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破坏论文-徐金贵

接触破坏论文-徐金贵

导读:本文包含了接触破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土,接触爆炸,模型开裂特征,预测公式

接触破坏论文文献综述

徐金贵[1](2019)在《混凝土接触爆炸破坏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生活中时有发生的意外爆炸和区域性的恐怖袭击事件,都使得建筑物受到强大冲击并遭到破坏,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混凝土接触爆炸破坏效应进行研究,可以为防护工程和民用建筑抗爆设计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设计混凝土模型强度为C40,直径1m,以模型厚度和药量作为变量进行混凝土接触爆炸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其破坏效应。结果如下:(1)通过12次物理模型试验,统计分析了接触爆炸作用下混凝土的裂纹分布规律、爆后碎块块度,定义了裂纹类型。试验表明,接触爆炸作用下混凝土裂纹呈现随机分布规律;爆后碎块数量上,小块>中块>大块,碎块质量上,小块>大块>中块;裂纹类型上,以径向裂纹为主。(2)通过对混凝土接触爆炸爆坑形态和震塌效应分析,发现接触爆炸作用下,混凝土爆坑形态整体呈不规则圆锥状。当模型厚度一定时,爆坑直径和深度随药量的增加而增大,震塌现象随药量增大而愈发明显。当药量一定时,爆坑直径和深度随药包起爆点位置增高而增大,且受模型厚度变化影响有限。震塌坑直径和深度随模型厚度增加而减小,在模型厚度相同情况下,药量越大,衰减越快。(3)通过量纲分析结合实测数据拟合得到爆坑直径D和深度h的预测公式,并和现行的预测公式比较,直径与深度精度分别提高了30%和32%。(4)通过对接触爆炸震塌破坏的数值模拟,完整的重现了混凝土板的整个破坏过程,研究表明迎爆面爆坑主要是由压缩破坏形成,背爆面震塌坑主要受反射拉伸应力波控制。爆炸应力波在混凝土内部以球形波阵面形式传播,同时对爆心距0cm、15cm、30cm单元应力时程曲线分析发现,离爆源越近,应力波强度越大,衰减越快。(5)借助混凝土接触爆炸破坏等级定义,将爆炸破坏等级分为爆炸坑、爆炸震塌和爆炸贯穿3级。利用震塌破坏系数计算公式,结合数值模拟得到破坏等级与破坏系数关系:破坏系数越小,破坏等级越高。当破坏系数k>5.75时,破坏等级为1级;当破坏系数在4.78<k≤5.75之间时,破坏等级为2(a)级;当破坏系数在3.24<k≤4.78之间时,破坏等级为2(b)级;当破坏系数在k≤3.24时,破坏等级为3级。(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盛振新,刘建湖,毛海斌,张显丕,周章涛[2](2018)在《水下接触爆炸对舷侧空舱结构破坏载荷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水下接触爆炸对舷侧空舱结构破坏载荷特性,该文对其测试技术进行研究。对于冲击波的破坏载荷,采用DPS(多普勒光纤探针)获取外板在冲击波作用下的速度时程,分析得到不同接触爆炸条件下冲击波破坏载荷的时空分布特性;对于爆轰产物的破坏载荷,在外板上预制破口,在内板位置放置质量块作为效应物,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得质量块在爆轰产物作用下的位移时程,分析得到爆轰产物破坏载荷随爆距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水下接触爆炸对舷侧空舱结构破坏载荷的测试技术是可行的,可为相关理论研究和试验测试提供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8年12期)

