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对病情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尚晋[1](2016)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型肝炎过继免疫和抗病毒方案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中度流行区,正常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7.18%。广东省是乙肝感染的高度流行区,正常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13.55%,居全国第二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多次输血等原因更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国内报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6.6%-10%,显着高于欧美水平。乙肝病毒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肝功能损害甚至肝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容易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发生率约14%-50%,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炎,重型肝炎死亡率约40%,严重影响移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血液病患者是免疫功能缺陷人群,隐匿性乙肝感染患者比例较高,其乙肝血清学标志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单个或者多个抗体阳性,也可见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均阴性,这类患者肝脏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持续存在低水平的乙肝病毒复制,在化疗和移植后也可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比例约为21%-67%,如何预防隐匿性乙肝感染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目前仍缺乏统一标准。此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中有相当比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患者,可能通过移植感染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受者,资料显示如果缺乏抗乙肝病毒预防,受者的乙肝感染率达22-55.5%。部分移植前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患者在移植后可能丢失乙肝表面抗体而新发乙肝病毒感染,这些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上多个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实践指南均推荐对乙肝感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目的是降低乙肝病毒再激活和相关肝炎的发生率。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是首个应用于临床的核苷类药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减少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拉米夫定也最先用于预防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激活,临床研究显示可以降低约70%乙肝病毒再激活率,但亦在长期临床应用中暴露出较严重的耐药和停药后复发问题。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是新一代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在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比拉米夫定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和改善肝功能的能力,且耐药发生率低,目前临床上恩替卡韦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报道较少,更缺乏与拉米夫定的对比研究。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暴露出耐药性、依从性差、不能清除乙肝病毒、停药后易复发、长期治疗经济负担重等问题。一些研究者尝试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移植后乙肝感染,但存在无应答或者低应答,预防作用有限等缺点。有研究者使用乙肝表面抗原刺激的树突状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成功诱导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和乙肝病毒DNA转阴,提示细胞过继免疫可以治疗乙型肝炎,近年来在肾脏、心脏、胰腺、肝脏等实体器官移植中也相继报道乙肝过继免疫现象,但上述细胞过继免疫疗法和实体器官移植中的乙肝过继免疫均不能清除受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提示并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感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彻底的过继免疫重建,有可能利用供者来源的正常免疫细胞清除受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感染。Shouval等发现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小鼠接受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小鼠的骨髓移植后体内产生了保护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Ilan等回顾性研究发现12例乙肝血清标记物阴性受者接受HBsAb+/HBcAb+供者的骨髓移植后体内平均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达到了 155 土33mIU/ml,在随后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35例移植前乙肝血清标记物阴性受者接受HBsAb性供者骨髓移植后,22例受者移植后HBsAb转为阳性。以上研究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者针对乙肝的免疫力可以通过移植过继给受者,使受者在移植后获得乙肝特异性免疫。本研究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DNA和肝脏生化指标在移植前后的变化,及其与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肝过继免疫的临床特点。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接受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预防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疗效,分析乙肝过继免疫与核苷类药物在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肝感染中的协同作用。