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倒塌,超烈度地震,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论文文献综述
张锦建[1](2019)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在超设防烈度罕遇地震下的抗倒塌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建筑的主要竖向构件为剪力墙、框架柱、核心筒等,其中框架-核心筒结构是目前大量采用的超高层结构体系。超高层建筑,竖向构件的数量少,结构的冗余度低,关键构件的破坏更容易造成结构的连续倒塌。超高层建筑中集中了大量的人员及财产,一旦发生破坏倒塌,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巨大。本文以一个框筒结构工程实例,从超设防烈度地震工况来分析其抗连续倒塌能力,结果证明设计合理的筒体结构超高层建筑具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本文来源于《陕西建筑》期刊2019年01期)
郜永静[2](2018)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超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地质灾害而导致的建筑损毁情况较为多见,甚至出现部分事故产生了巨大的人员与财产损失。针对这一情况,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以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为基本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设计实际分析其抗震性能,希望为后续的建筑设计提供必要指导。(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8年24期)
肖从真,刘鹏,徐自国,夏昊,闻松[3](2019)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中美规范设计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中美两国规范设计理念的不同,依照中国规范规定确定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按50年超越概率为2%的地表峰值加速度基本相当的原则,确定了美国规范地震作用的对应参数,选择两栋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设计。建立了空间弹性分析模型,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了结构的弹性地震响应,对结构的动力特性、结构位移、构件尺寸及配筋等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按照美国规范设计的结构自振周期比中国规范的长;结构侧移更大;梁、柱截面尺寸比中国规范设计的小,楼板厚度比中国规范设计的大;按两国规范设计的结构总体用钢量基本相当。分别按两国规范选取10组地震波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和结构倒塌概率分析。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按照中国规范设计的结构有8条波的计算结果超过规范限值,而按照美国规范设计的结构只有3条波的计算结果超限。(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吕坚锋[4](2018)在《高烈度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设计及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位于昆明市的1栋171.8 m超B级高度办公楼进行了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存在扭转不规则及跃层柱两项不规则项。通过核心筒剪力墙及框架梁布置优化调整,有效解决了墙肢受力不均的问题,避免少数墙肢在中、大震时受力集中并损坏严重。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小震弹性计算、中震性能化验算、大震动力弹塑性时程等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确保结构安全可行。(本文来源于《广东土木与建筑》期刊2018年08期)
张健[5](2018)在《楼梯布置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楼梯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竖向交通的作用。地震发生时,楼梯是人员疏散的唯一“生命线”,也是救援人员实施救援的重要通道。在汶川地震后,专家学者到灾区调研后发现,楼梯在地震中破坏严重,没有充分发挥其“生命线”的作用,楼梯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在楼梯对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在楼梯对框架-核心筒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在楼梯对框架-核心筒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方面展开研究。本文以一个100m高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利用PMSAP软件、ETABS软件、SAUSAGE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弹性阶段分析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楼梯对框架-核心筒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在结构整体分析时,考虑以下变量:(1)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是否设置楼梯;(2)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楼梯是否对称布置。通过模型之间的对比,重点研究了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楼梯构件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以及对结构中梁、柱、墙等构件内力的影响。小震弹性计算结果表明:(1)框架-核心筒结构考虑楼梯作用时抗侧移刚度在X向和Y向均有增大;框架-核心筒结构考虑楼梯作用时层间位移角在X向和Y向均相应减小。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楼梯不仅增加了平行楼梯方向(Y向)结构刚度,而且增加了垂直楼梯方向(X向)结构刚度,起到了抗侧力构件作用。(2)框架-核心筒结构在考虑楼梯作用时地震剪力在两个方向均有所增大。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为了使模型的受力状态更接近真实情况,应考虑楼梯对地震剪力的影响。(3)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楼梯偏心布置比不考虑楼梯作用时周期比和扭转位移比均有增大,说明由于楼梯偏心布置,增大结构的扭转效应,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在结构设计时应将该种情况考虑在内。(4)框架-核心筒结构在考虑楼梯作用时柱剪力增加不明显,楼梯周边墙剪力增加明显。在进行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时,应考虑楼梯对周边墙体剪力的影响。大震弹塑性计算结果表明:(1)框架-核心筒结构考虑楼梯作用时,结构在两个方向的基底剪力均有所增大,平行楼梯方向层间位移角减小。说明在框架-核心筒结构不考虑楼梯作用时,结构设计偏于不安全。