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浅析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北京丘山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摘要:就当前我国发展而言,各个地区正在积极推广乡镇振兴战略,这也是我国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脱贫战略项目。而乡村景观也不断被设计人员应用于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既丰富了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又使得乡村景观得以改善和发展。本文简单阐述了乡村景观的概念、特征、功能主表现形式,分析了乡村景观对于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影响,并探讨了乡村景观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应用原则、应用方式及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乡村景观;景观;规划与设计

引言

伴随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人们不仅追求较高的物质水平,而且也更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加之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的景观审美。乡村,是人们聚居的重要方式之一,近些年来,乡村景观随着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发生了巨大改变,展现出了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以其质朴、实用、亲近大自然等优势,不断吸引着大批的观赏者和风景园林设计人员,也使其成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

1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概况

1.1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内涵

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主要是对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空间与事物进行科学规划与安排,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健康、安全、高效的生活环境,实现乡村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与完善。综合来分析,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内涵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第一,对乡村土地的整体空间进行布置和利用,并依照景观水利用要求来提升不同地点区域的价值。第二,有效协调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创造新的格局为生命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第三,在注重人类短期需求、景观土地生产力以及土地利用同时,注重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景观作为整体生态单元的生态价值,以及能够为人们提供相应的效益。同时提出美学上满意的、文化上恰当的、生态上健全的土地利用及解决方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第四,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包含社会政治法律、美学、建筑学、经济学、地理学以及景观生态学知识。

1.2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原理

第一,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共生原理,主要指保障不同生物能够在一起生存,实现人员自然的融合,乡村景观规划要想实施,首先要保障景观和人的共生,保障两者之间能够互利共生,从社会和自然角度出发,为人类活动提供情景交融、天人合一以及充分融合自然为一体的优美环境,推动生产力和创造精神的产生,便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第二,乡村景观功能与结构原理,乡村基本功能主要涉及文化支持、生物生产以及环境服务,而景观功能的基础是景观结构,景观的空间机构不同,体现出的景观类型和功能特点存在差异,在实施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时,要对景观生态特征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将每一块小的区域融入其中。第三,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要素异质性和系统整体性原理,通过不同要素的有效联合来组成乡村景观这一综合系统,在保障整体性特征同时要确保不同要素之间拥有一定的差异,而异质性主要表达的是景观分布上出现的复杂程度和不均匀性,并且与生物多样性、系统稳定性、恢复能力以及干扰能力相关联,从而有效稳定整个景观生态系统。

2乡村景观发展特点

2.1地域性发展特点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自然资源都有很大的区别。要想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地域性特点,就必须了解当地的文化。在景观建设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体现都能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很多乡村景观地域性特点非常明显,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保护,同时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对当时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文化保护的重要体现。

2.2生产性发展特点

乡村景观与乡村居民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乡村居民体现的是积极勤恳的生产特点,在将乡村景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将这种生产性特点展现出来,弘扬我国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城乡经济的发展更具特色,也让更多的居民感受到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充分展现我国人民的“正能量”。

2.3生态性发展特点

乡村环境更加原生态,要想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的特点,就要保持原生态这一特点。在乡村景观建设中,所有的景观建设和乡村元素的应用都要符合国家对景观建设的要求,让乡村景观和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持续优化。另外,建设要体现乡村景观的原生态特点,体现乡村的魅力,促进让乡村发展。

3乡村景观的规划原则

3.1保护乡村原有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能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食物、能源等资源,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过去由于陡坡地开荒、乱砍滥伐、填湖造田等过度、粗放开发,给乡村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植被大量减少,进而不仅导致乡村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应以保护生态环境及尊重生态环境为原则,借助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将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有机融合起来,对乡村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开采、经营和开发,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乡村景观规划环境,创造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

3.2保留地域文化特色

乡村地域文化主要包括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是各个地区农民最大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及我国农耕文化的源头,乡村地区保留着我国较为完整的特色农耕文化,而且各个农村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风俗民情,这已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时,应按照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和保护地区文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住原有文化特色,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3.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受限于人口、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条件,乡村经济发展滞后。乡村居民为改变贫困现状,往往采取一系列措施获得短期效益,如乱砍滥伐林木、围湖造田、陡坡地开荒等。虽然由此获得了短期利益,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当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遭到严重浪费。所以,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必须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念,不要急于一时成效而去破坏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应规范人们的开发行为,实现乡村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4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为了更好的对我国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可以应用以下几个方法来对我国乡村景观进行规划与设计。

4.1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敏感区的方法

在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环境的敏感区往往是表现区域景观突出特征的一个主要地区,但是通常来说,环境的敏感区也是最为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破坏,在破坏之后还具备着难以修复的特点。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对生态环境的敏感区进行细致的保护。通过相应的调查以及研究之后,对乡村景观中的敏感地区位置进行确定,根据相应环境的容受力来制定相应的乡村生态环境敏感区保护措施,防止在乡村景观规划以及建设的过程当中出现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或者过度开采的现象出现。