对象和方法: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肝过继免疫的临床特点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多中心35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大于14岁,有完整的移植术前和术后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DNA,肝脏生化指标随访资料,其供者有完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上述检验资料。排除供者和(或)受者合并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患者。分析受者移植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乙肝病毒DNA;肝脏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指标的变化,及其与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受者移植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2、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多中心23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移植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并接受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治疗,有完整的移植术前和术后的乙肝血清学,乙肝病毒DNA,肝脏生化指标随访资料。排除供者和(或)受者合并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既往使用过其他抗乙肝病毒药物如阿德福韦酯、干扰素、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治疗;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拉米夫定口服100 mg/d,恩替卡韦口服0.5 mg/d。至少移植治疗前一个月开始用药,至移植治疗结束并停用免疫抑制剂6个月以上,且复查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和患者肝功能正常后停药。分析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在移植后乙肝病毒学应答、乙肝表面抗原清除、乙肝病毒再激活、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乙肝病毒再激活及相关肝炎的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使用SPSS 16.0软件(SPSS,Chicago,IL,USA)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主要观察事件的累积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组间差异比较用Log-rank检验。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乙肝病毒再激活和相关肝炎的危险因素,多变量筛选采用逐步后退法,P>0.05作为剔除模型中不显着因子的标准。双尾P值<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肝过继免疫的临床特点研究:(1)患者一般资料和分组:35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09例、女142例,中位年龄28(14-61)岁,中位随访时间19(5-36)个月。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6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8例。移植前286例患者处于原发病完全缓解状态,65例处于未完全缓解状态。280例接受亲缘供者移植,71例接受无关供者移植。移植方式主要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73例、骨髓移植9例、外周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69例。入组患者根据供受者移植前乙肝血清学配对情况分为6组,分别为组1(供者 HBsAb-,受者 HBsAb-)16 例,组 2(供者 HBsAb-,受者 HBsAb+)31 例,组3(供者 HBsAb+,受者 HBsAb-)33 例,组 4(供者 HBsAb+,受者 HBsAb+)158例,组5(供者HBsAb+,受者HBsAg+)82例,组6(供者HBsAb-,受者HBsAg+)31例。(2)乙肝过继免疫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获得乙肝表面抗体的影响:第3组33例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20例(60.6%)患者HBsAb转阳,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2(1.5-4)个月,血清HBsAb滴度105.76±17.45 mIU/ml,其余13例(39.4%)受者移植后HBsAb仍为阴性。第1组16例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无一例发生HBsAb转阳,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可以发生过继免疫获得乙肝表面抗体。此后第3组HBsAb转阳的20例患者中4例HBsAb又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9(6-12)个月,其余患者移植后HBV免疫标记未发生变化。移植后HBsAb维持阴性的33例受者,10例(30.3%)发生HBsAg转阳和乙肝病毒DNA转阳,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4(6-23)个月。移植后获得HBsAb并维持阳性的16例患者中位随访18(12-25)个月无一例发生HBsAg转阳和乙肝病毒DNA转阳(P<0.001),表明过继免疫获得的乙肝抗体能有效预防受者移植后发生乙肝感染。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vs阴性)(HR=12.11,95%CI=3.23-42.37,P<0.001)是受者移植后获得乙肝表面抗体的唯一影响因素。(3)乙肝过继免疫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丢失乙肝抗体的影响:第2组31例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19例(61.3%)患者HBsAb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2(8-16)个月,其余12例(38.7%)受者移植后中位随访19(14-30)个月仍维持HBsAb为阳性,平均HBsAb滴度50.95±10.51 mIU/ml。第4组158例HBsAb+受者接受HBsAb+供者移植后,29例(18.4%)受者移植后HBsAb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2(8-18)个月,其余129例(81.6%)受者移植后中位随访20(9-36)个月仍维持HBsAb为阳性,平均HBsAb滴度155.33±31.3 mIU/ml。两组乙肝表面抗体丢失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接受HBsAb+供者移植可以发生乙肝过继免疫,减少移植前HBsAb+受者在移植后发生的抗体丢失两组移植后HBsAb丢失的48例受者,5例(10.4%)发生HBsAg转阳和HBV-DNA转阳,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4(10-19)个月,提示发生乙肝病毒感染或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移植后维持HBsAb性的141例受者中位随访20(9-36)个月无一例发生乙肝病毒感染(P<0.001),表明移植后维持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受者对乙肝感染具有较强的的免疫力。