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箴论文-周树山

陈宝箴论文-周树山

导读:本文包含了陈宝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陈宝箴,陈寅恪,张之洞,《湘学报》

陈宝箴论文文献综述

周树山[1](2018)在《论陈宝箴》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宝箴是着名史学大师陈寅恪的祖父,晚清的湖南巡抚,主政一省,思想开明。戊戌变法中,在保守落后的湖南厉行新政,其开风气之功被后人所铭记。但陈宝箴只能算作清王朝的能臣和循吏,作为开明臣子,在光绪帝的变法中尽一个地方官员的责任而已。与变法潮头中的康、梁的思想有本质上的不同,甚至在张之洞的授意下,抑制和打压康、梁的思想,以致在后期引起光绪皇帝的不满和责备。但陈宝箴的确是专制王朝中一个忠诚正直、有操守、有原(本文来源于《书屋》期刊2018年11期)

顾瑞雪[2](2018)在《陈宝箴的国忧家难》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宝箴在清末维新自救运动中表现卓出,从太平军兴到其逝世,近半个世纪的事功与文章,写出他作为时代先行者的卓越识见和气度胸襟。在改革中,他眼界开阔,英毅敢为;在与沈葆桢、张之洞、谭继洵等人的相处中,他据理而为,不卑不亢;在改革思想上,他力主切合实际,经世致用。这种心地无私的道德品质与深重的忧患意识,造就了陈氏一门20世纪文化贵族与学术精英的品格。(本文来源于《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期刊2018年05期)

吴国富[3](2018)在《张望《闰榻集》及陈宝箴刊刻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武宁文人张望鄙弃时文,致力于古文创作,着有《闰榻集》等着作。他的古文在当时有一定的声望,得到云南巡抚谭尚忠及嘉庆、道光年间名臣万承风等人的赏识。至于晚清,义宁人陈宝箴又主持刊刻了《闰榻集》等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本文来源于《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董俊珏[4](2017)在《略论晚清名臣陈宝箴之事迹与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宝箴是晚清督抚中的佼佼者,在湖南推行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自治运动;同时,他也是义宁陈氏家族作为"近世模范人家"的辉煌局面的开创者。对陈宝箴作为时刻以家国社稷为忧的爱国者与才干出众而又持重老成的政治家的身份的界定,以及对其宗张、朱而兼叶、王的由伦理实践指向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的辨析,对晚清政治史与思想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邢台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陈铁辉[5](2017)在《陈宝箴人才思想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才思想是陈宝箴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陈宝箴一系列政治实践的基础和来源,对当今社会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极具借鉴意义。目前,学术界对陈宝箴人才思想领域的研究鲜有涉猎,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笔者试图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文献研究、分析综合、比较等研究方法,以达到初步还原陈宝箴人才思想全貌的目的。陈宝箴的人才思想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受经世致用思想、洋务思想、维新思想等社会思潮的影响,结合自身实践,人才思想逐步趋于系统和完善。陈宝箴认为人才关乎国家的元气和命脉,多次在奏议中向朝廷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人才标准:即要有天资忠孝、立身行己、义行善举、清正廉洁、崇尚民本之德,要有真才实学、博大精深之才。按照这个标准,陈宝箴通过考试、考察等方式来发现、挖掘人才。通过学堂之法教之、用书院之法行之,培养出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全才和精于门类、学而致用的专才。再通过对书院、学堂风气的整顿,对官场吏治的整饬,对候补官员的考核、培训,以加强对人才的有效管理。最后将集聚的人才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大领域,推动湖南近代化进程。研究陈宝箴人才思想与实践,笔者归纳出陈宝箴人才思想的叁大特征:即鲜明的时代性、开放实用性和系统性。笔者认为,陈宝箴与曾国藩、张之洞等封疆大吏相比,人才思想更具魄力和创新力。陈宝箴敢于打破封建传统,大刀阔斧地开展人才领域变革。尤其是在人才管理上,有创新的举措;在人才任用上,有非凡的胆识。陈宝箴不但在湖南任用了一大批维新人士,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向朝廷举荐维新人才。陈宝箴这一系列的人才思想与实践活动对当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不只局限于湖南一省,而且辐射到周边各省,乃至京畿之地,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开展。就现代而言,陈宝箴的人才思想也极具借鉴意义,对其人才思想中的优秀部分、精华之处进行充分吸收和借鉴,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7-05-01)

南山[6](2016)在《陈宝箴、陈叁立与凤竹堂》一文中研究指出碧云天,艳阳秋。穿过已收割完稼禾的田垅,看见林木扶苏掩映下的两栋砖木乡舍,如果不是路旁立着的石碑标明是陈宝箴、陈叁立旧居,想不到这是当年挥斥方遒变法图强的领袖人物的出生地——"凤竹堂",陈氏父子连同他们两个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儿孙辈——陈师曾(衡恪)、陈寅恪,祖孙叁代四人入《辞海》,真正是前无古人,令人齿有余香。空旷的天井,斑驳的窗棂,似乎在娓娓细语:魂未归故土?归去来兮,云胡不归?落叶应归根,旧居仍在,主人的魂魄却再也没有归来。青草萋萋,故土殷殷,却未安一抔黄土。当年,陈宝箴、陈叁立父子是怎么走出大山去赶(本文来源于《海内与海外》期刊2016年12期)

