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内蛋白论文-林国豪,蒋旭,孙丽纳,王昊,姚茜

胞内蛋白论文-林国豪,蒋旭,孙丽纳,王昊,姚茜

导读:本文包含了胞内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荧光蛋白,猝灭,免疫荧光,固定方法

胞内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林国豪,蒋旭,孙丽纳,王昊,姚茜[1](2019)在《不同固定液对体外细胞系荧光蛋白淬灭及对胞内蛋白荧光染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细胞固定液对荧光蛋白淬灭情况以及核内、胞浆蛋白免疫荧光染色的影响。方法:分别对融合了RFP和GFP基因的鼻咽癌HK1细胞采用95%乙醇、75%乙醇、甲醇、丙酮:甲醇=1:1、5%冰乙酸、Carnoy固定液进行固定,然后采用免疫荧光法对细胞进行免疫染色。结果:六种固定液均能使荧光蛋白猝灭。免疫荧光染色方面,对于核蛋白染色,75%乙醇、95%乙醇、丙酮:甲醇=1:1、Carnoy固定液固定后核区获得明显的荧光染色,而采用甲醇、5%冰乙酸固定后荧光染色不明显。对于胞质蛋白染色,按荧光染色的清晰程度分为固定于Carnoy固定液>丙酮:甲醇=1:1>甲醇>5%冰乙酸>75%乙醇>95%乙醇,前四者固定可见分布于胞质,75%乙醇或95%乙醇固定的目标蛋白定位不清。结论:六种不同的固定液在有效失活荧光蛋白的情况下对核蛋白及胞浆蛋白抗原性的影响略有不同,可根据研究目的蛋白表达的部位及特点来选用合适的固定液。(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孙佼文[2](2018)在《优化碳氮源流加强化裂殖壶菌DHA合成及胞内蛋白差异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一种重要的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因对人类健康有多种益处而备受瞩目。随着其在食品、保健品和医药行业中应用的增加,传统提取法获取的DHA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利用微生物裂殖壶菌发酵生产DHA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旨在研究氮源和碳源流加策略对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S31)积累DHA过程中发酵特性、关键酶活性及胞内蛋白变化规律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分批培养的方式考查不同初始碳氮比条件下的DHA生产性能,确定最佳的初始碳氮比为7:1,此条件下最终的DHA产量达到2.66 g·L~(-1)。以此为基础,通过碳源和氮源的流加控制,进一步提高DHA产量:(1)不流加氮源,间歇补料方式添加碳源(葡萄糖),DHA浓度提高至8.88 g·L~(-1);(2)采用与上述批次相同的碳源流加策略,不同的是在发酵前80 h,当初始氮源耗尽后间歇流加氮源(酵母提取物),每次添加使发酵液中的酵母提取物浓度为5 g·L~(-1),在此条件下、DHA浓度可提高至11.97 g·L~(-1);(3)采用与上述批次相同的氮源流加策略,同时利用连续流加的方式将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控制在30 g·L~(-1)的恒定水平,DHA浓度最终提高至16.75 g·L~(-1)。(2)采用酶活分析和蛋白差异分析探究各底物流加策略影响DHA积累的生理机制,首先应排除脂质的干扰,提取出高质量的胞内蛋白。本论文探讨了玻璃珠破碎法和超声波破碎法两种细胞破碎方法对Schizochytrium sp.S31的破碎效果,同时考察了冻融法、乙醇沉淀法和丙酮沉淀法去除脂质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璃珠法破碎细胞,配合冻融法去除脂质,可以获取高质量的胞内蛋白提取液。(3)利用胞内蛋白提取液分析了DHA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激酶(G6PDH)、苹果酸酶(ME)、柠檬酸裂解酶(ACL)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G6PDH活性在整个DHA合成阶段变化不显着。ME和ACL活性在DHA合成前期逐渐升高,而在中后期逐渐降低。各底物流加策略下ACL活性没有显着差异,而ME活性与DHA的最终产量呈现正相关性。ICDH随着DHA的积累呈现下降趋势。(4)利用质谱技术分析各底物流加条件下DHA合成过程中、胞内蛋白差异表达的规律,鉴定出的5种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热激蛋白Hsp 100、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亚基C、丙酮酸激酶、谷氨酸合成酶和ATP合成酶。氮源限制条件会提高Hsp 100的表达水平,增强细胞对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亚基与DHA合成反应直接相关,与DHA产量呈现正相关性。丙酮酸激酶受葡萄糖流加策略影响显着,恒定葡萄糖浓度促进其表达。谷氨酸合成酶和ATP合成酶表达水平则受到氮源限制条件的显着抑制。(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杨楠[3](2017)在《基于胞内蛋白/膜蛋白结合特性的金复康优化方防治肺癌物质基础研究:黄芪相关的组分结构特征及其生物药剂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本实验室前期通过处方优化对复方药金复康处方组成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金复康优化方。且前期研究基础表明,黄芪在金复康优化方防治肺癌活性的发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黄芪防治肺癌的物质基础,阐明其组成成分及其量与量比关系,本文使用了多种技术方法,以期从不同层面对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探讨。