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 vs 阴性)(HR=0.02,95%CI=0.01-0.68,P<0.001)、受者移植前乙肝表面抗体滴度(高 vs 低)(HR=0.04,95%CI=0.01-0.87,P<0.001)是受者移植后丢失乙肝表面抗体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 vs 阴性)(HR=0.07,95%CI=0.02-1.13,P<0.001)和受者移植前乙肝表面抗体滴度(高vs低)(HR=0.11,95%CI=0.04-1.25,P<0.001)是受者移植后丢失乙肝表面抗体的主要影响因素。(4)乙肝过继免疫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发生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的影响:第5组中16(19.5%)例HBsAg+受者移植后HBsAg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2.5(1.5-3)个月,16例HBsAg转阴的受者发生轻型肝炎,ALT平均值为 115.04±17.12 IU/L,HBsAb 平均滴度为 114.39±14.35 mIU/ml。进一步分析数据显示,16例HBsAg转阴受者的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均为HBsAb+/HBcAb+,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为HBsAb+/HBcAb+的23例受者中有16例(69.6%)发生HBsAg转阴,但供者为单纯HBsAb+的59例受者中无一例在移植后发生HBsAg转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6组31例受者接受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供者移植后也无一例发生HBsAg转阴。表明接受HBsAb+/HBcAb+供者移植产生的乙肝过继免疫可以清除部分HBsAg+受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了受者的乙肝病毒感染。中位随访24(16-24)个月,发生HBsAg+清除的16例受者均维持HBsAg阴性和乙肝病毒DNA阴性,无一例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未发生HBsAg+清除的97例乙肝受者中15(15.5%)例在随访中发生了乙肝病毒再激活,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15(4-23)个月。表明乙肝过继免疫清除受者乙肝病毒感染后可以有效预防受者移植后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是否为 HBsAb+和 HBcAb+(是 vs 否)(HR=6.75,95%CI=2.57-18.35,P<0.001)是受者移植后发生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的唯一影响因素。2、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疗效比较(1)患者一般资料和分组:234例接受拉米夫定或者恩替卡韦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的HBsAg 阳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纳入本研究,拉米夫定组119例,男71例、女48例,中位年龄27(18-58)岁。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4例,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93例、骨髓移植3例、外周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23例。恩替卡韦组115例,男70例、女45例,中位年龄28(14-62)岁。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4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2例,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90例、骨髓移植2例、外周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2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2)病毒学应答和乙肝表面抗原清除:恩替卡韦组47例基线乙肝病毒DNA拷贝数≥105copies/ml的患者从开始抗病毒治疗到完全病毒学应答(拷贝数<105copies/ml)中位时间为2(1-4)个月,拉米夫定组48例基线乙肝病毒DNA拷贝数≥105copieS/ml患者中位治疗时间为3(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拉米夫定组16例(13.4%)受者和恩替卡韦组14例(12.2%)发生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中位发生时间在移植后2.5(1.5-3)个月,两组HBsAg清除率和发生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发生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受者的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均为HBsAb+/HBcAb+,移植后HBsAg转阴的30例患者中位随访24(16-24)个月均维持HBsAg阴性和乙肝病毒DNA阴性,无一例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3)乙肝病毒再激活:移植后中位随访24(4-24)个月,拉米夫定组28例(23.5%)患者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恩替卡韦组2例(1.7%)患者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拉米夫定组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中位时间为17(3-23)个月,恩替卡韦组为18(18-21)个月。拉米夫定组28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中23例(82.1%)和恩替卡韦组2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中1例(50.0%)基线乙肝病毒DNA≥105copies/ml。拉米夫定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6、12、24个月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累积发生率为3.0%、7.0%、24.0%;恩替卡韦组为0%、0%、2.0%(P<0.001)。拉米夫定组28例和恩替卡韦组2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均进行了乙肝病毒耐药基因突变检测,拉米夫定组25例(21.0%)患者和恩替卡韦组1例(1.0%)患者检出乙肝病毒耐药基因突变。通过检测抗乙肝病毒治疗前冷冻的血清样品,拉米夫定组5例(4.2%)患者检出原发性耐药突变。(4)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拉米夫定组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的28例患者中18例(64.3%)发生不同程度肝炎,包括13例(46.5%)轻中型肝炎和5例(17.9%)重型肝炎,轻中型肝炎的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19(7-23)个月,重型肝炎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5(3-9)个月(P<0.05)。恩替卡韦组2例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中1例在移植后18个月发生轻型乙肝再激活肝炎。