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码携带”不可规避的变革风暴?(论文文献综述)
赵毅[1](2021)在《大数据应用中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据是可独立于本体存在的表意载体,大数据是对海量信息的一种描述,大数据技术是从数据中攫取意义的工具。目前人类正处在高速建构数据世界的阶段,面对大数据功用的总体性,对大数据应用中伦理失范现象的批评似乎不合时宜。但在数据已经成为生产要素的今天,对于大数据伦理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这不仅关涉到大数据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关乎人类运用大数据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正确性,以及有效发挥大数据在推动国家治理、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等方面的功用。本文基于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对大数据应用伦理问题展开研究。技术既是社会发展的成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由此将大数据应用伦理问题造成的危害主要归于技术决定论的影响,将大数据应用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归于社会制约论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和整理,采用归纳法对问题进行总结,运用辩证法对大数据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辅之以个案研究法来开展案例研究。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将大数据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并列划分为平等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和数据环境问题三方面,重点分析了数据鸿沟、数据霸权、隐私侵犯、数据泄露、数据作假和数据过载六个大数据伦理问题。大数据应用引发的平等问题主要包括数据鸿沟和数据霸权。平等是当今人类社会最为主要的价值观念之一,现代社会的正义观念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数据鸿沟会导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割裂加深,凸显技术作为壁垒的分隔作用,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和分化。数据霸权会阻碍技术的革新,造成数据孤岛,加剧大数据杀熟等行业失范行为。大数据应用造成的平等问题主要体现了权力场域对技术的控制;大数据应用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隐私侵犯与数据泄露。信息安全关涉到人类的自由,自由同样是人类最为主要的价值观之一。时下数据的经济价值越发突显,以谋利为目的的隐私侵犯事件和数据泄露事故频发。隐私侵犯与数据泄露使得数据主体的隐匿性保护消失,人们可能时刻处于数据监控之下,进而导致人们自主行动受限。大数据应用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揭示了资本对技术的利用;大数据应用引发的数据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数据作假和数据过载。数据作假突出违背了讲求诚信这一道德观念,其背后关乎真实与虚假的辨析。以名促实的文化观念驱动着数据作假问题的发展,并可能导致现实世界的失真。随着人类社会目前大幅度向表征世界的迁移,作为数据世界的基础议题,数据的真假问题值得重视与深思。数据过载主要违背了环境保护这一价值理念。人类有限的大脑能力面对无限的数据洪流会呈现出不足,同时高频速的大数据技术塑造的快文化会给人类带来即刻的满足感,使人们沉浸其中失去自控能力。人类误用大数据造成的数据环境恶化的后果对人类自身产生了压迫,这看似是技术对人类的改造,实则是以技术为中介,人对人自身的重塑。大数据应用引发的数据环境问题展现了文化与技术的互动关系。面对大数据应用引发的伦理问题,本文提出了三方面数据治理策略。首先是借助大数据自身的优化来帮助解决技术应用产生的伦理问题。这包括坚持大数据固有特征的发展之路和融合节俭思维的绿色进路,以及在革新大数据时加入伦理价值设计;其次是以义务论伦理学为指导,在生命医学伦理原则和信息伦理规范性原则的基础上,梳理出大数据伦理的通用“规范性原则”;最后在总结各国数据法规的基础上,分别对数据主体、数据控制者和数据处理者提出法律层面的约制建议。上述策略旨在通过技术、伦理、法律三个维度的协同治理,有效规范大数据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归正大数据的发展之路。
王天昊[2](2021)在《19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赛博格”现象研究》文中指出“赛博格(Cyborg)”即“控制论有机体(Cybemetic Organism)”,中文译名“义体人类”,原指人类肌体与电子机械的融合系统,现已延展为模糊了物种与技术之边界的事物及现象。生物工程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人类进行自我审视的崭新方式,从本质上模糊了人类与机器、动物甚至自然的界限。20世纪80年代是动荡与更迭并存的特殊时期,也是科幻小说类型化写作的转型阶段,自“赛博格”从科学幻想逐渐渗入现实领域起,就已成为动态的综合议题与文化术语。科幻小说的主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催化了人类与技术的融合状态:类人装置、宇宙漫游、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与进阶促使“后人类主义”视域之下的身体转向话题成为“赛博朋克”小说以及中国“更新代”科幻作家的关注焦点。目前学术研究集中于理论研究或形象研究,笔者选取“赛博格”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重要现象,对其形成机制、艺术价值与文学表达展开系统探究,挖掘复杂的隐喻意义与时代内涵。