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珍
四川攀枝花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617023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心力衰竭的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分别介绍56例老年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的综合护理要点(心理、饮食、用药、睡眠、运动)。结果56例老年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和护理干预后,显效4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98.2%。结论急救绿色通道的开放,医护人员及时有效的护理救治措施全面实施,护理人员扎实的护理抢救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使护理措施及时有效、成功实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心理护理的及时实施对提高救治效果,稳定患者病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稳定期重视正规的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
【关键词】老年性;心力衰竭;全程护理;效果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senileheartfailurecaretreatmentexperience.Methods:Themainpointswereintroducedcomprehensivecareinacuteandremission.Results:Elderlypatientswith56casesofheartfailureafterapositivetreatmentandcare,allimprovedanddischarged.Conclusion:reviewof56casesofheartfailureinelderlyclinicalcareinstructions,opengreenchannelaid,medicalcareandtreatmentoftimelyandeffectivemeasurestofullyimplement,nursessolidknowledgeandexcellentnursingcareandrescueoperationstechnologytomaketimelyandeffectivecaremeasuressuccessfulimplementationisakeyfactortosuccessfultreatment;timelyimplementationofpsychologicalcaretoimprovethetreatmenteffect,stabilizethepatient'sconditionhasplayedacrucialrole.
【Keywords】Heartfailurenursing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197-02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据统计,65岁以上的人群心衰的患病率高达4%~6%。而且在老年患者中合并症问题也尤为突出。据报道,全美老年患者中只有4%不伴有非心源性合并症,超过半数的患者伴有4种以上的合并症,其中4%的患者合并症可能超过10种[1]。在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大约2/3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约1/3有糖尿病病史[2]。为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我科56例老年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13年6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56例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65~78岁,平均68.5岁,其中冠心病15例(26.79%),高血压心脏病12例(21.4%),风湿性心脏病16例(28.57%)。慢阻肺4例(7.1%),糖尿病9例(16.1%)。56例心衰患者中,单纯左心衰竭21例,单纯右心衰竭15例,全心衰竭20例。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3]。心功能均在Ⅲ~Ⅳ级。除原发性心脏疾病外,多数患者伴有一种以上疾病,伴肾功能不全者10例,肝功能不全者6例,心源性腹水肿3例,脑血管疾病者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全程干预性护理措施。
2护理干预措施:
2.1急性发作期的综合护理要点:急救绿色通道的开放,医护人员及时有效救治措施全面实施:①立即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吸氧(给予30%-50%的乙醇湿化),快速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抢救车推至床旁,建立静脉输液救治通道,遵医嘱正确给予强心、镇静、利尿药。同时根据病情,分别使用物理方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如轮流双下肢绑止血带法等)。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心率、呼吸频律,呼吸困难及咳喘情况,瞳孔对光反射情况等;准确及时做好各种记录(如体温、血压水平、心率、呼吸次数、出入量等);观察药物使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经治医师,以便做出进一步的救治措施。③密切监测输液速度:输液速度应稍缓慢,一般控制在20~30滴/分,以免速度过快加重心脏负荷,必要时用微量输液泵控制滴速。但过慢达不到治疗目的。④适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老年心衰患者由于发作时咳嗽、气短、咯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心慌等,多表现为烦躁、易怒、焦虑不安,濒死恐惧感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救治护理过程中,适时提供心理护理服务。如不断通过语言暗示,安慰患者。用轻声细语介绍老年人患此病的必然性,以及此病的可治可逆性,还有该病简要的症状特点、病因病理、护理调养要点等。用语言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只要发现病情有一丝转机,就立即用高兴的口吻附耳告诉患者,稳定患者情绪,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通过心理疏导排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及时化解患者的心理障碍,建立起对医护人员的安全信任感。同时用救治成功的实例来说服患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
2.2稳定期的综合护理要点:①按心功能级别分级护理:一级心功能患者的护理,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不出现心衰症状,但不能掉以轻心,避免劳累;二级心功能患者的护理,活动轻度受限,可起床活动。除正常的治疗护理活动外,动员其于晨起、饭后等进行短时间的散步10~15分钟。对行走不便的患者则要协助和鼓励其在病床上做轻微活动。三级心功能患者的护理,此类患者稍一活动即可出现呼吸困难。应让患者卧床休息,限制其活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心电监护;四级心功能患者的护理,患者休息时亦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生活不能自理。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坐位,姿势要舒适,应15~30分钟巡视1次。严密观察病情,同时做好皮肤护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受压部位给予按摩,防止褥疮的发生,必要时让患者养成床上排便习惯。并限制探视时间,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待心功能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②确保用药的安全: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用药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如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每次给药前应数脉搏和心率,若心率<60次/分或突然变快以及出现异常节律者,应立即停药报告医师;给药前还需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黄视、头痛等毒性反应症状,如无异常方可让患者服药;应用利尿剂的患者,由于大量钠的排出,可致低钠血症,表现为软弱无力,眩晕、恶心,表情淡漠,血压低等,故应严密观察,准确记录出入量,根据医嘱复查电解质。