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芹腐根际区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芹,根际区物,菌落直径,细胞壁降解酶
西芹腐根际区物论文文献综述
包妍妍,吴迪,庞杰,云兴福[1](2018)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落直径及其分泌的3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理生化作用,在培养基条件下,将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蒸馏水、80%丙酮、80%乙醇)和黄瓜枯萎病菌进行共培养,144 h后测定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直径以及分泌的3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结果表明,共培养144h之后,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可以抑制菌落直径和CWDEs活性,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的抑制作用最佳,菌落直径较丙酮对照下降了31.16%,CWDEs活性分别较对照下降了43.87%、13.05%和27.19%。说明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中含有的物质能够抑制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并降低其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并且表现为鲜根浸提液效果优于根际区物浸提液,丙酮浸提液效果优于乙醇浸提液优于蒸馏水浸提液。(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张东东,云兴福,包妍妍,钱程,高晓敏[2](2013)在《西芹鲜根和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黄瓜幼苗长到第1片真叶横宽5cm时,分别用西芹鲜根和根际区物的蒸馏水、乙醇、丙酮叁种浸提液进行化感处理(灌根处理),灌根前1d和最后1次灌根后1d、5d、10d、15d、20d随机取黄瓜同叶位的真叶来作为供试材料,对黄瓜叶片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几丁质酶活性较对照升高的范围为蒸馏水鲜根浸提液处理2.10%~22.46%,蒸馏水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8.01%~26.75%;乙醇鲜根浸提液处理8.14%~23.20%,乙醇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14.66%~33.75%;丙酮鲜根浸提液处理14.40%~50.98%,丙酮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13.83%~43.12%。β-1.3-葡聚糖酶活性较对照升高的范围为蒸馏水鲜根浸提液处理1.34%~13.89%,蒸馏水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2.07%~15.11%;乙醇鲜根浸提液处理5.69%~21.36%,乙醇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8.46%~15.56%;丙酮鲜根浸提液处理2.52%~31.73%,丙酮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9.06%~29.16%。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是丙酮浸提液处理大于乙醇浸提液处理,乙醇浸提液处理大于蒸馏水浸提液处理、鲜根浸提液的处理大于根际区物浸提液。(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包妍妍,吴迪,云兴福[3](2013)在《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氮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瓜品种津春4号为材料,在黄瓜第1片真叶长至横宽5cm时,使用西芹根际区物的蒸馏水、丙酮和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植株进行化感处理(灌根),测定处理后黄瓜叶片内几种酚类物质和氮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包括木质素、单宁、阿魏酸、绿原酸和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氨、硝酸盐,以研究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植株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灌根)黄瓜植株后,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含量均升高;黄瓜叶片内氮代谢物质含量亦均有变化,含量升高的物质有精氨酸、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氨,而甘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硝酸盐含量则低于对照;对于不同处理种类,丙酮浸提液处理的物质含量变化最显着,乙醇浸提液处理次之,蒸馏水浸提液处理变化最低。(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3年04期)
魏彦梅,李蕾,陈磊,钱程,云兴福[4](2012)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在黄瓜幼苗长至第一片真叶横宽5cm时,分别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的蒸馏水、乙醇、丙酮各浸提液对黄瓜植株进行两次灌根处理后,测定其叶片内POD、PPO、PAL叁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西芹根物质各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POD、PPO、PAL叁种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各处理均高于对照;从浸提剂种类看,各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叁种酶活性变化幅度为:丙酮处理大于乙醇处理,乙醇处理大于蒸馏水处理;从根浸提剂种类看,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两种浸提物处理后其叶片内叁种酶活性变化幅度为:根际区物处理大于鲜根处理。(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云兴福,陈磊[5](2011)在《西芹根及根际区物醇层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利用柱层析法及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西芹根及根际区物醇层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将西芹根乙醇浸提液经一次层析后得到的最佳抑制流分进行二次分离,并对所得流分分别进行生物检测,得出流分1、3、4、7、10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化感促进作用,而流分2、5、6、8、9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化感抑制作用,其中流分5和流分6的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分别为66.31%和74.33%,与ck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而将西芹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进行同样处理后,得出流分1和流分10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化感促进作用,而流分2、3、4、5、6、7、8、9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化感抑制作用,其中流分4和流分6的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分别为68.06%和65.90%,也表现为差异极显着;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其化感抑制作用逐渐减弱。(本文来源于《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8-01)