4.2完善景观结构的方法

在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对乡村景观当中的基本元素来进行划分,将乡村景观当中的各方面元素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只要保证了乡村景观的完整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出乡村景观相应的作用,但现阶段而言,我国乡村景观和结构的稳定性往往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达到标准。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对相对薄弱的景观部分进行加固,使其变得更加稳定。

4.3生态工程方法

通常来说,应用的传统景观设计规划方法时强调应用人工的力量来对环境进行改造,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之内可能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但从长远发展来看,需要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维持。生态工程的方法主要是充分发挥环境的能动性,使景观能够实现自我增益。生态的多样性能能够有效的形成一种“栖息环境”这种环境能够自行生长并且成熟,同时具备一定的抵御外来影响力的能力,在这种环境当中建造的景观即使遭到了破坏也能够自我更新并且复生,这样也就意味着能够极大地减少相应的人力物力,并且可以形成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4创造和谐的人工景观

从功能上进行划分的话,建筑景观属于文化支持类的景观,也是纯人工建造的景观。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为了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就需要相关人员对乡村的整体外貌以及布局进行分析,使建筑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具备相应的整体美感。

4.5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4.5.1模拟方式

即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时对乡村景观进行模拟、仿建,以在城市建筑当中体现乡村景观的观赏点。

4.5.2借景方式

即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时,对原有的乡村景观进行一定保留,或是延伸风景园林,将其与乡村景观进行衔接。在实际工作当中,不管是采取哪种方式,都应注意与当地具体情况相互结合,以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作用,真正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当中。

5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5.1保留乡村历史文脉

乡村历史文脉是指乡村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历史文化,体现了乡村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具较高历史价值,具独特性、地域性和原创性。将乡村景观应用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当中时,首先应注意保留乡村原始的历史文脉,并有目的性地进行保护,以免其因城市化建设而慢慢被磨灭。具体地,在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可将设计理念延伸至乡村景观当中。如将城市风景园林道路延伸至乡村边界当中,适当保留乡村边界与城市景观之间的通道,在此通道的尽头,可以看到真实的乡村景观,如乡村的房子、耕田、菜园等。又如可在原有场景保留的基础上,开辟一定面积作为农家乐场所,参观风景园林的人员可参与农家乐,体验乡村生活,或耕种、或采摘蔬果等,体会乡村风情。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加快,乡村景观定会逐步融于城市景观当中,因此,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及设计时,务必要保留可体现乡村历史文脉的事件,如建筑物、道路、河流等,以体现乡村风情,避免乡村文化在城市建设当中慢慢消失。

5.2加强农业体验

现在,城市很多居民并不了解乡村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下一代基本不会接触到真实的农业劳作,不了解农业劳作的辛苦和难度,也不明白耕作的意义,很多城市居民的下一代甚至不知道最基本的春种秋收过程,部分城市居民对于乡村居民的看法也非常片面。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时,可于规划和设计中适当加入农业体验,让城市居民切身接触农业,加强城市居民对于乡村文明和文化的了解。现在很多城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设计人员会开辟一块专门的地方用于种植一些简单的农作物,如青菜、葱、萝卜等,或是通过建立农业体验基地、农业体验管等方式,让城市居民及其下一代均可时刻关注农作物的生长,加强人们对于农业生产过程的了解。同时,加强风景园林的特色营造,有利改善城市与乡村居民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双方的矛盾。如江苏南通园博园展览当中的自然景观———“桑树村庐”,以桑树、茶树、棉花、向日葵等当地常见的农作物作为点缀,向人们展示全新的乡村自然景观,其也成为当地郊区的重要生态基地。

5.3统一规划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兼顾经济及生态效益

当前我国部分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开始呈现出一种半开放性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在设计自然景观时,会有目的性地保留当地原有的乡村景观,并将其融入新的自然景观中。在保留乡村景观原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还实现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游客观光时,景区内村民仍可继续进行原有的劳作,部分居民还会在景区内开设一些乡村景观经营活动,如农家乐、篝火晚会、民俗表演等,游客可在景区内进行食宿,参与各类户外娱乐活动,不但保留了当地的特色风土民情,而且大大减少了景区规划成本,既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可兼顾一定生态效益,实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为此,在将乡村景观应用于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时,还应注意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的统一规划,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结语

总之,乡村景观是在乡村文化、乡村劳作与大自然相互影响、和谐发展的条件下而创造出来的独特、自然景观,其不仅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体现,也是现代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体现。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用乡村景观:一方面可实现乡村风景及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也为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提供新思路,有利于兼顾风景园林建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促进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让城市居民更好地体验乡村文化及风土民情。

参考文献:

[1]马仲坤.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江西建材,2017(14)

[2]谢凌雁.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6(18)

标签:;  ;  ;  

浅析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