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北冰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属,有机质,同位素,白令海-西北冰洋海
西北冰洋论文文献综述
吴寨[1](2018)在《白令海—西北冰洋和中国南海沉积物中金属的来源解析与沉降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白令海-西北冰洋海域及中国南海西部(越南东部沿岸)为研究区域,利用210Pb定年技术、铅同位素、C/N和δ13C示踪技术,分析白令海、西北冰洋和中国南海沉积物中金属(Fe、Mn、Pb、Zn、Cu、Ni)和有机质的含量、分布和来源,同时对比研究西北冰洋和中国南海沉积柱中金属和有机质的沉降历史变化,并结合当地人为活动的历史进程,重点讨论北极和南海沉积物中金属和有机质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自然和人为活动对当地金属和有机质的相对贡献程度,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白令海与西北冰洋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金属Ni,Cu,Zn,Pb,Fe和Mn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 14.31~76.9 mg/kg,5.51~57.64 mg/kg,62.54~155.84mg/kg,9.74~31.97mg/kg,1.94~5.94%和 0.17~12.39g/kg。西北冰洋沉积柱中金属 Ni,Pb,Fe,Mn,Cu 和 Zn 的浓度分别为 19.36~48.82mg/kg,15.83~24.72 mg/kg,2.16~5.02%,0.32~8.88 g/kg,12.53~27.63 mg/kg 和 75.49~170.41 mg/kg。(2)根据铅同位素示踪结果,白令海-西北冰洋海域金属主要来自当地地壳基岩组成。沉积柱中铅同位素的历史变化则说明了全球工业活动进程对该海域金属沉降有相应影响。C/N和δ13C示踪研究结果说明当地颗粒有机质输送以海源为主。(3)南海沉积柱中金属Pb,Cu,Ni,Zn,Fe和Mn的浓度分别为9.86~16.95 mg/kg,10.55~22.99 mg/kg,22.84~43.37 mg/kg,68.07~101.43 mg/kg,1.80~3.21%和0.27~0.58 mg/g,其金属浓度普遍低于西北冰洋沉积物。(4)根据铅同位素示踪结果可知,南海金属来源主要包括来自中国的大气传输、珠江叁角洲的地壳基岩、越南的陆源输送。(5)根据有机质中C/N和δ13C的研究结果,南海有机质主要来源与北极相似,大部分均为大洋自生来源,越南沿岸的河流输送对南海西部有机质的贡献较小,而以大洋浮游植物(海藻)碎屑的贡献为主。(6)两处海域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沉积柱中金属整体上呈现无污染、轻度富集状态,说明了白令海-西北冰洋海域和南海沉积物受人为活动影响有限,主要受当地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为影响的程度未达显着污染水平。(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黄晓璇,王汝建,肖文申,章陶亮[2](2018)在《西北冰洋楚科奇海台晚第四纪以来陆源沉积物搬运机制及其古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西北冰洋楚科奇海台的ARC7-P12岩心的沉积物颜色旋回、XRF-Ca和Mn元素相对含量,有孔虫丰度,粗组分含量,粒度组成及其端元的综合分析,并与该地区其他沉积物岩心对比,将ARC7-P12岩心划分为深海氧同位素(Marine Isotope Stages,MIS)5期以来的沉积序列。该岩心的粒度端元分析结果显示,该岩心峰态中值2和9μm组分的端元分别代表由雾状层和底流搬运的沉积物;峰态中值为30以及110μm组分的端元代表海冰以及冰山搬运的沉积物。MIS 5以来的冰消期和间冰期,由于海冰和冰山融化以及海域开阔,沉积物主要由海冰以及冰山搬运,粗组分含量显着升高。冰期由于海冰覆盖,冰盖的生长和阻挡,以及表层洋流减弱,底流和雾状层搬运相对增强,细颗粒沉积物增加。(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8年02期)
