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省盘江矿区动力煤配煤基地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敏,傅丛,丁华[1](2022)在《我国典型矿区石炭―二叠纪煤炭资源分布与煤质特征》文中提出我国石炭―二叠纪煤炭资源仅次于以动力煤为主的侏罗纪煤,但全国炼焦煤和无烟煤资源主要赋存于石炭―二叠纪煤系,因此剖析我国典型矿区石炭―二叠纪煤炭资源分布与煤质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不同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炭资源分布解析其区域分布特征,并重点阐述华北区山西省、华东区山东省、西南区贵州省六盘水煤田及西北区陕西省渭北煤田等典型矿区煤质特征。由综合分析可知: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品种齐全但地区分布颇不均匀,如炼焦煤或动力煤的产量均以华北及西南地区居多;其中晚古生代早二叠世山西统煤多为陆相沉积的低硫煤,晚石炭世太原统煤多为海陆交互相形成的高硫煤,而山西统煤矿区是我国主要的优良炼焦煤产区,山西大同矿区的石炭纪煤储量超300亿t,洗选后成为优质洁净煤;华东区山东以兖州为代表的石炭―二叠纪煤的特点是上部山西统煤厚度大且灰分、硫分低,是优质的炼焦用煤和动力用煤;安徽省以两淮矿区为代表的早二叠世煤储量超370亿t,多为早二叠世的上部石盒子统及山西统的陆相沉积特低硫煤且以上部气煤和下部1/3焦煤为主,淮北煤因受岩浆热液变质的影响而使煤类从各类炼焦煤到无烟煤及天然焦均有;西南区以贵州为代表的晚二叠世煤系的储量也超500亿t,但多以浅海相沉积的高硫煤为主,储量和产量均较大的盘江肥煤、1/3焦煤洗选后均为优质的炼焦用煤;西北区陕西省渭北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程度较高,其中韩城矿区的瘦煤是西北地区的主要炼焦用煤。南方晚二叠世煤的硫分比北方石炭纪煤的硫分平均约高出1%,而北方同为海陆交互相的煤田在各地区的硫分分布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说明无论是海陆交互相沉积或浅海陆相沉积的高硫煤,其硫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水入侵的时间长短、海侵深度以及海水中硫酸盐的丰度。
陶培生[2](2014)在《配煤技术在提高冶金焦性能及控制焦炭成本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述了中国煤炭资源状况,中国炼焦煤分类及其结焦特性,煤岩技术及其应用。讨论了冶金焦的热态性能,在高炉中的劣化过程及劣化因素。介绍了常规配煤及煤岩配煤的原理及方法,分析了常规配煤的不足之处。煤岩配煤是以各单种煤的煤岩相组成及反射率图谱作为配煤及预测焦炭质量的基础,再将煤显微组分分为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计算活性组分号隋性组分的比值,进而绘制强度指数SI与组成平衡常数CBI及焦炭强度关系图,以此指导焦炭质量预测及确定配煤比。在70Kg试验焦炉中开展了瘦煤替代部分焦煤、无肥煤炼焦、大比例气煤炼焦及除尘灰炼焦等试验,均取得成功,研究成果应用于焦炉生产取得显着成效。依托煤岩检测及小焦炉试验,充分利用配煤技术,积极开发低价煤资源,稳定了焦炭质量,降低了焦炭成本。
郁钟铭[3](2012)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煤炭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以资源利用为基础的自然、人口、经济复杂大系统,保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和保证。本论文在详细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全面总结迄今为止该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及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将煤炭资源、经济、人口、环境等放在一个大系统中进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研究,建立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系统动力学模型,为论文后续研究框定出明确的主题范围,从而提高了课题研究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对煤炭工业生产与自然资源、人口的内部结构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社会行为和过程、环境的仿真实验,编写DYNAMO方程,对煤炭工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了多方案的预测描述,考查技术—经济参数的变化、政策因素的介入或变化对系统行为的影响。深入系统的研究了随煤矿的具体地域、资源条件、环境条件、人口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改变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从“总量增长主导型”向“结构优化主导型”转变,发展以煤为基础,煤与非煤产业并重的多元化新型产业结构,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为其它行业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提供借鉴。本论文将所建立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于贵州省省域煤炭工业,利用计算机软件Vensim对此模型的参数估计、敏感性因素、未来煤炭工业系统利用演化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模拟,在完成对实证案例发展过程动态分析的同时,使评价理论和方法得到应用性检验。