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阻练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阻训练,骨骼肌萎缩,FoxO1,Akt
抗阻练习论文文献综述
于加倍[1](2019)在《低氧环境下抗阻练习对骨骼肌萎缩的影响及Akt-FoxO1-MuRF1/Atrogin-1通路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低氧环境诱导骨骼肌萎缩直接影响日常体力活动以及高原训练效果,本研究旨在探索抗阻训练缓解低氧诱导骨骼肌萎缩效果以及Akt-FoxO1-MuRF1/Atrogin-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研究一以大鼠为对象探讨低氧下抗阻训练对骨骼肌的影响及Akt-FoxO1-Atrogin-1/MuRF1通路的变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抗阻训练组(R)、低氧组(H)以及低氧抗阻训练组(HR),每组各10只。R组在常氧环境下进行爬梯抗阻训练,H与HR组生活在低氧环境(12.4%O_2)中,HR组在低氧下进行爬梯抗阻训练,R组与HR组负重均以体重的百分比进行计算。低氧及抗阻训练干预4周后,DEXA检测各组大鼠瘦体重,剥离比目鱼肌、趾长伸肌、肱二头肌和腓肠肌称量湿重,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分析肌纤维横截面积(CSA),免疫荧光标记FoxO1(S256)蛋白位置,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FoxO1、FoxO1(S256)、Atrogin-1、MuRF1、MHC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研究二在细胞层面进一步探讨模拟低氧及低氧抗阻训练通过Akt-FoxO1-MuRF1/Atrogin-1对骨骼肌蛋白分解的调控,L6大鼠成肌细胞复苏后,进行细胞爬片并分化为肌管细胞,分别进行常氧下干扰Akt表达(Akt-shRNA)、低氧刺激(H)以及低氧下激活Akt(Akt-Act)等干预,免疫荧光标记FoxO1(S256)在肌细胞内位置并使用激光共聚焦拍摄图片,Western Blot检测Akt、FoxO1、FoxO1(S256)、Atrogin-1、MuRF1、MHC相对表达水平。结果:(1)H组与C组相比瘦体重明显下降,比目鱼肌、趾长伸肌湿重显着降低(p<0.01和p<0.05),趾长伸肌、肱二头肌CSA显着降低(p<0.01和p<0.01);(2)4周的低氧爬梯抗阻训练后,HR组大鼠瘦体重、肱二头肌湿重显着高于H组(p<0.05和p<0.05),HR组肱二头肌CSA显着高于H组(p<0.05);(3)HR组肱二头肌Akt、MHC的转录和表达水平显着高于H组(p<0.05和p<0.01),FoxO1、Atrogin-1、MuRF1转录和表达水平显着低于H组(p<0.05);(4)HR组骨骼肌FoxO1(S256)IOD值显着高于H组(p<0.05);(5)HR组比目鱼肌、趾长伸肌湿重以及趾长伸肌CSA显着低于R组(p<0.01),趾长伸肌和肱二头肌的FoxO1、Atrogin-1、MuRF1转录和表达水平显着高于R组(p<0.05);(6)Akt-shRNA组细胞FoxO1、Atrogin-1、MuRF1表达量显着高于C组(p<0.01),MHC、FoxO1(S256)显着低于C组(p<0.01);(7)Akt-Act组细胞FoxO1、Atrogin-1、MuRF1表达量显着低于H组(p<0.05),MHC、FoxO1(S256)显着高于C组(p<0.01),Akt-Act组FoxO1(Ser256)的IOD值显着高于H组(p<0.01)。结论:(1)低氧环境可诱导大鼠骨骼肌萎缩,同时低氧会抑制骨骼肌中Akt的活动,促进FoxO1、Atrogin-1和MuRF1的表达。(2)常氧下抗阻训练可有效刺激大鼠骨骼肌肥大,而低氧下进行4周抗阻训练可缓解低氧诱导的骨骼肌萎缩。(3)低氧抗阻训练可缓解骨骼肌萎缩与Akt促进FoxO1的磷酸化,进而抑制MuRF1和Atrogin-1的表达相关。(4)Akt调控FoxO1的Ser256位点发生磷酸化并向核外转移是骨骼肌细胞蛋白泛素水解调控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张雅祺[2](2019)在《急性低氧抗阻练习对下肢肌肉募集和激活后增强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一次急性常氧高强度抗阻练习、低氧高强度抗阻练习以及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对激活后增强效应(PAP)和肌肉募集的影响,探索低氧抗阻练习对于神经肌肉募集对PAP影响的机制。受试者基本情况:第1组:12名受试者均为有力量训练经验的男性短跑(100 m)运动员(年龄20±2年,身高178.4±7.8 cm,体重69.0±11.0 kg,训练年限5.5±3.5年,所测得深蹲1RM 132.5±22.5 kg,左侧腿为发力腿11人,右侧腿为发力腿1人)。第2组:7名受试者均为有力量训练经验的男性短跑(100 m)运动员(年龄19.5±1.5年,身高179.8±4.3 cm,体重71.0±9.1 kg,训练年限5±3.5年,所测得深蹲1RM133.5±21.5 kg,左侧腿为发力腿6人,右侧腿为发力腿1人)。方法:第1组受试者训练及测试:12名受试者间隔1周分别完成常氧高强度抗阻练习(90%1RM,3个/组,共3组,间歇90 s),低氧(海拔高度)高强度抗阻练习(同常氧)和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45%1RM,6个/组,共3组,间歇90 s),在练习的前后测试下蹲跳(CMJ)高度,最大等长收缩时的积分肌电(iEMG)。第2组受试者训练及测试:7名受试者间隔1周进行同第1组相同的3种抗阻练习,在练习的前后测试CMJ高度,最大等长收缩测试伸膝峰力矩同时记录双腿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的肌电,分析力量发展速率(RFD)、电机械延迟(EMD)。结果:第1组:受试者在常氧高强度抗阻练习、低氧高强度抗阻练习和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CMJ测试高度上都出现了激活后增强效应(PAP)。