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马峰,张耀,傅珍,冯乔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马峰,张耀,傅珍,冯乔

导读:本文包含了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复合改性,均匀设计,正交设计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文献综述

马峰,张耀,傅珍,冯乔[1](2019)在《新型橡胶粉和抗车辙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橡胶粉和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高低温性能稳定,为优化其级配设计并提高路用性能,采用均匀设计法和正交设计法分别确定粗细集料关键粒径的筛孔通过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综合粗细集料级配优化结果确定混合料集料总体最优级配,并通过分析优化级配下的高低温性能指标验证级配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料嵌挤形成最优骨架结构时,粗集料最大含量占65%;能显着影响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因素是粗集料4.75 mm筛孔通过率、2.36 mm细集料筛孔通过率及油石比;建议混合料关键粒径16~13.2、13.2~9.5、9.5~4.75、4.75~2.36、2.36~0.3、0.3~0.075 mm的筛孔通过率分别为95%、67%、32%、20%、13.5%、5%,并给出建议的油石比为4.7%,最后给出了优化级配范围.(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吴银亮,盛萍,张嘉翔[2](2019)在《橡胶粉干法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沥青混合料的不同改性工艺能有效改善其性能。通过橡胶粉干法开展不同胶粉掺量下的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研究,并做了不同胶粉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性能等路用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增加胶粉细度可以提升胶粉改性效果,2%胶粉参量闷料60分钟后,试件的改性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高中洋,许志杨,沈菊男[3](2018)在《干拌法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废旧轮胎制成橡胶粉掺加到沥青中不仅能有效利用大量的废旧轮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明显提高沥青的性能。橡胶粉用于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有湿拌法和干拌法两种工艺。湿法橡胶粉改性沥青工艺已经很成熟并且使用广泛,但其缺点是过程非常复杂。干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经济效益高,但其性能不稳定,特别是长期性能没有湿法橡胶粉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可靠。综述了国内外对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研究现状。(本文来源于《华东公路》期刊2018年05期)

傅珍,李杰,穆岩[4](2018)在《抗车辙剂/新型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最优复合改性工艺,进行了车辙试验和小梁试验,测定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密度。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剂的加入使得沥青抗车辙和抗开裂能力明显改善。根据高低温试验结果和生产实际,确定掺入的抗车辙剂与橡胶粉最佳比例为1∶3.75和1∶40;将压实温度控制在170℃、拌合温度控制在185℃较为适宜;根据不同闷料时间下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试验结果,选择最佳闷料时间为30min。(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8年06期)

张井锋,安百军,陈博[5](2018)在《岩沥青-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发挥岩沥青和橡胶粉各自的优异性能,该文提出采用青川岩沥青与橡胶粉对中海70~#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复合改性沥青相关试验指标对比选择两种性能较优的青川岩沥青-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同时与中海70~#HMA、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作对比试验,以评价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且复合改性沥青最佳掺配比为青川岩沥青∶橡胶粉∶基质沥青=7.5∶15∶72.5。(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8年02期)

曲青龙[6](2018)在《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橡胶粉改性沥青路面因其良好的性能和显着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碾压不充分、路面残留空隙率过大等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本文就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工艺及注意事项,从碾压温度、碾压厚度、压实程序和模式等4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沥青路面碾压工艺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生产力》期刊2018年02期)

段功瓅[7](2017)在《贝雷法用于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废旧轮胎的产生量日益增长,如何处理这些“黑色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将废旧橡胶粉用于沥青路面为其循环再生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国内外学者针对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干法与湿法两种生产工艺。与湿法相比,干法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能耗低、高温性能好、对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等优点。但由于目前对于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依旧沿用的普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尚未考虑废旧橡胶粉对混合料骨架的影响,因而橡胶粉改性沥青路面(干法)的路用性能常不稳定,容易出现剥落、松散及裂缝等早期病害。鉴于此,对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进行优化和设计,对改善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干法)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用SMA-13作为研究对象,参考贝雷法粗集料设计密度范围分别选取95%、100%、105%、110%四种粗集料设计密度,对选定的矿料进行级配优化设计。为了变废为宝,采用废旧橡胶粉替换部分0.3mm-0.6mm的矿料,替代比例分别为0.4%、0.8%(占矿料总质量);然后通过相关室内试验对贝雷法设计的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干法)进行各项路用性能验证,并与SMA-13中值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SMA-13沥青混合料相比,通过改变粗集料设计密度,采用贝雷法设计的四种不同的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干法)均表现出良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其低温性能与抗水损性能可以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当粗集料设计密度为100%-105%之间,废旧橡胶粉替换量为0.8%时制备的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最佳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性能。因此,基于贝雷法对SMA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优化,能够改善其高温抗车辙性能,并且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能均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7-11-30)

