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丁监狱之歌论文-吕颖

雷丁监狱之歌论文-吕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雷丁监狱之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王尔德,唯美,现实,冲突

雷丁监狱之歌论文文献综述

吕颖[1](2011)在《唯美的衰落——王尔德《雷丁监狱之歌》中唯美与现实的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雷丁监狱之歌》是王尔德最有名一首的长诗,也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件作品。其作为诗歌的艺术成就以及作为反映诗人晚期艺术思想的成就都极其显着。本论文从分析诗歌的本身出发,透析王尔德在他人生的重大转折——入狱——之后的思想转变,得出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他的唯美主义思想与现实主义倾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本文来源于《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迟春玲[2](2008)在《“悲怆”与美》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尔德入狱后所作的《雷丁监狱之歌》,体现出一种现实的、苍凉沉郁的、深沉厚重的“悲怆”美学风格,同前期作品浪漫的、明快曼妙的纯艺术的唯美风格截然不同。此中变化折射出他的美学观的变化:从坚持艺术无功利性转变到关注现实,批判现实,具有现实功利性;从善恶只是艺术的素材到在作品中呼唤同情怜悯、人性至善,并流露出强烈的道德倾向;从“谎言论”到讲述真实凄惨的现实;从“生活为艺术之镜”,转变到艺术反映现实。这种美学观点转变是他“悲怆”美学观的体现。“悲怆”美学关注现实之真,关注人世苦难和人的不幸和悲哀,高扬人道精神,极具批判力量;“悲怆”美学呼唤人性至善,具有博大的悲悯情怀;“悲怆”美学讴歌灵魂之美,颂扬经历磨难洗礼后,人的灵魂的纯净高尚和至善至美。后期的“悲怆”美学是对前期的唯美主义的反拨,是前期创作中朦胧见出的关注现实与批判现实倾向的深化;两者都具有“救赎”的主旨,前者救赎的是被庸俗的商业文化包围的文学艺术,后者则企图救赎人世的苦难,乃至拯救人的灵魂。前期唯美主义与后期的“悲怆”美学共同构成了王尔德的整体美学观。(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08-05-30)

李方木,张学义[3](2008)在《《雷丁监狱之歌》的叁张面孔》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尔德是一个谜,他最后一部作品《雷丁监狱之歌》又仿佛给我们提供了某种线索。这首诗主要记录了囚犯们悲惨的监狱生活,但同时又从一个死囚身上昭示了诗人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对同性恋生活的欲罢不能,和对早年夭折的胞妹的无限哀思。从这叁个角度来看,该诗给读者展示了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王尔德。(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雷丁监狱之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尔德入狱后所作的《雷丁监狱之歌》,体现出一种现实的、苍凉沉郁的、深沉厚重的“悲怆”美学风格,同前期作品浪漫的、明快曼妙的纯艺术的唯美风格截然不同。此中变化折射出他的美学观的变化:从坚持艺术无功利性转变到关注现实,批判现实,具有现实功利性;从善恶只是艺术的素材到在作品中呼唤同情怜悯、人性至善,并流露出强烈的道德倾向;从“谎言论”到讲述真实凄惨的现实;从“生活为艺术之镜”,转变到艺术反映现实。这种美学观点转变是他“悲怆”美学观的体现。“悲怆”美学关注现实之真,关注人世苦难和人的不幸和悲哀,高扬人道精神,极具批判力量;“悲怆”美学呼唤人性至善,具有博大的悲悯情怀;“悲怆”美学讴歌灵魂之美,颂扬经历磨难洗礼后,人的灵魂的纯净高尚和至善至美。后期的“悲怆”美学是对前期的唯美主义的反拨,是前期创作中朦胧见出的关注现实与批判现实倾向的深化;两者都具有“救赎”的主旨,前者救赎的是被庸俗的商业文化包围的文学艺术,后者则企图救赎人世的苦难,乃至拯救人的灵魂。前期唯美主义与后期的“悲怆”美学共同构成了王尔德的整体美学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雷丁监狱之歌论文参考文献

[1].吕颖.唯美的衰落——王尔德《雷丁监狱之歌》中唯美与现实的冲突[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

[2].迟春玲.“悲怆”与美[D].青岛大学.2008

[3].李方木,张学义.《雷丁监狱之歌》的叁张面孔[J].怀化学院学报.2008

标签:;  ;  ;  ;  

雷丁监狱之歌论文-吕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