本论文主要围绕五个部分进行展开,具体内容如下:多靶点、多种作用途径下黄芪防治肺癌物质基础组成成分的预测:通过文献检索及文本分析构建黄芪成分-作用途径-靶点网络,并通过对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的分析对作用途径、靶点及物质基础组成成分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苯并芘化学诱导法构建AJ小鼠体内肺癌模型,取肺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发现,苯并芘可使正常AJ小鼠肺组织基因网络出现紊乱,上调及下调大量靶点基因,而黄芪给药可促使偏离的基因表达向正常范围回归,从而纠正苯并芘诱导所引发的病理紊乱。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基因芯片结果,预测出包括黄芪皂苷类化合物黄芪皂苷IV、黄芪皂苷II、环黄芪醇、黄芪皂苷VII、黄芪皂苷I以及黄芪黄酮类化合物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鹰嘴豆素A、染料木苷、毛蕊异黄酮-7-O-β-葡萄糖苷、芒柄花苷、大豆苷元在内的可能与黄芪防治肺癌药效发挥密切相关的12个成分。自噬作用途径下黄芪活性成分防治肺癌物质基础组成成分的初步发现采用香烟烟雾刺激NHBE细胞的方法构建体外自噬模型,给药后利用Western Blot、IF、PCR等技术手段对其相关通路蛋白、m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并利用UPLC/TOF/MS对自噬作用途径下黄芪防治肺癌物质基础组成成分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可以通过自噬作用对肺癌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对黄芪醇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黄芪皂苷II、黄芪甲苷、环黄芪醇、黄芪皂苷I共8个成分。初步认定这8个成分为香烟烟雾模型下黄芪醇提物通过自噬作用发挥防治肺癌活性的物质基础组成成分。代谢作用对黄芪防治肺癌物质基础组成成分量及量比关系的影响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芪醇提物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以明确黄芪防治肺癌物质基础组成成分在肠道菌群作用下量及量比关系的改变。分析结果表明,黄芪在肠道菌群作用下,各成分发生了代谢转化。孵育前,各成分比例为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黄芪皂苷II:黄芪甲苷:环黄芪醇:黄芪皂苷 I=1550.1:587.2:250.2:138.3:2460.0:1180.3:200.2:27.6;孵育72h后,各成分比例为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黄芪皂苷II:黄芪甲苷:环黄芪醇为10.3:7.3:45.1:267.9:12.2:67.8:706.1。且各成分代谢转化速率具有一定的差异,这提示我们中药制剂药效发挥所存在的程序性释放的现象,因而在制剂的开发中应设计合理的释药单元,以实现药效的长时、合理、程序释放,以使药效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并相应地控制毒副作用的发生。细胞固相化色谱技术明确黄芪防治肺癌药效成分及组分利用A549细胞构建细胞固相化模型,与前述实验所得黄芪代谢产物进行共孵育,收集解离液及细胞内液,利用多种色谱技术包括HPLC、UPLC/MS/MS、UPLC/TOF/MS进行分析。HPLC技术用于孵育与洗脱条件的初步筛选,分析结果表明洗脱次数为8次,孵育浓度为2×10-4g/ml,孵育时间为120min为最优条件。UPLC/MS/MS、UPLC/TOF/MS的分析结果表明,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黄芪甲苷、环黄芪醇以及黄芪皂苷II代谢产物(C7)可与细胞膜结合,3个成分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细胞膜进入胞内发挥药效,包括毛蕊异黄酮还原产物、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最终,在网络药理学、基因芯片技术、体外肠道菌群模型及细胞固相化色谱模型这一技术体系下,确定了这7个黄芪防治肺癌物质基础代表性组成成分(分别来自黄酮和皂苷两个组分)。黄芪皂苷及黄酮组分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研究通过对黄芪防治肺癌药效组分即黄芪皂苷组分和黄芪黄酮组分的生物药剂学性质进行研究,以期初步明确其溶解度与渗透性特征,并指导制剂剂型的选择,最终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平衡溶解度,黄芪皂苷组分被划分为亚组分a(黄芪甲苷、黄芪皂苷II)、亚组分b(环黄芪醇);黄芪黄酮组分也划分为亚组分a(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苷、芒柄花苷)及亚组分b(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另外,根据Cosine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黄芪甲苷、黄芪皂苷II、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苷及芒柄花苷在平衡溶解度性质方面具有相似性,而环黄芪醇、毛蕊异黄酮及芒柄花黄素在平衡溶解度性质方面具有相似性。在油水分配系数方面,黄芪皂苷及黄芪黄酮组分内成分之间均呈现相似的性质。根据质量权重系数法分别对各个亚组分性质进行拟合发现,黄芪皂苷亚组分a,b及黄芪黄酮亚组分a,b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溶解度均较差,而具有较好的脂溶性。因而,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规定,可将黄芪皂苷及黄芪黄酮组分归为II型药物。(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3-22)