论文以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理论体系为重要立场,并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科幻小说为主要研究范畴,采用学科融合的文化分析视角,针对“赛博格”现象进行概念延展以及小说文本细读,进而探寻未来意识与时代表征。具体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针对选题内容进行概念界定,阐述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爬梳国内与海外的相关学术成果,归纳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一章:“赛博格”的当代景观与科幻呈像。从进化论、控制论与航天学等方向探析义体人类的发展演变,展现不同历史语境之下的科幻表达,针对赛博朋克的微观政治与科学研究的重心转移(类人装置的早期想象和宇宙漫游的类型写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文学呈像与风格嬗变进行分析,以奇点理论视野之下“人体技术化”与“技术人格化”的本体论转型为基本研究立场,并对“赛博格”进行概念延展,把人工智能技术列入研究范畴,通过科幻作品解读后人类主义语境的物种边界话题及技术时代的生存困境与未来展望。第二章:“赛博格”的艺术表现与文学原型。解读以嬉皮士运动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对朋克美学与科幻写作的启示意义,把“蒸汽朋克”小说对于身体、技术与魔法的表达纳入研究范畴并从魔幻意象的混合运用与小说类型的技法交融等角度分析其审美特征。此外,探析“赛博格”的文学原型,选取古希腊神话与洛夫克拉夫特的恐怖小说为重要节点,研讨“技术神话”体系之下的身体转向话题,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相关现象进行文本细读。第三章:“赛博格”的文化表征与未来症候。重点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灾变主题进行解析,从机器隐喻的身体观念与疾病隐喻的反污名化探析其隐喻模式,把生物工程技术纳入研究范畴,以“生化病毒”的权力映现、“后启示录”的人性异化与科学崇拜的伦理困境为视角进行危机意识解读。此外,分析“赛博空间”的主体建构与生存境遇,探究技术化身体在虚拟空间与现实领域的双向联动以及数字时代的都市人群面临的自我意识迷失。“赛博格”及衍生概念的风靡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科幻浪潮具有联动性,并同漫画、电影与电子游戏等艺术形式具有互文性,现已成为全球化的技术文化话题。目前围绕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赛博格”现象的学术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仍然拥有较为宽广的突破空间,针对技术化身体与现实社会的复杂关系以及科幻文学创作的未来走向等话题的探讨将成为此后的研究重点。
顾盼[3](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杨永华[4](2018)在《从“花街”到“耶路撒冷” ——论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文中指出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知、把握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徐则臣是一位时空意识极强的作家,他既汲取了中国传统叙事的养分,又参照了西方现代小说的创作技巧,在自己的小说中形成别具一格的空间叙事。本文主要依据空间叙事等相关理论,通过三个章节来探讨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在空间的意义上解读徐则臣小说的深层含义。第一章研究了徐则臣的小说空间及社会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依次做深入分析。首先是地志空间与社会文化,地志空间分成宏观空间和微观空间两个层次,宏观空间是作家通过对日常生活记忆和经验的选择,逐步建构出的两大空间——“花街”和“北京”。微观空间主要包括花街的老房子和“京漂”的出租屋。两种层次的地志空间不仅成为徐则臣小说的场景或背景,还融入到小说的空间建构中,使空间不断延展、丰富,慢慢触摸到社会文化的脉络。其次是心理空间与社会关系,用人物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心理空间来解析人与故乡、城市充满张力的社会关系。最后是神圣空间与社会信仰,探究世俗的物理空间如何成为指向虔诚心灵救赎和热烈信仰的神圣空间。第二章研究了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策略,主要从空间叙事结构、视角和嗅觉出发,探究徐则臣小说如何运用这些艺术技巧,形成文本的空间化效果。他用嵌套结构、主题——并置结构、圆圈结构和极富创新性的“1+1”式互文对话性结构,打破传统小说线性叙事的因果律,传达出生命是充满偶然性而难以把握的人生观以及当代生活是多元状态的世界观。继而他又充分调动读者的感官,一方面在视角上把握与空间的物理联系,小说虽多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但是却利用平行空间出租屋和高处空间阁楼、树上和天桥窥视到完整的世界,既保证了叙事的真实性又获得完整的故事,规避了特定视角本身带来的问题,还成为推进叙事进程的力量。另一方面用嗅觉捕捉飘散在空气中的气味,建立起符合作家思维定势的虚化空间,形成独具意蕴的氛围空间。虚实相生的空间给小说带来了层次感。第三章研讨了徐则臣小说空间叙事的文学意义,首先他的空间叙事是他认清“70后”尴尬的历史事实和个人化特征显着的写作姿态后,在自己的创作中表现出文学上不一样的可能性。他通过个体历史参与感的变化为小说空间添砖加瓦,而这每一块砖、每一片瓦其实是时间的标示物,使空间与时间在历史中得以相融、一致,从此空间能够叙述时间形态的历史,体现出徐则臣自己和“70后”一代人打开历史的正确方式。其次在徐则臣城乡互为参照的空间书写中,传递出他对新乡土文学的理解。