拉米夫定组在移植后6、12、24个月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的累积发生率为3.0%、7.0%、15.0%;恩替卡韦组为0%、0%、1%(P<0.001)。拉米夫定组在移植后6、12、24个月发生重型乙肝再激活肝炎的累积发生率为3.0%、3.0%、4.0%;恩替卡韦组为0%、0%、0%(P<0.001)。拉米夫定组5例发生重型乙肝再激活肝炎患者中4例(80%)死于重型肝炎继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0F),13例轻中型乙肝再激活肝炎患者经更换恩替卡韦lmg/d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DNA转阴。恩替卡韦组1例轻型乙肝再激活肝炎经保肝支持等治疗后恢复。(5)乙肝病毒再激活及相关肝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乙肝病毒再激活和相关肝炎的因素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乙肝病毒药物选择(HR=16.91,95%CI=8.25-52.23,P<0.001)和受者基线乙肝病毒 DNA 高低(HR=4.30,95%CI=2.23-11.58,P<0.001)是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抗乙肝病毒药物选择(HR=6.40,95%CI=3.25-14.12,P<0.001)是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的主要影响因素。拉米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发生率大于5%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有疲劳、腹痛、腹泻、头晕,两种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3-4级药物相关的血液毒性和肾毒性。结论: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存在乙肝过继免疫现象,与实体器官移植不同,是一种彻底的乙肝过继免疫重建。乙肝过继免疫可以将供者对乙肝病毒的正常免疫力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继给受者,使移植前缺乏乙肝表面抗体的受者在移植后获得抗体,对预防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再激活有重要意义2.乙肝过继免疫还能减少移植前有乙肝表面抗体的受者在移植后丢失抗体,有效预防受者移植后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和再激活。3.更重要的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乙肝过继免疫能清除部分乙肝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并与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发挥协同作用,持久维持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和乙肝病毒DNA阴性,有效预防了乙肝病毒再激活并能减少乙肝相关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意味着治愈了乙肝病毒感染。4.恩替卡韦能显着降低乙肝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率和重症肝炎发生率,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还显示出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和更低的耐药发生率。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能与乙肝过继免疫发挥协同作用,持久维持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和乙肝病毒DNA阴性,但两种药物对清除乙肝表面抗原的作用并无差异,这一过程中乙肝过继免疫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5.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利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乙肝过继免疫联合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预防和治疗移植患者的乙肝病毒感染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陈茂[2](2014)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CMV感染及活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亦称细胞包涵体病毒、人类疱疹病毒5型,因感染宿主细胞肿大,并具有巨大的核内包涵体而得名。它是疱疹病毒组的一种,属DNA病毒。全球各人群普遍易感,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感染率不同,机体感染后常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患以及视网膜病变为主的各系统感染,临床表现从轻微无症状潜伏性感染,到活动性感染引起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一般认为,宿主免疫状态差异在HCMV感染潜伏与激活转归中起决定作用。不同HCMV株的毒力可能是影响病毒学应答的重要因素。巨细胞病毒株毒力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基因遗传变异参与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渗透、组织嗜性或病毒复制。其中的一个潜在的较为重要的毒力因子是巨细胞病毒糖蛋白B(gB),其与gH、gM、gL共同参与病毒入侵宿主细胞。主要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细胞与细胞间病毒传递,并融合感染细胞。它可能是宿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重要靶点。依据编码gB的UL55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可将gB分为4个基因型gB-1~gB-4。最新研究表明,区别病毒是处于潜伏状态还是激活状态的关键点决定于病毒增殖性感染的相关基因(裂解性基因)是否表达。研究报道部分HCMV的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 IE)在病毒潜伏阶段可测到转录,但位于UL123区域的IE1(IE72)以及IE2(IE86)基因却始终未在自然潜伏状态的感染细胞中检测到。目前,科研和临床中通过外周血HCMV实时定量PCR结合血清HCMV IgM抗体检测诊断潜伏病毒是否已激活,因其检出率和灵敏度较高,已经成为主要辅助手段。不同的引物选择和试剂盒间存在质量的差异,以及缺乏临床有效的cut off值,亟待建立一种统一的标准体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和HCMV的慢性感染同时存在,在针对HBV感染进展为肝细胞性肝癌的患者研究发现,HCMV血清阳性率和组织中DNA检出率较高。我们前期的临床检测结果也显示,部分重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呈HCMV IgM阳性的现象。但是,目前并不清楚重型乙型肝炎/肝衰竭状态下HCMV感染的作用。关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CSH)患者HCMV的感染情况以及HCMV gB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收集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科入院并诊断为CSH患者,采集血清标本完善肝肾功和病毒学指标等检测后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进行HCMV IgM、IgG检测,采集全血DNA提取后进行nested-PCR和real time PCR。