于海天,阿新祥,刘自单,张恩来,汤翠凤[4](2015)在《白叶枯病菌胞内蛋白的提取及电泳分离方法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白叶枯病菌已成为研究植物-病原物互作模式的病菌。要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深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人们面临着其胞内蛋白提取和有效分离方法尚未建立的问题。本文采用TCA丙酮沉淀法和裂解液沉淀法提取白叶枯病菌胞内蛋白,利用两种等点聚焦程序(IEFⅠ,IEFⅡ)进行一向等电聚焦,用叁种蛋白上样浓度(400μg,600μg,800μg)进行双向电泳,G-250烤染后,通过Imagemaster软件对双向电泳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裂解液沉淀法、等电聚焦程序Ⅱ(IEFⅡ)、600μg上样浓度叁者相结合的方法是提取和分离白叶枯病菌胞内蛋白的理想方法,能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该方法的建立为白叶枯病菌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5年01期)

张倩倩,张雪佩,张含智,康经武[5](2013)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用于多个胞内蛋白激酶的抑制剂筛选和选择性评价(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了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CE)-激光诱导荧光(LIF)检测的多个细胞内源激酶的抑制剂平行筛选及选择性评价方法。CE高效的分离能力和LIF检测器的高选择性,使得同时测试多个胞内激酶的活性成为可能。共4种细胞系、3种特异性蛋白激酶底物肽、2种选择性蛋白激酶抑制剂和1种非选择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用于方法的建立。特异性底物肽与细胞裂解液混合后孵育,被其相应的激酶选择性地磷酸化,利用CE-LIF分离检测磷酸化产物和底物肽。同时测定一个抑制剂对几种蛋白激酶的抑制活性,用于评价抑制剂的选择性。与传统的单靶标筛选模式相比,这种基于细胞裂解液的多靶标筛选方法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加高效,且细胞裂解液作为一种廉价的激酶来源大大降低了筛选成本。(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3年07期)