从CMJ测试高度上来看,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即刻的高度(56.1±4.4 cm,P<0.05)显着高于低氧高强度抗阻练习后即刻的CMJ高度(52.6±4.8 cm,P<0.05)和常氧高强度抗阻练习后CMJ高度(53.1±4.8 cm,P<0.05);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8 min的CMJ高度(58.4±5.5 cm,P<0.05)显着高于常氧高强度抗阻练习后8 min CMJ高度(55.9±5.8 cm,P<0.05)。iEMG结果显示,左腿股直肌在CMJ测试时的肌肉募集程度在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4 min(2983.2±1489.3,P<0.05)和12 min(3447.8±1894.7,P<0.05)分别显着高于低氧高强度抗阻练习后4 min(1959.7±445.7,P<0.05)和12 min(2131.8±761.7,P<0.05)。第2组:等长肌力(MVC)测试的力矩数据显示,只有在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产生。从EMD结果来看,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12 min的EMD值(73.14±4.15 ms,P<0.05)显着低于常氧高强度练习后12 min EMD的值(98.14±10.19 ms,P<0.05)。结论:常氧高强度抗阻练习、低氧高强度抗阻练习和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均可以产生PAP,但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石宏杰,周世杰[3](2018)在《儿童少年抗阻练习安排规律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力量是人体姿势的维持、自身肢体的移动以及克服阻力所必须的一种基本素质,由于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因此,针对其身心发育特点,制定适合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练习方案就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尝试在对既往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结合运动实践,对儿童少年抗阻练习的机理、益处、潜在(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2)
鱼芳青,郝惠雄,李真玉[4](2018)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的运动锻炼模式对中老年人身体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的运动锻炼模式对中老年人身体能力的影响。方法募集上海某区无专业运动经验,40~60岁的89名(男39名,女50名)受试者。运动干预前后进行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体脂率、骨密度、最大摄氧量、曲臂及伸膝、握力、单脚闭眼站立、选择反应时、坐位体前屈、背力、纵跳。运动干预8 w,不进行饮食监控与干预,也不进行强制性的集中运动锻炼,以受试者自觉自动参与为主。结果运动后男女性运动B组(每周运动次数≥3次)体脂率下降明显(P<0.05),且与运动A组(每周运动次数<3次)存在显着差异(P<0.05)。运动后男性B组握力显着上升(P<0.05),男女性运动B组坐位体前屈在运动后显着提高(P<0.05),女性A、B两组差异显着(P<0.05);男女性运动B组闭眼单脚站立时长增加有显着差异(P<0.05);男女性运动B组选择反应时运动前后有显着差异(P<0.05);男女性运动B组伸膝成绩显着提高(P<0.05),与男女性A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运动后男女性运动B组的最大摄氧量明显增加(P<0.05),A组与B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运动后男女性运动B组的骨密度T值则均略有所提高,女性运动B组比运动A组骨密度显着上升(P<0.05)。结论长期坚持规律性的运动锻炼有助于中老年人保持体重,降低体脂率;运动锻炼改善了各项身体素质,尤其上下肢肌力增强显着,有氧能力有所提高,更能维持正常的骨密度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17期)
白学成,胡扬,李燕春,于加倍,韩天雨[5](2018)在《4周低氧抗阻练习对大鼠骨骼肌Myostatin和Follistatin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低氧环境下骨骼肌重量丢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抗阻训练可以减缓低氧诱导的骨骼肌萎缩已被公认,但是其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肌肉抑制素Myostatin是抑制肌肉生长分化的主要因子,而Follistatin具有能抑制Myostatin的作用。所以本研究拟阐明4周低氧抗阻练习对大鼠骨骼肌Myostatin和Follistat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体重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C组:6只)、常氧运动组(R组:6只)、低氧安静组(H组:6只)、低氧(本文来源于《第五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8-13)