HCMV IgM或DNA任一阳性定义为HCMV活化,依据结果分为无HCMV活化组和HCMV活化组。采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MELD评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实验室结果。同时对活化患者采集外周血分离PBMC检测HCMV PP65抗原,收集连续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检测HCMV IgM滴度,探索建立HCMV DNA定量检测体系,以期观察HCMV活化的实验室特点,探索HCMV活化机制。本研究同时收集不同临床诊断的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扩增gB、IE1基因片段,对所有阳性扩增样本交由公司纯化后进行内侧引物对双向测序(Sanger法,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应用DNA Star Lasergene7.1-SeqMan程序拼接双向测序结果,EditSeq翻译核苷酸,利用BioEdit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同时,根据文献报道,从Genbank下载HCMV IE1、gB各型参考株序列,利用ClustaX2和MEGA6.0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采用邻位相连法绘制系统进化树。同时通过NCBI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以期阐明重庆地区HCMV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我们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西南医院感染科住院并诊断为CSH患者共纳入132例,其中无HCMV活化组(122例)和HCMV活化组(10例),HCMV IgM、IgG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78%和100%,HCMV DNA检出率5.30%,高于血清IgM检出率。基因分型(1例测序失败)gB1型100%;2.7.58%(10/132)的CSH患者存在HCMV活化。2组AFP中位值分别为101.75和2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其余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MV活化组(10例),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肝性脑病、急性肾损伤比率均比无HCMV活化组高,随访3个月死亡率前者为19.68%,后者为30%;2组患者MELD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783);3. HCMV活化患者连续血清检测IgM滴度呈现逐步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同时HCMV PP65抗原血症检测阳性,HCMV DNA在103104水平;4.4条HCMV IE1序列经BioEdit处理结果发现该区域核苷酸序列高度保守,仅样本FUO-2在153位点(天冬酰胺位点)出现T/C突变,但不改变氨基酸序列(AAT/AAC),不适合用做本地区基因分型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5.13位患者样本血清经nested-PCR扩增成功,获得13条HCMV gB区序列,其中重型肝炎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例,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药物性肝炎,1例不明原因发热。分子进化树分析可将10条序列归类为gB1型,3条序列为gB3型,未发现gB2、gB4型, CSH组6例患者并发HCMV活动性感染时均为gB1型,对HCMV gB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分析发现基因型归类与参考株变异一致。6.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发现,重庆地区和湖南地区HCMV gB1基因型占比分别为76.92%(10/13)和82.61%(19/23),HCMV gB3型占比分别为23.08%(3/10)、17.39(4/23),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3)。未发现gB2、gB4型。病毒基因型分布与美国、英国、韩国相似,分子进化上与上述地区分离株较近。结论:1. CSH患者HCMV DNA检出率高于血清IgM检出率,IgG抗体检测阳性率100%,说明该人群均曾经感染过HCMV,且以gB1型为绝对优势基因型;2. CSH患者存在较低比例的HCMV活化,使病情加重,并发症增多,生存率下降,可能会影响疾病的转归。活化时连续血清检测IgM滴度呈现逐步升高后下降,同时出现外周血HCMV PP65抗原血症,HCMV DNA在103104水平,我们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 DNA的体系,稳定性、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有望广泛应用于检测;3. HCMV IE1不适合用于重庆地区HCMV基因型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本地区HCMV基因型以gB1型为主,且CSH患者HCMV活化时gB1型占绝对优势。分子进化树区分HCMV gB基因型结论准确可靠,真实反映了基因型的变化,可作为gB基因型分析的标准;4.重庆地区HCMV分布与湖南地区分布类似,均只见gB1型和gB3型,gB1型占绝对优势,病毒基因型分布与美国、英国、韩国相似,分子进化上与上述地区分离株较近。
张美伦(Meilun Cheung)[3](2014)在《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病毒是人类传染病的主要来源,超过400种病毒可令人致病,近年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发展很快,也是医学研究热点之一,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且又不断出现新发病毒和传播,病毒性疾病已涉及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并发现许多非传染性疾病、肿瘤也与病毒感染有关。探索新的对策及诊治方法是二十一世纪全球医学的焦点之一,也是中医药踏入国际舞台的最佳切入点。近年,嗜肝病毒科是一组很引人注目的病毒家族,是由一个非常古老经过长期共同演化而来的病毒家族,具有极大的演化能力得以存留。嗜肝病毒侵袭宿主肝脏为特性,引起肝肿大的病理改变,是临床观察的重要依据。中医腹诊是古老而基础的诊断手法,有助临床医者捕捉早期病理信息、评价处方用药的疗效、了解脏腑功能状态,对于嗜肝性病毒病的肝肿大的临床判断有指导性意义,值得现今中西医者临床推广使用。近年,不少研究指中医腹诊能广泛用于内科,也应用于妇、儿、外伤等科,如何从个案摸索发展到针对某些专科病种,进行大、中样本的观察研究,以探讨腹诊在专病诊断治疗的特殊意义,是开展腹诊临床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十年,中医腹诊获注入新的元素,经过近代学者从文献理论、诊断标准的规范化、临床及专科应用、临床科研实验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及研究,重新注入新命力。目的:本研究的方向是病毒病的中西医基础研究,从中医角度防治西医疾病,并以嗜肝性病毒病为切入点,包括危害性大的病毒性肝炎及一些容易被忽略又有嗜肝特性的病毒病,病理上有肝肿大为体征的特点。本研究是应用中医腹诊进行临床搜据及辅助诊断,在中医四诊基础上,中医腹诊能够及早捕捉嗜肝性病毒病患者的肝区浊音界异常及全身异常体征,以复方中药进行嗜肝性病毒病的防治,尤其在适用于临床症状不明显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截断病情的发展,避免肝癌、肝硬化等发展,符合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路。