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地适合度模型论文-李凤清,蔡庆华,傅小城,刘建康

栖息地适合度模型论文-李凤清,蔡庆华,傅小城,刘建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栖息地适合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栖息地适合度模型,加权可利用面积,河道内环境流量,大型底栖动物

栖息地适合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清,蔡庆华,傅小城,刘建康[1](2008)在《溪流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的构建与河道内环境流量研究——以叁峡库区香溪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香溪河河流生态系统的多年研究,以该流域河流大型底栖动物最优势类群四节蜉为指示生物,建立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基于长期的连续的野外现场实测数据的水生生物栖息地适合度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model,HSM).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文中将河道内环境流量分为3个层次,即河道内最小需水量、最小环境流量和适宜环境流量,并利用水文法和加权可利用面积法(weighted usable area,WUA)分别构建了这3个层次的河道内环境流量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香溪河的最小需水量为Tennant法中描述为差或最小状态的流量(即0.615 m3.s-1),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维系河道景观多样性,应将多年平均流量的42.91%(即2.639 m3.s-1)作为研究地点的适宜环境流量.综合考虑水文和生物因素,从3个层次确定了河道内环境流量,可以为香溪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较准确地计算河道内最小环境流量提供探索性研究.(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2008年12期)

易雨君,王兆印,姚仕明[2](2008)在《栖息地适合度模型在中华鲟产卵场适合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用来计算生态环境条件对某一特定物种栖息的适合程度。葛洲坝和叁峡工程对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造成了一定影响,中华鲟栖息地严重萎缩。该文应用二维k-ε紊流数学模型和栖息地适合度方程,建立了宜昌河段中华鲟产卵场栖息地适合度评价模型,探讨了主要生态因素对长江中华鲟生存、繁殖的影响。模型用实测的水流及采卵量(CPUEd)数据进行了验证。根据宜昌河段水流条件与中华鲟产卵场适合度的计算分析得出,满足中华鲟产卵需要的水流条件能够给中华鲟提供良好的产卵场,产卵场适合度随水流条件的恶化而下降。(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易雨君,王兆印,姚仕明[3](2008)在《栖息地适合度模型在中华鲟产卵场适合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用来计算生态环境条件对某一特定物种栖息的适合程度。葛洲坝和叁峡工程对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造成了一定影响,中华鲟栖息地严重萎缩。该文应用二维k-ε紊流数学模型和栖息地适合度方程,建立了宜昌河段中华鲟产卵场栖息地适合度评价模型,探讨了主要生态因素对长江中华鲟生存、繁殖的影响。模型用实测的水流及采卵量(CPUEd)数据进行了验证。根据宜昌河段水流条件与中华鲟产卵场适合度的计算分析得出,满足中华鲟产卵需要的水流条件能够给中华鲟提供良好的产卵场,产卵场适合度随水流条件的恶化而下降。(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期刊2008年03期)

易雨君,王兆印,陆永军[4](2007)在《长江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与水生生物生存栖息相关的河流底质、水深、水温、流速、水质等生态因子进行研究。提出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适合度模型,从生物生存栖息地影响角度对河流治理工程进行科学的评价。以长江珍稀动物中华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中华鲟的各种生态因子的统计研究,分析整理出适宜其生存繁殖的河流水温、水深、底质、流速、含沙量及食卵鱼10个因子的临界指标,得出了这些因素的适合度曲线。发展了适合评价长江中华鲟栖息地的适合度方程,并用12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修改验证,提出了适合评价长江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模型。(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07年04期)

栖息地适合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用来计算生态环境条件对某一特定物种栖息的适合程度。葛洲坝和叁峡工程对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造成了一定影响,中华鲟栖息地严重萎缩。该文应用二维k-ε紊流数学模型和栖息地适合度方程,建立了宜昌河段中华鲟产卵场栖息地适合度评价模型,探讨了主要生态因素对长江中华鲟生存、繁殖的影响。模型用实测的水流及采卵量(CPUEd)数据进行了验证。根据宜昌河段水流条件与中华鲟产卵场适合度的计算分析得出,满足中华鲟产卵需要的水流条件能够给中华鲟提供良好的产卵场,产卵场适合度随水流条件的恶化而下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栖息地适合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凤清,蔡庆华,傅小城,刘建康.溪流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的构建与河道内环境流量研究——以叁峡库区香溪河为例[J].自然科学进展.2008

[2].易雨君,王兆印,姚仕明.栖息地适合度模型在中华鲟产卵场适合度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易雨君,王兆印,姚仕明.栖息地适合度模型在中华鲟产卵场适合度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8

[4].易雨君,王兆印,陆永军.长江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7

标签:;  ;  ;  ;  

栖息地适合度模型论文-李凤清,蔡庆华,傅小城,刘建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