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直丝弓矫治器论文-宋小秋,黄涛,李素珍

差动直丝弓矫治器论文-宋小秋,黄涛,李素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差动直丝弓矫治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差动直丝弓,滑动直弓,矫治器,安氏Ⅱ类Ⅰ分类

差动直丝弓矫治器论文文献综述

宋小秋,黄涛,李素珍[1](2018)在《差动直丝弓与滑动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氏Ⅱ类Ⅰ分类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能达到15%~20%,发病率较高。患者表现为上颌前牙唇倾、牙或上下颌骨在矢状方向上的不协调、较深Spee曲线、严重的深覆盖和深覆牙合,上唇肌肉张力降低,一般会开唇露齿,影响美观[1]。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大多会受到年龄、上下颌骨的不协调、软组织侧面观的影响[2]。因此,为了获得临床上的较好矫治效果,口腔医师在制(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高燕[2](2016)在《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打开咬颌过程中不同磨牙后倾弯曲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打开咬颌过程中不同磨牙后倾弯曲度的影响效果,分析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打开咬颌行为障碍患者80例,采用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分析治疗后患者打开咬颌过程中不同磨牙倾弯曲度的影响表现及具体情况。结果:总体治疗效果良好,共出现35°32例、40°41例、45°7例3种倾弯曲度,倾弯曲度越小,患者下颌前牙压根、牙周膜所受应力越小,患者打开咬颌配合表现大多好转。结论: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可以提高磨牙效果,通过获取患者准确牙后倾弯曲度,配备打开咬颌行为采取治疗,其临床价值很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6年10期)

陈殿斌[3](2015)在《差动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择中、重度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50例采用差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结果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成功率高、时间短。但随着拥挤度增大,覆牙合加深,牙齿排齐整平时间均延长。结论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效率较高、成功率较高。临床上应综合考虑选用最佳矫治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何欣,白玉兴,张伟波,朱勇[4](2015)在《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打开咬合过程中不同磨牙后倾弯曲度对下颌前牙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在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打开咬合过程中,不同下颌磨牙后倾弯角度对下颌前牙应力分布及位移趋势的影响。方法利用志愿者锥体束CT,建立下颌牙列和差动直丝弓矫治器的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下颌30°、35°、40°和45°四种后倾弯,对模型加载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下颌前牙牙根和牙周膜所受应力均随后倾弯度数增大而增大,当后倾弯角度大于40°时应力出现减小,其应力分布符合非控制性倾斜移动的特点。下颌前牙的初始位移趋势随后倾弯的增大而增大,当大于40°时初始位移趋势开始减小。下颌尖牙在颊舌向上表现为冠颊倾,下颌切牙冠唇倾,在垂直向上表现为先尖牙再切牙的顺序压低,在近远中向均表现为冠近中移动趋势。结论在差动直丝弓打开咬合阶段,通过调整磨牙后倾曲的角度可获得下颌前牙段适宜的压入以及匹配的上下颌牙弓宽度。(本文来源于《北京口腔医学》期刊2015年05期)

张卫兵,王林[5](2014)在《PAR指数评价差动直丝弓和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同行评估等级(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指数评价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矫治器和Smart Clip自锁托槽矫治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007~2013年采用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和Smart Clip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完成治疗的患者,以治疗前相同的PAR总分值将患者进行配对,分为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矫治组和Smart Clip自锁托槽矫治组,每组30例,对治疗前后模型进行PAR指数测量,记录治疗前后PAR分值及其差值,对两组患者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治疗后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矫治组前牙排列的PAR分值高于Smart Clip自锁托槽矫治组(P<0.01),前牙排列效果较Smart Clip自锁托槽矫治组略差,而治疗后覆牙合的PAR分值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矫治组低于Smart Clip自锁托槽矫治组(P<0.01),控制覆牙合效果较Smart Clip自锁托槽矫治组略好。2组患者治疗后其余各项PAR分值及治疗前后PAR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矫治技术各有所长,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9期)

黄倩倩,邱靓星,邓锋,张翼[6](2012)在《Tip-Edge差动直丝弓矫治力系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CT法建立Tip-Edge差动直丝弓矫治力系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后倾弯曲度、位置以及载荷对Tip-Edge矫治力系中组牙的应力分布以及初始位移的影响。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精确的组牙和颌骨DICOM格式的图像信息,采用MIMICS软件进行叁维建模,结合Solidworks软件建立叁维的Tip-Edge矫治器,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中进行组装和相关受力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上颌骨-组牙-Tip-Edge"叁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在(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国际颅面生长发育与功能研讨会、第十一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2-09-19)

沈晓,孙新华,闫阔[7](2012)在《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第一、二阶段上颌尖牙移动特征的有限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叁维有限元的方法,探讨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第一、二阶段上颌尖牙的移动特征。材料与方法:应用CT扫描和体外测量,在ANSYS中建立上颌骨、牙列及上颌Top-EdgePlus托槽与弓丝的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拔牙矫治,变化矫治第一阶段磨牙后倾弯的角度即30°、35°、40°、45°;变化矫治第二阶段摇椅弓的曲度5°与10°以及颌内牵引力50g与100g,计算并分析上颌尖牙的初始位移趋势。结果:矫治初期在磨牙后倾弯与Ⅱ类牵引综合力(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国际颅面生长发育与功能研讨会、第十一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2-09-19)