刘诗瑶[3](2017)在《第八次北极科考实现叁个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实现多项历史性突破。自1999年首次开展北极科考以来,我国北极考察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为什么要加快探索北极?北极航道现状如何?北极科考还有哪些方面亟待加强?近日,采访了相关极(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7-11-10)
汪南[4](2017)在《中国第八次北极考察起航在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通讯员汪南) 中国第8次北极科考队出征在即,7月18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在上海召开新闻通气会,透露国家海洋局于7月20日至10月10日组织实施的北极科学考察航次将呈现多个亮点。据悉,本次考察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为平台,在白令海、楚(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7-07-19)
陈勉[5](2017)在《北太平洋至西北冰洋多环芳烃的海—气界面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中国第4次和第6次北极科考期间采用主、被动不同采样方法采集了北太平洋至西北冰洋大气和海水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样品,获得了大空间尺度上PAHs在大气和表层海水中的含量、分布和来源及北冰洋中心海区PAHs的垂直分布特征等生物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PAHs的海-气界面过程,主要初步结论如下:2010年7-9月第4次北极科考期间,采用主动采样方法采集了表层海水和北冰洋中心海盆区垂直站位PAHs样品。表层海水中溶解态∑7PAH浓度范围为1.08-5.25 ng/L,平均浓度为2.00 ng/L,总体上呈现出从北太平洋到西北冰洋浓度逐渐下降的分布趋势,大气和洋流的长距离输送对PAHs的水平空间分布影响较大。溶解态∑7PAH的垂直剖面分布呈现表层富集、随深度增加浓度减小的特征,这一分布规律主要受到北冰洋水体垂直层化作用和水柱中颗粒沉降过程的影响。比值法判断PAHs来源表明,北太平洋至西北冰洋表层海水中PAHs来自于混合来源,主要来自于燃烧来源。海-气交换通量计算结果表明,2010年,北太平洋至西北冰洋,Acpy和Acp呈现微弱的挥发趋势,其它PAHs呈现明显的沉降趋势。2014年7-9月第6次北极科考期间,采用被动采样方法采集了走航大气和表层海水中PAHs样品。表层海水中自由溶解态∑11PAH浓度范围为1.83-16.19 ng/L,平均值为8.54ng/L。总体来看,∑11PAH浓度呈现出随纬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近岸来源、洋流的长距离输送对自由溶解态PAHs的水平空间分布影响较大。大气中气态∑9PAH浓度范围是0.67-12.55 ng/m3,平均值为3.57 ng/m3。气态∑9PAH总体呈现随纬度增加浓度减少的分布趋势。表层海水的挥发和气团迁移对气态PAHs的水平空间分布影响较大。比值法判断PAHs来源表明,北太平洋至西北冰洋海域的PAHs来自于燃烧来源。海-气交换通量计算结果表明,2014年,从北太平洋至西北冰洋,PAHs呈现净挥发趋势。以上海-气交换研究均采用双膜理论的方法,只考虑了污染物在气态和海水溶解态间的“扩散”过程,忽略了实际环境中PAHs在大气、海水中的溶解态与颗粒态分配平衡、干/湿沉降和降解等过程。此外,双膜理论假设界面两侧存在稳定的等效膜层和物质以分子扩散方式进行交换,这对于海洋环境难以成立。为了更真实、更全面地模拟PAHs的海-气界面过程,结合2010年所获PAHs数据,建立了白令海PAHs海-气相互作用的Level Ⅲ逸度模型。结果表明,∑7PAH的挥发、吸收、雨水溶解、湿颗粒沉降和干颗粒沉降通量依次为0.681、4.335、0.199、0.177和0.007 nmol/m2/d,总沉降通量大于挥发通量。至少在夏季,白令海PAHs仍表现出净沉降的趋势,因此高纬海区仍然是PAHs的“汇”。而较低分子量PAHs如Acpy和Acp,它们的沉降和挥发作用几乎达到平衡,环境中任何微小的扰动都可能导致其海-气界面的不平衡,使得这些化合物从北冰洋的储库中释放出来。PAHs由2010年净沉降向2014年净挥发趋势的转变主要是由于表层海水和大气中PAHs浓度的变化引起的,水温和海冰覆盖面积的减少也可以部分解释极地PAHs的这一转变过程。海-气界面过程研究是解决极地污染物“源汇”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以上研究均表明,在当前气候快速变化背景下,极地海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挥发与否正经历着转变的过程,其归宿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长期研究。本文后续的研究工作将主要围绕研究海域的扩展和逸度模型的完善展开。(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5-01)