通过各子系统主要指标的模拟仿真结果对贵州省煤炭工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贵州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我国省域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王晓琳[4](2012)在《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健康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要尽早进入低碳时代就必须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生产和利用。煤炭领域是我国实现CO2减排目标的关键所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国内外研究表明,目前煤炭矿区低碳研究注重点仅仅是从技术角度实现低碳,但从管理、环境、经济、人文等系统规划的角度所做的研究还不够,才刚刚起步,没有形成完全围绕“低碳”的矿区发展模式。本文以盘江集团为研究对象,基于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产品和产业结构单一、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瓦斯开发利用低等现状,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对地下开采煤矿进行碳排放源的构成分析,进而核算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煤炭矿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进而提出碳减排途径,构建低碳经济产业链。最终形成低碳经济下煤炭矿区的发展模式,并完善低碳保障体系。论文在深入分析低碳经济概念、理论方法、国内外矿区低碳经济现状的基础上从构建煤炭矿区低碳经济模式的角度提出了“矿区低碳经济”的概念:矿区低碳经济就是以降低CO2和CH4气体排放为目标,建立低碳生产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链,实现高碳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化排放,包括分析找出碳排放源、进行碳排放量化计算,构建与分析低碳经济模式量化综合评价体系,提出碳减排途径、制定出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最终形成矿区低碳经济结构和模式。在确定了“矿区低碳经济”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生命周期的过程分析法,通过对煤炭矿区从地下采出煤炭生产、深加工和燃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排放源进行系统分析,分析地下开采煤炭矿区的直接碳排放源和间接碳排放源,确定出碳排放边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从产业链的角度,找出了煤炭在矿区内从开采到被输出或利用的流通路径,系统分析各个生产和流通利用环节的碳排放源,揭示了碳排放的本质过程,为科学合理的计算碳排放量和从源头上制定碳减排计划奠定基础。根据煤炭在矿区内的流通路径、能量消耗与伴生资源的处理,建立了碳排放源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量化计算煤炭矿区的碳排放量。并应用于盘江集团煤电产业链的碳排放量核算,在确定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因子和资源消耗量的基础上,得到了煤电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碳排放量并加总为整个盘江集团煤炭矿区的碳排放总量。在碳排放量核算的基础上,遵循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确定出涵盖工业代谢、固废流、碳元素流、水流、能量流及主要环境影响等因素的煤炭矿区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低碳经济系统分析,进一步修正构建出符合盘江集团实际的低碳经济评价具体指标,运用AHP法得出指标体系的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对20052010年间盘江矿区综合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并通过建立GM(1,1)模型,预测出盘江集团“十二五”期间各项指标值。预测盘江集团2015年低碳经济综合经济效益评价值将比2010年提高25%。实行低碳技术并结合相关实施措施之后,盘江集团在“十二五”期间各项能耗和排放指标以及低碳经济综合经济效益均较2010年将有较大幅度提高。结合评价和预测的结论,在分别核算各种减排途径的碳排放量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了盘江集团的碳减排关键途径,依此构建出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低碳经济产业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项目和相关保障措施。
黄向春[5](2011)在《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文中提出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与美国、俄罗斯是世界上三个煤炭探明可采储量超过千亿吨的煤炭资源国,同时,我国也是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能源供给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其产业环境直接关系到煤炭产业战略的制定、煤炭产业发展的前景。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例一直维持在70%左右,煤炭产业价值链巨大,对直接的或间接影响煤炭产业的环境因素进行科学、客观、准确的综合评价,并制定评价标准,解释评价结果,才能针对我国煤炭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把我们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具体的、可操作的煤炭产业发展战略中去。对煤炭产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本论文首先借鉴通行的产业评价方法把煤炭产业生存发展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部分,对外部环境运用PEST工具进行分析阐述,对内部环境按照市场情况、运营情况、产业集中度等进行分析,对煤炭产业环境进行了初步厘定。