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海峰(浙江省富阳市场口中学浙江富阳311407)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4-005-02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必修与选修的教材,还是近几年各个地区的高考题中,都渗透着这样的趋势,即通过大量文字或图表来表达信息,需要学生通过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从而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也是所有一线教师教学中的难点及重点,在此我仅就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培养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信息素养最早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在1974年全美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上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关于信息素养的总结报告》中提出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评价和使用所要的信息,有效地利用所需的信息,有信息素养的人最终会成为指那些懂得如何学习的人,懂得如何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组织知识,如何找到信息,知道如何利用信息";1992年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以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信息在一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教育要求愈加迫切,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仅是现代社会对未来教育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经提出"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提出"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信息素养在基础教育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提取有用的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是所有高中生的必修功课。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从而提升学习能力,提升个人素质,不仅是新课程的精髓,也是每位老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如何培养信息素养
(一)、利用好教材
化学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依据,具有特殊的基础性和示范性,正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素材。苏教版教材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增加了许多图表信息,如必修2《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探究中,就给出了4张表和2幅图,在图1-3中展示出元素周期律前三周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此引出后面的思考讨论探究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和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内容直观形象,有指导意义。同时,大量的资料卡片,科学视野都为学生拓宽知识,获取信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此之外,在教材的习题里,还频频出现调查类和绘制图表类的任务,如必修二《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习题4就要求实地调查,了解一下发电厂、煤气厂等工厂的能源消耗和利用情况,并写出调查报告。习题1就要求同学交流讨论,以图表形式表示生物与人类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并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借用此类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好校外课程资源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后,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通过自主的在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校外课程资源中获取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在后期的结题过程中学生综合各种信息以后的信息处理及交流能力也可以得到大幅提升。以《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为例,若组织学生进行"电池"专题的研究性学习,生活中电池种类很多,要从各种信息源进行资料的收集,并要运用调查、检索等各种信息收集技术从市场、图书馆、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进行对电池的种类、性能、结构、原理等资料的收集,然后对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类、整合,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并与同小组同班同学共同分享信息,一起体会捕捉信息应用信息的乐趣。
在此最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是学生们乃至所有当代人类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来源,网络资源的开发突破了传统信息获取的狭隘性,突破了其它各类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作为信息获取源头更加广泛和共享,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使得思路更加清晰开阔,多媒体强大的信息获取方式,网络的交互性使得各种信息的更新获取更加及时和开放,更加方便学生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学习。
三、利用好练习题和考题
在日常练习和各类考试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题目,题干分为两部分,大段的文字或图表,或复杂的结构式,蕴含大量信息,包括新科技,新成就,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应用等,均是课本知识点的纵向深入和横项拓展。这就是构思新颖,知识范围广,信息量复杂的"信息题"。纵观各种各样的信息题,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种:
(一)、以无关信息引入,分散注意力
1、为提高人体素质,避免人体缺碘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我国早已采取食盐加碘措施。据报道,人从食物中摄取碘后碘便在甲状腺中积存下来,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形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的结构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素由____种元素组成。
(2)"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KIO3中碘的化合价是_,用稀盐酸和淀粉KI试纸可以检验食盐中碘酸钾的存在,实验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在"加碘食盐"包装袋上有"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人碘盐"文字说明,由此可推测碘酸钾在受热时容易______________。
2、CH2=CHCOOCH2CH2OH经加聚反应后,所得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亲水性良好适应性和光学性能,可作为制作隐形眼镜的材料。写出它聚合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对策略:快速阅读,略过无关信息,直接进入主题。
(二)、图表等多途径作为载体提供信息
1、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在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20min内平均速率为mol/(L·min)。
(2)在实验1、2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判断哪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并说明理由。
(3)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判断,实验3、4分别在反应进行多长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
应对策略:认真审题,从表格,图形,流程图,实验装置图中筛选,归纳,提炼出有用信息作为答题切入点,掌握已知条件,清理干扰信息,挖掘隐含信息,看准考核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答题。
(三)、现学现用
1、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2、因双键不能旋转,故2-丁烯CH3-CH=CH-CH3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如下:
顺-2-丁烯因同样的原子(原子团)在双键平面的同一侧而得名,反-2-丁烯则因同样的原子(原子团)位于双键平面的两侧而得名。这种同分异构体属于几何异构体中的"顺反异构体"。下列物质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1,1-二氯乙烯Cl2C=CH2
B.1,2-二氯乙烯ClHC=CHCl
C.丙烯CH3-CH=CH2
D.苯乙烯
应对策略:坚信答案就在题干中,阅读过程中认真剖析所给信息,提炼所列出的新知识,接受新知识,找出题干与问题之间的契合点,类比其要点去解答,切忌盲目模仿或胡乱臆造。
训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慢慢培养,在信息题的应对中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快速准确的获取信息,将基础知识或化学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来,总结规律,形成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旭卿.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国电化教育,总158期
[2]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1.2
[3]王旭卿.美国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