程诗敏[5](2014)在《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安全素质提升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发展,人类已经悄然进入世界风险社会。在世界风险社会,风险取代危险成为安全的对立面,“我饿”的威胁被“我怕”的恐惧所取代。因此,当风险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不可规避的时代境遇,风险社会中的安全问题就成为人类的首要需求和基本价值观,安全的价值在风险社会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安全问题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具有了特定的意义而受到特别的关注。然而究竟“何谓安全”?对“安全”概念的厘定显然成为我们研究讨论问题的基础和起点。事实上,在一般意义上讲,安全本质上是人的安全,它是安全的底线和核心,兼具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这两个方面。它既包括一种主观感觉,又包括一种客观状态,即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客观上不存在威胁的一种相对状态。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自身的安全问题历来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而近些年多发、频发的大学校园安全事故,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更多地暴露了大学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性问题。受中国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大学生的安全素质问题,这个在国外中小学教育阶段已经基本解决的问题,到中国的大学阶段反而成为一个制约大学生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大学生安全素质不容乐观甚至堪忧的现状,对风险社会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新的挑战。风险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安全素质,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大学生安全素质是指大学生在特定的社会时代条件下(风险社会背景下),为了防范和应对可能影响学习生活甚至危及身心健康的各类风险因素,以及为实现其自身更好地健康生存和全面自由发展,充分发挥内在潜能和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训练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质量和水平,它内在地包含着“树立风险意识、学会风险生存、促进风险发展、实现风险规避”这四个构成要素。“树立风险意识”,这是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的首要任务。在风险社会背景下,风险意识被赋予了“启蒙”维度的重要意义。“树立风险意识”就是要求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风险理念,客观认识现实世界中的风险景象:风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有历史根源,也有现实原因;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有可能造成危害,也有可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规避。而忧患意识、反思意识、责任意识、主体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则构成了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基本内容。“学会风险生存”,彰显了风险社会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的现实必要。风险生存给大学生安全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客观世界外在风险源的增多,到大学生内在心理认同危机的出现,从本体性安全,到存在性焦虑,都彰显了风险生存对大学生安全影响的无所不在。而当风险生存已然成为风险社会的一种生存常态,“学会风险生存”就成为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学会风险生存”就是要求大学生要充分认识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本质,树立风险理念,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健康体魄和良好心态,积极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从而为应对风险生存奠定坚实基础。“促进风险发展”,隐喻着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的实践可能。从根本上讲,风险发展就是要实现人对风险的现实超越。这种现实超越,既是对人在风险社会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发展困境的适应和突破,又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对大学生而言,发展存在着现实的风险和困境,但风险发展在实践中是可能的。“促进风险发展”就是要求大学生要突破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发展困境,大胆创新,勇于迎接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努力在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中寻找新的“确定性”,在对个体生活的反思性选择中较好地把握人生“富有命运特征的时刻”,逐渐摆脱发展困境,不断实现对现实风险的超越,从而促进“自我实现”的实现,促进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实现风险规避”,为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提供了现实的路径选择。