李琦[6](2017)在《白令海和西北冰洋海水~(18)O、~(226)Ra及~(228)Ra的示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冰洋连通着太平洋和大西洋,它对全球淡水收支平衡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均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获得的海水δ180和镭同位素数据,基于S和δ180的叁端元质量平衡关系,计算白令海和西北冰洋河水和海冰融化水的份额,探讨淡水组分和镭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水团性质、海流运动路径的关系,进而计算河水组分从白令陆架至楚科奇陆架,进而输送到加拿大海盆的运移时间。此外,利用1999-2014年间中国第1-6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获得的海水δ180值,评估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和加拿大海盆淡水组成的年际变化规律和主要调控因素。1、白令海淡水组分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2014年夏季,白令海的河水平均份额表现出海盆区低于陆架区、西部陆架低于东部陆架的特征,与陆架区存在入海河流的影响以及不同河流径流量的大小有关。白令海的海冰融化水平均份额表现出海盆区低于陆架区的特征,与陆架区存在季节性海冰有关。白令海西部陆架的海冰融化水主要来自阿拉德湾的向外输出,东部陆架的海冰融化水主要来自当地海冰的融化。白令海盆上层水体镭同位素的分布受到高226Ra、低228Ra太平洋水的影响,白令陆架受到低Ra海冰融化水、高Ra河水、高228Ra沉积物上覆水等多种水体的共同影响。白令海采样海域100 m以浅水体存在8个不同特征的水团,它们的河水份额、228Ra/226Ra)A.R.与各自水团的来源及成因密切相关。这些水团的河水与海冰融化水份额之间表现出线性正相关关系,反映出夏季富含河水组分的水体在冬季更易于形成海冰,并在夏季增加了局地的海冰融化水组分。2、西北冰洋淡水组分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2014年夏季,西北冰洋的河水平均份额表现出海盆区高于陆架区、阿拉斯加沿岸区高于楚科奇海中部陆架的特征,与波弗特流涡和阿拉斯加沿岸海域积累河水组分有关。西北冰洋的海冰融化水平均份额表现出以海冰边缘为界的南、北差异分布。海冰净融化水的平均份额呈现由南往北降低的趋势,与海水所获得热量的空间分布相关。海冰边缘区的海冰净融化水平均份额出现最高值,说明海冰边缘累积海冰融化水,这与太平洋入流对早期海冰融化水的北向输送和海冰的阻碍作用有关。陆架-陆坡区净盐卤水的平均份额存在明显的变化梯度,反映出冬季陆架区海冰形成释放的盐卤水沿着等密度面水平输送至外海。西北冰洋采样海域存在6个不同特征的水团,它们的河水份额和228Ra/226Ra)A.R.同样与各自水团的来源及成因密切相关。阿拉斯加沿岸水表现出来的水团性质与离阿拉斯加海岸的距离相关,而白令陆架水表现出来的水团性质与太平洋入流的流动路径有关。3、太平洋入流河水组分的运移时间。根据白令陆架、楚科奇陆架和加拿大海盆228Ra/226Ra)A.R和河水份额的关系,计算出太平洋入流携带的河水组分从白令陆架区运移至楚科奇陆架区所经历的时间为3.2 ± 1.7 a;从楚科奇陆架进一步运移至加拿大海盆所经历的时间为11.4± 1.1 a,由此估算出太平洋入流水从白令陆架区运移至加拿大海盆的运移时间为14.6 ± 2.0 a。楚科奇陆架和加拿大海盆河水组分停留时间的空间变化与海流流速的空间变化密切相关。4、白令海峡和西北冰洋河水与海冰融化水的时空变化。白令海峡河水积分高度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前一年份白令海叁条主要入海河流径流量,特别是育空河径流量的变化。楚科奇海河水积分高度的年际变化主要受太平洋入流输送河水组分变化和楚科奇海海冰冰情变化的共同影响。加拿大海盆河水积分高度与夏季AO指数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存在~10 a尺度的周期变化,主要由北极大气环流改变引起的波弗特流涡周期性变化所驱动。白令海峡海冰融化水积分高度的年际变化与冬季AO指数的变动密切相关。楚科奇海海冰融化水积分高度的年际变化与夏季北极海冰覆盖程度的变化有关。