周伟,杨庆华[6](2013)在《胞内蛋白的合成需要内质网加工吗?》一文中研究指出1疑问谢佳[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中学(412000)]是否所有的胞内酶和胞内其他蛋白都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内质网为什么可以成为"有机物的合成车间"?罗军辉[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上高二中(336400)]哪些胞内酶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哪些胞内酶又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2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教学》期刊2013年04期)

马晟利[7](2012)在《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及膜蛋白分别对热带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Fujimura方法分离血链球菌胞内蛋白有效成分,使之作用于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并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厚度的变化。参照碳酸钠梯度离心法提取膜蛋白,观察其对热带念珠菌及其生物膜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结果:在胞内蛋白作用下,24h内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厚度明显变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并且12h效果最为显着(P<0.05)。膜蛋白作用下的热带念珠菌生物膜(本文来源于《口腔生物医学》期刊2012年04期)

王丹[8](2012)在《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中间普氏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取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s,S.sanguis)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研究两者分别对牙周可疑致病菌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ntermedia)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及两者混合培养后形成的生物膜的作用。方法:1.血链球菌细胞外蛋白的提取:通过低温超速离心,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血链球菌胞外蛋白。2.血链球菌细胞内蛋白的提取:通过超声破碎,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25除盐及透析的方法提取血链球菌胞内蛋白。3.观察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分别对中间普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及混合培养后两种细菌的作用。4.以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观察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分别对混合培养的中间普氏菌及牙龈卟啉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作用。结果:1.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对混合培养的中间普氏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125g/L;血链球菌胞外蛋白对中间普氏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未见抑菌作用。2.混合培养的中间普氏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在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作用后,生物膜中活菌比例明显减少,生物膜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培养的中间普氏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在血链球菌胞外蛋白作用后,生物膜中活菌比例未见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对中间普氏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及混合培养后两种细菌形成的生物膜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血链球菌胞外蛋白对中间普氏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混合培养后两种细菌形成的生物膜无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期刊2012-07-01)

陈晨,赵伟,杨瑞金,李春阳,顾艳洁[9](2012)在《高压脉冲电场对大肠杆菌胞内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PEF)处理对大肠杆菌(E.coli)胞内蛋白的影响,并应用去卷积和曲线拟合等数学方法和圆二(CD)色谱进一步分析PEF处理前后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β-折迭和无规卷曲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PEF(30 kV/cm,400μs)处理后,在分离胶的顶端出现了蛋白质的聚集。蛋白二级结构中β-折迭相当含量从45.40%降至21.50%,β-转角相对含量从23.8%降至8.81%,而无规卷曲结构从0.13%升至36.95%,α-螺旋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2年04期)