当风险成为我们生活中“作为常规的例外”,对风险的规避就成为人类共同的时代责任和现实话题。风险规避对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而言,现实路径是多维的。从宏观视角来看,国家是风险社会中最主要的责任主体,因而建立责任政府,加强风险复合治理,实际上就是强化落实风险责任,为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奠定扎实社会基础,营造良好有序的宏观社会环境。从中观视角来看,高校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实践,从形式上看是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从本质上讲,创建“平安校园”的核心目标就是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提供平台和抓手。从微观视角来看,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关乎大学生未来在风险社会条件下能否顺利实现风险生存和风险发展,是大学生实现风险规避的基本保障,因而超越风险,已然成为大学生的内在追求。
许彦华[6](2013)在《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干扰了市场秩序,也给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以食品企业的诚信问题令人堪忧。本文打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以静态分析和概念研究为主的局限,尝试将生命科学中的“基因”概念引入企业诚信文化研究中,运用文献、类比及实证等分析方法,将企业视为生命体,探索和揭示其诚信文化基因的生成渊源、衍变过程和变异选择,在深入分析当代中国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与病变的现状及根源的基础上,系统论证企业诚信文化基因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及失信的危害,最后提出培育与重塑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策略与方案,以期发展和完善目前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诚信文化建设。文化是一种在社会领域具有基因色彩的遗传因子。文化基因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具有多维传承性、变异性和无形性等基本属性的文化表征与传承单位。位于企业惯习深层结构之中的诚信文化基因是决定企业生命体生成的根本内在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命体的基本性状及寿命,其同样具有多维传承性和变异性。我国现代许多企业重视诚信建设,使企业的诚信文化基因保持着健康状态,如海尔集团和联想集团等,但也有一些企业违背诚信,使得诚信文化基因出现了严重的病态,如地沟油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就说明我国当代企业的诚信文化基因出现了弱化、矮化和癌化等病症。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包括基因传承复制和进化变异两种形式。价值观的认同决定着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复制与传承,而传承中企业培训、连锁、加盟等内部变异或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企业伦理价值观的进化。从长寿企业北京同仁堂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长寿原因的考证中,可知企业诚信文化基因复制传承和正向变异的内容和路径。企业诚信文化基因退化即指基因病变,这主要包括基因结构缺陷化、基因绌养化以及基因病态化三种表现。究其病变根源,主要有三:其一,文化冲击与冲突致使社会道德危机;其二,企业单纯利益最大化观念致使价值观扭曲;其三,制度缺失致使规范不力。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变不仅仅危害企业自身生存,还危及他人安全,危害社会经济发展,破坏社会良好秩序,并有损国家形象和声誉。为此,我们急需培育和重塑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这需要从资源攫取、制度建构和路径选择三方面着手,具体包括:第一,传承中华儒家思想之精华,汲取晋商的商业诚信文化精髓和徽商的诚信文化营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借鉴西方文化和契约制度及法治机制;第二,健全企业外部诚信相关立法和企业内部诚信激励机制,这包括建立政府诚信制度,用公权来示范企业诚信建设,建立社会各相关机构诚信制度,用环境氛围来约束企业诚信建设,以及建立企业失信惩罚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企业诚信管理监控机制和公开民主决策机制;第三,要完善企业诚信思想建设,通过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共信圈”,在企业员工中营造自律自制的诚信文化氛围,以及完善诚信文化沟通的工作渠道,来积极塑造企业内部的诚信价值观。这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资源优势,营造诚信文化基因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制度环境和道德氛围,以从根本上修复我国企业诚信文化因子,使其健康、繁荣地传承下去。