加拿大海盆海冰融化水积分高度同样与夏季AO指数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西北冰洋海冰净融化水平均份额的年际变化与夏季北极海冰覆盖程度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对比夏季北极海冰融化面积的变化,证明夏季海冰净融化水由北冰洋向大西洋输出的通量呈增加趋势。西北冰洋净盐卤水平均份额的年际变化与冬季北极海冰新增面积的变化密切相关。白令海峡淡水积分高度较为稳定,因此太平洋入流向楚科奇海输送的淡水通量主要受控于太平洋入流流量的年际变动,它也决定着楚科奇海淡水积分高度的年际变化模式。加拿大海盆淡水积分高度年际变动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2003-2012年间的增加可能是淡水输入通量的增加所致。(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5-01)
徐志强,张光涛,孙松[7](2016)在《2012年夏季西北冰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冰洋夏季海冰覆盖面积在2012年达到低值。为了了解海冰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利用夏季西北冰洋22个站位的网采样品,通过种类组成和丰度研究了群落的类型、结构和地理分布,探讨了其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根据记录到的54种(类)浮游动物,21个站位可以划分成在地理上基本隔离的叁个浮游动物群落:楚科奇海南部群落,藤壶幼体数量占优,站位丰度百分比在56.6%—79.8%之间,桡足类次之(18.0%—42.2%),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白令海种类;楚科奇海中北部群落以广布性桡足类占绝对优势(62.3%—96.8%),藤壶幼体次之(0—30.9%);深海群落浮游动物的丰度极低,组成上以桡足类为主(71.6%—89.8%),且多数是体型较大极地种。楚科奇海陆坡边缘的M06站丰度较高但是种类组成与深海站位相似,没有归入任何群落。两个浅水群落优势种都是北极哲水蚤(Calanus glacialis)、伪哲水蚤类(Pseudocalanus spp.)、圆胃住囊虫(Oikopleur vanhoffeni)以及藤壶幼体(Barnacle larva),但优势度各异。深海群落优势种较多,北极哲水蚤(Calanus glacialis)、极北哲水蚤(Calanus hyperboreus)、细长长腹水蚤(Metridia longa)以及北极拟真刺水蚤(Paraeuchaeta glacialis)等体型较大的桡足类优势度较高,体型较小的矮小微哲水蚤(Microcalanus pygmaeus)、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优势度相对较低。与群落类型按维度和深度的变化趋势一致,统计分析显示表层温度和表层盐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与海冰覆盖面积较高的2003年相比,群落类型和地理分布没有显着变化,但是楚科奇海浮游动物丰度增加了1—2倍,深海群落丰度降低而组成上大型种类比例升高。(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谢昕,王汝建,肖文申,李悦[8](2016)在《西北冰洋及白令海沉积物颜色旋回与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沉积岩芯重建高纬海区古环境变化的瓶颈在于微体生物化石的缺乏限制了有孔虫氧同位素地层学在北冰洋的应用.一些北冰洋岩芯中发现的富Mn褐色旋回沉积似可成为建立冰期尺度年代地层的新手段,但仍存争议.我国多次的北极科考在西北冰洋及白令海的不同海区采获了众多沉积岩芯.对代表性的14根岩芯的测试分析发现,采于西北冰洋陆坡至海盆内的岩芯均有颜色的旋回变化并基本可用颜色反射率参数a*/b*值来指示.a*/b*与Mn,Mn与Mo之间具有较密切的相关变化,沿陆坡向洋盆中央方向,深褐色沉积层中的MnO含量逐渐降低;而采于白令海、北冰洋陆架及近岸深海的岩芯均未出现颜色及Mn含量的旋回变化,且a*/b*与Mn,Mn与Mo之间无任何相关性,同时,MnO含量总体很低.结合部分岩芯的地层年代框架推测,间冰期时,大量风化的陆源Mn元素经陆架被搬运至洋盆,并随洋流分布到氧化环境较强的海区沉积,形成了深褐色沉积层;冰期时,因陆架封冻、海冰覆盖率增高导致还原性沉积环境,造成北冰洋洋盆内形成土黄色或深灰色沉积.在排除成岩作用的影响后,颜色及Mn元素含量的旋回变化应能指示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6年16期)