刘晓云[3](2018)在《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变形破坏规律及稳定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巷道穿过矿岩接触带时,岩体应力平衡状态受到扰动,造成应力场重新分布。由于不同岩体应力场分布特征的差异,接触带两侧岩体产生不协调变形,导致巷道顶板变形破坏甚至失稳。因此,研究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应力场分布特征,掌握其变形破坏规律,是保障巷道安全稳定的基础。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接触带巷道非协调变形破坏机理及控制原理研究(51574183)”,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对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变形破坏规律及稳定性评价开展了系统研究。开展矿岩接触带复合岩体试件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研究,获取基本力学参数,分析了相似材料强度比值、体积占比对复合岩体试件变形破坏的影响;基于复合岩体试件破坏情况,定义了裂纹长度扩展因子,以声发射事件计数变化进行验证,表征出复合岩体试件变形破坏的叁种形态。采用轴对称问题圆柱坐标平衡微分方程,构建了复合岩体试件径向和环向应力关系式,计算了复合岩体试件接触面应力变化与弹性模量比值和接触面角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复合岩体试件接触面径向应力和环向应力随弹性模量比值的增大而减小,随接触面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为接触带巷道顶板变形破坏主要影响因素选取提供了依据。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矿岩强度差异、接触面角度及埋深等主控因素对矿岩接触带巷道围岩应力分布、顶板沉降变形及围岩塑性区分布的影响,揭示出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沉降变形沿走向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运用相似理论,构建了大冶铁矿矿岩接触带巷道物理相似模拟试验模型,设计了沿巷道走向与矿岩接触面对称布置应变位移计的监测方案,揭示出邻近巷道开挖增大了接触带巷道两侧岩体的不协调沉降变形程度。对大冶铁矿矿岩接触带巷道进行现场监测,发现接触带巷道大理岩侧顶板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大于铁矿侧顶板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相似模拟和现场监测试验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沉降变形规律的可信性。对大冶铁矿接触带巷道进行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归纳出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与特征。结合巷道开挖后岩体应力集中和转移的现象,基于剪应力强度理论,阐述了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岩体发生剪切破坏的演化机理。构建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岩梁力学模型,对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结构进行力学分析,推导了接触带巷道顶板沉降量表达式。研究揭示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变形破坏是剪切应力和压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变形破坏规律提供了理论解释。针对接触带巷道稳定性评价的不确定性,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进行接触带巷道稳定性评价指标分级,建立单指标测度函数,构建了接触带巷道稳定性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以大冶铁矿尖林山矿岩接触带巷道为样本,运用所构建模型开展了稳定性评价,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吻合。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对矿岩接触带巷道稳定性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矿岩接触带巷道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矿岩接触带复合岩体力学特征、巷道顶板沉降变形规律和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巷道稳定性评价模型等关键问题的系统研究,有效揭示了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变形破坏规律,提出了适用于矿岩接触带巷道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为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稳定性控制与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工程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8-11-01)

王煜曦,王金安,牛升晟[4](2018)在《断裂岩石细观破坏机理及叁维接触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断裂岩体长期稳定性为研究背景,开展岩体断面细观接触演化和长期力学行为的研究,借助CT检测方法,研究断裂岩体双翼表面细观接触状态、接触损伤演化等影响岩体长期力学行为的特征以及断裂岩石蠕变过程中粗糙表面凹凸体磨损及亚表面微裂纹、微孔洞发展等表面接触损伤演化规律。CT图片得出剪切蠕变破碎岩石的多种失稳模式,这几种破坏模式共同存在于岩石断裂面的剪切蠕变过程中,并在断裂面不同位置交替出现。通过叁维重构初步了解断裂岩石损伤过程中新生断面的形成过程:断裂面在剪切蠕变过程中微凸体附近易产生损伤形成空洞或初始裂隙,随后大量空洞和裂隙发展形成裂纹网络,裂纹网络贯通形成新断裂面。(本文来源于《城市地质》期刊2018年02期)

孙晓明,韩强,缪澄宇,袁帅,苗沛阳[5](2017)在《基于非接触监测深埋软弱破碎围岩隧洞破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软弱破碎围岩隧洞开展物理模型试验,应用红外成像仪器及高精度位移监测系统两种非接触监测方法,观察分析试验过程中温度场及位移场演化规律及模型破坏机理。通过红外热成像,开挖损伤区伴随全断面开挖的贯通以低温异常区显现。观察损伤区内外测点温度曲线,不同位置随破坏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得以显现。通过非接触位移监测提供的位移云图及位移矢量图确定了顶板垮落裂隙的产生机理。裂隙形成并发展至开挖损伤区形成贯通,造成顶板垮落。两种监测手段的结合,合理地分析了模型的破坏机理。(本文来源于《矿业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岳秀丽[6](2017)在《土与混凝土接触渗流破坏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石坝因结构形式简单、适用范围广、造价低等特点在国内外水利工程中广泛应用。土石坝中的混凝土输水管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水工建筑物。在实际工程中,土石坝的渗流问题已成为坝工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特别是由于库水位的提高,库水会通过坝体与混凝土涵管接触面向下游渗透,一旦发生渗流破坏,会对工程造成严重的损失。在实际土石坝监测中,由于土石坝与混凝土管涵接触处的压实度不够、没有反滤层工程防护措施等,较多坝体与管涵接触面的地方出现了渗流破坏现象,对坝体安全运营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土与混凝土接触渗流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对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土石坝与混凝土输水管涵的接触渗流问题属于典型的土与混凝土接触渗流问题。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与混凝土接触渗流的影响因素,总结研究该现象发生的原因、启动条件和破坏条件。并该研究内容应用于大屯水库工程实际,分析管涵周围土体渗透系数变化对接触渗流破坏的影响,为土坝安全运营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总结了土与混凝土接触渗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影响土与混凝土接触渗流的叁个主要影响因素:土体压实度、含粘量、反滤层;设计不同的试验工况开展室内试验,研究了控制接触渗流破坏的叁个影响因素与启动水力坡降、破坏水力坡降的变化关系:土样压实度越高、含粘量越大、设置反滤层均可提高启动水力坡降和破坏坡降;通过ABAQUS数值分析不同工况启动水力坡降、破坏坡降的变化情况,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照;由于工程实际中水力坡降的变化与土体渗透系数的变化密不可分,将以上方法应用于大屯水库大坝工程实际中,通过渗透系数的变化模拟不同施工压实度,总结坝体与混凝土管涵接触渗流流速变化,为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安全运营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13)