煤炭产业环境的评价从外部和内部两部分评价,人为的割裂了产业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本论文把煤炭产业环境评价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运行环境,产业运行环境,产业发展环境等三个层次,用系统的观点对煤炭产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从纷繁复杂的产业影响因素中抽取关键因素构建煤炭产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煤炭产业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具有一定创新性。论文在充分占有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经济的普遍规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煤炭产业重要影响因素的指标赋予权重,结合数学模型对我国煤炭产业环境进行了量化分析和综合评价,为煤炭产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论文的最后,根据量化分析和指标评价结果,结合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产业发展提出了系列对策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曹允钦[6](2009)在《基于非财务分析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研究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对其进行合理估值,是一件非常困难、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尤其是对煤炭采掘业这样一个受自然条件影响巨大的上市公司,难度就更大。作为公众公司,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基于财务数据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但基于财务分析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煤炭采掘业又是一个特殊的资源型高危行业,真正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投资价值的因素往往不是财务指标,而是一些关键的非财务指标,这常常让投资者感到比较困惑。作者紧密结合煤炭开采企业特点,采用非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从企业微观层面、宏观政策层面、风险分析三个不同视角,对煤炭行业18家上市公司整体情况和每个公司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企业微观层面,主要研究指标为:资源禀赋状况、煤炭种类、主要优势、目标客户、控股股东实力等。宏观层面,主要研究指标为:煤炭行业在中国的重要地位、行业政策、资源稀缺价值。风险评价部分,主要研究指标为:产能过剩风险、盲目多元化风险、村庄压煤风险、政策风险等。通过三个不同视角的分析研究,对上市公司整体竞争优势与机会、整体竞争劣势与风险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评述。同时对每一家上市公司的独特竞争优势与机会、竞争劣势与风险进行点评。全面、专业、系统、风险研究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对收集数据资料,从专业角度分析判断,确保其合理、准确,也是其它非专业人士很难做到的。期望该研究成果,能够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研判相关公司内在价值,合理估值,投资决策供一些参考。
解元承[7](2009)在《非炼焦煤配煤炼焦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结合贵州省煤炭资源情况,针对水城钢铁集团炼焦煤资源紧张、瘦煤配入量低、炼焦成本高、焦炭质量差的现实情况,对水钢近年使用的10余种炼焦煤的质量、稳定性等特点进行了充分调研,选择其中的五种煤和自购的无烟煤作为实验煤种,以5kg实验焦炉为炼焦手段,通过正交实验,采用无烟煤——型煤炼焦工艺,开展了无烟煤配型煤炼焦的研究工作。实验中对所有炼焦煤进行了常规煤质分析、单种煤炼焦及其焦炭质量检测。检验了水钢进行无烟煤——型煤炼焦的可行性,确定了无烟煤配煤炼焦时的最佳细度,并研究了无烟煤配入量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趋势。结合水钢的配煤比以及炼焦煤的综合性能,制定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表L9(34),进行5kg焦炉无烟煤——型煤炼焦实验,通过极差分析,计算出最佳配煤比,并分析该工艺下的原料成本。最后以焦炭M40、M10、CRI、CSR、Aadj、Stad,j为因变量,配合煤质量指标为自变量,采用一元或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测焦炭质量的数学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显着性。实验表明,水钢如采用无烟煤——型煤炼焦,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炼焦工艺。