徐志强[9](2016)在《西北冰洋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年际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冰洋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海域,气温升高的同时,海冰覆盖率急剧下降。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作用,是连接浮游植物和更高营养级的桥梁。同时,浮游动物作为海洋生物泵的驱动力之一,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考虑到浮游动物较短的生活史和较弱的运动能力,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可能会更加敏感,因此许多研究将浮游动物作为全球变化的指示种。自2003年以来,北冰洋的海冰消退速度有加速的趋势,并且在2012年达到历史记录的最低值—341万平方公里。因此,分析2003—2012年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现状对全球变化背景下西北冰洋生态系统长期变化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利用2003、2008、2010和2012年中国4次北极科学考察所获取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西北冰洋上层(<200米)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地理分布和年际变化,并且重点分析了主要植食性类群—桡足类的组成、地理分布和年际变化。同时分析了2012年北冰洋中心区中上层(<1000米)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和地理差异。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浮游动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期为西北冰洋浮游动物长期变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支持。根据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整个西北冰洋可以划分出3个地理分布上相隔离的群落:近岸浅水、陆坡过渡和深海群落。近岸浅水群落位于最南部,陆坡过渡群落位于最北部的楚科奇海陆坡区和波弗特海边缘,深海群落则包括楚科奇海台、楚科奇深海平原以及加拿大海盆的所有深水站位。桡足类和藤壶幼体是近岸浅水群落最主要的组成类群(>90%),深海群落则由桡足类占绝对优势(>90%),过渡群落兼具前两个群落的特征。近岸浅水群落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白令海入流水的影响,但仍然以本地繁殖和发育的伪哲水蚤(Pseudocalanus spp.)、北极哲水蚤(Calanus glacialis)以及藤壶幼体(Barnacle larva)为最主要的种类。陆坡过渡和深海群落的物种组成主要为极北哲水蚤(Calanus hyperboreus)、细长长腹水蚤(Metridia longa)、拟真刺水蚤(Paraeuchaeta spp.)等北极种类和伪哲水蚤、北极哲水蚤等广布型种类。近岸浅水群落浮游动物总丰度自2003至2012年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在楚科奇海浅水区,浮游动物群落总丰度受益于海冰的快速消退和生长季节的延长。然而,由于站位分布、覆盖范围以及调查时间上的差异,难以对比陆坡过渡群落和深海群落的年际间差异。同时由于调查范围广大,地理分布上的巨大差异掩盖了楚科奇海内部不同水团的影响。楚科奇海作为西北冰洋最受关注的海区,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影响因素和年际变化还需进一步细化。根据现有的科学假设,楚科奇海是底栖食物链向浮游食物链主导转化最早发生的海域。为了研究楚科奇海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的年际变化及其空间异质性,我们选取4个航次楚科奇海的站位,在划分不同地理群落的基础上比较了它们的年际变化格局。根据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丰度,楚科奇海存在3个地理群落:南部近岸、中部陆架和北部陆坡群落。