1.探讨中西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的认识。2.探讨中医腹诊对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3.探讨中药复方「驱肝毒J治疗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疗效。4.探讨中药复方「驱肝毒」体内抗鸭乙肝病毒(DHBV)的实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面:(1)本研究回顾近二十年中医腹诊的文献研究,理解古老而富生命力的中医腹诊在现今医学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尤其在中医治疗肝病的重要性,突出中医治未病的概念。(2)本研究探讨了中西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的理解及认识,从文献研究中寻找到中医温疫学对病毒疫邪的认识,同时探讨了现代医学对嗜肝性病毒及及嗜肝性病毒病的理解。临床总结方面:本研究的重心是以香港地区10000病例为临床统计数据,总结出应用中医腹诊中叩诊手法对嗜肝性病毒引致肝肿大的诊断意义,从中西医临床数据统计,指出肝区浊音界异常及临床体征的重要性,结合患者病史、主诉、病原学、化验指标而进行临床诊断,常能有理想满意的治疗效果,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实验研究方面:为探讨中药复方「驱肝毒」对嗜肝性病毒的疗效,本研究初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研究所动物实验研究室进行为期4周体内抗鸭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结果: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1.在临床方面,徒香港地区10000例的临床观察结果说明,发现临床在中医四诊基础上,加入中医腹诊及叩诊进行体格检查,有近九成患者肝区浊音界异常。中医腹诊能及早捕捉嗜肝性病毒病患者的体征,包括肝区浊音界的异常、胸腹壁的体征、唇舌象、皮肤关节等,从而进行早期中医分型、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阻断病程的发展,符合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路。2.本研究初步观察,在经典复方上自拟「驱肝毒」治疗嗜肝性病毒病,有10000例肝区浊音界患者服用後,有81.2%患者可于3天内回缩肝浊音界至肋上位置,疗效理想。再进行有系统4-6周中药治疗,可达临床治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3.动物实验研究初步发现,中药复方「驱肝毒」(颗粒剂型)对鸭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肝源性不同系统疾患提供一种治本方法。结论:本研究提倡「嗜肝性病毒病」的概念、中医分型及体查特征,尤适用于早期指标不明显、临床症状不显着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并拟订「嗜肝性病毒病」的初步诊断依据,临床上很多常见病及多发病与嗜肝性病毒有密切的关系,提出「嗜肝性病毒是百病之源」,强调早期诊断可以截断病程的发展,避免做成误诊、漏诊和耽误早期治疗慢性肝病的机会,突出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临床医者应及早认识嗜肝性病毒病的概念及临床体征,应用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为肝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是临床症状不显着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减轻乙肝对社会的危害。中医及西医在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上各有优势,西医注重寻根,找出病毒的类别,中医兼顾人体气血,从整体调整,在驱除邪毒之除,更能发挥机体的免疫力,对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有较肯定的效果。
陈国琪[4](2009)在《《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年第27卷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说明:①主题词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②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如汉字相同,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③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后;④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陈国琪[5](2008)在《《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年第26卷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说明说明:①主题词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②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如汉字相同,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③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后;④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关键词(Key words)的主题标引是为文献检索所要求,便于一些二级情报刊物或计算机数据库储存所用,日后检索方便。编写时,可在摘要的下面选择3~7个最能从本质上表达出文献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所选用的关键词应参照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所列的叙词。所以,标引过程也是将文献内容主题的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的检索语言的过程,且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逻辑组配关系,并按各类检索标识的一定顺序排列,构成完整的检索体系。但由于中文的特殊性,至今仍没有成熟的计算机技术能解决医学文献的主题分析、概念提取等问题,手工标引有不妥之外,敬请批评指正。MeSH网址http://members.shaw.ca/chenguoqi。
陈国琪[6](2007)在《《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年第25卷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表明说明:①主题词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②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如汉字相同,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③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后;④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陈国琪[7](2008)在《《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年第26卷作者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芳,杜建霞[8](2007)在《多重感染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文中指出