欧阳贞诚[7](2010)在《1965年以来美国的外来移民及其经济影响》文中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颁布之后,美国的外来移民潮发生了显着变化,移民的教育程度与技能水平等均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与趋势。与此同时,美国也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经济重构,即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围绕着外来移民的经济影响问题,美国社会再次爆发了空前的激烈争论。许多美国人认为当代移民已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本文利用大量的美国政府原始文献、各类研究机构报告以及学者的相关着述,运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综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美国的当代移民及其经济影响问题做一历史考察。全文由绪论、五章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同时也对中外学者关于这一课题的相关研究做了一个概要的评述;第一章回顾了1965年以来的移民潮,着重探讨了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形成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分析1965年以来入境移民的不同类别,并对移民潮形成的原因加以探讨;第二章考察了当代移民的人口、教育程度、职业类别以及居住分布等方面的特征,对他们呈现出来的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作了详细分析;第三章从美国经济重构的视角探讨了当代美国经济对外来移民的需求,同时也考察了当代移民在美国就业市场中的经济同化。它表明,当代移民的到来仍是满足美国经济需求的一个直接结果,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移民也将在美国逐步实现经济同化;第四章针对美国人关于移民的经济影响的争论,对移民的就业市场影响与福利影响作以历史的考察,表明当代移民并未对美国经济产生消极影响,相反,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看却产生了较为积极的经济影响;第五章探讨了当代移民对于美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分别从移民与劳动力供应以及高、低技术移民与美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层面,并结合以个案分析,来说明当代移民对于美国经济的重要意义;结语部分对当代移民的经济影响问题作以简要总结,认为当代移民仍对美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并非是妨碍经济发展的包袱。同时,笔者也提出了探讨移民经济影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移民的经济性影响与非经济性影响;(2)移民的宏观经济影响与微观经济影响;(3)移民的长期经济影响与短期经济影响;(4)移民的显性经济影响与隐性经济影响。
二、“号码携带”不可规避的变革风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号码携带”不可规避的变革风暴?(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应用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大数据的产生、应用与伦理问题 |
2.1 大数据的产生 |
2.1.1 大数据的概念界定——从数到大数据 |
2.1.2 大数据的特征 |
2.1.3 大数据的形成原因 |
2.2 大数据的应用 |
2.2.1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
2.2.2 大数据的应用情况 |
2.2.3 大数据思维变革的哲学依据 |
2.3 大数据的伦理问题 |
2.3.1 大数据伦理界定 |
2.3.2 大数据伦理问题列陈 |
2.3.3 大数据伦理问题的价值维度 |
2.4 技术与社会互动论下的大数据伦理问题 |
2.4.1 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2.4.2 技术决定论下大数据伦理问题的危害 |
2.4.3 社会制约论下大数据伦理问题的原因 |
3 大数据应用引发的平等问题——数据鸿沟与数据霸权 |
3.1 数据鸿沟的加剧 |
3.1.1 由知识鸿沟到数据鸿沟 |
3.1.2 数据鸿沟的产生原因 |
3.1.3 数据鸿沟的表现与危害 |
3.1.4 对数据鸿沟的反思 |
3.2 数据霸权的产生 |
3.2.1 数据霸权产生的原因 |
3.2.2 数据霸权的危害 |
3.2.3 数据资本的形成与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大数据应用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隐私侵犯与数据泄露 |
4.1 大数据对隐私的侵犯 |
4.1.1 隐私概念的辨析与理解 |
4.1.2 大数据侵犯隐私的原因 |
4.1.3 大数据侵犯隐私的表现与危害 |
4.2 数据泄露的频发 |
4.2.1 数据泄露的原因 |
4.2.2 数据泄露的表现形式 |
4.2.3 数据泄露的后果 |
4.3 本章小结 |
5 大数据应用引发的数据环境问题——数据作假与数据过载 |
5.1 数据作假的后患 |
5.1.1 数据作假的理论辨析 |
5.1.2 数据作假的原因 |
5.1.3 数据作假致使现实失真 |
5.2 数据过载的危机 |
5.2.1 数据过载是一种环境伦理问题 |
5.2.2 数据过载的原因与必然性 |
5.2.3 数据过载的后果与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大数据伦理问题的治理策略 |
6.1 借助大数据革新的优化进路 |
6.1.1 坚持大数据特征的发展之路 |
6.1.2 融合节俭思维的绿色之路 |
6.1.3 包含伦理要求的革新之路 |
6.2 基于“规范性原则”的伦理层面治理 |
6.2.1 尊重自主原则 |
6.2.2 知情同意原则 |
6.2.3 无害原则 |
6.2.4 有利原则 |
6.2.5 公正原则 |
6.3 加强法律法规层面的约制 |
6.3.1 强化数据主体的权利 |
6.3.2 规范数据的流通转移 |
6.3.3 限制数据的多次使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19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赛博格”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赛博格”的当代景观与科幻呈像 |