北部陆坡群落浮游动物总丰度较低且以桡足类为主(>90.0%),中部和南部群落丰度高,由桡足类和底栖动物浮游幼体共同主导(86.1—97.0%)。从2003到2008年,北部陆坡群落的平均丰度从112.4个/m3增加到182.9个/m3,并且所有终生浮游类群的丰度都呈增高趋势,只有阶段性浮游幼体丰度减少。中部和南部群落浮游动物总丰度呈波动趋势,分别在2012和2010年出现最高值,但是两个群落的总平均丰度却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从优势种组成上看,北部群落除了桡足类外只有圆胃住囊虫(Oikopleura vanhoffeni)优势度大于0.02,优势种完全一致且优势度变化较小。中部和南部群落的优势种在组成、数量和优势度上都有明显的年际差异。该结果表明,即使在楚科奇海内部浮游动物群落年际变化也存在显着的地理差异,以终生浮游类群为主的北部陆坡区群落结构稳定,主要表现为丰度增加;南部近岸和中部陆架群落组成和丰度都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且终生浮游类群和阶段性浮游幼体趋势性并不一致,但总体上也是增加的趋势。虽然逐一划分不同航次的浮游动物群落不能有效的进行群落结构的年际间对比,但是不同地理分布的群落已经显示出物种组成上的的巨大差异。桡足类是西北冰洋浮游动物的最主要类群,长期以来北冰洋的浮游动物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桡足类方面。北冰洋的桡足类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发展了各自不同的生活史策略。为了研究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的浮游动物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我们在划分不同生态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桡足类物种的年际变化趋势。根据物种反向聚类的结果,可以划分出4个生态类型(太平洋种、泛北极陆架种、北极深水种和北极机会种),而且不同生态类型存在地理分布上的差异。在楚科奇海,太平洋种类和泛北极陆架种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太平洋种类的丰度主要取决于当年白令海入流水的强度。年际间对比发现,北极哲水蚤的丰度自2003年至2010年由24.0个/m3递增至54.7个/m3,而且2012年达到历史记录的最高值568.8个/m3。在楚科奇陆坡/海台区,泛北极陆架种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70.9—97.4%,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趋势,但是北极深水种的丰度由2003年的33.1个/m3下降至2012年的17.0个/m3。在加拿大海盆,泛北极陆架种和北极深水种的丰度都出现了降低。我们的结果表明,在楚科奇海,泛北极陆架种,尤其是北极哲水蚤,是气候变化的受益者,而在海盆区,泛北极陆架种和北极深水种丰度的同时降低则表明气候变化会对桡足类带来不利影响。深水海盆区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模式和地理差异也是北冰洋浮游动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2012年9月01—06日采自马卡诺夫海盆和楚科奇深海平原共4个站位的分层浮游动物样品,我们研究了浮游动物在0—1000m水层的垂直分布以及地理差异。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在0—200m分布密集而在200—1000m比较稀少。在数量上占优势的种类中,植食性为主的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北极哲水蚤和极北哲水蚤集中在200m以浅的水层。虽然在200m以下杂食性种类矮小微哲水蚤(Microcalanus pygmaeus)、隆剑水蚤(Oncaea spp.)和细长长腹水蚤的丰度也明显降低,但是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比例却明显更高。两个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相似,但是楚科奇深海平原大型桡足类极北哲水蚤的丰度较高,而小型桡足类丰度较低。在垂直分布上差异主要在于500—1000m水层,马卡诺夫海盆站位丰度在22.7—92.6个/m3之间,而楚科奇深海平原只有1.6个/m3。深海区浮游动物丰度的地理差异说明生物泵的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类似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楚科奇深海平原存在数量较多的极北哲水蚤,它们在春季融冰前就上升到表层摄食冰藻,显着降低了有机物的垂直通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6-04-01)