尹炽标,连粤湘,唐小平[9](1999)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IgM的检测及其对病情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 和慢性乙型重症肝炎(CSHB)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对病情发展、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33 例CHB、78 例CSHB患者及100 例正常人检测血清抗- CMV-IgM及肝功能,并将CHB与CSHB组中抗- CMV- IgM 阳性者与单纯HBV感染者进行对比。结果 正常对照、CHB及CSHB组血清抗- CMV- IgM 的检出率分别为1-0 % (1/100) ,2-5% (21/833) 及11-5% (9/78),CSHB 组中抗-CMV-IgM的阳性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及CHB组( P<0-05) 。在CHB中,抗- CMV-IgM 阳性者血清总胆红素(SB)及丙氨酸转移酶(ALT)均显着高于单纯HBV感染者( P< 0-05) 。在CSHB 中,抗- CMV-IgM 阳性者病死率达87-5% (7/8) ,高于单纯HBV感染者的71-9% (23/32) 。结论 CHB,CSHB 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加重病情,尤其CSHB患者抗- CMV-IgM 阳性率较高,合并CMV感染者预后甚差。
王孝平[10](2020)在《肝脏再生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肝脏再生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并结合肝再生及器官损害的临床指标创建新的预后评估模型,从而为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优化方案。方法:1.纳入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入院的HBV-ACLF患者。记录年龄、性别等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临床指标。采用CTP、MELD、CLIF-SOFA、CLIF-C OFs、CLIF-C ACLFs、AARC等评分系统判断患者病情。完善对患者的随访,随访时间为发生ACLF后90天,随访终点为死亡或接受肝移植。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判断患者90天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探讨肝脏再生在HBV-ACLF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2.将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HBV-ACLF患者纳为建模组。根据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按各参数的权重建立预后评估模型。参照建模组ACLF的诊断以及患者纳入排除标准,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入院的HBV-ACLF队列作为测试组,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外部验证。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对该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阐释并与传统模型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共纳入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HBV-ACLF患者240例,患者28天及90天非肝移植存活率为64.58%和56.2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肌酐、甲胎蛋白(AFP)、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白蛋白水平是患者90天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AFP水平较高(>49 ng/m L)的患者其短期预后更好。2.根据Cox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及参数的权重建立新的预后模型,R=0.028×年龄(岁)+0.003×总胆红素(μmol/L)+0.004×肌酐(μmol/L)-0.071×白蛋白(g/L)+0.089×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0.363×INR-0.001×甲胎蛋白(ng/m L)。新模型预测患者90天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在建模组和测试组中分别为0.822和0.842,效能优于其他传统模型。传统模型中,CLIF-ACLFs预测患者短期预后的效能最佳。结论:1.在传统预后评估模型中,CLIF-ACLFs评分预测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较好;其他模型(如CTP、MELD、CLIF-SOFA、CLIF-C OFs以及AARC评分)也有一定的预后评估价值。2.甲胎蛋白作为肝脏再生的血清标志物,是HBV-ACLF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AFP水平较高的患者其不良结局发生率更低。3.本研究结合肝脏再生与器官损害的临床指标,创建了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模型,通过内部和外部验证表明该模型稳健性及预测效能较好,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优化患者的临床管理。
二、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对病情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对病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型肝炎过继免疫和抗病毒方案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肝过继免疫的临床特点研究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疗效对比研究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简表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CMV感染及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 HCMV 感染情况与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 HCMV 活化监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重庆地区 HCMV 序列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病的认识及研究 |
一、现代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病的认识及研究 |
二、肝炎病毒的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比较 |
三、非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 |
总结 |
第二节 中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病的认识 |
前言 |
一、中医温疫学学说与嗜肝性病毒 |
二、小结 |
第三节 中医腹诊的历史沿革及近三十年的发展概况 |
前言 |
一、中医腹诊的历史沿革 |
二、中医腹诊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三、中医腹诊的临床意义 |
四、近代中医腹诊在临床应用及研究概况 |
