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进取心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孙松茜[1](2021)在《浅谈云媒体时代的编辑职业素养》文中提出文章主要探讨云媒体时代的编辑职业素养。在云媒体时代,一个能胜任工作的编辑,其职业素养至少应包括以下部分:团队精神、责任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忠诚度。对编辑来说:职业素养是能否胜任工作的关键因素,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决定性因素;职业素养越高,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机会的概率就越高,获得的成果就越大。
胡庆生[2](2020)在《浅谈城乡接合部小学生进取心的培养》文中提出进取心是人类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个体理想、信念、内驱力、自我激励、自我实现的综合表现。城乡接合部小学生缺乏进取心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学校应加强教育,从培养兴趣志向激发内在动机、强化成功体验培养自信人格、激发个人潜能培养竞争意识等三方面加强小学生的进取心培养,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品格。
葛夏延[3](2020)在《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进取心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进取心作为认知内驱力之一,对学习有推动作用。结合小学生英语学习实际情况、教师课内外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探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进取心的培养策略,以期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激活与维持学生的进取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王清平[4](2016)在《麦田里幸福的守望者—一位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叙事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仅关乎教师本身,更关乎学生的幸福和学校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采取教育叙事研究法,选取地方师范院校李教师为研究对象,注重在真实情境中感受李老师职业幸福感的体验。倾听故事,思考探究,呈现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真实内涵和价值。本研究以加里·约翰斯、马斯洛、赫茨伯格和诺丁斯四种理论的整合为依据,确立了“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访谈提纲,从物质待遇、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和自我实现四个维度探讨教师个体的职业幸福感。研究对象是李老师,研究关注李老师的教育及生活故事;展示了李教师的教学生涯以及她的职业幸福感。本研究还关注了李老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发现她对工作的认识与众不同,她能以积极的心度面对挫折,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工作。此外,教学中的成就感,工作中获得的发展和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等都是李老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
潘艳丽[5](2015)在《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及行为偏差的矫正与辅导 ——基于积极团体心理辅导视角》文中指出本研究基于积极团体心理辅导视角对广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的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偏差进行干预。探讨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偏差的矫正与辅导作用,从而为技工院校学生的积极的心理与良好行为的养成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了解该校12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然后,随机选取两个平行班作为实验对象,一个班级为实验组,一个班级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12次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不对对照组实施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在实施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后以及结束后的3个月对两组被试都进行了心理与行为问卷测量。最后,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测试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经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情绪(t=2.003,p=0.049<0.05)的维度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在消极情绪(t=-2.907,p=0.005<0.01)的维度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在学习心理素质上,实验组在进取心(t=1.999,p=0.05)、求知欲(t=2.546,p=0.013<0.05)维度的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但在学习热情和学习毅力因子的得分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实验组在躯体化(t=-2.006,p=0.048<0.05)、强迫症状(t=-2.531,p=0.013<0.05)、人际敏感(t=-2.102,p=0.039<0.05)、抑郁(t=-2.507,p=-0.014<0.05)、焦虑(t=-2.003,p=0.049<0.05)、偏执(t=-2.122,p=0.037<0.05)、附加项目(t=-2.447,p=0.017<0.05)维度的得分及总分(t=-2.135,p=0.036<0.05)显着低于对照组,在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不存在差异。在行为问题上,实验组在违纪行为(t=-2.005,p=0.049<0.05)、退缩(t=-1.994,p=0.05)、神经质(t=-2.041,p=0.046<0.05)维度上的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但其他三个维度差异不显着。实验组在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的测验与其3个月后进行的追踪测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在各个量表的维度得分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表明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技校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差的改善存在显着效果,并且效果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寇晶[6](2010)在《大学生进取心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取心是个体积极主动完成自己或他人指定的目标任务,坚韧不拔、追求成功的人格特质。它受多种因素交互影响,体现着个体的差异。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此种人格特质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一方面可为培养学生进取意识提供建议,另一方面也可为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及其它教育实践提供相应依据。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相关研究以及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对大学生进取心进行了系统探讨。首先回顾了前人的相关研究,归纳并剖析了大学生进取心的构念效度。其次根据开放式问卷结果并参考心理学专业人士的意见,编制了大学生进取心预试问卷。以843名大学生为被试,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效果良好。