张扬,季仲强,庄燕培,陈建芳,辜帆[10](2015)在《绿素对西北冰洋海源有机碳埋藏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于2003年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对西北冰洋2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进行绿素(chlorin)分析。结果显示,绿素含量值为0.04~125.29μg/g,平均18.92μg/g,远高于世界其他海域。楚科奇海陆架区绿素含量高,表明整体具有高的生产力。高营养盐的阿纳德尔流和白令海陆架流的输入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加大了海源有机碳在楚科奇海陆架区的沉积,也加大了沉积绿素的输入。加拿大海盆区绿素含量低,主要因为海盆区营养盐含量低,加上海冰覆盖(光限制),藻类生产力低;另一个因素是,海盆区水深较大,绿素在沉降过程中更容易降解,不易保存在沉积物中。通过上层水柱中叶绿素积分与表层沉积绿素的对比也可以看出,陆架区的生物量普遍高于海盆区。由于时间尺度的不同,楚科奇海上层海洋叶绿素分布(代表瞬时)和表层沉积绿绿素分布(代表几年至十几年平均)存在空间差异。而总有机碳归一化处理后的绿素与有机碳的比值,则与海源有机碳的百分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经过归一化以后的沉积绿素与有机碳比值可以为长时间尺度下北冰洋上层海洋生态环境变化提供重要的信息。(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15年06期)
西北冰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西北冰洋楚科奇海台的ARC7-P12岩心的沉积物颜色旋回、XRF-Ca和Mn元素相对含量,有孔虫丰度,粗组分含量,粒度组成及其端元的综合分析,并与该地区其他沉积物岩心对比,将ARC7-P12岩心划分为深海氧同位素(Marine Isotope Stages,MIS)5期以来的沉积序列。该岩心的粒度端元分析结果显示,该岩心峰态中值2和9μm组分的端元分别代表由雾状层和底流搬运的沉积物;峰态中值为30以及110μm组分的端元代表海冰以及冰山搬运的沉积物。MIS 5以来的冰消期和间冰期,由于海冰和冰山融化以及海域开阔,沉积物主要由海冰以及冰山搬运,粗组分含量显着升高。冰期由于海冰覆盖,冰盖的生长和阻挡,以及表层洋流减弱,底流和雾状层搬运相对增强,细颗粒沉积物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北冰洋论文参考文献
[1].吴寨.白令海—西北冰洋和中国南海沉积物中金属的来源解析与沉降历史[D].厦门大学.2018
[2].黄晓璇,王汝建,肖文申,章陶亮.西北冰洋楚科奇海台晚第四纪以来陆源沉积物搬运机制及其古环境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
[3].刘诗瑶.第八次北极科考实现叁个突破[N].人民日报.2017
[4].汪南.中国第八次北极考察起航在即[N].中国海洋报.2017
[5].陈勉.北太平洋至西北冰洋多环芳烃的海—气界面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17
[6].李琦.白令海和西北冰洋海水~(18)O、~(226)Ra及~(228)Ra的示踪研究[D].厦门大学.2017
[7].徐志强,张光涛,孙松.2012年夏季西北冰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J].极地研究.2016
[8].谢昕,王汝建,肖文申,李悦.西北冰洋及白令海沉积物颜色旋回与成因[J].科学通报.2016
[9].徐志强.西北冰洋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年际变化[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6
[10].张扬,季仲强,庄燕培,陈建芳,辜帆.绿素对西北冰洋海源有机碳埋藏的指示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