(2)在7度(0.1g)大震作用下,底部柱及剪力墙肢轻微损伤,连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压损伤,连梁充分发挥了耗能作用,有效保护了主体墙肢;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结构在更大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规律,对结构进行8度(0.2g)大震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底部剪力墙、连梁出现了严重破坏;考虑楼梯的结构模型核心筒剪力墙损伤较为严重,框架柱损伤较轻,楼梯作为斜撑构件为结构核心筒提供了较大的水平侧移刚度,分担了框架柱的剪力,减轻了框架柱的损伤,同时加重了核心筒的损伤。(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马照宇[6](2018)在《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是我国高层建筑的常用结构,这种建筑体系综合了多种建筑结构的性能优势,因此在高层建筑的建造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基于此建筑结构体系的基本概念,本文从抗震、强度两方面入手,以我国一些高层建筑的优化措施作为案例,阐述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建筑结构体系的选取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现代物业(中旬刊)》期刊2018年03期)
陈栋,樊成,孙少丽,徐涛,李瑶亮[7](2017)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中的一种重要抗侧力构件,对其进行弯剪扭组合作用下力学性能研究非常具有必要性。基于已有的试验基础,对所选取试验模型进行合理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与原有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有限元模型进行偏心推覆加载分析,并考虑了高宽比、连梁配筋率、轴压比、偏心率对核心筒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心荷载作用下,随高宽比增加,核心筒承载力降低,破坏模式向弯扭破坏转变;连梁配筋率提高有利于提高筒体承载力;筒体承载力随轴压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过大的轴压比将导致筒体的脆性破坏;随偏心率增加,筒体承载力下降,但偏心率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筒体的延性发挥有利。(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7年24期)
温永坚,董汉钢,唐道伟,符锴[8](2017)在《徐变对武汉环球贸易中心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结构由于材料性能差异,在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变形差,对结构受力有一定的影响。结合某实际工程项目,采用MIDAS Gen进行施工过程及使用过程的模拟分析,分析中考虑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结构施工中竖向构件的下料长度和安全储备控制,有利于施工全过程的监测控制。(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7年11期)
郭昌漙,周德源,吴晓涵,刘凌飞,李瑞文[9](2017)在《某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基于两个软件弹塑性时程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某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域,地上结构层数为51层,上部结构高度为228 m。采用NosaCAD和Perform-3D结构分析软件对该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该结构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下,塑性铰首先出现在剪力墙连梁上,随后框架梁进入屈服,最后底层极个别剪力墙混凝土出现压碎现象。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限值的1/100的要求。构件损坏顺序和损坏位置分布合理,构件损坏过程能耗散一定的地震输入能量。结构可以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计算结果表明,两个软件结果具有相似性,结构的整体反应、薄弱部位、损伤分布情况等基本吻合。建议在复杂结构设计过程中若具备条件,可采用多软件进行弹塑性分析,取其包络值为判定标准以确保结构安全。(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7年01期)
尉龙[10](2016)在《在建框架核心筒大楼部分钢筋混凝土构件拆除重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在建框架核心筒高层结构中部分框架柱的拆除重建施工技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拆除方法,以确保拆除周边结构不受损坏。采取格构柱与钢管脚手架组合支撑的方式,并对支撑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6年S1期)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由于地质灾害而导致的建筑损毁情况较为多见,甚至出现部分事故产生了巨大的人员与财产损失。针对这一情况,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以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为基本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设计实际分析其抗震性能,希望为后续的建筑设计提供必要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论文参考文献
[1].张锦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在超设防烈度罕遇地震下的抗倒塌能力[J].陕西建筑.2019
[2].郜永静.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超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J].农家参谋.2018
[3].肖从真,刘鹏,徐自国,夏昊,闻松.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中美规范设计对比[J].建筑结构学报.2019
[4].吕坚锋.高烈度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设计及抗震性能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8
[5].张健.楼梯布置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6].马照宇.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优化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
[7].陈栋,樊成,孙少丽,徐涛,李瑶亮.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2017
[8].温永坚,董汉钢,唐道伟,符锴.徐变对武汉环球贸易中心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7
[9].郭昌漙,周德源,吴晓涵,刘凌飞,李瑞文.某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基于两个软件弹塑性时程对比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7
[10].尉龙.在建框架核心筒大楼部分钢筋混凝土构件拆除重建技术[J].施工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