应用血管扩张剂可减轻心脏前负荷及降低后负荷,以改善心功能,减低氧耗,增加心搏量和心排出量[4]。使用这类药物要注意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最好使用微量泵准确控制液体的速度,微泵是由电脑控制的机械泵,可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液体的输入速度,微泵的使用,使药效发挥更加稳定,减轻了药效初显时对血管壁以及血压波动的影响[5],对于护理人员要熟悉微量泵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报警的处理。③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针对不同性格、文化修养、职业的人群在此期间产生的不同心理行为,分别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首先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以热情、亲切的语言接待患者,向他们介绍本病发生的一般规律、以及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等。把治疗与检查尽可能集中在一起,以轻巧、熟练的技术操作为患者服务,用自己的行为感化患者,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主动配合各项医嘱的执行。其次,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性格差异、职业类别等,进行恰当的交谈,细心的观察,及时发现其情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选择适当的语言,以诚恳的态度来安抚患者的心情,帮助患者克服消极因素,消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睡眠护理:老年心衰患者来院后,由于周围环境的改变,病情的痛苦折磨,频繁的检查、治疗等,使患者心理上容易产生烦躁、紧张、恐惧等情绪,各种仪器的使用,过分关注监护情况,加上仪器的工作音,使患者无法入睡。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其次介绍仪器使用的必要性,功能特性,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加强心理疏导,告之医务人员会随时观察监护情况,增加安全感。在睡眠时段,关闭仪器的工作音,报警音调至最低,显示器屏幕背对患者,视病情将测量血压时间间隔适当延长,尽量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经处理后,患者睡眠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结果
观察指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可分为(1)显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75%;(2)有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30%-74%;(3)无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30%。
56例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药物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后,显效4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计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
4讨论
老年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上的心血管疾病,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问题。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全身乏力以及体力活动受限[6]。老年患者发病突然,来势凶猛,合并症多,病情严重,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使抢救紧张有序,一边安置患者,一边吸氧,上心电监护仪,一边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采血,必要时采动脉血查血气分析,遵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作为护理团队的一员,平时要加强护理“三基”、“三严”的知识培训,加强对护理操作技术的训练,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定期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实践中发现,护理措施及时有效,使药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限度的疗效,大多数患者在20-30分钟内症状有明显缓解。达到满意的效果,护理措施的及时有效是抢救老年性心力衰竭成功的关键。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已由传统的治病救人目的转变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7]。不仅要保证病人在住院期间可以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且在出院后还必须指导病人继续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以更好地控制慢性心力衰竭和减少急性心力衰竭的再发。住院期间采取逐个单独面授方式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知识、药物治疗注意事项、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自我管理知识和出院后的进一步护理支持,使病人对慢性心力衰竭有一个准确全面的认识,逐步意识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重要性;认识到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阻止病情发展、预防复发的重要性。只有使病人逐步掌握了有关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掌握了慢性心力衰竭常用药品的用法和服药注意事项、学会了采用科学方法来调整自我的心理生理变化,才能变被动治疗为主动治疗和明显改善治疗效果[8]。发放心力衰竭健康教育小手册,出院一周后电话随访。这对促进患者身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减少病情复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经过全程的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2%,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心力衰竭再发次数,减少医疗经费,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11—新进展与临床案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17.
[2]胡大一.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与共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04.
[3]胡大一.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与共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57.
[4]孟庆义.器官衰竭病人的急救护理,急诊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0.
[5]付瑶.对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副作用的临床护理干预[J].祝您健康.新医药,2011,2(2):9.
[6]贾丽娜,袁平,庄海林,等.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与生命质量关系[J].中国工共卫生,2011,27(11):1361-1364.
[7]杨彦玲,杨勇.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衰64例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6):755-756.
[8]陈引香,陈建发,王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程护理的实施及效果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09,30(1):8687.
作者简介:杨福珍,性别:女,出生年月:1974,12,15,学历:大专职称:主管护师,工作单位: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邮编:617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