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学系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工科,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方法
教学系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范偲偲[1](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电力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工科"积极推进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新时代新机遇下以传统专业与现代技术想融合的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是地方高等院校工科教育面临的一项挑战。本文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新工科"人才多样性培养模式,为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了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36期)
王峰[2](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的科研反哺教学模式探索——以电动汽车系统分析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车辆工程专业电动汽车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为例,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内容时效性、培养方案多元性、工程实践创新性、教学团队融合性对新工科背景下电动汽车系统分析课程科研反哺教学模式提出了探索改进的具体建议,为相似工科专业面向新工科背景下的科研反哺教学模式探索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武振威[3](2019)在《Matlab在电力系统分析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部分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提高电气类学生理论联系的分析能力迫在眉睫。作为电气类专业主干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概念抽象难懂。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学习在课程中引入Matlab仿真软件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电力系统中经典的叁相短路故障为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看到电压波形图的变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刘冬梅,谭丽,李洋,秦宏伍,吴旭云[4](2019)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电力系统分析”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采用全过程考核机制,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杜贵府,朱忠奎,李巧月[5](2019)在《应用导向下《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方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专业电力系统方向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学习效果关系到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能力与水平。当前,电力系统相关岗位对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一般以理论教学为主,较难结合实践应用。为适应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结合辅助教学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本文探讨应用导向下《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方式,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培养专业方向复合人才。(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85期)
谢晓玲[6](2019)在《“激励-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兴趣不高和课程要求高、实践性强、枯燥、繁琐和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应的"激励-启发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制度激励、问题启发和实例启发叁个基本部分,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实施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电脑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刘志海,刘涵彬,周晨,薛媛[7](2019)在《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案例式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的参与意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得到不断推广与应用。课题组分析了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不足之处,通过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设计多个紧扣教学要求的教学案例,将与本课程相关的信息技术、系统分析、数据库分析、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等融入案例教学中。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为全面牢固,提高了理论分析和动手设计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大学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明巧英[8](2019)在《基于个性化的微课视频教学推荐系统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资源共享系统应运而生,微课系统就是其中之一。教育信息共享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又因其资源迅速增多而形成"信息迷雾",使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海量的信息中去筛选所需资源。针对此问题,将个性化推荐技术应用在微课系统中,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符合用户兴趣的相关资源的推荐。对微课的特点、个性化学习理论以及个性化推荐技术做了深入的分析探讨,着重分析了推荐技术中的协同过滤推荐在微课系统中的应用,并对个性化微课系统的总体架构、数据存储结构、推荐流程及功能模块做了详细的分析设计,最终实现了视频资源到系统用户的个性化推荐。(本文来源于《微型电脑应用》期刊2019年09期)
鲜龙,陈伟[9](2019)在《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改革研究对象,针对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着重分析了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学生难易衔接较差、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突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深入贯彻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持续改进机制等专业认证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优化教学大纲、引入系统教学法、实施课外科研创新训练与课内项目案例分析相配合的方法等改革措施以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最终达到提高了本课程教学质量及毕业要求达成度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9年09期)
高峰,王洪波,杨博[10](2019)在《联合作战想定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院校基于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想定教学和训练需求,提高联合作战指挥员的作战指挥能力和谋略水平,通过分析院校联合作战想定教学系统的需求、定位和功能,采用层次化、构件化设计思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贯穿于联合作战想定教学的全过程,适应多门想定课程和多类培养对象的想定教学系统,并重点对系统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功能等进行介绍。(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网络》期刊2019年16期)
教学系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车辆工程专业电动汽车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为例,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内容时效性、培养方案多元性、工程实践创新性、教学团队融合性对新工科背景下电动汽车系统分析课程科研反哺教学模式提出了探索改进的具体建议,为相似工科专业面向新工科背景下的科研反哺教学模式探索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学系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范偲偲.“新工科”背景下培养电力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
[2].王峰.新工科背景下的科研反哺教学模式探索——以电动汽车系统分析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
[3].武振威.Matlab在电力系统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世界.2019
[4].刘冬梅,谭丽,李洋,秦宏伍,吴旭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电力系统分析”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19
[5].杜贵府,朱忠奎,李巧月.应用导向下《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方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
[6].谢晓玲.“激励-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9
[7].刘志海,刘涵彬,周晨,薛媛.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案例式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9
[8].明巧英.基于个性化的微课视频教学推荐系统分析与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19
[9].鲜龙,陈伟.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
[10].高峰,王洪波,杨博.联合作战想定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