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跨度钢桁梁拱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铁路,拱桥,下承式,钢桁梁
大跨度钢桁梁拱桥论文文献综述
施洲,张勇,张育智,夏正春[1](2019)在《大跨度铁路下承式钢桁梁柔性拱桥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洪奇沥水道特大桥主跨为2×360 m的大跨度下承式钢桁架柔性拱桥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结构的几何初始偏位、几何和材料的双重非线性以及温度因素,进行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失稳形式为拱肋整体面内失稳;仅考虑几何非线性时,结构的稳定系数降低10.53%;考虑几何和材料双重非线性时,稳定系数降低73.9%,并随几何初始偏位的增大进一步减小;拱肋施加1/3 000—1/1 000计算跨径的初始横向位移时,结构的稳定系数降低0.38%—5.66%;钢桁梁受材料非线性影响显着,拱肋次之,纵横梁最小;温度变化对结构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当温度上升60℃时,结构的稳定系数增加0.72%,当温度下降15℃时,结构的稳定系数降低0.19%。各种因素下最不利稳定系数为2.39,桥梁结构总体稳定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刘应龙,蔺鹏臻,何志刚,孙理想,杨子江[2](2019)在《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减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联(3×168)m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设置纵向粘滞阻尼器,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其减震效果。从减小拱脚轴力、墩底内力、墩梁纵向相对位移叁方面出发,讨论了粘滞阻尼器各参数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并与未设置粘滞阻尼器情况下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初选了减震效果较好的阻尼系数C和速度指数ζ,继而在全桥(两联3×168m连续钢桁梁柔性拱)布置该参数的粘滞阻尼器并分析其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墩顶的拱脚轴力值在纵向布置粘滞阻尼器后显着减小,而位于活动墩顶的拱脚轴力值个别存在增大情况,且当ζ一定时,C越大减震效果越明显;活动墩顶的墩梁纵向相对位移随ζ的减小和C的增大而减小;以1联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为研究对象,所选定的阻尼器在全桥布置后,全桥地震响应的最大正减震率为76.5%,最大负减震率为-21.40%;尽管全桥布置阻尼器后某些位置出现了负减震率,但其地震响应仍然全桥最小;通过对两侧简支钢桁梁粘滞阻尼器的参数优化后,个别位置的地震响应进一步减小,从而提高了全桥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青,程楚云[3](2019)在《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柔性拱桥非线性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柔性拱桥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结构非线性稳定性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以某双主跨2×360 m钢桁梁拱桥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和ANSYS计算大桥施工和运营阶段稳定安全系数并获取结构的失稳形态。分析了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因素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初始缺陷和横向风荷载与结构非线性稳定的关系。研究表明:桥梁ANSYS模型和MIDAS模型的线弹性稳定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安全系数较高,且运营阶段结构的失稳形式均为拱肋整体面外失稳;结构非线性稳定性受材料非线性影响显着,而受几何非线性影响较小;通过一致缺陷模态法在结构上施加初始缺陷对结构非线性稳定影响较大,而截面几何偏位法影响较小;运营阶段桥梁在正常风荷载下能较好地保持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9年01期)
王青[4](2018)在《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柔性拱桥的弹性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柔性拱桥在施工阶段和运营期的稳定性,应用静力弹性稳定和有限元方法分析某双主跨钢桁梁拱桥不同时期的力学行为,并获得相应的失稳模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的线弹性稳定系数在其建造中经历了一个由逐渐增加再到减小直至平稳阶段的变化过程,且施工阶段和运营期的稳定安全系数都较高;施工阶段桥梁结构失稳形式多表现为单根或少量杆件失稳,而运营期则均表现为拱肋的整体失稳;当列车荷载为主跨满载时,桥梁的稳定安全系数最低;若将杆件应力达到屈服时的系数作为承载力系数,则最不利杆件的屈服系数与结构整体的稳定系数相差较大。(本文来源于《交通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刘应龙,蔺鹏臻,梁新礼[5](2018)在《高铁大跨度钢桁梁拱桥柔性拱安装抗风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建银西高铁银川机场黄河特大桥主桁为2联3×168m下承式连续钢桁梁柔性拱结构,采用墩梁同步、先梁后拱的方案施工。为提高施工阶段吊杆的横向刚度,在基于风洞试验实测叁分力系数的基础上,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施工阶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拱肋安装阶段的静风响应,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地锚式和自锚式2种横向抗风方案,并优化抗风方案。结果表明:在静风荷载作用下,合龙前柔性拱的杆件应力会超过规范容许值,且横向位移较大,将引起结构横向失稳;2种方案均能有效抑制柔性拱的静风响应,出于施工便捷的考虑,该桥采用自锚式抗风方案;对该方案的布索方式优化后,施工阶段柔性拱的最大静风应力减小到162.2MPa,满足规范要求。(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8年03期)