第一节 义体人类的发展演变 |
一、生物进化的技术狂想 |
二、人机嵌合的形象构想 |
第二节 历史语境的科幻表达 |
一、赛博朋克的微观政治 |
二、科学研究的重心转移 |
第三节 后人类纪的边界重构 |
一、现代智人的概念延展 |
二、奇点理论的未来思考 |
第二章 “赛博格”的艺术表现与文学原型 |
第一节 朋克美学的文化浪潮 |
一、嬉皮主义的反叛意识 |
二、蒸汽朋克的叙事风格 |
第二节 科学奇幻的审美特征 |
一、魔幻意象的混合运用 |
二、小说类型的技法交融 |
第三节 文学原型的时代阐释 |
一、古代神话的原始记忆 |
二、洛氏恐怖的心理唤醒 |
三、共感自我的当代返魅 |
第三章 “赛博格”的文化表征与未来症候 |
第一节 灾变主题的隐喻模式 |
一、机器隐喻的身体观念 |
二、疾病隐喻的反污名化 |
第二节 生物技术的危机想象 |
一、生化病毒的权力映现 |
二、后启示录的人性异化 |
三、科学崇拜的伦理困境 |
第三节 赛博空间的主体建构 |
一、虚拟现实的双向联动 |
二、都市人群的自我审视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何谓布克奖 |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
(四)选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
(一)布克奖的设立 |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
三、轮回与重构 |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
一、元叙事的终结 |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
(三)作者之死 |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
(二)自我边缘化 |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
(一)“欲望中的暴力” |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
(一)人性的危机 |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
三、美的哀悼 |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从“花街”到“耶路撒冷” ——论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徐则臣的小说空间及社会内涵 |
第一节 地志空间与社会文化 |
一、宏观的地域空间 |
二、微观的生活空间 |
第二节 心理空间与社会关系 |
一、痛失身份的焦虑 |
二、孤独寂寞的情怀 |
第三节 神圣空间与社会信仰 |
一、火车 |
二、大和堂与斜教堂 |
第二章 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策略 |
第一节 空间叙事结构 |
一、嵌套结构 |
二、主题——并置结构 |
三、圆圈结构 |
四、“1+1”式互文对话性结构 |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变换 |
一、平行视角 |
二、俯瞰视角 |
第三节 嗅觉空间 |
一、虚化空间 |
二、氛围空间 |
第三章 徐则臣小说空间叙事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空间如何重述历史 |
第二节 “半路上”的新乡土文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安全素质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现实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关于大学生安全素质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外大学校园安全管理和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研究 |
(三) 风险社会理论视角的大学生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素质的基本涵义 |
(二) 安全素质的内涵、外延和特征 |
(三) 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安全素质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实证研究法 |
(三) 跨学科研究法 |
六、学科定位与研究思路 |
(一) 学科定位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风险社会理论概观及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
一、风险社会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 |
(一) 风险社会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 风险社会理论的发展历程 |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
(一) 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 风险社会理论的价值及其局限 |
三、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
(一) 风险意识 |
(二) 风险生存 |
(三) 风险发展 |
(四) 风险规避 |
第二章 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安全素质现状及其归因分析 |
一、风险社会中的安全问题及风险社会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的重要性 |
(一) 风险社会中的安全问题 |
(二) 风险社会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的重要性 |