张军霞[7](2016)在《陈宝箴智劝曾国藩左宗棠》一文中研究指出曾国藩曾有一个门生叫陈宝箴(1831-1900,官至湖南巡抚),他也曾当过左宗棠的幕僚。有一次,陈宝箴从湖北左宗棠的军营出发,到南京去见曾国藩。当陈宝箴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曾府时,曾国藩发现他满脸都是汗,就问这是怎么回事。陈宝箴笑着说:"我今天做了件好事,刚刚替别人做完和事佬。"接着,陈宝箴告(本文来源于《文史博览》期刊2016年12期)

张求会,俞声恒[8](2016)在《陈宝箴致俞廉叁未刊信札释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陈宝箴致兪廉叁末刊信札,源于江西义宁陈氏家藏文献。这批手札,最初由陈宝箴之孙登恪(陈叁立幼子)抗战前在汉口地摊上购得,时登恪执敎于国立武汉大学。据他事后向家人介绍,当时正因为发现是祖父的手迹,才会花"大价钱"买下来。1974年,陈登恪逝世,其子星照将信札交与堂姊小从(其父隆恪,为登恪次兄)收藏。此后,陈小从又将曾祖遗札转付堂兄封怀(其父衡恪,乃登恪长兄)。陈封怀辞世(1993年)后,信札原件遂(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期刊2016年01期)

刘占青[9](2015)在《陈宝箴巧劝曾国藩》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宝箴出生于书香门第,不仅才学出众,更怀有一颗忧国之心。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时期,作为湖南巡抚的他是唯一一个支持变法的地方大员。早年,陈宝箴作为曾国藩的幕僚曾在其手下当差。当时,管理安徽、江西、江苏叁省军政事务的两江总督曾国藩(本文来源于《文史月刊》期刊2015年12期)

陈斐[10](2015)在《陈宝箴为慈禧密旨赐死说再考辨——从陈叁立“门存”诗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陈宝箴死因,有慈禧密旨赐死说和"忽以微疾卒"两种说法。陈叁立"门存"诗"伶俜余吊属镂魂"、"掌梦难招负石魂",乃用《左传》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属镂剑自刎和《史记》屈原"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典,暗指陈宝箴系被最高统治者赐自尽。又陈宝箴卒前叁四个月,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清议报》披露"西后现降密谕"捕拿陈宝箴,叁月,宋恕《致孙仲恺书》又云:"荣、刚又下密电于江西,着将陈宝箴中丞就地正法。"均与戴远传《文录》所记"宣太后密旨,赐陈宝箴自尽"之说若合符契。系统分析与陈宝箴死因相关之诸种文献的内容、文体属性、功用、来源和相互关系等等,可以认为:陈叁立所撰《行状》云其父"忽以微疾卒"乃微言,陈宝箴之死的真相,当以《清议报》和宋恕《致孙仲恺书》披露、戴远传《文录》记载、陈叁立诗歌(特别是"门存"诗)流露的被慈禧密旨赐死说为是。(本文来源于《文史哲》期刊2015年06期)

陈宝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陈宝箴在清末维新自救运动中表现卓出,从太平军兴到其逝世,近半个世纪的事功与文章,写出他作为时代先行者的卓越识见和气度胸襟。在改革中,他眼界开阔,英毅敢为;在与沈葆桢、张之洞、谭继洵等人的相处中,他据理而为,不卑不亢;在改革思想上,他力主切合实际,经世致用。这种心地无私的道德品质与深重的忧患意识,造就了陈氏一门20世纪文化贵族与学术精英的品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陈宝箴论文参考文献

[1].周树山.论陈宝箴[J].书屋.2018

[2].顾瑞雪.陈宝箴的国忧家难[J].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2018

[3].吴国富.张望《闰榻集》及陈宝箴刊刻本[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董俊珏.略论晚清名臣陈宝箴之事迹与思想[J].邢台学院学报.2017

[5].陈铁辉.陈宝箴人才思想与实践研究[D].湘潭大学.2017

[6].南山.陈宝箴、陈叁立与凤竹堂[J].海内与海外.2016

[7].张军霞.陈宝箴智劝曾国藩左宗棠[J].文史博览.2016

[8].张求会,俞声恒.陈宝箴致俞廉叁未刊信札释考[J].中国文化.2016

[9].刘占青.陈宝箴巧劝曾国藩[J].文史月刊.2015

[10].陈斐.陈宝箴为慈禧密旨赐死说再考辨——从陈叁立“门存”诗谈起[J].文史哲.2015

标签:;  ;  ;  ;  

陈宝箴论文-周树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