施洲,张晓珂,杨仕力,夏正春[6](2018)在《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柔性拱桥极限承载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钢桁梁柔性拱桥具有强大的承载能力及跨越能力,也是大跨度铁路桥梁常用桥型之一,其跨度不断发展。针对铁路钢桁梁柔性拱桥的极限承载力问题,本文同时采用MIDAS及ANSYS两种有限元软件建立一座双主跨360 m的大跨径下承式钢桁梁拱桥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双主跨满载等叁个荷载工况的线弹性承载力分析,并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几何与材料双重非线性的影响,系统分析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柔性拱桥的极限承载力。研究结论:(1)由线弹性承载力的计算对比分析可知,实际结构在恒载+主跨满载的工况下,结构的受力最不利杆件为拱肋及主桁上弦杆和斜腹杆部分,杆件应力达到屈服时的承载力系数最小为2.06;(2)线弹性极限稳定承载系数介于10.64~12.46,均为拱肋的整体失稳破坏,最不利的荷载工况为恒载+主跨活载,表明桥梁结构的稳定承载力远大于杆件强度承载力;(3)考虑p-Δ效应与整体、局部几何偏位初始缺陷后,计算得到的稳定承载系数依次降低至2.75、2.65,表明几何偏位初始缺陷会显着降低极限稳定承载能力,考虑材料非线性后极限稳定承载力系数进一步降低至2.20;(4)验证了桥梁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承载能力及构件强度承载能力,可为类似桥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何志刚[7](2018)在《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桁梁柔性拱桥作为一个完美的组合结构体系,充分考虑了梁和拱的受力特点,不仅增加了结构的跨越能力,还可以在受到荷载时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由于一般采用先工厂预制杆件、后现场进行拼装的施工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钢桁梁柔性拱桥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桥梁状态与设计状态之间必定存在误差,且随着施工的继续进行,这些误差逐渐累积,最终有可能会导致成桥后的线形和应力状态与设计理想状态相差较大,甚至会危及到结构安全。因此大跨钢桁梁柔性拱桥的施工控制越来越被重视。本文以银川机场黄河特大桥主桥3×168m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为工程背景,结合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理论、有限元计算方法和现场实测结果对该桥在施工控制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在为该工程的顺利完工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积累了该类桥型的建造经验。论文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1)首先对钢桥的发展历史做了回顾;介绍了钢桁架拱桥的分类及其力学特点;对桥梁施工控制的意义以及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理论进行了总结;对本文所研究的钢桁梁柔性拱桥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监控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2)结合本桥具体施工过程,基于初始位移法推导了悬臂拼装过程中拼装线形的计算公式,并用该公式的计算结果指导现场施工;从临时墩支点标高、冲钉质量以及杆件拼装误差叁方面对拼装过程中线形精度控制进行了研究。针对该桥实际架设过程中出现的节点标高过低的现象,通过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更换冲钉后将悬臂端提升的调整措施。(3)基于吊杆风洞试验结果,对柔性拱拼装过程中的静风响应进行了计算,掌握了施工过程中的最不利工况。结果表明,当施工至一定阶段,在风荷载和自重作用下柔性拱杆件应力会超过材料容许应力上限。为了避免出现柔性拱失稳现象,结合结构特点及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内部缆索法和外部缆索法两种抗风措施,对两种方案的抗风效果进行了对比。从缆索的布置位置和数量两个方面对内部缆索法进行了优化,有效的改善了柔性拱拼装过程中的抗风性能。(4)基于第一个柔性拱合拢时的架设工况,结合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讨论了合拢口形状随温度的变形情况,确定了适宜的合拢时间段。针对该拱拱脚无法自然合拢的现象,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顶升合拢方案;对顶升合拢过程中的部分杆件实测的应力变化和理论计算的应力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5)针对落梁过程中可能由支点高差所引起的杆件受力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最不利受力工况下,全桥杆件的最大应力均在材料允许的受力范围之内;同一墩支点之间的高差是施工控制重点。对落梁完成后的线形、应力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说明了该桥施工控制的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8-04-04)
李佳莉[8](2017)在《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合龙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以其竖向刚度大、承载能力高、跨越能力强、施工速度快且造型优美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国新建铁路桥梁中应用较为广泛。国内对钢桁梁桥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施工中最关键的合龙技术研究很少,尚未形成统一的合龙控制体系。本文以连盐铁路线上的灌河特大桥为依托工程,围绕平行弦及柔性拱合龙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归纳了灌河特大桥的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结合类似桥梁的合龙经验及本桥工程特点,分析了平行弦和柔性拱合龙前的控制要点,建立了灌河特大桥施工阶段的有限元仿真模型。