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修制度论文-邾丽娜

辅修制度论文-邾丽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辅修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复合型人才,主辅修制度,完善措施

辅修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邾丽娜[1](2019)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辅修制度教育实践与完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步伐逐渐沉重有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想使社会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进展,就需要不断要求有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一大原因,主辅修制度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一种教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从制度层面来精简主辅修制度的问题,大概包括了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两方面,所以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我们所必须解决的有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改进和完善主辅修制度,如何创新和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在提高人才质量方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加大什么力量,当然在目前人才培养改革方面中这几方面仅仅是凤毛麟角。(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22期)

靳静静,赵焊罕[2](2019)在《本科生跨校辅修制度的管理现状与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校辅修是高等院校培养跨学科人才的一种模式,从不同层面上推动着优质资源共享的发展与前进。伴随着大学园区的教学发展与运行机制的逐渐成熟,跨校辅修制度也逐步普遍化。本文从跨校辅修的运行流程、制度实施现状、学生学习情况以及选课修读情况四方面着手,针对当前跨校区模式下本科跨校辅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分析,进而提出建设性建议和优化对策。(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09期)

郭凯[3](2016)在《高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辅修“双学位”制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越来越多的考生迈进了艺术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的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需要的提高,再加上面对职位供不应求,很多高校艺术生就选择了辅修双学位。双学位教育是一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是给艺术生一个很好的发展自己的机会。但是辅修双学位的现状是很多学生上双学位的课程时对自己的专业课程有些忽视,部分学生选择双学位会有些适得其反的功效。所以国内高校应当在某种程度上完善目前我国高校双学位的制度。(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6年16期)

阮晓栋,陈莹莹,阮勤超,金言宜[4](2015)在《上海市松江大学园区跨校辅修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执行力理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校辅修是当今教育中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上海松江大学园区运行的逐渐成熟,跨校辅修制度也开始进入正轨。本文利用调查研究方法,真实深入地了解上海市松江大学园区跨校辅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实施管理现状,探究现行上海松江大学园区内辅修专业管理实施中所存在的客观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笔者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校际联合办学能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工作、管理、服务之需求。(本文来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尹立佳[5](2015)在《中外高等教育辅修制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比较中外不同高等院校在辅修制度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相对于国内高校,国外院校对于辅修的重视程度更高,对于辅修专业的选择以及开设辅修的时段也有不同的规定。在分析制度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对学生的影响,并对今后我国高校辅修的教学管理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5年10期)

蔡萍萍[6](2014)在《福建省本科院校辅修制度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政策研究等方法,对福建省本科院校辅修制度进行详细梳理,分析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优化辅修教育运行环境。(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4年36期)

党娜[7](2013)在《我国高校主辅修培养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迫切要求高校提供大量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于是主辅修制度应运被引进至国内。与传统单一化的专业培养模式相比,主辅修制度有着其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然而,在该制度运行的数年中,仍然存在着从制度层面到具体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在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完善主辅修制度的设计,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已然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政策研究以及访谈等方法,对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详细梳理,以期对主辅修制度的国内外实施现状有一个较为详细、深刻的认知;随后,通过对我国数所高校的主辅修制管理办法进行剖析比对,辅以与部分辅修专业学生、老师的访谈,从而对当前国内既定主辅修制度的设置和辅修专业的实施现状有了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在中外文献研究和政策分析与调研的基础上,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从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出发,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介绍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主辅修制度产生的背景、历史沿革以及前景展望等,对我国主辅修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全面的论述;第叁部分阐述了主辅修制度的实施现状,主要从培养目标、制度、过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制度层面的解析,并对教学管理、学习状态与成效以及绩效评价与社会认可度等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当前高校在推行主辅修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深层原因;最后一部分则是针对之前提出的问题,给予了改进对策和建议,包括制度的完善,运行环境的优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强化等。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从制度这一角度出发,对当前国内主辅修制度本身以及这一培养模式的运行现状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剖析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制度完善的举措,优化其运行环境;同时,还对主辅修制教学管理及质量监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和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姚温丽,丁昭,徐艳[8](2012)在《民办高校辅修制度的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异军突起,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突出特色和创新性,在很多高校主辅修制已经普遍开展的情况下,民办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进行辅修制为基础的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但是,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原因,在主辅修制度开展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探讨民办高校如何开展辅修制度。(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2年27期)

王瑜[9](2012)在《需求、矛盾与建制:高职院校大学生辅修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实施辅修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问题。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辅修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矛盾,分析学生对辅修专业需求,将推进辅修专业建设与发挥学校、区域优势教学资源相结合,将加强辅修学生管理与规范教师教学、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相结合,将加强辅修专业课程建设与提高课程实用性、深化学分制改革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高职院校辅修制度的建设。(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12年10期)

吕丹丹,皋春[10](2011)在《理工科高校双学位(主辅修)制度实施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双学位(主辅修)教育制度实施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学生对双学位学习的目的、需求以及满意度,分析当前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期刊2011年08期)

辅修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跨校辅修是高等院校培养跨学科人才的一种模式,从不同层面上推动着优质资源共享的发展与前进。伴随着大学园区的教学发展与运行机制的逐渐成熟,跨校辅修制度也逐步普遍化。本文从跨校辅修的运行流程、制度实施现状、学生学习情况以及选课修读情况四方面着手,针对当前跨校区模式下本科跨校辅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分析,进而提出建设性建议和优化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辅修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邾丽娜.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辅修制度教育实践与完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9

[2].靳静静,赵焊罕.本科生跨校辅修制度的管理现状与优化研究[J].科技视界.2019

[3].郭凯.高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辅修“双学位”制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

[4].阮晓栋,陈莹莹,阮勤超,金言宜.上海市松江大学园区跨校辅修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执行力理论的视角[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5

[5].尹立佳.中外高等教育辅修制度比较研究[J].知识经济.2015

[6].蔡萍萍.福建省本科院校辅修制度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4

[7].党娜.我国高校主辅修培养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8].姚温丽,丁昭,徐艳.民办高校辅修制度的教学改革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2

[9].王瑜.需求、矛盾与建制:高职院校大学生辅修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研究为例[J].南方论刊.2012

[10].吕丹丹,皋春.理工科高校双学位(主辅修)制度实施状况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

标签:;  ;  ;  ;  

辅修制度论文-邾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