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代乡村论文-孙绪芹,张生

中国年代乡村论文-孙绪芹,张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年代乡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播学视域,《东方杂志》,乡村危机,传播绩效

中国年代乡村论文文献综述

孙绪芹,张生[1](2018)在《《东方杂志》对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乡村危机的聚焦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创办于晚清的《东方杂志》是近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乃重要的社会舆论指示器。近代以降,随着四民社会的解体与权势转移,乡村被边缘化,危机四伏。自1920年代中期起,《东方杂志》先后开辟"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农村救济问题""农村写实"等专栏,率先引导社会关注濒临崩溃的农村社会,引导舆论聚焦于长期被忽视的中国广大乡村,并为解决乡村危机提供广阔的争鸣舞台。相关举措激励了一批本土乡村研究者的诞生,推动了本土社会学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官方的乡村改良活动产生有效的互动。然而,由于时代局限,这一绩效还难以摆脱自身困境。(本文来源于《民国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蔡胜[2](2018)在《20世纪二叁十年代知识精英关注中国乡村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知识精英对乡村持续和集中的关注书写了近代中国乡村问题。关注乡村的视角重心由农业、农民逐渐发展到农村,救亡色彩鲜明。同时,乡村也被置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视角下予以讨论和观察,时代特点显着。时人关注乡村也存在农民主体缺失、与乡村实情并不契合等问题。如何立足乡村实情,正确认知时人关于乡村的讨论、研究与实践,始终是推动近代中国乡村研究的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探讨近代知识精英对乡村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有其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民国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韦玮[3](2018)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乡村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20世纪早期的中国乡村研究,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部分中国乡村研究,重点分析我国乡村研究中的追踪研究、历史记忆、社会变革和乡村移民几个方向的研究,这些研究直接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乡村的很多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中的"乡村"研究趋势。(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陈娉娉[4](2018)在《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乡村教育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二叁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的大变动时期,相对于城市中的现代化进程,广大农村停滞不前,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围绕着农村和农民问题,一些知识分子和社会团体设计出多种改造方案,开始将目光投向占中国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身上,认为中国社会的改造,必须着力于民间社会、大众社会的启蒙和建设,由此开展了一场影响较大的乡村教育实践活动。乡村教育实践活动是把一个村庄或几个村庄,规划成一块适当的区域,按照计划,将这一区域的农民集中起来,对他们的文化生活、经济生产以及农村基层政治组织的构建,进行教育指导训练,改进其整个生活环境,以期达到自给自立自治效果,完成社会改造与社会重建目标。20世纪二叁十年的乡村教育实践的领袖人物与典型试验区有:黄炎培与徐公桥试验区、晏阳初与定县试验区、陶行知与晓庄师范学校、梁漱溟与邹平试验区等。这些乡村教育实践活动共同目的是:以社会改造与重构为宗旨,走向乡村设立试验区。全区内,在经济方面教导农民改善生计之法等;文化卫生方面普及教育、改良民风以及清洁卫生健全体魄等;政治上,建设全区团体组织、公共治安等。以达到教救其愚、富救其穷、政化其私、医其散,无私不散可以结合为团体,进行重构改造社会,实现民族自救。这在当时是探索救国出路的一种尝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改变了乡风民貌。本文拟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围绕20世纪二叁十年代四个典型的中国乡村教育实践模式展开研究,总结乡村教育实践的共同特色,揭示这一实践活动在社会重建和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与意义,并总结这次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可以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战略,对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总体看来,20世纪二叁十年代乡村教育实践是当时探索中国出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路径,乡村建设者的认识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今天我们回看20世纪二叁十年代的乡村教育实践,发现他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一些仍旧存在。虽然时代已经证明,他们的改良路线无法挽救中国,但他们对问题的观察视角和改良方法对于今天的深化社会改革,可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谢建平[5](2018)在《20世纪30年代苏维埃制度对中国乡村社会的秩序再造》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共将苏维埃革命的触角伸入广袤的中国乡村之时,失序的乡村社会考验着苏维埃政权的乡村治理能力。中共以阶级斗争作为乡村权力再造的重要切入点,推动苏维埃制度在乡村中的确立,唤起了权力主体的民主意识觉醒,使国家权力顺利嵌入乡村基层政权。苏维埃政权成功实现对乡村民众的赋权,并导入新的委员代表制度,构建了一个超越传统的全能型政权,通过重构社会组织的机能,再造乡村社会秩序的国家意志得以体现。(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期刊2018年01期)

李瑞峰[6](2018)在《《东方杂志》对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危机报导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利用军事及政治压力强行打开中国大门,封闭的中国开始被迫认知世界。此后伴随着条约制度所附带资本主义工业化、近代化等技术与价值因素的进一步输入,在以通商口岸为基地逐渐向内地渗透,传统中国城乡一体,以小农经济为主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状况被打破,中国逐渐步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乡村社会逐渐衰落的迹象开始显现并日益恶化。尤其是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乡村积累已久的矛盾爆发,农村经济破产、农村金融枯竭、农民离村潮等一系列严重的事实使得乡村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崩溃边缘。此时由于中国知识界对于以往社会革命忽视乡村的反思,中国社会开始重新审视乡村的价值所在,严重的乡村危机进入舆论的关注视野。而作为近代舆论载体的报纸杂志自然也参与到这一时代性问题的讨论之中,《东方杂志》就是其中重要代表之一。《东方杂志》作为近代专业性最强的学术性杂志,自清末创办以来就一直对于社会状况有着敏锐的观察和及时的报导,特别是在二十世纪20年代前期对于近代都市发展、粮食短缺的关注以及农民运动的关注,使其建构了有效的社会舆论话语体系,成为关注近代以来乡村社会变迁的时代性背景。针对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危机,《东方杂志》则不例外的给与了持续关注,在这一时期登载了大量有关农村社会状况的调查报告和有关乡村危机对策讨论的文章,成为时人关注乡村、复兴农村问题谈论的一个广阔舆论平台。本文试图通过对《东方杂志》有关二十世纪20-30年代乡村危机的报导内容进行梳理,来理清《东方杂志》对于乡村危机这一时代性问题的关注内容和其特点,从而分析媒介报导视野之中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危机的成因及其相应的挽救乡村危机措施,并进而探讨《东方杂志》乡村危机舆论报导的价值所在。(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8-03-01)