随后探讨了当代大学生进取心的特点。最后通过一项实验来考察不同进取心水平的大学生在完成任务上的表现。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进取心既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特征,又是一种动力特质,具有多层次性。(2)编制的《大学生进取心问卷》由目标性、自觉性、坚韧性、自我实现的愿望四个因素构成,问卷的理论构想与实证模型基本吻合,信效度指标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3)整体上,大学生进取心处于中上水平;性别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男生的进取心水平显着高于女生;年级方面总体来看,大学生进取心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自觉性”维度表现出显着差异,大一学生显着高于大二学生、大一学生显着高于大三学生;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进取心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在“自觉性”维度上表现出显着差异,理工类学生显着高于文史类学生。(4)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进取心与自强意识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以自强为因变量,进取心各维度为自变量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进取心对于自强意识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5)高低进取心被试在完成任务上表现出的持续性和独立性均有显着性差异,高进取心者显着高于低进取心者。
李丽[7](2000)在《浅议进取心的培养》文中提出进取心是驱动人们争取进步向上的精神动力 ,也是促使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更需要人们赋有进取心。进取心的培养应通过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转变传统思想 ,保持良好的心态 ,拥有时代精神 ,增强自我意识 ,提高文化知识水平 ,扩大社会实践面来进行。
二、浅议进取心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进取心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云媒体时代的编辑职业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
2 云媒体时代的编辑职业素养 |
2.1 团队精神 |
2.2 责任心 |
2.3 进取心 |
2.4 敬业精神 |
2.5 忠诚度 |
3 结语 |
(2)浅谈城乡接合部小学生进取心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兴趣志向,激发学生内在动机 |
二、强化成功体验,培养学生自信人格 |
三、激发个人潜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
(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进取心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进取心的涵义 |
二、理论基础 |
1、成就动机 |
2、学习动机 |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进取心的意义 |
1、学生的现状 |
2、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
3、时代的要求 |
四、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进取心 |
1、设置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建立目标管理档案 |
2、善用书面与口头评价,及时反馈、总结与指导 |
3、设计贴合学情的教学任务,合理把握课堂教学 |
4、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 |
5、增强小组合作与竞争,推动学生参与 |
6、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
7、搭建学生舞台,展现学生风采 |
(4)麦田里幸福的守望者—一位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 |
二、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 |
三、个人对研究问题的关注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理论的依据 |
(一)加里·约翰斯的“决定工作满意的因素” |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四)诺丁斯关于幸福与教育两大领域的阐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整理和分析资料 |
第二章 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一)幸福感的起源 |
(二)幸福感的三个阶段 |
(三)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相关论着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一)研究变量及其概念分析 |
(二)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
(三)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李老师的职业生涯 |
第一节 李老师和学校 |
一、李老师生平介绍 |
二、Y市师范学院简介 |
第二节 高考填错志愿,被迫成为一名高校教师 |
一、高考估分填报志愿 |
二、上街帮人理头发做好事 |
三、当老师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 |
四、直接分配到师范专科学校 |
第三节 刚入职的经历 |
一、用口才征服委培生 |
二、调往教务处,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
三、边学边教法律课,又添自信 |
四、学生评价我是魅力型老师 |
第四节 比赛经历 |
一、大胆尝试——能力开发 |
二、知识来源——交往活动 |
三、赛课经历——大胆展示风格 |
四、指导课赛——考虑评委感受 |
第五节 管理岗位经历 |
一、创办教育系——尝试多种学科 |
二、班级管理——培养常规 |
三、担任学院领导——换角度考虑问题 |
四、做事有原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第六节 职业生涯后期经历 |
一、三届班主任,反思和完善 |
二、人真实,东西有用 |
三、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理解与尊重 |
四、桃李满天下,欣慰满足 |
第四章 李老师职业幸福感分析 |
第一节 李老师的职业幸福感 |
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物质待遇 |
(一)收入 |
(二)住房 |
(三)假期 |
二、工作中得到的尊重与认可 |
(一)教学 |
(二)科研 |
(三)管理 |
三、环境简陋阻挡不了工作热情 |
(一)硬件环境 |
(二)软件环境 |
四、人生价值得以实现 |
(一)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 |
(二)个人成长与进步 |
第二节 李老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 |
一、对工作的正确认识 |
(一)工作稳定,劳动强度不大 |
(二)教师是个良心活 |
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 |
三、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工作 |
四、教学中的成就感 |
五、工作中获得的发展和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 |
第三节 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及行为偏差的矫正与辅导 ——基于积极团体心理辅导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技校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差 |
2.1.1 技校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差概念界定 |
2.1.2 技校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差的研究现状 |
2.2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 |
2.2.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综述 |
2.2.2 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综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2.1 被试基本信息 |