五、近代中医腹诊客观化的研究 |
六、中医腹诊的研究进展 |
七、中医腹诊对肝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性 |
八、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 |
前言 |
一、叩诊及望诊 |
二、未能确诊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 |
三、「肝区浊音界异常」对嗜肝性病毒病的诊断价值 |
四、「肝区浊音界异常」的病理分析 |
五、有关正常和异常肝区浊音界之区别,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
六、开发「声频诊断仪J的可行性 |
七、小结 |
第二节 中医腹诊应用于香港区10000例肝区浊音界异常病例的临床总结 |
前言 |
一、背景资料与方法 |
二、统计方法 |
三、临床结果 |
四、讨论及体会 |
五、中药复方「驱肝毒」的疗效机制 |
第三节 临床经验总结-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案例介绍 |
前言 |
一、甲型肝炎典型案例介绍 |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案例 |
三、丙型肝炎案例 |
四、脂肪肝案例 |
五、肝硬化案例 |
六、非肝炎病毒引致肝区浊音界异常之案例介绍 |
第四节 嗜肝性病毒病的中医分型、临床体征及肝区浊音界异常的案例介绍 |
一、嗜肝性病毒病的中医分型 |
二、嗜肝性病毒病的体征 |
三、肝区浊音界异常之典型案例介绍 |
第三章 实验研究-中药复方「驱肝毒」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附原始记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会议 |
致谢 |
(8)多重感染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病毒学检测 |
1.3 观察内容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3.1 多重感染的病原学类型与临床类型的关系 |
3.1.1 甲型肝炎病毒 |
3.1.2 丙型肝炎病毒 |
3.1.3 丁型肝炎病毒 |
3.1.4 戊型肝炎病毒 |
3.1.5 巨细胞病毒 |
3.2 多重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
(9)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IgM的检测及其对病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检测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3组血清抗-CMV-IgM检测结果 |
2.2 CHB患者抗-CMV-IgM与SB及ALT峰值关系 |
2.3 CSHB患者抗-CMV-IgM与SB峰值及病死率的关系 |
3 讨论 |
(10)肝脏再生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肝脏的结构功能及肝损害 |
1.2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与命名 |
1.3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特点 |
1.4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管理 |
1.4.1 内科综合治疗 |
1.4.2 人工肝支持治疗 |
1.4.3 肝移植 |
1.5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及评估方法 |
1.5.1 Child评分 |
1.5.2 终末期肝病模型及其衍生模型 |
1.5.3 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价及其简化模型 |
1.5.4 AARC评分 |
1.6 肝脏再生在肝衰竭中的作用 |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1.7.1 目的与意义 |
1.7.2 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肝再生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作用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统计学方法 |
2.2 患者基本临床特征 |
2.3 患者预后风险因素分析 |
2.4 血清甲胎蛋白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价值 |
2.5 讨论 |
2.5.1 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和肝外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
2.5.2 肝脏功能损害对预后的影响 |
2.5.3 肝脏再生对预后的影响 |
第3章 结合肝脏再生创建肝衰竭预后模型并验证 |
3.1 对象与方法 |
3.2 建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预后模型 |
3.3 模型的验证 |
3.4 模型预测效能的比较 |
3.5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对病情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乙型肝炎过继免疫和抗病毒方案临床研究[D]. 尚晋.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4)
- [2]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CMV感染及活化研究[D]. 陈茂. 第三军医大学, 2014(02)
- [3]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美伦(Meilun Che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4]《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年第27卷主题词索引[J]. 陈国琪.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9(12)
- [5]《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年第26卷主题词索引[J]. 陈国琪.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8(12)
- [6]《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年第25卷主题词索引[J]. 陈国琪.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7(12)
- [7]《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年第26卷作者索引[J]. 陈国琪.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8(12)
- [8]多重感染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J]. 李芳,杜建霞. 临床荟萃, 2007(20)
- [9]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IgM的检测及其对病情的影响[J]. 尹炽标,连粤湘,唐小平. 广东医学, 1999(12)
- [10]肝脏再生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D]. 王孝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标签:造血干细胞移植论文; 重型肝炎论文;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论文; 乙肝表面抗体论文; 乙肝阴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