叶秀凤[6](2018)在《压力反馈抗阻练习与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压力反馈抗阻力练习与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宁波市第七医院收治的70例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行压力反馈抗阻力训练,对照组行常规盆底肌训练,两组训练干预时间均为8周,记录两组患者训练干预前后肌力、膀胱颈下降最大距离(BND)、最大压力期膀胱尿道后角(PUVA-s)及尿失禁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训练后Ⅰ、Ⅱ类盆底肌纤维肌力恢复情况均显着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ICI-Q-SF评分、BND及PUVA-s较干预前显着降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漏尿量和排尿前逼尿肌压力均显着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为显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功能性尿道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干预后两组BND、PUVA-s与ICI-Q-SF呈正相关(R~2=0.882,0.935)。结论电刺激压力反馈抗阻力训练可显着改善SUI患者盆底肌力,促进盆底正常支持系统的恢复,较常规盆底肌训练对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8年15期)
杨杨[7](2018)在《有氧锻炼联合抗阻练习对肥胖初中男生干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有氧锻炼联合抗阻练习对肥胖初中男生身体成分及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干预效果,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在郑州市某初中学校选取28名肥胖男生进行为期12周的有氧锻炼联合抗阻练习,并选取30名正常体型的男生作为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后的体成分及心血管功能等指标测试。结果经过12周有氧锻炼联合抗阻练习干预后,28名肥胖初中男生除身高外,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安静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身体脂肪量、身体脂肪百分比等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9,4.26,5.66,8.11,4.51,7.49,5.07,P值均<0.05);肌肉量和躯干肌肉量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3,-2.48,P值均<0.05);除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血糖(FPG)、血胰岛素(FINS)、叁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LDL-C)等均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10,6.09,4.27,3.30,5.08,P值均<0.01)。结论有氧锻炼联合抗阻练习对肥胖初中男生的体成分及心血管功能指标有显着干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8年06期)
邓采平[8](2018)在《有氧运动结合柔性抗阻练习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老年女性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易发人群,主要表现为骨量退行性减少、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平衡能力减弱及易发生跌倒甚至骨折,这使得中老年女性的骨健康状况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显示抗阻训练可对缓解中老年女性骨质丢失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在中老年女性有氧锻炼中加入柔性抗阻练习,以期找到更为有效防治中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锻炼方式。从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联合文化活动中心征集并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并填写知情同意书的40~65岁中老年女性34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人,干预前两组实验对象基本情况及骨密度状况大致相同,不具有明显差异。两组实验对象均进行2次/周、90分钟/次的锻炼,实验组采用有氧结合柔性抗阻练习的方式,对照组只进行单纯有氧操练习。其中实验组以弹力带作为练习器材,在每次30分钟的有氧热身活动后以60%~80%1-RM的强度进行50分钟的柔性抗阻练习。36周后,重新测定两组实验对象身体各区域及全身骨密度,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实验对象身体各区域及全身骨密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盆骨密度较干预前相比有所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t=-2.296,P<0.047),对照组身体各区域及全身骨密度值较干预前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且差异均具有显着性;干预前后,实验组下肢、骨盆、脊柱及全身骨密度变化差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着性(下肢t=3.409,P<0.001;骨盆t=2.493,P<0.049;脊柱t=3.767,P<0.001;全身t=3.966,P<0.001)。得出结论如下:1)40~65岁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出现增龄性骨质丢失情况,且骨盆区域骨密度降低明显;2)36周运动干预可有效缓解中老年女性下肢、骨盆、脊柱及全身骨密度的下降趋势;3)有氧结合柔性抗阻练习和单纯有氧运动均能延缓中老年女性的骨丢失,但前者是防治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更为有效的运动方式;4)女性骨密度在围绝经期已开始下降,建议在这一时期就开始在日常锻炼中增加柔性抗阻练习。(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8-05-14)