二、大学生安全素质现状的定量研究 |
(一) 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 |
(二) 大学生安全知识现状 |
(三) 大学生安全技能现状 |
三、大学生安全素质现状的质性研究 |
(一) 大学生风险意识现状 |
(二) 大学生风险生存现状 |
(三) 大学生风险发展现状 |
(四) 大学生风险规避现状 |
四、大学生安全素质现状归因分析 |
(一) 中国进入“风险社会”客观现实的影响 |
(二) 现行学校教育体制的制约 |
(三) 家庭教育的误区 |
(四) 大学生个体因素的作用 |
第三章 树立风险意识 |
一、风险意识——从贝克的“第二次启蒙”谈起 |
(一) 何谓启蒙 |
(二) 贝克的风险意识启蒙思想 |
(三) 大学生的风险意识 |
二、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基本内容 |
(一) 忧患意识 |
(二) 反思意识 |
(三) 责任意识 |
(四) 主体意识 |
(五) 竞争与合作意识 |
第四章 学会风险生存 |
一、风险生存对大学生安全的影响 |
(一) “世界风险社会”的到来 |
(二) “抽象系统大规模侵入” |
(三) “本体性安全”受到威胁 |
(四) “存在性焦虑”的产生 |
(五) “自我认同”危机的出现 |
二、大学生风险生存之应对 |
(一) 树立风险理念 |
(二) 锻炼健康体魄 |
(三) 培养良好心态 |
(四) 学习安全知识 |
(五) 掌握安全技能 |
第五章 促进风险发展 |
一、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的发展困境 |
(一) 风险的副作用 |
(二) 确定性的终结 |
(三) 风险的社会放大 |
(四) “现代性的断裂”的影响 |
(五) “自我的磨难”的成长代价 |
二、风险的机会 |
(一) “文雅冒险的勇气” |
(二) 个体的反思性选择 |
(三) “富有命运特征时刻”的把握 |
(四) 大学生的生活规划 |
(五) 大学生的“自我实现” |
第六章 实现风险规避 |
一、建立责任政府,加强风险复合治理 |
(一)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风险治理困境 |
(二) 建立责任政府 |
(三) 加强风险复合治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二、高校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实践——以北京高校为例 |
(一) 从“平安中国”到“平安校园”——风险社会的内在诉求 |
(二) 首都高校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实践 |
(三) 高校“平安校园”创建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及安全素质提升 |
三、超越风险——大学生的个体追求 |
(一) 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公民责任伦理精神的培育 |
(二) “知识的风险”——知识的必要及其限度 |
(三) 大学生的“实践性存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理论分析 |
2.1 基因基本理论 |
2.1.1 基因的概念 |
2.1.2 基因的特性 |
2.1.3 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
2.2 文化基因 |
2.2.1 文化基因的内涵 |
2.2.2 文化基因的特征 |
2.2.3 文化基因的作用 |
2.3 企业文化基因 |
2.3.1 企业文化的内涵 |
2.3.2 企业文化基因的涵义 |
2.3.3 企业文化基因的特征 |
2.3.4 企业文化基因的结构 |
2.3.5 企业文化基因的功能 |
2.4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 |
2.4.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内涵 |
2.4.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特征 |
2.4.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现状 |
3.1 诚信文化基因的历史演变 |
3.1.1 古代诚信文化基因 |
3.1.2 现代诚信文化演变 |
3.2 诚信文化基因良性发展的现代企业 |
3.2.1 海尔集团诚信文化基因的传承 |
3.2.2 联想集团诚信文化基因的复制 |
3.3 诚信文化基因问题企业分析 |
3.3.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弱化 |
3.3.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矮化 |
3.3.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癌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进化 |
4.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传承(复制) |
4.1.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传承(复制)决定因素 |
4.1.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传承(复制)路径 |
4.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进化变异 |
4.2.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变异的动因 |
4.2.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变异的内容及路径 |
4.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案例分析 北京同仁堂考证 |
4.3.1 以诚信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
4.3.2 诚信者以“仁”为本 |
4.3.3 诚信者以“义”至上 |
4.3.4 诚信者以“质”为根 |
