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挡土墙论文-刘泽,黄天棋,蒋梅东,何矾

悬臂式挡土墙论文-刘泽,黄天棋,蒋梅东,何矾

导读:本文包含了悬臂式挡土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垛式装配,悬臂式挡土墙,结构特性,FLAC3d

悬臂式挡土墙论文文献综述

刘泽,黄天棋,蒋梅东,何矾[1](2019)在《两级垛式悬臂挡土墙结构特性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FLAC~(3d)建立两级装配式悬臂挡土墙和相同墙高的扶臂式挡墙分析模型,通过对比两者的应力与变形,研究了两级悬臂式挡墙垛式装配使用的可行性与受力变形特点,并讨论了上、下级墙之间水平距离、上级墙基底埋深以及填土强度指标对挡土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将两级悬臂式挡墙垛式装配使用是可行的;增大上、下级墙的水平间距有利于减小挡墙侧向变形和基底应力;上级墙基底埋深对挡墙的变形影响较小;随着填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加,挡墙侧向变形减小,基底竖向应力稍有增大。(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邵先锋,杨泰朋,朱克亮[2](2019)在《一种新型剁式悬臂挡土墙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垛式挡土墙中上墙与下墙之间缺乏有效连接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型剁式挡土墙:在下墙顶部的填土侧设置一个支墩,但上墙的墙趾板沿竖向压在下墙的支墩上。上、下级挡土墙之间本质上是相互分离的,上墙承担的部分竖向荷载可通过支墩直接传递给下墙。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所提新型挡土墙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下墙顶部设置支墩后,下墙原本较大的侧向土压力值逐渐变小,上墙原本较小的侧向土压力值有所变大,下墙与上墙的侧向土压力得到了合理的转移与重分配;下墙底板上部的竖向土压力降低,下墙底板底部墙趾板附近的最大竖向应力进一步增大;上墙有绕支墩向填土侧旋转滑裂破坏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曾江,郭晓品,沈红玲,陈博,刘心洁[3](2019)在《悬臂式挡土墙的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挡土墙作为重要的特种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各种建筑领域中,同时,挡土墙作为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挡土墙的计算、选型成为结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过程。通过介绍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配筋、滑移、倾覆)的计算过程,提出对悬臂式挡土墙设计较为合理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玻璃》期刊2019年07期)

李志利,王璐佳[4](2019)在《底板分段设置的装配式悬臂挡土墙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岩土工程中装配式挡土墙的应用也逐步兴起。目前的装配式悬臂挡土墙在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中一个主因是连续设置的底板及等高设置的面板限定了其基础需位于同一标高。但在岩土工程实际中,起伏不定的地形难以保证挡土墙的基础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悬臂式挡土墙在工程应用中其抗滑移及抗倾覆稳定性常常存在较大的富余。提出挡土墙底板分段设置的方法,并利用土拱理论计算底板分段设置后挡土墙的稳定性。结合工程案例分析计算,给出底板分段宽度的比例建议。(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9年14期)

李卫国,邵先锋,汪东林[5](2019)在《悬臂式挡土墙中凸榫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挡土墙底板设置凸榫对提高安全系数有正面作用,但目前仅将凸榫视为构造措施,对凸榫的作用尚不能合理考虑。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凸榫不同位置、不同长度情况下的挡土墙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挡土墙的滑裂面位置分布及位移增量分布情况,考察了凸榫对滑裂面长度的影响,为合理考虑凸榫的作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1期)

贺钢,李昭颖,肖世国[6](2019)在《多级悬臂式挡土墙设计计算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为探讨多级悬臂式挡土墙工程设计问题,采用数值模拟与极限平衡理论分析方法,得出包括边坡整体稳定性与各级墙体局部稳定性两个方面的多级悬臂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结论:(1)边坡整体失稳破坏模式为近似圆弧滑动模式,可采用圆弧滑动条分法分析边坡整体稳定性;(2)坡体中竖向压应力向下传递过程中,各级挡墙墙顶面位置的压应力呈多段折线型分布模式,可在此基础上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各级悬臂式挡墙上的主动土压力,进而计算各级墙体的抗滑与抗倾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墙身强度;(3)给出了多级悬臂式挡土墙的主要设计计算步骤;(4)所建立的设计计算方法可为多级悬臂式挡墙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周珩,苏谦,杨智翔,郭春梅[7](2019)在《软土地基双排桩基础悬臂式挡土墙受力变形的现场测试及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成渝(成都—重庆)高速铁路内江北车站双排桩基础悬臂式挡土墙工程为例,建立叁维数值模型并结合现场测试研究双排桩基础悬臂式挡土墙结构内力与变形特性,分析结构高宽比、软土厚度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变形以水平变形为主,其中桩基变形占比较大,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悬臂式挡墙顶端;结构于桩顶、桩基锚固点处、底板连接处出现应力集中,设计时应对这些部位进行强度检算。建议结构设计高宽比取1. 6~2. 0,并根据线路的变形控制指标与地基情况采取合适的软土加固措施。(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03期)