卢燕纬[8](2008)在《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经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出台,相关产业对煤炭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融资渠道的畅通,为煤炭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由于政策成本的增加和煤炭价格运行的稳定性等因素,也为煤炭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煤炭行业上市公司都是比较大型的煤炭企业,具有很强的行业代表性,可以说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基本代表了我国煤炭行业的业绩表现,是煤炭行业的“晴雨表”。因此,本文选取在A股上市的18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上市公司2008年上半年的经营分析,探寻影响其经营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影响煤炭行业健康成长的相关问题,相应地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关的决策参考,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本文分四章,第一章分析了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分布特点;第二章分析了煤炭行业上市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第三章分析了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第四章分析了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环境变化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最后提出结论。
廖永晖[9](2007)在《贵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探讨 ——以盘江煤电(集团)公司为例》文中认为由于煤炭行业属于高危险性行业,因此降低其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便成为每个煤炭工作者的目标。造成事故隐患的原因有多种,如“人失误”和“物故障”,但作者认为其根本的原因却是管理上的缺陷。管理缺陷虽是间接原因,但它却是背景原因,而且是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因此,讨论如何理顺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并逐步向管理现代化过渡,是非常必要的。除了企业自身内部的管理行为发挥作用外,还亟需建立一种有效的多方制约性的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即以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为核心,加强各种政策措施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通过外部因素影响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以外因促内因,使责任主体真正负起安全的责任,有效地遏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本文拟通过对盘江煤电(集团)公司的全面剖析,从贵州煤炭工业及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出发,分析其煤炭生产流程中内部及外部的因素,从系统的角度和现代管理原理来探讨如何从企业内部建立有序的、主动的安全管理方式,提高煤炭企业内部生产安全管理水平,解决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分析,提出如何建立多方制约的煤炭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张学敏[10](2005)在《盘江矿区煤炭资源及其利用途径》文中提出在系统研究盘江矿区优质炼焦煤资源分布及其煤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冶炼精煤可供我国南方地区的冶金企业作为优质配煤炼焦使用。其洗混煤则适合于供电厂及工业锅炉、窑炉使用。贫煤经洗选后则是良好的高炉喷吹用煤,未洗选的贫(原)煤则可作为气化用煤,供合成气或燃料气使用。
二、贵州省盘江矿区动力煤配煤基地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省盘江矿区动力煤配煤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典型矿区石炭―二叠纪煤炭资源分布与煤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石炭―二叠纪煤炭区域分布特征 |
1.1 不同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资源量分布 |
1.2 炼焦煤多分布于华北和华东及西南地区 |
2 典型矿区石炭―二叠纪煤系煤质特征 |
2.1 华北区山西省石炭―二叠纪煤系煤质特征 |
2.2 华东区山东省石炭―二叠纪煤系煤质特征 |
2.3 西南区贵州省晚二叠世煤系煤质特征 |
2.3.1 贵州煤田资源概述 |
2.3.2 六枝煤田煤质特征 |
2.3.3 盘江煤田煤质特征 |
2.3.4 水城矿区煤质特征 |
2.4 陕西省石炭―二叠纪煤系煤质特征 |
2.4.1 渭北煤田资源概述 |
2.4.2 铜川矿区煤质特征 |
2.4.3 蒲白矿区煤质特征 |
2.4.4 澄合矿区煤质特征 |
2.4.5 韩城矿区煤质特征 |
2.4.6 小 结 |
3 结 论 |
(2)配煤技术在提高冶金焦性能及控制焦炭成本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煤的性质 |
1.1.1 煤的物理性质 |
1.1.2 煤的化学组成 |
1.1.3 煤的工业分析 |
1.1.4 煤的岩相组分 |
1.1.5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
1.2 冶金焦的性能 |
1.3 课题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煤炭资源状况 |
2.1.1 中国总的煤资源量 |
2.1.2 中国炼焦煤资源 |
2.1.3 中国炼焦煤分类别的储量分布 |
2.1.4 中国炼焦煤资源分布的主要矿区 |
2.1.5 中国主要炼焦煤生产矿区的可采储量 |
2.1.6 中国分省(区、市)的炼焦精煤生产情况 |
2.2 中国炼焦煤的分类 |
2.3 煤岩技术 |
2.4 冶金焦热态性能 |
2.4.1 焦炭的显微结构及灰中矿物质对其热态性能的影响 |
2.4.2 煤质及配煤添加物对焦炭热态性能的影响研究 |
2.4.3 炼焦工艺条件对焦炭热态性能的影响研究 |
2.5 冶金焦在高炉中的劣化 |
2.5.1 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 |
