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预报预警论文-韩嘉乐

雷电预报预警论文-韩嘉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雷电预报预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灾害性天气,雷电监测,闪电定位仪,短时临近预报,雷击灾害,雷电灾害,雷电天气,有道,降水预报,降水过程

雷电预报预警论文文献综述

韩嘉乐[1](2019)在《科技支撑 防灾有道》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上半年,广西灾害性天气频发,尤其是桂北、桂西等地,多个站数据打破当地日降水量历史纪录,河流超警戒水位,山洪内涝、滑坡泥石流频发。广西气象部门依靠科技手段,严密监测雷电、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精准预报、及时预警,为全区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提供了强有力的气象科技(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9-07-31)

祁海霞[2](2018)在《青海牧区雷电预报预警工作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雷电活动强度、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青海省雷暴日数分布特征,其次分析了青海牧区雷电预报预警工作现状,最后提出了几点牧区防雷减灾的对策,仅供相关部门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8年19期)

张秀青,陆苗,曾麒麟[3](2018)在《淄博市雷电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探空资料,分析淄博市雷电灾害的预警预报方法。结果表明,35、40 d BZ回波强度顶高分别突破-10、-15℃等温度高度层,对雷电预警效果较好。雷电活动均发生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为20~50 kg/m3的区间,可将其作为判断雷暴发生的充分条件,回波顶高>10 km是预警雷电发生的一个较好的指标。本文归纳出雷电预警流程,并选取4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效果检验,发现该流程在雷暴天气中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王振海,黄志凤,马学莲,王军,刘晓燕[4](2015)在《西宁地区典型雷电天气个例分析及预报预警方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地面、高空常规资料及闪电定位仪、雷达等非常规资料,分析了2011-1013年叁年间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地区8次雷电过程。结果表明,近叁年西宁地区典型雷电天气主要可以分为西风槽型,副高边缘型及两高切变型叁种概念模型,叁种模型可以作为西宁地区雷电天气潜势预报的根据。雷达探测资料分析,影响西宁地区的近7成对流单体主要出现于西宁雷达W-NW-N方向,平均持续时间约20 min左右,平均移动速度为8 m/s左右,减弱或消失方位为SE-E-NE;最大垂直液态函数量和单体个数和闪电频数实时相关性较好,雷达产品的提前指示意义略有不足。最大组合反射率和最大云顶高度和其滞后的闪电频数相关更好,且雷达产品提前量也较大(18-48 min),对于雷电天气的临近预警还是有一定指示意义的,但对于发布雷电预警来说,时间仍略显急促。值得关注的是质心高度和雷电频数的相关性,虽然同期二者数据相关为负,但和滞后36-54 min的闪电频数相关转为正相关,且提前量更大,由前述分析可知,这种最大质心高度接近最大云顶高度后突然下降的特征更容易在雷达产品中判别,可作为雷电天气发生前的特征阈值来确定。最后统计凝练了雷电天气发生发展时的相关物理量预报阈值和相关雷达产品预警阈值,尝试建立了青海省西宁地区雷电天气短时预报和临近预警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5-10-14)

熊宇,苟阿宁,阮羚[5](2015)在《雷电临近预报方法在输电线路雷击预警中的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雷电临近预报方法在输电线路雷击预警中的应用,以2013年湖北省宜昌地区一次电力线路雷击灾害事件为例,基于高分辨实时雷达资料和二维闪电定位资料,建立了一种雷电临近预报模型,从而实现对某一区域未来30 min雷电的临近预报;在此基础上,采用雷电预报区域和输电线路网格化方法,计算输电线路和临近雷电预报区域之间的距离,并实现输电线路雷击临近预警。该方法简单、实用,其预警结果可供电力部门进行输电线路雷击风险评估时参考,特别适合于电力部门使用推广。(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5年03期)

