抗具有好的特异性,且其线性表位在天然A27蛋白中是暴露的。4、用候选猴痘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荧光法对本科室保存的痘苗与鼠痘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猴痘单抗与此二种正痘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进一步证明单抗的特异性良好。因此,此单抗可用于后期猴痘病毒特异性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研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猴痘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叶飞,宋敬东,赵莉,张益,夏连续.分子与血清学检测确诊2017年西非塞拉利昂1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9

[2].管茜茜.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

[3].吕沁风,郑伟,吴忠华,罗鹏,何蕾.猴痘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

[4].陈卓彤,谭绍安,蔡月华,陈振波,潘雪梅.2009-2011年连州市猴痘病毒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

[5].陈国强,陈雷,张敬友,张睿,蒋原.猴痘病毒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C].第十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论文集.2012

[6].陈国强,陈雷,张敬友,张睿,蒋原.猴痘病毒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J].畜牧与兽医.2011

[7].张睿,陈国强,张敬友,朱娜,蒋原.猴痘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动物检疫.2011

[8].朱娜,陈国强,张敬友,范红结,姜焱.猴痘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C].动物检疫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9].朱娜,陈国强,张敬友,范红结.猴痘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

[10].李小波,幸芦琴,郑夔,相大鹏.国境口岸猴痘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9

标签:;  ;  ;  ;  

猴痘病毒论文-叶飞,宋敬东,赵莉,张益,夏连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