靖宇芳[9](2018)在《抗阻训练延缓中老年女性骨骼肌流失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骨骼肌的流失正成为威胁中老年女性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试图探讨长期进行弹力带健身操和普通有氧操结合抗阻练习对延缓中老年人骨骼肌流失的效果,探讨“有氧、力量和伸拉”练习的可兼容性,设计符合中老年人兴趣爱好和生理机能特点的健身方案。方法:本研究根据中老年人的特点,设计了弹力带健身操(实验组一)与有氧操结合抗阻练习(实验组二)两种不同的抗阻练习方式,通过实验法对51名中老年女性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训练,并测定实验前后受试者的骨骼肌质量、力量、功能能力的变化以及体成分相关指标,分析通过12周不同方式的抗阻练习方案,对中老年女性受试者的骨骼肌质量、骨骼肌力量、肌肉功能能力以及BMI、瘦体重等体成分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经过12周的干预后,实验组一握力(P<0.05)、叁十秒连续坐起次数(P<0.05)、六米步速功能(P<0.05)均出现显着增长,而实验组二握力(P>0.05)也有小幅度增长但小于实验组一,实验组二叁十秒连续坐起次数(P>0.05)、六米步速功能(P>0.05)均出现小幅度地下降。实验组一肌肉质量(P<0.05)和骨骼肌含量(P<0.05)均有上升趋势,而实验组二(P>0.05)变化幅度较小,实验组一与实验组二的BMI以及体脂率均显着下降。实验组一(P<0.05)与实验组二(P<0.05)的平衡能力均出现显着上升,但实验组二上升幅度小于实验组一。实验组一起立—走计时功能(P<0.05)出现显着增长,而实验组二(P>0.05)出现小幅度地下降。研究结论:1、本研究所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抗阻训练方案均具有可实施性,并就受试者而言,中老年女性对于弹力带健身操的喜爱度与参与度更甚。2、在弹力带健身操与有氧操结合抗阻练习两种不同的抗阻练习方式中,中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功能能力都得到显着增强,但弹力带健身操对机体骨骼肌力量和功能能力的影响效应相较于单一的有氧操结合抗阻练习形式较高。3、经过12周的运动干预以后,弹力带健身操组的肌肉质量和骨骼肌含量均优于有氧操结合抗阻练习组,呈现出显着上升的良好趋势。4、弹力带健身操与有氧操结合抗阻练习两种不同的抗阻练习方式,都能有效的降低中老年女性的BMI值,降低体内脂肪含量。(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唐莲,马晶,李泱,朱超,张艳[10](2018)在《弹力带抗阻练习结合呼吸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弹力带抗阻练习结合呼吸训练对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6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常规复诊的PCI术后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弹力带抗阻训练,将患者分为弹力带抗阻练习结合呼吸训练组(呼吸训练组)41例和常规弹力带抗阻训练组(对照组)36例,进行为期16周的规律康复训练,每周3次,隔日1次。比较2组训练前后心肺运动相关指标变化。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呼吸训练组患者锻炼后与锻炼前比较,最大运动负荷(Metsmax)、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公斤摄氧(VO2/kgmax)显着升高(P<0.01),Borg劳累度评估量表(Borg)评分显着降低(P<0.01),最大氧脉搏(VO2max/HR)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锻炼后最大心率(HRmax)及无氧阈心率(HRAT)明显低于锻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比较,呼吸训练组患者锻炼后Metsmax[(6.03±1.63)vs(5.20±1.21)METs]、VO2/kgmax[(21.08±5.72)vs(18.12±4.29)ml/(kg·min)]及无氧阈公斤摄氧(VO2/kgAT)[(16.10±4.80)vs(14.49±4.46)ml/(kg·min)]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训练组锻炼后与锻炼前比较,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显着降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及最大通气量(MVV)显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锻炼后VE/VCO2较锻炼前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呼吸训练组锻炼后FEV1[(5.42±1.72)vs(2.42±0.85)L]及MVV[(111.24±9.50)vs(95.80±6.23)L]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常规弹力带抗阻练习比较,弹力带抗阻练习结合呼吸训练更能有效提高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并改善心肺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抗阻练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观察一次急性常氧高强度抗阻练习、低氧高强度抗阻练习以及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对激活后增强效应(PAP)和肌肉募集的影响,探索低氧抗阻练习对于神经肌肉募集对PAP影响的机制。