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禾草根腐病论文-古丽君,徐秉良,李彬,梁巧兰

草坪禾草根腐病论文-古丽君,徐秉良,李彬,梁巧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草坪禾草根腐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根腐病,瓜果腐霉,生物学特性

草坪禾草根腐病论文文献综述

古丽君,徐秉良,李彬,梁巧兰[1](2012)在《草坪禾草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草坪禾草根腐病病株不同发病部位分离到的病原菌,经致病性测定确定该病原菌为腐霉属的瓜果腐霉。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pH值、碳氮源营养和多种培养基对瓜果腐霉菌菌落扩展、孢子囊产量和卵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果腐霉菌菌落扩展的温度范围为15~40℃,最佳温度为30~35℃,孢子囊产生的最适温度为15~25℃,卵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菌落在pH值为7~8的培养基上能够迅速扩展,孢子囊产量最大的pH值为9~10,pH值为6时卵孢子的产量最大。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卵孢子的产生,光照条件下孢子囊产量最大,紫外光处理能加速菌丝的生长和孢子囊的产生,但同时却抑制了卵孢子的形成。淀粉对孢子囊和卵孢子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瓜果腐霉可以很好的利用NH4NO3产生孢子囊,而脲有利于卵孢子的产生。(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古丽君,徐秉良,梁巧兰,薛应钰[2](2009)在《兰州市草坪禾草根腐病的发生及病原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2008年对兰州市13个小区混播草坪禾草根腐病症状表现和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发病严重的草坪禾草根腐病发病率为83.33%,病情指数为36.67。该病在草坪禾草不同部位上引起的症状不同,将其归纳为3种症状类型:叶尖黄化型、叶片中部缢缩型和根茎部褐变腐烂型。经对草坪禾草根腐不同发病部位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等确定了引起草坪禾草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腐霉属(Pythiumspp.)的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根茎部病原菌分离频率达100%。潜育期测定结果表明在温度35℃,湿度90%的条件下该病原菌的潜育期最短为14~15 h。(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古丽君[3](2009)在《深绿木霉对草坪禾草根腐病病原的作用机制及深绿木霉生防制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 2007~2008年对兰州市13个小区混播草坪禾草根腐病症状表现和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发病严重的草坪禾草根腐病发病率为83.33﹪,病情指数为36.67。该病在草坪禾草不同部位上引起的症状不同,将其归纳为3种症状类型:叶尖黄化型、叶片中部缢缩型和根茎部褐变腐烂型。经对草坪禾草根腐不同发病部位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等确定了引起草坪禾草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腐霉属(Pythium . spp)的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 (Edson) Fitzpatrick〕,根茎部病原菌分离频率达100﹪。潜育期测定结果表明在温度35℃,湿度90﹪的条件下该病原菌的潜育期最短为14~15h。2.草坪禾草根腐病的病原物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 (Edson) Fitzpatrick〕的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宜的pH值为7~8;全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最慢,全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而紫外线的照射能加速菌丝的生长;较适宜的氮源为NH4NO3;较适宜的碳氮源为淀粉;病原菌在CA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大,但是在PDA和TCA培养基上菌丝厚度最大。3.深绿木霉菌与瓜果腐霉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对引起禾草腐霉病原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包围、覆盖瓜果腐霉的菌落同时产生大量孢子;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4.65×10~6个/ml时,对瓜果腐霉菌的抑制率达53.56﹪;通过深绿木霉菌孢子悬浮液和3种药剂对草坪禾草腐霉病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比较,深绿木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7个/ml时与25﹪甲霜·霜霉的抑菌效果接近,分别为77.37﹪和79.57﹪。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丝缠绕在瓜果腐霉菌菌丝上,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或与瓜果腐霉菌的菌丝平行生长,再侵入瓜果腐霉菌内寄生。深绿木霉菌对瓜果腐霉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重寄生作用。4.以深绿木霉菌为材料,探讨施于草坪禾草土壤后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3种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微生物总体比较丰富,数量差异较大,各类菌群数量排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土壤中施入深绿木霉菌后明显引起微生物区系变化。土壤中的细菌的数量增加速度减缓,施入深绿木霉17d后,对照土壤细菌数量达到1.45×10~(11) CFU/g,而施入深绿木霉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仅为1.96×10~(10) CFU/g;真菌的数量明显减少,对照土壤中的真菌数量从2549 CFU/g上升的4539 CFU/g,而施入深绿木霉的土壤中真菌的数量从2322 CFU/g下降到538 CFU/g;放线菌数量没有明显变化。5.通过测定菌落生长速度及单位面积产孢量,开展了微生物制剂多种常用助剂对高效生防真菌深绿木霉T2菌株的生物学相容性研究。所试载体中,硅胶处理与对照在菌落直径日增长量与单位产孢量无显着性的差异,对深绿木霉活力影响不显着;所试配伍农药中,甲霜霜霉3000X液与对照在菌落直径日增长量与单位产孢量均没有显着性的差异,对深绿木霉活力影响不明显;所试紫外保护剂中,腐殖酸对深绿木霉活力无明显影响。上述多种与深绿木霉T2菌株具良好生物学相容性助剂的确定,为深绿木霉生防制剂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草坪禾草根腐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7-2008年对兰州市13个小区混播草坪禾草根腐病症状表现和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发病严重的草坪禾草根腐病发病率为83.33%,病情指数为36.67。该病在草坪禾草不同部位上引起的症状不同,将其归纳为3种症状类型:叶尖黄化型、叶片中部缢缩型和根茎部褐变腐烂型。经对草坪禾草根腐不同发病部位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等确定了引起草坪禾草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腐霉属(Pythiumspp.)的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根茎部病原菌分离频率达100%。潜育期测定结果表明在温度35℃,湿度90%的条件下该病原菌的潜育期最短为14~15 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草坪禾草根腐病论文参考文献

[1].古丽君,徐秉良,李彬,梁巧兰.草坪禾草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2

[2].古丽君,徐秉良,梁巧兰,薛应钰.兰州市草坪禾草根腐病的发生及病原菌鉴定[J].草业学报.2009

[3].古丽君.深绿木霉对草坪禾草根腐病病原的作用机制及深绿木霉生防制剂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

标签:;  ;  ;  

草坪禾草根腐病论文-古丽君,徐秉良,李彬,梁巧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