陈世稳,周嫣,方志欣,黄敏方[8](2011)在《差动直丝弓与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列排齐整平阶段牙移动效率的临床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牙列拥挤的效率。方法选择牙列拥挤伴深覆患者82例,分别采用差动直丝弓和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每组41例,比较两组牙齿排齐整平所用的时间差异。结果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中重度拥挤深覆时间快于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无论哪种矫治技术,随着拥挤度增大、覆加深,牙齿排齐整平时间均延长。结论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牙列拥挤伴深覆效率较高。但临床上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选用最佳的矫治器和矫治技术。(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1年10期)

黄倩倩,邱靓星,邓锋,张翼[9](2011)在《Tip-Edge差动直丝弓矫治力系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CT法建立Tip-Edge差动直丝弓矫治力系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后倾弯曲度、位置以及载荷对Tip-Edge矫治力系中组牙的应力分布以及初始位移的影响。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精确的组牙和颌骨DICOM格式的图象信息,采用MIMICS软件进行叁维建模,结合Solidworks软件建立叁维的Tip-Edge矫治器,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中进行组装和相关受力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上颌骨-组牙-Tip-Edge"叁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在30度后倾弯,2盎司II类牵引力作用下,上颌切牙出现舌向旋转和压入初始位移,同时舌侧颈缘和颊侧根尖区出现压应力集中区。结论:本实验创建的"上颌骨-组牙-Tip-Edge"叁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保证了高度的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可用于关键参数对于这一复杂力系影响的受力分析。(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李莎[10](2010)在《差动直丝弓与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拔牙矫治过程中磨牙位置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颌前突和上颌前突是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临床主要表现为开唇露齿、上颌切牙唇倾和凸面型等。迫切要求改善牙齿突度和面型往往是患者矫治的主要需求。这就意味着在正畸治疗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内收切牙,减少上颌磨牙近中移动占据拔牙间隙,从而减小侧貌突度,因此支抗控制是这类错牙合畸形矫治的关键。MBT直丝弓与Tip-Edge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是当代正畸的主流矫治技术,但用于双颌前突和上颌前突错牙合畸形的拔牙矫治,二者能否达到强支抗控制的目的,获得医生与患者均满意的矫治效果。针对上述临床问题,本研究采用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通过分析上颌第一磨牙矢状方向、上颌第一磨牙垂直方向、上颌第一磨牙轴倾度相关X线头影测量项目,评价了Tip-Edge差动直丝弓和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关闭拔牙间隙过程中支抗磨牙位置的变化,分析了两种矫治系统的特点和在矫治过程中牙齿移动的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正畸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MBT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及上颌前突拔牙病例过程中,上颌磨牙前移量相对较大,支抗丢失相对较多,提示MBT直丝弓矫治技术适牙合于需中度或弱支抗的病例,用于强支抗病例时需增加额外的支抗装置。而应用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及上颌前突拔牙病例,不借助任何增强支抗的装置,上颌磨牙前移量小,拔牙间隙可最大限度的用于内收前牙,提示差动直丝弓技术能提供强支抗需求。但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及上颌前突拔牙病例过程中,支抗磨牙有一定程度的伸长,对垂直向的支抗控制欠佳,提示该技术用于高角病例时应当慎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0-05-01)

差动直丝弓矫治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打开咬颌过程中不同磨牙后倾弯曲度的影响效果,分析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打开咬颌行为障碍患者80例,采用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分析治疗后患者打开咬颌过程中不同磨牙倾弯曲度的影响表现及具体情况。结果:总体治疗效果良好,共出现35°32例、40°41例、45°7例3种倾弯曲度,倾弯曲度越小,患者下颌前牙压根、牙周膜所受应力越小,患者打开咬颌配合表现大多好转。结论: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可以提高磨牙效果,通过获取患者准确牙后倾弯曲度,配备打开咬颌行为采取治疗,其临床价值很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差动直丝弓矫治器论文参考文献

[1].宋小秋,黄涛,李素珍.差动直丝弓与滑动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8

[2].高燕.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打开咬颌过程中不同磨牙后倾弯曲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

[3].陈殿斌.差动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

[4].何欣,白玉兴,张伟波,朱勇.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打开咬合过程中不同磨牙后倾弯曲度对下颌前牙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的影响[J].北京口腔医学.2015

[5].张卫兵,王林.PAR指数评价差动直丝弓和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6].黄倩倩,邱靓星,邓锋,张翼.Tip-Edge差动直丝弓矫治力系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C].第十四次国际颅面生长发育与功能研讨会、第十一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

[7].沈晓,孙新华,闫阔.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第一、二阶段上颌尖牙移动特征的有限元研究[C].第十四次国际颅面生长发育与功能研讨会、第十一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

[8].陈世稳,周嫣,方志欣,黄敏方.差动直丝弓与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列排齐整平阶段牙移动效率的临床比较研究[J].广西医学.2011

[9].黄倩倩,邱靓星,邓锋,张翼.Tip-Edge差动直丝弓矫治力系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J].激光杂志.2011

[10].李莎.差动直丝弓与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拔牙矫治过程中磨牙位置的变化[D].吉林大学.2010

标签:;  ;  ;  ;  

差动直丝弓矫治器论文-宋小秋,黄涛,李素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