马晟利,王丹,闫闯[10](2012)在《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中间普氏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取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研究两者对中间普氏菌(P.i)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g)生物膜的作用。方法:通过低温超速离心,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血链球菌胞外蛋白;通过超声破碎,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5除盐及透析的方法提取血链球菌胞内蛋白。观察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P.i及P.g的作用。观察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P.i及P.g混合培养形成的生物膜作用。结果: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对混合培养的P.i与P.g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125g/L;血链球菌胞外蛋白对P.i与P.g未见抑菌作用。P.i与P.g混合培养形成的生物膜在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作用后,生物膜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但在血链球菌胞外蛋白作用后,生物膜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对P.i和P.g及两者混合培养形成的生物膜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血链球菌胞外蛋白对P.i和P.g及两者混合培养形成的生物膜无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胞内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一种重要的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因对人类健康有多种益处而备受瞩目。随着其在食品、保健品和医药行业中应用的增加,传统提取法获取的DHA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利用微生物裂殖壶菌发酵生产DHA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旨在研究氮源和碳源流加策略对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S31)积累DHA过程中发酵特性、关键酶活性及胞内蛋白变化规律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分批培养的方式考查不同初始碳氮比条件下的DHA生产性能,确定最佳的初始碳氮比为7:1,此条件下最终的DHA产量达到2.66 g·L~(-1)。以此为基础,通过碳源和氮源的流加控制,进一步提高DHA产量:(1)不流加氮源,间歇补料方式添加碳源(葡萄糖),DHA浓度提高至8.88 g·L~(-1);(2)采用与上述批次相同的碳源流加策略,不同的是在发酵前80 h,当初始氮源耗尽后间歇流加氮源(酵母提取物),每次添加使发酵液中的酵母提取物浓度为5 g·L~(-1),在此条件下、DHA浓度可提高至11.97 g·L~(-1);(3)采用与上述批次相同的氮源流加策略,同时利用连续流加的方式将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控制在30 g·L~(-1)的恒定水平,DHA浓度最终提高至16.75 g·L~(-1)。(2)采用酶活分析和蛋白差异分析探究各底物流加策略影响DHA积累的生理机制,首先应排除脂质的干扰,提取出高质量的胞内蛋白。本论文探讨了玻璃珠破碎法和超声波破碎法两种细胞破碎方法对Schizochytrium sp.S31的破碎效果,同时考察了冻融法、乙醇沉淀法和丙酮沉淀法去除脂质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璃珠法破碎细胞,配合冻融法去除脂质,可以获取高质量的胞内蛋白提取液。(3)利用胞内蛋白提取液分析了DHA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激酶(G6PDH)、苹果酸酶(ME)、柠檬酸裂解酶(ACL)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G6PDH活性在整个DHA合成阶段变化不显着。ME和ACL活性在DHA合成前期逐渐升高,而在中后期逐渐降低。各底物流加策略下ACL活性没有显着差异,而ME活性与DHA的最终产量呈现正相关性。ICDH随着DHA的积累呈现下降趋势。(4)利用质谱技术分析各底物流加条件下DHA合成过程中、胞内蛋白差异表达的规律,鉴定出的5种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热激蛋白Hsp 100、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亚基C、丙酮酸激酶、谷氨酸合成酶和ATP合成酶。氮源限制条件会提高Hsp 100的表达水平,增强细胞对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亚基与DHA合成反应直接相关,与DHA产量呈现正相关性。丙酮酸激酶受葡萄糖流加策略影响显着,恒定葡萄糖浓度促进其表达。谷氨酸合成酶和ATP合成酶表达水平则受到氮源限制条件的显着抑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胞内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林国豪,蒋旭,孙丽纳,王昊,姚茜.不同固定液对体外细胞系荧光蛋白淬灭及对胞内蛋白荧光染色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2].孙佼文.优化碳氮源流加强化裂殖壶菌DHA合成及胞内蛋白差异表达分析[D].江南大学.2018

[3].杨楠.基于胞内蛋白/膜蛋白结合特性的金复康优化方防治肺癌物质基础研究:黄芪相关的组分结构特征及其生物药剂学性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4].于海天,阿新祥,刘自单,张恩来,汤翠凤.白叶枯病菌胞内蛋白的提取及电泳分离方法的构建[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

[5].张倩倩,张雪佩,张含智,康经武.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用于多个胞内蛋白激酶的抑制剂筛选和选择性评价(英文)[J].色谱.2013

[6].周伟,杨庆华.胞内蛋白的合成需要内质网加工吗?[J].中学生物教学.2013

[7].马晟利.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及膜蛋白分别对热带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J].口腔生物医学.2012

[8].王丹.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中间普氏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2

[9].陈晨,赵伟,杨瑞金,李春阳,顾艳洁.高压脉冲电场对大肠杆菌胞内蛋白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

[10].马晟利,王丹,闫闯.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中间普氏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2

标签:;  ;  ;  ;  

胞内蛋白论文-林国豪,蒋旭,孙丽纳,王昊,姚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