受试者基本情况:第1组:12名受试者均为有力量训练经验的男性短跑(100 m)运动员(年龄20±2年,身高178.4±7.8 cm,体重69.0±11.0 kg,训练年限5.5±3.5年,所测得深蹲1RM 132.5±22.5 kg,左侧腿为发力腿11人,右侧腿为发力腿1人)。第2组:7名受试者均为有力量训练经验的男性短跑(100 m)运动员(年龄19.5±1.5年,身高179.8±4.3 cm,体重71.0±9.1 kg,训练年限5±3.5年,所测得深蹲1RM133.5±21.5 kg,左侧腿为发力腿6人,右侧腿为发力腿1人)。方法:第1组受试者训练及测试:12名受试者间隔1周分别完成常氧高强度抗阻练习(90%1RM,3个/组,共3组,间歇90 s),低氧(海拔高度)高强度抗阻练习(同常氧)和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45%1RM,6个/组,共3组,间歇90 s),在练习的前后测试下蹲跳(CMJ)高度,最大等长收缩时的积分肌电(iEMG)。第2组受试者训练及测试:7名受试者间隔1周进行同第1组相同的3种抗阻练习,在练习的前后测试CMJ高度,最大等长收缩测试伸膝峰力矩同时记录双腿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的肌电,分析力量发展速率(RFD)、电机械延迟(EMD)。结果:第1组:受试者在常氧高强度抗阻练习、低氧高强度抗阻练习和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CMJ测试高度上都出现了激活后增强效应(PAP)。从CMJ测试高度上来看,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即刻的高度(56.1±4.4 cm,P<0.05)显着高于低氧高强度抗阻练习后即刻的CMJ高度(52.6±4.8 cm,P<0.05)和常氧高强度抗阻练习后CMJ高度(53.1±4.8 cm,P<0.05);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8 min的CMJ高度(58.4±5.5 cm,P<0.05)显着高于常氧高强度抗阻练习后8 min CMJ高度(55.9±5.8 cm,P<0.05)。iEMG结果显示,左腿股直肌在CMJ测试时的肌肉募集程度在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4 min(2983.2±1489.3,P<0.05)和12 min(3447.8±1894.7,P<0.05)分别显着高于低氧高强度抗阻练习后4 min(1959.7±445.7,P<0.05)和12 min(2131.8±761.7,P<0.05)。第2组:等长肌力(MVC)测试的力矩数据显示,只有在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产生。从EMD结果来看,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12 min的EMD值(73.14±4.15 ms,P<0.05)显着低于常氧高强度练习后12 min EMD的值(98.14±10.19 ms,P<0.05)。结论:常氧高强度抗阻练习、低氧高强度抗阻练习和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后均可以产生PAP,但低氧低强度抗阻练习效果更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阻练习论文参考文献
[1].于加倍.低氧环境下抗阻练习对骨骼肌萎缩的影响及Akt-FoxO1-MuRF1/Atrogin-1通路调控机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2].张雅祺.急性低氧抗阻练习对下肢肌肉募集和激活后增强效应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9
[3].石宏杰,周世杰.儿童少年抗阻练习安排规律的探索[C].第四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8
[4].鱼芳青,郝惠雄,李真玉.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的运动锻炼模式对中老年人身体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5].白学成,胡扬,李燕春,于加倍,韩天雨.4周低氧抗阻练习对大鼠骨骼肌Myostatin和Follistatin基因表达的影响[C].第五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6].叶秀凤.压力反馈抗阻练习与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8
[7].杨杨.有氧锻炼联合抗阻练习对肥胖初中男生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8
[8].邓采平.有氧运动结合柔性抗阻练习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8
[9].靖宇芳.抗阻训练延缓中老年女性骨骼肌流失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10].唐莲,马晶,李泱,朱超,张艳.弹力带抗阻练习结合呼吸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效果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