张佩文[8](2017)在《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与粘弹性能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路面在高温和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会产生永久变形。而在这种情况下,粘弹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能不良会导致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不足。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能研究是当今道路材料领域的重点,结合粘弹性材料的力学特点并通过数学理论推导的方法可以表征工程建设中材料由于高温稳定性不足而导致的病害。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废旧轮胎对生态环境危害,并相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在性能方面有所提升的路面材料,对其高温稳定性和粘弹性的关系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本文针对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粘弹性能的关系展开了研究:(1)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研究。采用干法和替换法设计不同目数和不同掺量的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并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选取动稳定度作为评价指标,对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作出评判。结果显示,替换40目橡胶粉较替换25目橡胶粉的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高,高温稳定性更好;掺量为1.5%的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比0.5%和1.0%的高,高温稳定性更好。(2)粘弹性模型理论分析。推导各个粘弹性模型的蠕变方程,针对蠕变特性进行分析。充分比较各种粘弹性模型的优缺点,发现四单元五参数模型能全面准确描述材料的粘弹性能且简易,方便在工程中使用。所以,选取四单元五参数模型作为研究对象。(3)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研究。选定动态蠕变试验作为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评价的试验方法,采用旋转压实的成型方式,对不同目数和不同掺量的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在相同荷载(0.1MPa)条件,不同温度(50℃、60℃)条件下进行动态蠕变试验,得出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蠕变曲线与最大位移量。结果显示,替换40目橡胶粉较替换25目橡胶粉的最大位移量小;掺量为1.5%的比0.5%和1.0%的最大位移量小,这与高温稳定性的结论有一致性。(4)基于动稳定度的高温稳定性与粘弹性能关系研究。结合四单元五参数模型的蠕变方程,对动态蠕变试验的蠕变曲线进行拟合,提取四单元五参数模型的粘弹性参数,并对粘弹性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对动稳定公式的理论推导,得到动稳定度与粘弹性参数的数学公式和动稳定度的计算值,并与动稳定度的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计算值接近试验值,方法能很好的估算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7-11-30)

李洪斌,周健楠[9](2017)在《SBS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掺加橡胶粉和SBS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的对比试验,评价分析了SBS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本文来源于《公路科学养护及装备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9-21)

赵艺为,张培林[10](2016)在《季冻区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工厂化生产工艺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季冻区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病害突出的问题,通过对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系统研究,确定了橡胶粉与SBS适宜的掺配比例,系统评价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将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于季冻区的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中,推荐的橡胶粉掺量为18%~22%,SBS适宜的掺量为2%~2.5%,掺加橡胶粉可减少SBS改性剂掺量,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可大幅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其抗疲劳耐久性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段检测结果表明,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对于解决季冻区重载交通的车辙和开裂等路面问题病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采用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沥青混合料的不同改性工艺能有效改善其性能。通过橡胶粉干法开展不同胶粉掺量下的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研究,并做了不同胶粉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性能等路用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增加胶粉细度可以提升胶粉改性效果,2%胶粉参量闷料60分钟后,试件的改性效果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参考文献

[1].马峰,张耀,傅珍,冯乔.新型橡胶粉和抗车辙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2].吴银亮,盛萍,张嘉翔.橡胶粉干法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19

[3].高中洋,许志杨,沈菊男.干拌法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研究综述[J].华东公路.2018

[4].傅珍,李杰,穆岩.抗车辙剂/新型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工艺[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8

[5].张井锋,安百军,陈博.岩沥青-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8

[6].曲青龙.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工艺[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

[7].段功瓅.贝雷法用于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优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

[8].张佩文.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与粘弹性能关系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

[9].李洪斌,周健楠.SBS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试验研究[C].公路科学养护及装备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10].赵艺为,张培林.季冻区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工厂化生产工艺及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16

标签:;  ;  ;  ;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马峰,张耀,傅珍,冯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