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面神经解剖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面神经,外科手术,第一鳃裂畸形,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面神经解剖术论文文献综述
明澄,张铁松,黄锐,毛志勇,高燕[1](2018)在《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儿童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例第一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2个月~15岁,平均6岁,其中男10例,女14例,病史1-60个月不等。16例以颌下瘘管及腐臭分泌物为首发症状,5例以耳后肿痛为首发症状,3例以耳道底壁流脓为主。复发病例6例,在外院行鳃裂畸形切除术,术后复发。患儿于全麻下行沿下颌缘支逆向法解剖面神经。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和瘘管切除术。结果 5例瘘管位于腮腺浅面,未解剖面神经,完整切除瘘管。17例患儿瘘管穿经腮腺腺体,解剖面神经后,切除部分腮腺浅叶、瘘管和部分耳廓软骨,切口均I期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下颌缘支损伤,轻度口角歪斜,术后1-3月基本完全恢复。行外耳道部分皮肤和软骨切除的患者术后均无外耳道狭窄及听力下降。随访10个月~4年,24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第一鳃裂畸形临床表现多样化,可表现为窦道、瘘管及囊肿,与外耳道和面神经关系密切,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可彻底根治第一鳃裂畸形,防止其复发,并有效保护面神经。(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薛敏燕,屈宏扬[2](2018)在《腮腺手术面神经解剖的应用与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方法的应用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的35例经病理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组表法分为A组(17例)和B组(18例)。A组17例患者采用总干顺向解剖,B组采用逆行法解剖,观察两组面神经功能损伤发生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A组术后发生1例面神经功能损害(5.88%),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为(2.54±0.41)个月。B组术后发生5例面神经功能损害(27.78%),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为(3.17±0.72)个月。两组术后面神经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采用顺向解剖和逆向解剖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但顺向解剖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较小,面神经功能恢复优于逆向解剖,在腮腺手术中应优先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8年18期)
朱梅,张杰[3](2018)在《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术式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术式与面神经功能损伤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腮腺手术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患者进行面神经总干顺行法,B组患者进行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法,比较2组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和面神经功能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B组的面神经功能受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分级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总干顺行法用于腮腺手术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损伤小,而且恢复较快。(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8年29期)
李世嵘,陈凯,李铎贤,张志雄,叶远航[4](2018)在《单纯肿物切除与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单纯肿物切除与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行腮腺良性肿物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行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和对照组(行单纯肿物切除术),各43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唾液功能、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情况、手术情况、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手术前后,两组唾液功能的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8%(P<0.05);两组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重度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结论:对于良性腮腺肿瘤,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与单纯肿物切除无明显差别,但是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8年11期)
刘凯浪,冯鑫慧,阮彩莲[5](2017)在《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依据、方法及手术时间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校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行腮腺肿瘤手术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复合麻醉成功后,先解剖颞支,在完成腮腺区肿瘤切除后术后,采用神经解剖术方法对面神经颞支的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面神经颞支位置在耳屏前缘,在走行过程中逐级发出分支,颞支主要分布在眼轮匝肌外侧,额结节下方的眼轮匝肌与额肌交汇处则构成了其分布的最后区域,不仅能支配眼轮匝肌,同时能支配额肌、皱眉肌。眶外上缘到颞支外上缘间的垂直距离为(1.2±0.3)cm。66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神经受侵切断,但并未发生神经受损并发症,其他患者神经定位均显示准确;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手术过程时间最长与最短分别为1h和40 min,人均手术时间在46min;无一例患者有涎瘘现象。结论在腮腺手术中,采用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定位神经位置,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在腮腺手术中具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阎旭,彭滟,韦海东,彭勃,芈大卫[6](2016)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面神经解剖路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腮腺切除术40例中,顺行法(总干法)解剖显露面神经17例,逆行法(周围支法)解剖显露面神经23例,术后顺行法有1例、逆行法中有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面瘫症状(P<0.05),提示顺行法更加安全可靠、快速简便。(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冯智强,陈旭锋,唐菁霞,赵清桐,贺文鹏[7](2015)在《超声刀在面神经解剖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刀在面神经解剖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需行腮腺区域性及肿物切除术的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术式行腮腺区域性及肿物切除。观察组采用超声刀切割,对照组采用丝线结扎或电刀凝固的方法处理血管。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手术时间、48 h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刀在面神经解剖术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5年10期)
