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绍伟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重庆401520)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腺样体肥大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照组则实施常规直视下腺样体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并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术后打鼾、鼻塞及中耳炎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存在打鼾、鼻塞及中耳炎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相对于传统直视下腺样体刮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刮除术
【中图分类号】R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039-02
儿童是腺样体肥大的好发群体,其将导致儿童出现分泌性中耳炎,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阻碍颌面发育及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1]。以往,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刮除术,即直接采用开放性手术将腺样体刮除,鉴于刮除术的固有缺点,手术的操作盲目性较高,可能存在腺样体未被清除完全或在手术中刮伤周围组织等[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腺样体手术方法不断出现,本研究则主要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并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CT检查确诊,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12岁,平均(6.3±1.1)岁,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超过2/3者26例,超过后鼻子孔而达鼻腔者14例,术前打鼾者36例,鼻塞者35例,中耳炎者3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12岁,平均(6.3±1.2)岁,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超过2/3者25例,超过后鼻子孔而达鼻腔者15例,术前打鼾者35例,鼻塞者36例,中耳炎者33例,两组性别、年龄、腺样体与鼻孔位置及临床症状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及专科检查,包括鼻咽侧位、声导抗、X线片、纯音测听、纤维鼻咽镜及口咽部检查等,以确认腺样体对咽鼓管、鼻腔、鼻咽部气道的压迫情况,并确定是否存在扁桃体的肥大与慢性扁桃体炎。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主要是在直视下对患者的腺样体进行刮除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鼻内镜辅助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治疗,术中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通过鼻内镜引导,使用肾上腺素滴鼻以收缩鼻内组织,使用开口器充分显示口咽结构,分别于双侧鼻腔插入导尿管,向前上方提拉悬雍垂,通过70°鼻内镜对鼻咽部结构进行整体观察,吸除干净腺样体表层及后鼻孔的分泌物,以便晰识暴露和识别腺样体、扁桃体等组织,使用电动切割吸引器经口腔,在鼻内镜引导下,直视切除腺样体,切除时应掌握由外而内和自上及下的操作顺序,切除完成后使用纱球,通过口腔送入创面进行压迫止血。
1.3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与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观察组使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照组则实施常规直视下腺样体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并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术后打鼾、鼻塞及中耳炎好转情况。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比较(x-+--s)
3讨论
腺样体处于鼻咽腔的顶后部,通常表面有4至6条纵行沟,它与腭扁桃体、舌根淋巴组织及咽后壁的淋巴组织构成了咽淋巴内环,是呼吸道的首要防御系统[3]。腺样体会随着人的生长发育而不断萎缩变小直至消失。儿童期因受外界因素影响,容易并发上呼吸道感染,因反复的炎症刺激,导致腺样体的增大甚至阻塞咽鼓管咽口,引发分泌性中耳炎,鼻窦引流不畅及鼻窦炎等。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的共同作用会引发儿童上呼吸道出现狭窄甚至阻塞。严重者引起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睡眠呼吸暂停,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4]。以往的腺样体刮除术,其缺点较多,尤其是术后存在腺样体存留而影响手术效果,术中副损伤较大等,影响其临床推广。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鼻内微创手术技术的成熟,腺样体手术方法有了较大的改进,其中经鼻内镜引导下腺样体手术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相对传统的刮除术,其表现出明显优势:首先鼻内镜引导下手术能更完整的切除腺样体,避免术中副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5]。而传统刮除术容易出现切除不当造成邻近组织的损失,切除不全还可能导致疾病的复发。另外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其术中视野更为良好,避免了术中对鼻咽括约肌的损害或引起的腭咽无法闭合等并发症,同时其操作简单,耗时短,术后愈合快,避免了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6]。本研究观察组使用鼻内镜下腺样体手术相对于传统直视下腺样体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术后存在打鼾、鼻塞及中耳炎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能与对分泌性中耳炎和夜间打鼾的患儿同时行鼓膜置管术、扁桃体切除术有关。
手术应注意尽量避免术中和术后的出血,有效去除病变组织,同时不造成咽鼓管等周围组织的损伤。传统腺样体切除术无法直视鼻咽深处的腺样体,容易在手术中造成软腭瘫痪、咽鼓管咽口闭锁等并发症。近年来借助鼻内镜能够在直视情况下实施腺样体切除手术,视野清晰,不但能够完全清除腺样体残留组织,而且有效避免了对周围组织造成的损害。鼻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切除术中,鼻内镜可早鼻腔或口咽中选择一种进入方式。儿童鼻腔相对狭窄,进鼻腔进入实施切除难度较大,且容易造成鼻腔组织的损害,并引发系列并发症,因此经鼻腔实施手术仅适用于鼻腔较宽敞者。而将鼻内镜结合内窥镜数字显像系统能够将腺样体清晰显示出来,尤其因腺样体巨大而与两侧咽鼓管圆枕周围淋巴组织紧密贴合或将后鼻孔全部堵塞,也能较为准确的实施手术从而避免损害重要组织。通过微波探头的热效应可以使局部病变组织凝固,进行血管封闭,有助于完全切除、降低出血和有效止血。通过本组研究我们认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相对于传统直视下腺样体刮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纪英,张罗.鼻内镜辅助经口腔腺样体切除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60-64.
[2]黄映红,张建国,黄敏齐,等.鼻内镜下动力系统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比较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4):21-23.
[3]冯淑仙,罗大虎,蔡向平.鼻内镜下全麻应用吸切钻行腺样体切除术与局麻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11,31(8):87-89.
[4]王建军,段志坚,郝毓文,等.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刮除术疗效比较[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2):228-229.
[5]汤素琴,王耀洪.不同术式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209-210.
[6]张瑞芹,张爱华,姚雅芬.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疗效的比较[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