吕小波[7](2017)在《基于非接触应力场的双裂隙岩石压缩破坏模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岩体往往含有各种形式的节理、断层。在外荷载作用下,这些软弱结构面的发展往往造成岩体失稳破坏。研究裂隙岩石压缩破坏模式对于岩体工程,如隧道及地下工程,边坡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等均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揭示岸坡深部岩体变形破裂(深裂缝)成因机理及深卸荷岩体工程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制作不同裂隙组合的相似材料,采用自主研发的“YDS-3型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进行试验加载,以PIV粒子成像测速技术方法作为试验观测手段,借助PIVProcess流场处理系统将照片转为位移矢量,基于有限元原理计算应力。论文分析了裂隙试样表面的应力场特征、岩样变形破坏过程、裂隙组合形式对岩样强度特性的影响、裂纹贯通模式以及各因素对岩样破坏模式的影响。主要成果如下:(1)预制裂隙端部的最大压应力与最大拉应力随着轴向应力的增加,均呈现出先持续增加,随后保持稳定,随后波动变化,最后持续增加的规律。这种规律揭示了预制裂隙端部应力集中与应力释放的过程。(2)各因素对岩样表面侧向应力(σ_x)分布影响表现为:随着预制裂隙倾角增大,拉应力集中区域由预制裂隙端部扩展至预制裂隙面及岩桥区域,压应力集中区域减小,并向预制裂隙下端移动。岩桥倾角增加,预制裂隙面及岩桥区域压应力集中区域减少;拉应力集中区域逐渐增加。循环加卸载的岩样与同条件下常规加载的岩样相比,预制裂隙面及岩桥区域拉应力集中区域减小。侧压越大,预制裂隙面及岩桥区域拉应力集中区域减小。(3)在外荷载下,无论是常规加载还是循环加卸载,岩样通常经历四个阶段: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峰后阶段。双裂隙岩样峰值强度明显小于单裂隙岩样峰值强度。循环加卸载对岩样力学性质具有一定弱化作用,其峰值强度、起裂应力均低于同等裂隙组合形式下的岩样。侧压越大,岩样峰值强度和起裂应力越大。裂隙倾角为45°、60°时,岩样峰值强度最小,岩样起裂应力最小。裂隙搭接的岩样(即岩桥倾角大的岩样),其强度小于裂隙未搭接的岩样(即岩桥倾角小的岩样)。(4)应力集中强度比k呈现先增加,随后保持稳定,然后波动,最后持续增加的规律。k的变化规律反映了裂隙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应力集中与应力释放过程,k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的特征点与岩样变形破坏各阶段应力阀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而可以基于k的变化规律划分裂隙岩石变形破坏过程。(5)预制裂隙端部标示点位移发生跳跃可预示该区域将萌生宏观裂纹。位移跳跃点分布的位置与萌生裂纹的类型相关,1号、3号点的位移跳跃预示着剪裂纹的形成;2号、4号点的位移跳跃预示着拉裂纹的形成。(6)本次试验一共观察到叁大类岩样破坏模式:张性破坏、剪性破坏、张剪性复合破坏;九小类岩桥贯通模式。无论岩桥贯通模式为哪一类,预制裂隙附近或岩桥区域均出现了拉应力(侧向应力)集中和切向应力集中现象。当岩样岩桥贯通模式为剪性贯通或复合贯通时,切向应力集中程度明显高于岩桥贯通模式为张性贯通的岩样。(7)裂隙倾角小(0°、15°)的岩样更容易发生张性破坏,裂隙倾角大(75°、90°)的岩样更容易发生剪性破坏,裂隙倾角中等的岩样更易发生张剪复合破坏(30°、45°、60°)。岩桥倾角大(预制裂隙搭接)的岩样更容易发生张性破坏(120°、150°),岩桥倾角小(预制裂隙未搭接)的岩样更容易发生剪性破坏(30°、60°),岩桥倾角中等的岩样更易发生张剪复合破坏(90°)。当裂隙倾角与岩桥倾角接近时,即两条预制裂隙近共面时,岩样易发生剪性破坏。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岩样更易发生剪性破坏;侧压增大,岩样更易发生张剪复合破坏。(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贾会会[8](2017)在《爆破作用对层状顶板接触层面累积破坏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露天井下联合开采矿山地面的爆破开采作业产生的爆炸应力波对浅埋采空区顶板及其围岩形成动力加载环境,从而造成采空区层状顶板接触面层的离层错位破坏,当这种破坏累积到一定时刻将可能诱发采空区失稳。利用FLAC3D构建采空区叁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其内置Interface命令模拟层状顶板的接触面层。在采空区顶板顶部输入安太堡露天矿实测的爆破波速度时程模拟爆破震动对采空区层状顶板的动力加载。通过分析设置监测点的位移曲线、接触面层的剪切应力场、法向应力场及贯入量值场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加及顶板厚度减小工况下,爆破作用对层状顶板接触面层的离层错位累计破坏效应,为类似采空区层状顶板的稳定性评价、失稳可能性的风险评估及露天爆破开采作业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S1期)