4.3.5 诚信者以“和”凝聚力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退化 |
5.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变的态势 |
5.1.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缺陷化 |
5.1.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绌养化 |
5.1.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态化 |
5.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变的根源 |
5.2.1 思想与文化的冲击致使社会道德危机 |
5.2.2 企业单纯利益最大化观念致使价值观扭曲 |
5.2.3 制度缺失致使规范不力 |
5.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变的危害 |
5.3.1 危害人身健康与安全 |
5.3.2 危害社会经济发展 |
5.3.3 危害国家良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经验借鉴 |
6.1 传承我国优良诚信文化基因 |
6.1.1 传承儒家思想文化之精髓 |
6.1.2 汲取晋商的商业诚信文化精华 |
6.1.3 汲取徽商的商业道德及诚信文化营养 |
6.2 借鉴西方文化理念 |
6.2.1 鉴西方契约规则理念 |
6.2.2 鉴西方伦理保障机制 |
6.3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之精髓 |
6.3.1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法律体系模式 |
6.3.2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及管理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培育 |
7.1 传承诚信价值观——指导企业诚信文化基因有机复制 |
7.1.1 向企业传承(复制)政策导向 |
7.1.2 向企业家传承诚信价值观 |
7.1.3 培育员工诚信价值观 |
7.2 健全诚信制度——保障企业诚信文化基因有序传承 |
7.2.1 企业外部诚信制度 |
7.2.2 企业内部诚信制度 |
7.2.3 诚信激励机制 |
7.3 完善诚信思想建设——促进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良性进化 |
7.3.1 企业道德建设 |
7.3.2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
7.3.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7.4 培育企业诚信影响因子——推动企业诚信文化基因健康发展 |
7.4.1 政府诚信 |
7.4.2 个人诚信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1965年以来美国的外来移民及其经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相关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与意义 |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五 概念界定及其他说明 |
第一章 美国1965年以来的移民潮 |
第一节 1965年移民法的形成及其影响 |
第二节 1965年以来的新移民潮 |
第三节 当代移民潮的成因分析 |
第二章 当代外来移民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移民的人口特征 |
第二节 移民的教育程度与职业分布 |
第三节 移民的居住分布及其特点 |
第三章 机遇与挑战:经济重构背景下的当代外来移民 |
第一节 战后美国经济与职业结构的变迁 |
第二节 美国经济重构对移民的需求 |
第三节 当代移民的经济同化 |
第四章 外来移民对美国就业市场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
第一节 移民经济影响之争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移民对美国就业市场的影响 |
第三节 移民与美国社会福利 |
第五章 外来移民与美国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移民对美国劳动力的影响 |
第二节 高科技移民及其经济贡献 |
第三节 低技术移民对美国经济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号码携带”不可规避的变革风暴?(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应用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 赵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19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赛博格”现象研究[D]. 王天昊. 江南大学, 2021
-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从“花街”到“耶路撒冷” ——论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D]. 杨永华. 南昌大学, 2018(01)
- [5]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安全素质提升研究[D]. 程诗敏.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9)
- [6]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研究[D]. 许彦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5)
- [7]1965年以来美国的外来移民及其经济影响[D]. 欧阳贞诚.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