2.5.2 焦炭在高炉中的劣化过程 |
2.5.3 焦炭在高炉中的劣化因素 |
2.6 各类炼焦用煤的基本特性及其主要用途 |
第3章 配煤技术及冶金焦质量指标 |
3.1 试验焦炉 |
3.1.1 试验焦炉的用途 |
3.1.2 对试验焦炉的工艺要求 |
3.2 煤炭配煤技术 |
3.2.1 配煤原理与基本原则 |
3.2.2 配煤炼焦质量指标及计算方法 |
3.2.3 常规配煤的方法 |
3.2.4 常规配煤技术的不足 |
3.2.5 煤岩配煤技术的原理 |
3.2.6 煤岩配煤的方法 |
3.2.7 活性组分与惰性组分的最佳比例 |
3.3 冶金焦质量指标 |
第4章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1 用瘦煤替代部分焦煤、用普通1/3焦煤替代优质1/3焦煤的炼焦试验 |
4.1.1 各煤种的质量指标及配比方案 |
4.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减少肥煤配比的炼焦试验 |
4.2.1 各煤种的质量指标及配比方案的拟定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配入除尘灰的炼焦试验 |
4.3.1 配煤方案及原料煤、配合煤质量指标 |
4.3.2 试验焦炉试验焦炭质量 |
4.3.3 试验结果分析 |
4.4 提高气煤配比的炼焦试验 |
4.4.1 试验所用各单种煤的质量指标 |
4.4.2 试验方案及配合煤指标 |
4.4.3 试验的实施及小焦炉焦炭质量 |
4.4.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章 配煤技术与成本控制 |
5.1 焦炭成本构成 |
5.2 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 |
5.2.1 冶金焦质量 |
5.2.2 煤岩指标 |
5.2.3 原料煤管理 |
5.2.4 原料煤的性价比 |
5.2.5 科学的配煤思路 |
5.3 成本控制的效果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
3.1 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3.2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
3.3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3.4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思路 |
3.5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
4.2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4.3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贵州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
5.1 贵州省煤炭资源与开发状况 |
5.2 贵州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 |
5.3 贵州省煤炭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分析 |
5.4 贵州省煤炭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
5.5 贵州省煤炭工业人口可持续发展分析 |
5.6 贵州省煤炭工业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 |
5.7 应用结果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贵州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
6.1 贵州省煤炭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策略 |
6.2 贵州省煤炭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
6.3 贵州省煤炭工业人口可持续发展策略 |
6.4 贵州省煤炭工业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 |
6.5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A |
(4)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低碳经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基础与现状 |
1.4 研究目标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煤炭矿区碳排放源构成分析 |
2.1 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产业链概况及其分析 |
2.2 碳排放源过程分析 |
2.3 煤炭矿区碳排放源构成分析 |
2.4 碳排放量计算边界的确定 |
2.5 盘江集团煤炭矿区碳排放源构成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煤炭矿区碳排放量核算体系研究 |
3.1 碳排放量核算模型 |
3.2 直接碳排放量核算 |
3.3 间接碳排放量核算 |
3.4 盘江集团煤炭矿区碳排放量核算 |
3.5 本章小结 |
4 盘江煤炭矿区低碳经济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
4.1 煤炭企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
4.2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盘江集团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分析 |
4.4 盘江煤炭矿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5 盘江集团低碳经济评价与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5 碳减排途径及低碳经济模式分析 |
5.1 盘江集团煤炭矿区碳减排途径分析 |
5.2 碳减排核算结果 |
5.3 低碳经济产业模式构建 |
