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士斌
湖北省京山县妇幼保健院431800
摘要:目的:探析黄芪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基本原因。方法:统计分析35例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不良反应类型以及用药情况。结果:变态反应为黄芪注射液的主要不良反应,其中13例为皮肤反应(占37.14%);7例为过敏性休克(占20.0%);9例为药物热(占25.71%);6例为呼吸系统(占17.14%)。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导致诸多不良反应,其原因与药物、输液影响以及剂量与浓度关系有关,为了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临床用药时,应该对患者的过敏史进行详细询问,并进一步加强用药监护,实现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
黄芪注射液作为黄芪提取物的一种灭菌注射液,黄酮、氨基酸、黄芪皂苷类、微量元素以及多糖等为该注射液的主要成分[1],黄芪注射液具有养心通脉、益气养元、健脾利湿以及扶正祛邪之功效,并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对物质代谢、心血管系统、肝炎、肾功能、病毒性心肌炎以及抗肿瘤等有具有良好的作用,虽然临床上已经肯定其疗效,并且得到广泛的运用[2]。但是,近年来关于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其用药安全性不容小视。因此,本文系统分析了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其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黄芪注射液存在的诸多不良反应的一般特点,以期为临床用药安全性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31例为研究对象,并分类统计不良反应类型、用药情况以及患者的基本资料。
1.2方法
分类统计每例黄芪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其中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溶媒、是否存在过敏史、合并给药情况、药物使用剂量、不良反应表现、给药方法、病患转归、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多个方面内容。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年龄与性别的分布情况
在35例出现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患者中,20例为男性,占57.14%,15例为女性,占42.86%;在所有患者中,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90岁,其中>60岁年龄段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如下表1所示。
表1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的分布情况
2.2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
在用药的过程中,2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用药10~30min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较多;首次用药时,有2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重复或者再次运用黄芪注射液时,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首次用药2min后,有患者开始出现不良反应,这是最早的时间,而连续用药4d后,患者才开始出现不良反应,这是出现不良反应的最迟时间。
2.3配伍用输液情况
10例运用5%葡萄糖,占28.57%;12例联合运用10%葡萄糖,占34.29%;3例联合运用5%葡萄糖氯化钠,占8.57%;10例联合运用0.9%氯化钠,占28.57%。
2.4药物使用剂量
10例患者每天运用10~20ml黄芪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占28.57%;25例患者每天运用>30ml的黄芪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
2.4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类型
黄芪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类型较多,通常以变态反应为主,其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药物热、皮肤过敏反应。用药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应该立刻停止给药,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痊愈。如下表2所示。
表1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主要表现
3.讨论
3.1药物因素
黄芪注射液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比较复杂的提取工艺,在提取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技术问题而导致药液不纯。由于当前缺乏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与西药注射剂相比,中药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量较多[3]。所以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药物本身有一定的联系。用药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该立刻停止使用,尤其是对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比较严重或者过敏史的患者,应该禁止运用该药物,对于首次用药者,一定要加强观察,确保用药安全。
3.2输液影响
由于中药注射液的成分比较复杂,在精制、提取的过程中,一些淀粉、色素、蛋白质以及鞣制等,容易以胶态的形式存在于药液中,与输液相配伍后,容易出现聚合或者氧化反应,或者配伍使pH值变化而析出,从而形成不溶性微粒[4]。在出现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35例患者中,有25例与葡萄糖配伍,所以在输液的过程中,建议与0.9%氯化钠配伍,可以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3.3浓度与剂量关系
用药的过程中,一些医生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将药物剂量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黄芪注射液的药品说明书中规定,药物的用量为10~20ml/次,1次/d,说明该药的安全用药范围在10~20ml/d[5],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剂量,尤其是体弱、久病、肝肾疾病以及年老的患者,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芳.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31例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9(5):770-771.
[2]朱丽.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13(2):302-303.
[3]李承军.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22(3):59-60.
[4]柳先盛,林伟萍,吴明东.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2007,12(3):49-50.
[5]王奕,毛德莉.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46例文献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8,15(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