周珩,苏谦,姚裕春,杨威[8](2019)在《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与传统支挡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过探讨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的承载机理,提出该结构的简化分析模型以及结构内力与变形的解析计算方法,并通过典型工程的有限元建模计算,验证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可分解为悬臂段、底板与桩基,依次采用悬臂梁模型、简支梁模型与弹性地基梁模型进行设计计算;悬臂段承受填筑体水平土压力荷载;底板承受悬臂段传递的重力、水平力与弯矩,以及上部填筑体的竖向均布土压力荷载;桩基承受荷段受水平土压力,锚固段承受由变形引起的弹性抗力;悬臂段底部、底板纵向跨中断面、底板与桩基连接处以及桩基顶部与锚固点附近为应力集中断面,设计时应注意截面安全检算;理论计算结果略大于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Asadollah,RANJBAR,KARKANAKI,Navid,GANJIAN,Farajollah,ASKARI[9](2019)在《采用上限分析方法对悬臂式挡土墙进行伪静力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悬臂式挡土墙在建设和开发项目中的广泛应用,合理考虑地震荷载的优化设计和分析是一个典型的工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上限法进行挡土墙拟静力分析的新算法。该算法可用于基于该机理墙体内外稳定性设计和校核。该算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能够有效地利用多目标优化,同时确定失效楔块的临界条件、作用在墙体上的最小安全系数和最大受力,以及墙体的最小重量。由所提出的失效机制所得到的结果表明,在使用上限极限分析方法时,作用力的最大化应同时考虑通过墙根后部平面方向的优化。本文还应用该算法确定了地震加速度系数的临界方向。地震加速度系数的临界方向定义为作用在墙体上的最大力方向,以保证墙体稳定的安全系数最小。本研究结果与基于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分析的类似研究结果一致,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确定了关键失效机制。(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1期)

李云飞,吴层层,吴志玺[10](2019)在《浅谈边坡进行悬臂式挡土墙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这类地质灾害是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也逐渐加大,建设更加安全、便捷的交通设施,我们就必须要解决滑坡这一工程地质难题。在公路建设的发展历程中,挡土墙是防止路堑边坡失稳的一项有效措施。我们熟悉的挡土墙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土钉墙、加筋土挡土墙等。本设计是通过对施工段地质资料进行分析以及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经过综合分析后,对路段进行悬臂式挡土墙设计,从而保证了边坡稳固,有效防止滑坡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1-06)

悬臂式挡土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垛式挡土墙中上墙与下墙之间缺乏有效连接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型剁式挡土墙:在下墙顶部的填土侧设置一个支墩,但上墙的墙趾板沿竖向压在下墙的支墩上。上、下级挡土墙之间本质上是相互分离的,上墙承担的部分竖向荷载可通过支墩直接传递给下墙。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所提新型挡土墙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下墙顶部设置支墩后,下墙原本较大的侧向土压力值逐渐变小,上墙原本较小的侧向土压力值有所变大,下墙与上墙的侧向土压力得到了合理的转移与重分配;下墙底板上部的竖向土压力降低,下墙底板底部墙趾板附近的最大竖向应力进一步增大;上墙有绕支墩向填土侧旋转滑裂破坏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悬臂式挡土墙论文参考文献

[1].刘泽,黄天棋,蒋梅东,何矾.两级垛式悬臂挡土墙结构特性数值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9

[2].邵先锋,杨泰朋,朱克亮.一种新型剁式悬臂挡土墙特征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

[3].曾江,郭晓品,沈红玲,陈博,刘心洁.悬臂式挡土墙的计算方法[J].玻璃.2019

[4].李志利,王璐佳.底板分段设置的装配式悬臂挡土墙研究及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

[5].李卫国,邵先锋,汪东林.悬臂式挡土墙中凸榫的作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9

[6].贺钢,李昭颖,肖世国.多级悬臂式挡土墙设计计算方法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19

[7].周珩,苏谦,杨智翔,郭春梅.软土地基双排桩基础悬臂式挡土墙受力变形的现场测试及数值模拟分析[J].铁道建筑.2019

[8].周珩,苏谦,姚裕春,杨威.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计算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9].Asadollah,RANJBAR,KARKANAKI,Navid,GANJIAN,Farajollah,ASKARI.采用上限分析方法对悬臂式挡土墙进行伪静力分析(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10].李云飞,吴层层,吴志玺.浅谈边坡进行悬臂式挡土墙的优化设计[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9

标签:;  ;  ;  ;  

悬臂式挡土墙论文-刘泽,黄天棋,蒋梅东,何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