5.4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今后工作重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1.1.2 低碳经济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
1.1.3 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
1.1.4 煤系“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备受重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煤炭产业的基本概念 |
2.1.1 产业和产业化的概念 |
2.1.2 煤炭产业和煤炭产业化 |
2.2 理论依据 |
2.2.1 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资源循环利用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产业环境综合评价的方法 |
2.3 文献综述 |
2.3.1 产业环境 |
2.3.2 产业环境评价 |
2.3.3 评价指标体系 |
2.3.4 矩阵分析方法 |
2.3.5 层析分析模型 |
2.3.6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3.7 主成分分析法 |
2.3.8 因子分析法 |
2.3.9 系统工程理论 |
2.3.10 文献评述 |
2.4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4.1 法律与规章制度 |
2.4.2 创新与科技投入 |
2.4.3 生态与环境保护 |
2.4.4 资源与基础设施 |
2.4.5 效率与安全生产 |
2.4.6 管理与人力资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煤炭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
3.1 我国煤炭产业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
3.1.1 国家煤炭产业相关规划 |
3.1.2 煤炭产业管理体制 |
3.1.3 煤炭产业准入与开发政策 |
3.1.4 煤炭产业税收政策 |
3.1.5 煤炭产业物流政策 |
3.1.6 我国煤炭行业及相关行业政策 |
3.2 我国煤炭产业经济环境分析 |
3.2.1 宏观经济走势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
3.2.2 宏观调控政策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
3.2.3 信贷政策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
3.3 我国煤炭产业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分析 |
3.3.1 生活方式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
3.3.2 消费结构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
3.3.3 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区域性矛盾 |
3.3.4 煤炭行业业务范围扩大,增值服务增长明显 |
3.3.5 煤炭运输格局及能力分析 |
3.4 我国煤炭产业技术环境分析 |
3.4.1 国内技术水平现状 |
3.4.2 国际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的技术差距 |
3.4.3 科技创新的主要攻关方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煤炭产业内部环境分析 |
4.1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
4.1.1 煤炭资源的储量与分布 |
4.1.2 煤炭资源的种类与用途 |
4.2 2010 年我国煤炭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
4.2.1 煤炭产量增速放缓,库存基本稳定 |
4.2.2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小幅下滑 |
4.3 2010 年我国煤炭产业市场表现 |
4.3.1 煤炭价格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
4.3.2 煤炭进口增长,贸易逆差扩大 |
4.3.3 煤炭产销情况 |
4.4 2010 年我国煤炭产业运营情况 |
4.4.1 煤炭产业运营绩效 |
4.4.2 成本费用情况 |
4.4.3 不同规模企业运行情况 |
4.4.4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运行情况 |
4.4.5 重点地区煤炭产业运营情况 |
4.5 2010 年我国主要煤炭生产企业概况 |
4.5.1 神华集团 |
4.5.2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 |
4.5.3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5.4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5.5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4.5.6 产业集中度分析 |
4.6 我国煤炭产业风险分析 |
4.6.1 环境风险 |
4.6.2 产业风险 |
4.6.3 内部风险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 |
5.1 我国煤炭产业环境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5.1.1 科学性与现实性原则 |
5.1.2 系统性原则 |
5.1.3 可操作性原则 |
5.1.4 可比性原则 |
5.1.5 动态连续性原则 |
5.2 煤炭产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5.2.1 我国煤炭产业基础环境 |
5.2.2 我国煤炭产业运行环境 |