3.2.2 被试流失情况 |
3.3 研究工具 |
3.3.1 主观幸福感量表 |
3.3.2 学习心理素质量表 |
3.3.3 SCL-90量表 |
3.3.4 行为问题量表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分析法 |
3.4.2 访谈法 |
3.4.3 问卷调查法 |
3.4.4 实验法 |
3.5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及实施 |
3.5.1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思路 |
3.5.2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与实施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不同性别、学科专业的学生各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1.1 不同性别的学生各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1.2 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各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2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主观幸福感量表后测得分异比较 |
4.2.3 实验组主观幸福感量表后测与追踪测验得分差异比较 |
4.3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学习心理素质问卷得分差异比较 |
4.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学习心理素质问卷得分差异比较 |
4.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心理素质量表后测得分差异比较 |
4.3.3 实验组学习心理素质量表后测与追踪测量得分差异比较 |
4.4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SCL-90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4.1 实验组和对照组SCL-90量表前测得分差异比较 |
4.4.2 实验组与对照组SCL-90量表后测得分差异比较 |
4.4.3 实验组SCL-90量表后测与追踪测量得分差异比较 |
4.5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行为问题量表得分差异比较 |
4.5.1 实验组和对照组行为问题量表前测得分差异比较 |
4.5.2 实验组与对照组行为问题量表后测得分差异比较 |
4.5.3 实验组行为问题量表后测与追踪测验得分差异比较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技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5.1.1 生活满意度 |
5.1.2 积极情绪 |
5.1.3 消极情绪 |
5.2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技校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的影响 |
5.2.1 学习热情 |
5.2.2 求知欲 |
5.2.3 学习毅力 |
5.2.4 进取心 |
5.3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
5.3.1 躯体化 |
5.3.2 人际敏感 |
5.3.3 抑郁 |
5.3.4 焦虑 |
5.3.5 敌对 |
5.3.6 恐怖 |
5.3.7 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目 |
5.4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技校学生的行为问题的影响 |
5.4.1 学习问题 |
5.4.2 攻击行为 |
5.4.3 违纪行为 |
5.4.4 退缩 |
5.4.5 神经质 |
5.4.6 考试焦虑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SWB(主观幸福感量表) |
附录2:学习心理素质量表 |
附录3:SCL-90问卷 |
附录4:行为问题问卷 |
附录5: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大学生进取心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文献典籍对进取心的论述研究 |
1.1.1 进取心的涵义 |
1.1.2 进取心的实证研究 |
1.1.3 小结 |
1.2 国外对进取心的论述 |
1.2.1 进取心的构成因素 |
1.2.2 进取心的相关研究 |
1.2.3 小结 |
1.3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 |
1.3.1 成就动机的概念 |
1.3.2 成就动机的几种主要理论 |
1.3.3 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本部分总结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
2.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2.2 研究构想 |
2.2.1 进取心的概念界定 |
2.2.2 大学生进取心初步理论维度构想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实践意义 |
3 大学生进取心问卷的编制 |
3.1 大学生进取心问卷的内容分析 |
3.1.1 研究目的 |
3.1.2 方法与程序 |
3.1.3 研究结果 |
3.1.4 讨论 |
3.1.5 结论 |
3.2 大学生进取心预试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3.2.1 研究目的 |
3.2.2 方法与程序 |
3.2.3 研究结果 |
3.2.4 讨论 |
3.2.5 结论 |
3.3 大学生进取心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及验证性因素分析 |
3.3.1 信度检验 |
3.3.2 效度检验 |
3.3.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3.3.4 小结 |
3.4 本部分总结 |
4 大学生进取心的特点及相关研究 |
4.1 大学生进取心的特点研究 |
4.1.1 研究目的 |
4.1.2 方法与工具 |
4.1.3 研究结果 |
4.1.4 讨论 |
4.1.5 关于大学生进取心的培养建议 |
4.1.6 结论 |
4.2 大学生进取心与自强的关系研究 |
4.2.1 研究目的 |
4.2.2 方法与程序 |
4.2.3 研究结果 |
4.2.4 讨论 |
4.2.5 结论 |
5 大学生进取心的实验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方法与程序 |
5.2.1 研究工具 |
5.2.2 被试 |
5.2.3 研究程序 |
5.3 研究结果 |
5.4 讨论 |
5.5 结论 |
6 总讨论 |
6.1 关于大学生进取心的测量工具问题 |
6.2 关于大学生进取心的特点 |
6.3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6.4 本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7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进取心开放式问卷 |
附录B 大学生进取心问卷 |
附录C 自强意识问卷 |
附录D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词汇) |
附录E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浅议进取心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云媒体时代的编辑职业素养[J]. 孙松茜. 科技传播, 2021(05)
- [2]浅谈城乡接合部小学生进取心的培养[J]. 胡庆生. 新课程导学, 2020(28)
- [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进取心的培养[J]. 葛夏延. 情感读本, 2020(06)
- [4]麦田里幸福的守望者—一位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叙事研究[D]. 王清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5]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及行为偏差的矫正与辅导 ——基于积极团体心理辅导视角[D]. 潘艳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6]大学生进取心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寇晶. 重庆师范大学, 2010(05)
- [7]浅议进取心的培养[J]. 李丽. 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