曹阳[6](2009)在《西芹腐根及腐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利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西芹腐根以及腐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浸提剂(丙酮、乙醇和水)的西芹腐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均有一定的化感作用。西芹腐根丙酮和乙醇浸提液在较高浓度下(100%到50%)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其他浓度的处理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但是对于西芹腐根水浸提液来说,浓度从100%到10%均表现的是化感抑制作用,叁种浸提液中化感抑制效果最强的是丙酮,抑制率达到100%,其次是乙醇,最后是水。不同浸提剂的西芹腐根浸提液随着浓度的降低、作用时间的延长,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西芹腐根际区物水浸提液在较高浓度时(100%到40%)对黄瓜枯萎病菌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浓度为30%、20%和10%是既表现化感抑制作用又表现化感促进作用,而丙酮和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的浓度范围为100%到50%,乙醇是叁种浸提剂中抑制率最高的,为55.72%,丙酮其次,最后是水。与非腐根际区物相比,西芹腐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强,而且它们之间的差异水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叁种西芹腐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值分别为50.76%、55.72%和19.46%比相应的非腐根际区土壤的抑制效果值分别高出15.78个百分点、21.89个百分点和15.54个百分点。且低浓度的西芹腐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促进作用比非腐根际区物的要显着。在本实验中,对西芹腐根来说丙酮为最佳浸提剂,而对西芹腐根际区物乙醇则是最佳浸提剂。(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9-05-01)
项鹏宇,韩燕,云兴福[7](2008)在《西芹根及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农药在西芹生产中的残留与污染问题,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西芹根及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西芹根乙醇浸提液在所试浓度范围内对黄瓜枯萎病菌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其抑制率最高达42.31%,最低为12.22%;除了1%浓度的处理在作用时间为120,132 h时菌落直径与对照(CK)无显着差异外,其余各浓度处理在不同作用时间对黄瓜枯萎病菌都有显着或极显着的化感抑制作用。西芹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在较高浓度时(RS100%到RS60%)对黄瓜枯萎病菌表现出强的化感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也越好,最高抑制率达94.37%,比相应的非根际土壤浸提液的高出49.02百分点;在较低浓度时(RS40%,RS20%)对供试病原菌表现为弱的化感促进作用,但明显小于与之相对应的非根际土壤浸提液的促进作用。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效果有随着浓度的降低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韩燕[8](2007)在《西芹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感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因没有向系统中引入难降解的化学物质,无残毒遗留,不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可持续农业技术之一,故利用化感作用控制病害的发生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防治病害的措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试验利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西芹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水、乙醇、乙醚)的西芹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均有一定的化感作用。西芹根水浸提液在较高浓度下(从100%到20%)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有化感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下(10%和1%)对其有一定的化感促进作用;乙醇和乙醚的根浸提液在所试浓度范围内均表现为对黄瓜枯萎病菌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叁种根浸提液中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最高为42.31%;不同溶剂的西芹根浸提液随浓度的降低、作用时间的延长,对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西芹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在较高浓度时(RS100%到RS60%)对黄瓜枯萎病菌表现出强的化感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也越好,最高抑制率达94.37%,比相应的非根际土壤浸提液的高出49.02%;在较低浓度时(RS40%,RS20%)对供试病原菌表现为弱的化感促进作用,但明显小于与之相对应的非根际土壤浸提液的促进作用。西芹根际区物水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的结果规律与乙醇浸提液的相似,只是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小于乙醇浸提液,最高抑制率为21.27%;而根际区物乙醚浸提液则表现出对供试病原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小于相同条件下非根际土壤浸提液的促进作用。西芹根和根际区物的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明显的化感作用,且化感作用强弱与浸提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乙醇为本试验的最佳浸提剂,乙醚不适合作为西芹根际区物的浸提剂。(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7-05-01)
西芹腐根际区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黄瓜幼苗长到第1片真叶横宽5cm时,分别用西芹鲜根和根际区物的蒸馏水、乙醇、丙酮叁种浸提液进行化感处理(灌根处理),灌根前1d和最后1次灌根后1d、5d、10d、15d、20d随机取黄瓜同叶位的真叶来作为供试材料,对黄瓜叶片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几丁质酶活性较对照升高的范围为蒸馏水鲜根浸提液处理2.10%~22.46%,蒸馏水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8.01%~26.75%;乙醇鲜根浸提液处理8.14%~23.20%,乙醇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14.66%~33.75%;丙酮鲜根浸提液处理14.40%~50.98%,丙酮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13.83%~43.12%。β-1.3-葡聚糖酶活性较对照升高的范围为蒸馏水鲜根浸提液处理1.34%~13.89%,蒸馏水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2.07%~15.11%;乙醇鲜根浸提液处理5.69%~21.36%,乙醇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8.46%~15.56%;丙酮鲜根浸提液处理2.52%~31.73%,丙酮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9.06%~29.16%。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是丙酮浸提液处理大于乙醇浸提液处理,乙醇浸提液处理大于蒸馏水浸提液处理、鲜根浸提液的处理大于根际区物浸提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芹腐根际区物论文参考文献
[1].包妍妍,吴迪,庞杰,云兴福.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落直径及其分泌的3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张东东,云兴福,包妍妍,钱程,高晓敏.西芹鲜根和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包妍妍,吴迪,云兴福.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氮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J].科技导报.2013
[4].魏彦梅,李蕾,陈磊,钱程,云兴福.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5].云兴福,陈磊.西芹根及根际区物醇层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C].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1
[6].曹阳.西芹腐根及腐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7].项鹏宇,韩燕,云兴福.西芹根及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J].华北农学报.2008
[8].韩燕.西芹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