5.2.3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环境 |
5.2.4 我国煤炭产业环境层次结构模型 |
5.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5.3.1 基础数据来源 |
5.4 综合评价方法 |
5.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6 评价过程与结果 |
5.6.1 产业基础环境中要素环境、政策环境和集聚环境的评价 |
5.6.2 产业运行环境中金融环境和产业绩效评价 |
5.6.3 产业发展环境中产业竞争力和技术环境评价 |
5.6.4 产业基础环境、产业运行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评价 |
5.6.5 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 |
5.7 结果分析 |
5.7.1 动态性分析:煤炭行业产业环境评价要素的动态分析 |
5.7.2 双向互动性分析:评价要素对煤炭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5.7.3 评价要素与煤炭产业的可循环分析:基础环境、运行环境、发展环境对煤炭产业的影响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6.2.1 法律与规章制度 |
6.2.2 创新与科技投入 |
6.2.3 生态与环境保护 |
6.2.4 资源与基础设施 |
6.2.5 效率与安全生产 |
6.2.6 管理与人力资源 |
6.3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基于非财务分析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
2.1 数量及地域分布 |
2.2 基本情况 |
2.3 在国内上市公司中的地位 |
第三章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研究 |
3.1 微观层面分析研究 |
3.2 宏观层面 |
3.3 风险评价 |
第四章 上市公司SWOT 分析 |
4.1 整体分析 |
4.2 SWOT 矩阵分析 |
4.3 个股研究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基本结论 |
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非炼焦煤配煤炼焦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国的煤炭资源量及其分布 |
1.1.1 中国的煤炭资源量 |
1.1.2 中国煤炭资源的地域分布 |
1.1.3 中国煤炭资源的煤类分布 |
1.2 贵州省煤炭资源量及其分布 |
1.3 常规配煤炼焦 |
1.3.1 单种煤的结焦特性 |
1.3.1.1 肥煤的结焦性 |
1.3.1.2 焦煤的结焦性 |
1.3.1.3 气煤的结焦性 |
1.3.1.4 瘦煤的结焦性 |
1.3.1.5 1/3焦煤的结焦性 |
1.3.1.6 气肥煤的结焦性 |
1.3.1.7 无烟煤的结焦性 |
1.3.2 配煤意义 |
1.3.3 配煤原理 |
1.3.3.1 胶质层重叠原理 |
1.3.3.2 互换性配煤原理 |
1.3.3.3 共炭化配煤原理 |
1.3.3.4 炼焦配煤专家系统 |
1.3.4 配合煤的质量指标 |
1.3.4.1 水分 |
1.3.4.2 细度 |
1.3.4.3 硫分 |
1.3.4.4 灰分 |
1.3.4.5 煤化度 |
1.3.4.6 粘结性 |
1.4 无烟煤——型煤炼焦 |
1.4.1 无烟煤配煤炼焦 |
1.4.1.1 无烟煤配煤炼焦的意义 |
1.4.1.2 无烟煤配煤炼焦的现状 |
1.4.1.3 无烟煤配煤炼焦的原理 |
1.4.1.4 无烟煤配煤工艺 |
1.4.2 型煤炼焦 |
1.4.2.1 型煤炼焦的概况 |
1.4.2.2 型煤炼焦的原理 |
1.4.2.3 成型煤炼焦的影响因素 |
1.4.2.4 国内配型煤炼焦工艺的效果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贵州省煤资源调研 |
2.1 煤资源种类及其分布 |
2.2 煤资源储量及分布 |
2.3 贵州省煤质调研 |
2.3.1 煤的硫分(S_(t,d)) |
2.3.1.1 硫分的分布 |
2.3.1.2 硫分的形态 |
2.3.1.3 低硫煤资源 |
2.3.2 煤的灰分(A_d) |
2.3.3 煤的挥发分(V_(daf))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路线 |
3.3 实验仪器及原料 |
3.3.1 实验仪器 |
3.3.2 实验原料 |
3.4 实验方法 |
3.4.1 原料煤质量指标的测定方法 |
3.4.1.1 煤中水分的测定 |
3.4.1.2 煤中灰分的测定 |
3.4.1.3 煤中挥发分的测定 |
3.4.1.4 煤中固定碳的测定 |
3.4.1.5 煤中全硫分的测定 |
3.4.1.6 煤的胶质层厚度的测定 |
3.4.1.7 煤的粘结指数的测定 |
3.4.1.8 煤种分类 |
3.4.2 型煤的压制工艺 |
3.4.2.1 型煤的质量指标 |
3.4.2.2 型煤的压制方法 |
3.4.3 5kg焦炉实验 |
3.4.4 焦炭质量指标的测定方法 |
3.4.4.1 焦炭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 |
3.4.4.2 焦炭硫分的测定 |
3.4.4.3 焦炭机械强度的测定 |
3.4.4.4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测定 |
3.4.4.5 冶金焦炭的分类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实验煤种的选择 |
4.1.1 水钢用煤的质量分析 |
4.1.2 实验用煤的选取 |
4.2 水钢采用无烟煤——型煤炼焦的可行性分析 |
4.3 无烟煤细度对焦炭冷态强度的影响 |
4.4 无烟煤配入量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 |
4.5 无烟煤——型煤配煤炼焦实验 |
4.5.1 配煤实验方案设计 |
4.5.1.1 正交设计因素与水平确定 |
4.5.1.2 正交表设计及试验方案处理 |
4.5.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5.3 焦炭强度的极差分析 |
4.5.4 最佳配煤比的确定 |
4.5.5 最佳配煤比的验证 |
4.6 效益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焦炭质量预测 |