王正敏[8](2015)在《面神经解剖和病理生理[耳显微外科2007版(四十四)]》一文中研究指出1面神经分段为表达面神经临床诊断、解剖变异、血供特点和手术入路便利,可人为地将面神经分段。1.1面神经各段区面神经可分成4个段区:颅内段、内听道段、颞内段和颅外段。1.1.1颅内段起自脑桥下缘橄榄体和脑桥、小脑之间,长12~14 mm,进入内听道,运动根在第Ⅷ脑神经内侧,间以中间神经。1.1.2内听道段长8~10 mm,在内听道内。其下为听神经,在横嵴上方,纵嵴(Bill隔)之前抵内听孔。(本文来源于《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李璐[9](2014)在《腮腺良性肿瘤浅叶切除术中面神经不同解剖术式对面神经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腮腺良性肿瘤浅叶切除术中面神经不同解剖术式对面神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从颞面干和颈面干解剖各分支行腮腺浅叶切除术,实验组从颞面干、颈面干和腮腺边缘腺体内末端分支间相向解剖其他分支型腮腺浅叶切除术,观察不同术式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面神经损伤率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7%与对照组9.62%比较,P>0.05;随访6~19个月,无术后肿瘤复发病例。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浅叶切除术中面神经颞面干、颈面干和末端分支采用相向分离能够降低面神经损失,在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4年22期)
黄天斌,李加伟,关善斌,黄超[10](2013)在《面神经解剖在80例腮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面神经解剖技术应用于腮腺手术治疗中,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应用顺行法与逆行法在实施腮腺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病患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按照随即抽取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患者应用顺行法(即通过找出面神经总干再分离各分支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应用逆行法(即通过找出下颌缘支再经由其他分支找到主干的方法)进行治疗,每组患者各40例。结果 A组与B组两种面神经解剖方法在腮腺手术中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解剖效果,对面部神经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中A组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为7.5%,B组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为5%,两组术式治疗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切断恶性肿瘤侵犯面神经以外,没有一例病患出现面神经离断而导致的永久性面神经损伤,出现轻度的下颌缘支受损的症状的患者有3例,出现颧支及颞支受损的症状的患者各有1例,随访3~6个月后,患者病症基本恢复。结论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面神经解剖,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A组手术恢复时长明显短于B组,如果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则会起到保护面神经的作用,从而降低面神经的损伤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3年34期)
面神经解剖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方法的应用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的35例经病理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组表法分为A组(17例)和B组(18例)。A组17例患者采用总干顺向解剖,B组采用逆行法解剖,观察两组面神经功能损伤发生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A组术后发生1例面神经功能损害(5.88%),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为(2.54±0.41)个月。B组术后发生5例面神经功能损害(27.78%),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为(3.17±0.72)个月。两组术后面神经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采用顺向解剖和逆向解剖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但顺向解剖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较小,面神经功能恢复优于逆向解剖,在腮腺手术中应优先选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面神经解剖术论文参考文献
[1].明澄,张铁松,黄锐,毛志勇,高燕.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儿童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8
[2].薛敏燕,屈宏扬.腮腺手术面神经解剖的应用与价值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
[3].朱梅,张杰.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术式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关系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
[4].李世嵘,陈凯,李铎贤,张志雄,叶远航.单纯肿物切除与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
[5].刘凯浪,冯鑫慧,阮彩莲.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
[6].阎旭,彭滟,韦海东,彭勃,芈大卫.腮腺肿瘤切除术中面神经解剖路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
[7].冯智强,陈旭锋,唐菁霞,赵清桐,贺文鹏.超声刀在面神经解剖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5
[8].王正敏.面神经解剖和病理生理[耳显微外科2007版(四十四)][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5
[9].李璐.腮腺良性肿瘤浅叶切除术中面神经不同解剖术式对面神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
[10].黄天斌,李加伟,关善斌,黄超.面神经解剖在80例腮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