(2)针对钢桁梁的抗倾覆稳定性、平行弦合龙前结构的整体及局部稳定性、拱合龙前吊杆的抗风稳定性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增强结构施工稳定性的具体措施,为平行弦及柔性拱合龙创造良好的条件。(3)分析了灌河特大桥平行弦合龙的难点,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平行弦合龙口对各项调整措施的敏感性,整理并分析合龙前的连续观测数据,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平行弦合龙控制技术方案,实现钢桁梁无应力合龙。(4)总结了灌河特大桥柔性拱的线形控制要点,利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拱合龙口对各项调整措施的敏感性,整理并分析拱合龙前的连续观测数据,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柔性拱合龙控制技术方案,保证柔性拱顺利合龙。本文的研究表明,平行弦及柔性拱合龙前控制要点包括:合龙前施工控制、合龙口敏感性分析及合龙前连续观测。合龙前施工控制是顺利合龙的前提,钢桁梁的抗倾覆稳定性、最大悬臂状态结构的整体及局部稳定性值得重点关注,吊杆的抗风稳定性是柔性拱合龙前的控制重点,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合龙口敏感性分析是为了选择主要的合龙调整措施,合龙前连续观测是为了确定适宜的合龙温度和时间,这二者的分析结果是确定合龙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灌河特大桥顺利完成了平行弦及柔性拱的高精度合龙,验证了本文所述合龙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及正确性,可供今后类似桥梁的合龙借鉴。(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李聪,易中楼,杨华松,张雪松,牛忠荣[9](2014)在《南淝河特大跨度钢桁梁拱桥施工过程中强度分析与加固》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桁梁拱桥是大跨度桥梁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结构稳定性问题是该类桥梁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采用有限元法对南淝河特大跨度钢桁梁柔性拱桥进行了各施工工况下的结构强度分析,确定了危险施工工况及其对应的危险杆件.采用结构稳定理论计算了危险杆件的应力水平,由此对施工过程提供了安全性预测和监控实施.依据计算结果对危险施工工况的超应力杆件提出了加固措施,并进行重分析和强度评估,其加固应用确保了该桥梁的施工安全.(本文来源于《空间结构》期刊2014年02期)
张守利,张雪松,刘凯[10](2014)在《大跨度钢桁梁柔性拱桥起落梁施工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某大型钢桁梁柔性拱桥架设为背景,提出了大型钢桁梁柔性拱桥起落梁的施工新技术,介绍了钢桁梁柔性拱架设完成后起落梁施工技术及墩顶辅助结构布置,给出了起落梁技术的实施步骤;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钢桁梁柔性拱桥结构起落梁过程进行力学计算,分析了在不同主墩竖向起顶的结构受力性能;该桥梁成功落成表明施工技术经济可行,解决了大型钢桁梁拱桥施工技术难题。(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大跨度钢桁梁拱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1联(3×168)m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设置纵向粘滞阻尼器,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其减震效果。从减小拱脚轴力、墩底内力、墩梁纵向相对位移叁方面出发,讨论了粘滞阻尼器各参数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并与未设置粘滞阻尼器情况下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初选了减震效果较好的阻尼系数C和速度指数ζ,继而在全桥(两联3×168m连续钢桁梁柔性拱)布置该参数的粘滞阻尼器并分析其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墩顶的拱脚轴力值在纵向布置粘滞阻尼器后显着减小,而位于活动墩顶的拱脚轴力值个别存在增大情况,且当ζ一定时,C越大减震效果越明显;活动墩顶的墩梁纵向相对位移随ζ的减小和C的增大而减小;以1联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为研究对象,所选定的阻尼器在全桥布置后,全桥地震响应的最大正减震率为76.5%,最大负减震率为-21.40%;尽管全桥布置阻尼器后某些位置出现了负减震率,但其地震响应仍然全桥最小;通过对两侧简支钢桁梁粘滞阻尼器的参数优化后,个别位置的地震响应进一步减小,从而提高了全桥的抗震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跨度钢桁梁拱桥论文参考文献
[1].施洲,张勇,张育智,夏正春.大跨度铁路下承式钢桁梁柔性拱桥稳定性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9
[2].刘应龙,蔺鹏臻,何志刚,孙理想,杨子江.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减震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9
[3].王青,程楚云.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柔性拱桥非线性稳定性研究[J].钢结构.2019
[4].王青.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柔性拱桥的弹性稳定性[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8
[5].刘应龙,蔺鹏臻,梁新礼.高铁大跨度钢桁梁拱桥柔性拱安装抗风措施研究[J].桥梁建设.2018
[6].施洲,张晓珂,杨仕力,夏正春.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柔性拱桥极限承载能力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8
[7].何志刚.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
[8].李佳莉.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合龙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9].李聪,易中楼,杨华松,张雪松,牛忠荣.南淝河特大跨度钢桁梁拱桥施工过程中强度分析与加固[J].空间结构.2014
[10].张守利,张雪松,刘凯.大跨度钢桁梁柔性拱桥起落梁施工新技术[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