马俊亚[7](2016)在《用脚表述: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乡村危机的另类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二叁十年代,对中国乡村危机的论说达到了惊人的数量。但对乡村危机的描述,相当部分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这些叙述把世界市场带来的暂时性经济波动视为社会不可消除的终极矛盾。事实上,即使是危机时期,近代江南工商业经济仍蕴藏着无穷的活力。中国乡村社会真正的危机,不是苦于世界市场的波动,而是苦于与世界经济的隔绝。在一些灾患较少的农耕地区,农家经济确实苦于内卷化;而灾患深重地区的农民,则更苦于不能内卷化。农民通过脚来表述的二叁十年代乡村危机,更加真实地揭示了中国地区性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中国乡村社会的本质矛盾。(本文来源于《文史哲》期刊2016年05期)

徐玉英[8](2016)在《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乡村危机的书写偏向——以江苏开弦弓村、山东台头村、福建黄村为考察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二叁十年代,"危机"与"崩溃"构成了描述中国乡村的主流取向。经济、社会及教育危机主导了这一时期中国叁农问题的书写基调。然而,在早期中国人类学家费孝通所书写的江苏开弦弓村、杨懋春笔下的山东台头以及林耀华记述的福建黄村,却基本上呈现出一幅较为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这一时期史料中俯拾皆是的乡村经济、社会和文教叁大危机与这叁个村落有的实际状况并不完全相符。进而对这一时期乡村危机"大理论"下的乡村书写提出了一定的质疑。(本文来源于《琼州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刘愿[9](2016)在《田赋、地租与中国传统社会乡村结构变迁——基于20世纪20—30年代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流观点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土豪劣绅的土地兼并导致农民失地,大量失地农民导致社会动荡甚至朝代更替。实际上,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具有人多地少的要素禀赋结构、小农经济下的低积累水平的特征,国家田赋是理解中国传统社会农民失地的一个关键因素。高田赋削弱了小土地所有者特别是自耕农的自生能力,自耕农沦为半自耕农甚至佃农,加剧了佃农之间的竞争,地主可以通过高地租将高田赋转嫁给佃农。因此,高田赋既提高了地租,又加剧了农民失地。基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支持了上述理论假说:国家高田赋使佃农比例和半自耕农比例显着提高、自耕农比例显着下降,同时使地租率显着增加;佃农和半自耕农比例提高使地租率显着增加,自耕农比例提高反而显着降低地租率;在同时控制农佃结构和田赋时,两者对地租的作用均有所减小,而且田赋与农佃结构的交互项系数均显着,表明田赋部分地通过影响农佃结构作用于地租。因此,我们看到的高地租实际上是在人多地少要素禀赋下地主向佃农转嫁高田赋的结果,地主和农民的矛盾背后实际上是国家与农民的矛盾。这个发现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高地租和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之原因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16年06期)

刘晓佳,雷家军[10](2016)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村知识分子的变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知识分子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乡村社会经济转型、知识分子政策转变、乡村社会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开始发生急速的变迁。由城市进入乡村接受改造的"右派分子"等纷纷离开,大批"知识青年"相继返城,造成了乡村文化结构的变化,原有乡村知识分子在市场环境和人才政策的作用下持续流向城市,大量回乡知识分子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下,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为乡村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政策对于乡村文化变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乡村知识分子自身的不懈奋斗,对于乡村文化发展具有基础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中国年代乡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代知识精英对乡村持续和集中的关注书写了近代中国乡村问题。关注乡村的视角重心由农业、农民逐渐发展到农村,救亡色彩鲜明。同时,乡村也被置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视角下予以讨论和观察,时代特点显着。时人关注乡村也存在农民主体缺失、与乡村实情并不契合等问题。如何立足乡村实情,正确认知时人关于乡村的讨论、研究与实践,始终是推动近代中国乡村研究的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探讨近代知识精英对乡村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有其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年代乡村论文参考文献

[1].孙绪芹,张生.《东方杂志》对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乡村危机的聚焦和分析[J].民国研究.2018

[2].蔡胜.20世纪二叁十年代知识精英关注中国乡村的视角[J].民国研究.2018

[3].韦玮.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乡村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J].生态经济评论.2018

[4].陈娉娉.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乡村教育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5].谢建平.20世纪30年代苏维埃制度对中国乡村社会的秩序再造[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8

[6].李瑞峰.《东方杂志》对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危机报导之研究[D].宁夏大学.2018

[7].马俊亚.用脚表述: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乡村危机的另类叙事[J].文史哲.2016

[8].徐玉英.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乡村危机的书写偏向——以江苏开弦弓村、山东台头村、福建黄村为考察中心[J].琼州学院学报.2016

[9].刘愿.田赋、地租与中国传统社会乡村结构变迁——基于20世纪20—30年代的分析[J].学术月刊.2016

[10].刘晓佳,雷家军.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村知识分子的变迁探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6

标签:;  ;  ;  ;  

中国年代乡村论文-孙绪芹,张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