5.1 焦炭机械强度的预测 |
5.1.1 焦炭机械强度影响参数的选择 |
5.1.2 回归分析基础数据的选取 |
5.1.3 线性回归分析 |
5.1.4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 |
5.2 焦炭热性质的预测 |
5.2.1 焦炭热性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2 焦炭热性质线性回归分析 |
5.2.3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 |
5.3 焦炭灰分、硫分的预测 |
5.3.1 回归分析基础数据的选取 |
5.3.2 线性回归分析 |
5.3.3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8)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经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分布特点 |
1.1 上市公司区域与规模的分布特点 |
1.2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 |
1.3 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
第2章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分析 |
2.1 煤炭行业内部环境分析 |
2.2 煤炭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
2.3 煤炭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
3.1 盈利能力分析 |
3.2 营运能力分析 |
3.3 偿债能力分析 |
3.4 成长性分析 |
第4章 行业发展前景与对策建议 |
4.1 行业发展前景 |
4.2 环境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4.3 对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9)贵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探讨 ——以盘江煤电(集团)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以及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盘江煤电(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机制 |
2.1 公司的情况简介 |
2.2 公司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
第3章 贵州煤炭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及特点分析 |
3.1 中国煤炭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
3.2 煤炭在我国能源工业中的地位 |
3.3 贵州煤炭资源在全国煤炭行业中的地位 |
3.4 贵州省煤炭企业规模情况 |
3.5 贵州煤炭行业运行情况 |
3.6 贵州煤炭行业特点分析 |
第4章 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 |
4.1 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 |
4.2 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隐患 |
第5章 建立安全生产机制的构想 |
5.1 安全目标管理的无隐患管理法办法 |
5.2 委托——代理理论 |
5.3 分析安全事故发生机理,建立多方制约的煤炭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
第6章 对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改进的建议 |
6.1 对盘江煤电公司内部安全管理情况改进建议 |
6.2 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改进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贵州省盘江矿区动力煤配煤基地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典型矿区石炭―二叠纪煤炭资源分布与煤质特征[J]. 陈文敏,傅丛,丁华. 煤质技术, 2022(01)
- [2]配煤技术在提高冶金焦性能及控制焦炭成本中的应用[D]. 陶培生.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6)
-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郁钟铭.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 [4]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低碳经济模式研究[D]. 王晓琳. 中国矿业大学, 2012(10)
- [5]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D]. 黄向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6]基于非财务分析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研究[D]. 曹允钦. 天津大学, 2009(S2)
- [7]非炼焦煤配煤炼焦的试验研究[D]. 解元承. 贵州大学, 2009(S1)
- [8]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经营分析[D]. 卢燕纬. 吉林大学, 2008(07)
- [9]贵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探讨 ——以盘江煤电(集团)公司为例[D]. 廖永晖. 贵州大学, 2007(05)
- [10]盘江矿区煤炭资源及其利用途径[J]. 张学敏. 煤炭科学技术,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