马治国[9](2016)在《土、岩接触地层中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和破坏方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岩接触地层是浅埋破碎围岩中常出现的一种地层条件,宝天高速公路(陕西境)BT4合同段项目,隧道4条,单洞最大长度1071m,隧道地质为典型的黄土覆盖土、岩接触复杂围岩。这一地质特征使得隧道围岩在土、岩接触处不仅发生了力学特性的显着变化,而且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显着的变化,导致交界处含水量明显增大。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土、岩接触地层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从而导致了塌方以及围岩变形过大的事故。鉴于此,本文从宏观上分析土、岩接触面的分布特征以及土、岩及接触面的力学特征,建立土、岩接触地层的描述方法,进而分析这种地层条件对围岩变形规律和破坏方式的影响,最终提出土、岩接触地层开挖方式和支护方案选择的原则。(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施工》期刊2016年06期)

于博洋,闫明,张磊,计晨[10](2016)在《水下非接触爆炸中谱跌效应对设备破坏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弹性安装的舰载设备在受到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时产生的谱跌效应会显着降低设备的冲击响应。为研究谱跌效应对舰载设备的设计谱及其设计安装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弹簧振子模型的伪速度冲击响应和悬臂梁模型应力冲击响应,同时对比分析上层振子固有频率相同但质量与刚度不同的双层弹簧振子模型的下层振子伪速度冲击响应。发现:谱跌效应发生时,下层设备的伪速度响应和应力响应均有明显的降低,据此须改进舰载设备的叁折线伪速度设计谱;增加上层设备的质量和刚度会显着降低下层设备的伪速度响应,并使谱跌效应的频宽范围增加,利用此特性可降低舰载设备中有着特殊固有频率或固有频率集中的零部件的应力响应。(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6年05期)

接触破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水下接触爆炸对舷侧空舱结构破坏载荷特性,该文对其测试技术进行研究。对于冲击波的破坏载荷,采用DPS(多普勒光纤探针)获取外板在冲击波作用下的速度时程,分析得到不同接触爆炸条件下冲击波破坏载荷的时空分布特性;对于爆轰产物的破坏载荷,在外板上预制破口,在内板位置放置质量块作为效应物,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得质量块在爆轰产物作用下的位移时程,分析得到爆轰产物破坏载荷随爆距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水下接触爆炸对舷侧空舱结构破坏载荷的测试技术是可行的,可为相关理论研究和试验测试提供技术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触破坏论文参考文献

[1].徐金贵.混凝土接触爆炸破坏效应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

[2].盛振新,刘建湖,毛海斌,张显丕,周章涛.水下接触爆炸对舷侧空舱结构破坏载荷测试技术研究[J].中国测试.2018

[3].刘晓云.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变形破坏规律及稳定性评价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

[4].王煜曦,王金安,牛升晟.断裂岩石细观破坏机理及叁维接触损伤[J].城市地质.2018

[5].孙晓明,韩强,缪澄宇,袁帅,苗沛阳.基于非接触监测深埋软弱破碎围岩隧洞破坏试验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17

[6].岳秀丽.土与混凝土接触渗流破坏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7

[7].吕小波.基于非接触应力场的双裂隙岩石压缩破坏模式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8].贾会会.爆破作用对层状顶板接触层面累积破坏效应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

[9].马治国.土、岩接触地层中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和破坏方式的研究[J].水利水电施工.2016

[10].于博洋,闫明,张磊,计晨.水下非接触爆炸中谱跌效应对设备破坏的影响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6

标签:;  ;  ;  ;  

接触破坏论文-徐金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