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许双珠汪玲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外科201900)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对阑尾炎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普外科住院急诊行阑尾切除术后的5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配合穴位敷贴,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可促进阑尾炎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穴位敷贴阑尾炎胃肠功能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355-02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妇科、骨科和普外科等,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后更常见。阑尾炎术后存在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尤其是阑尾炎症较重情况下更易发生[1-3],可以出现暂时性肠麻痹,若肠道功能抑制时间长,可出现肠管扩张和腹胀,甚至引起肠粘连梗阻、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西医药治疗、中医的内服和外治法等。但是,西医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尚缺乏有效的方法,且具有一定的禁忌症和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总体效果不尽满意。因此,我们针对阑尾炎患者手术后运用穴位敷贴干预,以观察其对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以期探讨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普外科住院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患者共428例进行研究。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53例行阑尾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参考《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中关于急性阑尾炎的有关诊断标准[5]。
1.3筛选标准
(1)年龄>18岁且年龄<60岁;(2)采用连续硬外麻醉;(3)行阑尾切除术;(4)无明显手术禁忌;(5)自愿参加临床观察,愿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术后采用普外科常规治疗护理,即禁食、补液、平卧6小时、早期活动等。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干预,由专科护士进行操作。于患者术后安返病房后采用王不留行籽双侧穴位敷贴,主穴选择胃、小肠、大肠,先用探棒在耳部相应穴位上按压,寻找敏感点,75%酒精棉球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放在0.5cm长的胶布上,贴压在选好的穴位上,用拇指指腹揉压。每穴按压2min,以患者有胀、酸麻感或微感刺痛及热感为度,每次5~10min,两侧耳穴可交替贴压。每2小时1次(睡眠除外),至肛门排气后停止。
两组术后均常规补液、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术后鼓励早期活动。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术后每2h用听诊器听诊肠鸣音恢复情况,询问患者肛门是否排气。观察并记录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
3.2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24h内肛门排气,腹胀消失;有效:治疗后24h后肛门排气,腹胀症状缓解;无效:治疗24h后仍不能自行排气。
3.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h,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2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术后近期均无阑尾残端瘘、切口疝、腹腔出血、腹腔脓肿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
5讨论
胃肠道功能障碍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由于麻醉和手术造成的应激状态以及手术导致的解剖关系改变,出现肠麻痹,容易导致肠粘连、肠胀气,肠腔内细菌产生的毒素气体等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严重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因此,加速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早促进肛门排气可使患者缩短患者的禁食时间,对提高围手术期的治疗至关重要。
耳穴压豆能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故具有巩固疗效的功能。王不留行籽具有疏通经脉,清热解毒,调整脾胃,扶正祛邪功效。穴位敷贴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便秘等方面临床报道疗效显著[4-5]。陈秋婉[6]观察腹部术后采用磁珠穴位敷贴对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显示磁珠穴位敷贴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有利于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本研究我们采用穴位敷贴刺激大肠穴、小肠穴及胃穴等。其中,大肠穴主治腹泻、便秘和咳嗽,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小肠穴主治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胃穴具有和胃降逆、止呕作用,主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大肠、小肠、胃穴都于消化有关。诸穴配合,可调节神经反射,抑制细纤维痛觉传导,具有解痉镇痛之功;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循环,促进毛细血管对渗出物质吸收和组织的修复,以促进肠蠕动。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较为明显,治疗组临床疗效更佳。因此,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外治辨证论治,两者相辅相成,可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疗效及症状。
综上所述,在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中药王不留行籽压迫耳部与胃肠机能相关的穴位,可对肠道产生良性的刺激,增强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有利于胃肠道内气体顺利排出,有效地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此外,穴位敷贴具有价廉、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无副反应等优点,无禁食及胃肠减压的顾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胜勇.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0):1888-1890.
[2]杨哲.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炎性肠梗阻[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6):68.
[3]阚建光,肖勇,陈海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5例诊治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8):986-987.
[4]贺宇红.健康教育配合耳穴贴压对改善功能性便秘的疗效[J].上海护理,2011,11(3):47-49.
[5]姜水玉,潘善余.针刺天枢穴加耳穴贴压法治疗习惯性便秘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7):516.
[6]陈秋婉.磁珠耳穴贴压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4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