刘庆裕[6](2015)在《广州市雷电灾害预警预报平台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国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雷电灾害是地球上迄今为止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最严重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破坏力大,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大威胁。雷电活动在广东地区十分活跃,每年由于雷电灾害导致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其比重占了所有气象自然灾害的四分叁以上。特别是在二千年以后,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广州市防雷部门联合相关的气象单位,积极开展广州地区雷电灾害预警预报监测等各项相关系统的研发和构建。为了减少雷电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该系统将会以解决“叁个一”问题为目标,即预警预测雷电灾害做到“提前一小时”,雷电瞬时发生监测做到“超前一小时”,关于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做到“最后一公里”。通过以上系统的构建,将会大大提高广州市气象部门应对雷电突发灾害或雷击事故的应对能力。本文基于广东省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项目,参考了GIS的相关软件产品和开发理论,深入研究了GIS开发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结合ArcGIS和ArcEngine各自的优势,使两者紧密结合成为该系统的开发应用平台。结合ArcGIS和ArcEngine各自的优势,使两者紧密结合成为该系统的开发应用平台。根据实际的研究数据所得,本文从系统架构和数据库构造两方面对预警平台进行了深度的设计,并最终为实现两大功能给出可行的模块方案:各相关数据渲染方面的实现和加载功能的设计,以及电子地图优化显示和加载技术。在进行预警预测测试的同时,短期临近雷电灾害预警预报方面的技术也有所涉及,并且研究了雷电潜势预警预测监测模型的构建。综上所述,实现了数个预期的功能,包括空间地理数据与雷电相关数据的实时结合联动数据查询,各地汇总过来的雷电定位仪和大气电场探测仪数据的统一接受和可视化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筛选分类查询以及相关参数的专题分析等多样性的电子地图信息查询功能,为构建雷电灾害预警预报监测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3-25)

刘维成,陶健红,邵爱梅,郑新[7](2014)在《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技术简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监测、预警和预报3个方面介绍了雷电研究的技术方法,目前国内外最新面向业务应用的研究表明:不同技术共存的多源化观测设备,有效地提高了雷电探测效率;以天气形势分型为主的雷电潜势预报,其预报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其预报精细化程度不够,引入适合本地的物理量参数实现对其结果校准,可以有效地提高雷电潜势预报的准确率;随着数值模式预报向全球化、精细化的发展,基于数值模式的雷电潜势预报是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建立在多种高观测频次资料融合和有效外推基础上的临近预报,可提高雷电活动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大幅提高雷电预警的提前时间。(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4年03期)

张腾飞,尹丽云[8](2013)在《低纬高原雷电可自动预警预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通讯员张腾飞 尹丽云报道 2月1日,受云南省科技厅委托,在省科技情报研究院组织下,专家验收组对省气象台承担的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低纬高原雷电自动预警预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超额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的研究任务,(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3-02-18)

吴恒,孙鸿雁,裴春明,冯旭[9](2012)在《四平地区冷锋前部雷电天气预警预报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Micap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1~2010年四平市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资料分辨率受限制的情况下,Micaps中分析可以很好的诠释环流背景以及一些较细小的系统;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发展和大尺度环流背景有关,强对流发生的条件:丰富水汽、不稳定能量、动力条件触发、高低空的岭暖配合和垂直风切变等气象因子;然而,在不同的天气背景和不同要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强对流性质、范围、强度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统计近10年的雷电个例,总结建立了"四平地区冷锋前部雷电天气模型",并利用它做2011年6~7月四平地区雷电天气预报,结果显示,该模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能较好的完成此背景下四平地区的雷电天气预报预警。(本文来源于《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期刊2012-10-26)

靳小兵,卜俊伟,李一丁,陆茂[10](2012)在《四川省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省防雷中心利用闪电资料建立了雷电监测业务系统;采用决策树法,结合T213模式资料和地面探空资料建立了雷电预报业务系统;采用配料法,结合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建立了雷电短时临近预警系统,2008年中心引入CAMS_LN-WS系统,结合原有预警产品生成适合四川省的雷电短临预警产品。经过5年的效果验证,四川省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准确率达到85%,系统产品对政府组织防灾减灾工作所提供的支撑有效降低雷电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雷电预报预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雷电活动强度、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青海省雷暴日数分布特征,其次分析了青海牧区雷电预报预警工作现状,最后提出了几点牧区防雷减灾的对策,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雷电预报预警论文参考文献

[1].韩嘉乐.科技支撑防灾有道[N].中国气象报.2019

[2].祁海霞.青海牧区雷电预报预警工作现状研究[J].河南科技.2018

[3].张秀青,陆苗,曾麒麟.淄博市雷电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8

[4].王振海,黄志凤,马学莲,王军,刘晓燕.西宁地区典型雷电天气个例分析及预报预警方法初探[C].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5

[5].熊宇,苟阿宁,阮羚.雷电临近预报方法在输电线路雷击预警中的应用初探[J].暴雨灾害.2015

[6].刘庆裕.广州市雷电灾害预警预报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7].刘维成,陶健红,邵爱梅,郑新.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技术简述[J].干旱气象.2014

[8].张腾飞,尹丽云.低纬高原雷电可自动预警预报[N].中国气象报.2013

[9].吴恒,孙鸿雁,裴春明,冯旭.四平地区冷锋前部雷电天气预警预报模型[C].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12

[10].靳小兵,卜俊伟,李一丁,陆茂.四川省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2

标签:;  ;  ;  ;  ;  ;  ;  ;  ;  ;  

雷电预报预警论文-韩嘉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