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概念隐喻概念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概念隐喻翻译,概念合成网络模式,认知语境,许渊冲
概念隐喻概念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韩娇蓉[1](2017)在《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宇文所安与许渊冲唐诗宋词英译本的概念隐喻翻译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使人们能够用熟悉具体的概念去理解复杂抽象的概念。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优美、韵律鲜明,是中国文学宝库里绚丽夺目的珠宝。概念隐喻在诗歌中无处不在。它可以是一个简单意象、或一系列意象和隐喻结构组合构成的意境。传统翻译理论对诗歌中的概念隐喻研究局限于修辞语义范畴,忽略了隐喻的认知性质。随着隐喻研究的发展和多学科理论的融合,概念隐喻翻译观伴随着隐喻认知观的变化而在不断深入。福康涅尔的概念合成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不可或缺的隐喻命题模式,它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分析认知的建构过程,来研究人类对隐喻的解读。概念合成网络模型以心理空间为基础,所有空间通过跨域投射相互关联,最终在合成空间中通过组合、完善、优化生成新层创结构。虽然目前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概念隐喻英译对比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诗歌中概念隐喻英译对比研究多为翻译技巧讨论,意境隐喻英译对比研究很少,且从概念合成理论讨论诗歌隐喻英译的实证性研究尚不多见。许渊冲作为中国的着名翻译家,在唐诗宋词英译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唐诗宋词英译中践行其叁美理论,文化论和创造优化翻译理论,凸显原诗的审美效果。宇文所安作为美国杰出的汉学家,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采用异化手段,注重保留原诗的本土特色,使外国读者感受到两种语言、文学的差异,给目标语读者广阔的解读空间。两位翻译家的译本深受读者好评,具有权威性和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选取两位译者的译本为语料,建立两个译本的平行语料库XYCPARA和OWENPRARA。在ABBYYAligner软件的辅助下,对齐标注译本;借助ParaConc软件和Antconc软件,对比两位译者在语言特征、文体和语篇层面概念隐喻的英译风格差异;并从概念合成理论优化原则和网络模式阐释隐藏于概念隐喻翻译思维转换的认知机制,探索其成因,期望丰富中国古典诗歌中概念隐喻翻译研究的视角。分析表明:1)唐诗宋词中的概念隐喻包含意象隐喻、常规隐喻和意境隐喻叁大类。对于概念隐喻翻译,宇文所安的译文显化特征较为明显,而许渊冲译本用词更加简练准确。在文体上,许渊冲讲究以诗译诗;宇文所安译本主要以散文长句为主。语篇层面上,许渊冲的英译倾向归化,而宇文所安的英译偏向异化。2)对比分析发现,许渊冲的译本较好保留原作隐喻的意象图式和语用韵味;而宇文所安的译本虽能传递原作的意义,对西方读者理解诗歌具有一定的帮助,但逻辑性和语用意图表达欠佳。笔者认为,心理认知相似性、心理认知相异性和认知语境解读在两种语言中的差异是隐喻对等翻译和差额翻译的根本原因。概念合成理论较好地解释诗歌中概念隐喻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看法对跨文化隐喻翻译以及诗歌隐喻翻译研究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7-06-01)
罗健京[2](2014)在《评析概念隐喻理论之运作机制及概念合成理论对其之发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核心,从运作机制的角度出发,首先从概念域、映射及恒定原则这叁个方面剖析概念隐喻理论之运作机制,然后又从这叁个方面分析了该理论的局限性,并随后从心理空间,映射,优化原则及新创结构这四个方面阐述了概念合成理论对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最后总结得出,在进行概念隐喻分析时,语言学习者可以综合运用并发展这两种理论,从而更好地认知世界。(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期刊2014年08期)
章梦云[3](2013)在《概念隐喻理论对概念合成理论的补充》一文中研究指出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都对于隐喻有较强的解释力。隐喻不是局限于单纯的修辞手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两种理论隐喻阐释时互相补充。本文的重点放在概念隐喻理论对概念合成的补充性上。希望通过比较,推动两种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本文来源于《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12-21)
刘沛[4](2011)在《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多学科、多角度涌现出了许多隐喻研究理论,其中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的隐喻研究理论影响广泛,而又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为代表。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在研究目的和范围、基本理论术语以及转喻这叁个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这两种解释理论都揭示了隐喻的某些特征,它们之间互相重迭、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可以加深对隐喻的理解。(本文来源于《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李亚培[5](2011)在《概念隐喻在汉语N+N合成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N+N合成词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能在人们的大脑中唤起具体的意象,两个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也较为复杂。本文分析了合成词中两个成分名词的五种语义关系,并利用概念隐喻理论解释N+N复合词的认知发生机制。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在人们的认知和使用语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期刊2011年04期)
沈秀丽[6](2010)在《在概念合成理论下概念隐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的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概念合成理论的论述,进一步阐述并分析了概念隐喻叁种类型即结构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隐喻,旨在表明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心理合成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并且符合"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体验主义哲学思想。(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0年10期)
孙妮[7](2010)在《诗歌通感与概念隐喻理论、合成空间理论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切入,运用概念隐喻理论(CMT)与合成空间理论(BT),以古今中外例证,来阐释诗歌通感现象。CMT与BT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特点,两者互补,对诗歌通感具有极强阐释力。(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李福印,田聪[8](2005)在《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在意义构建中的优势和不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对比了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在意义构建中的异同。在新意义的构建中,合成理论解释性更强,适应范围更广。概念隐喻理论解释的只是一些规约性语言表达,是两个语域之间的固定联系,解释的是系统的一词多义现象。合成理论试图解释思维过程的普遍规律。合成理论把概念隐喻作为合成的形式之一。二者都存在实证验证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05年02期)
李勇忠[9](2003)在《概念隐喻、合成空间与隐喻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语言现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作出阐释。概念隐喻理论和合成空间理论是诸多理论中的两种,它们对隐喻极具解释力。本文对两种理论作了系统的评介,并就它们对隐喻的阐释力作了对比,结论是:两种理论各有特色,它们是互补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概念隐喻概念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核心,从运作机制的角度出发,首先从概念域、映射及恒定原则这叁个方面剖析概念隐喻理论之运作机制,然后又从这叁个方面分析了该理论的局限性,并随后从心理空间,映射,优化原则及新创结构这四个方面阐述了概念合成理论对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最后总结得出,在进行概念隐喻分析时,语言学习者可以综合运用并发展这两种理论,从而更好地认知世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概念隐喻概念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韩娇蓉.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宇文所安与许渊冲唐诗宋词英译本的概念隐喻翻译对比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
[2].罗健京.评析概念隐喻理论之运作机制及概念合成理论对其之发展(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
[3].章梦云.概念隐喻理论对概念合成理论的补充[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4].刘沛.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之比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5].李亚培.概念隐喻在汉语N+N合成词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
[6].沈秀丽.在概念合成理论下概念隐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的诠释[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
[7].孙妮.诗歌通感与概念隐喻理论、合成空间理论之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
[8].李福印,田聪.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在意义构建中的优势和不足[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5
[9].李勇忠.概念隐喻、合成空间与隐喻阐释[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