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面临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何鹏[1](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曹楠楠[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李珍珍[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及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需要而做出的战略抉择。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精准对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服务“三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过了4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如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关怀、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网络、举办了一些项目工程、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但不可否认,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均衡、学历教育目标定位异化、非学历培训有效供给不足、农村职教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体制机制运行不畅通等等。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实现,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致力于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总体概述。首先,阐释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次,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新使命。第三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现实基础。从政策层面、教育机构网络、项目工程、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一是制度建设不健全;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三是职业学校目标定位的异化;四是非学历培训供需脱节;五是资源配置不到位;六是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七是社会化参与机制尚未建立;八是评价机制欠完善。第五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推进策略。主要从八个方面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策略: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建设;二是服务于乡村振兴,以各类人才为目标导向;三是加强学历教育改革,体现特色化;四是加强非学历培训改革,提高有效供给;五是加强资源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六是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管理体制;七是调动社会多方力量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公共治理;八是加强质量监控,健全评价机制。
侯燕[4](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高荣[5](2005)在《陕西农民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再度引起广泛的关注。“三农”问题事关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全局,其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遍览农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无一例外地都从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入手,解决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应用问题的。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新阶段,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陕西地处西北内陆东部,是全国着名的“科教大省”,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意义。但强大的科技实力并未转化为经济实力,“科技大省”正面临着“经济弱省”的尴尬。深层次原因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两极分化,乡村劳动者接受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太差,成为高新技术转化应用的短腿,也深刻反映了职业教育的软肋。本文从分析陕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对人才需求入手,力图厘清陕西农民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探索开展农民教育工作的迫切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本文认为,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才能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使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优化培训的外围政策环境,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按市场需求施教,通过提高农业劳动者技能来提高实用技术推广普及效益。
闫天池[6](2003)在《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是贫困地区跨世纪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分析研究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与转换过程、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乃至跨世纪稳定脱贫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县域经济是县域范围内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善的基本单元,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部分,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属于中观经济和区域经济范畴,又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实现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的重要环节,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层次,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中间桥梁作用。但遗憾的是,我国经济学界对县域经济研究甚少,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 贫困地区县域经济是将贫困问题和县域经济结合起来加以研究的,通过对现存贫困地区的特色研究,采用共性分析与个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力求为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应用方面的指导。 贫困是贫困地区最普遍的社会经济特征,贫困的大面积存在及消极影响是贫困地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基本原因。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但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贫困问题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处理得不好就有可能产生许多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革除一切羁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脚踏实地全面有效的建设社会主义,以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得到了解放,整个国民经济空前发展,扶贫工作取碍了巨大成就,但我们不应忽视,目前我国农村仍然有两千多贫困人口,其中大部分贫困程度很深,解决起来也很困难。单靠政策和财政扶贫来解决贫困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不可行的,贫困地区所欠缺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政策支持,还欠缺先进的文化观念和先进的生产力。要反贫,不能单靠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更重要的是观念扶贫,为贫困地区传播先进的文化观念内容提要和先进的生产力,使贫困地区的人们能够从观念上加以转变,对一本地区、对自己有更进一步的科学认识,充分发挥本地区自身的比较优势,结合本地实情,选择一条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实现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最终消除贫困.这也是笔者之所以选择这一问题作为博士论文题目的直接原因,也是笔者衷心希望之所在。 本文共分九章,各章节安排如下: 第·章为导言,首先介绍了本题的选题背景,并在分析了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我国的贫困现状,进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指出了研究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深远意义. 第二章研究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分类及其特征。在研究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分类、我国县域经济的差异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分析了贫困形成的自然客观原因,并进而从理论上分析了贫困形成的根源。 第三章主要研究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讨论了各种资源在县域经济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开发模式。 第匹章主要研究贫困地区非公有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讨论了丽公有经济科学性质,简要回顾了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贫困地区发展非公有经济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贫困地区非公有经济发展的阻碍及其对策。 第五章研究了贫困地区农业问题与县域经济发展。在本章,笔者探讨了贫困地区面临的农业问题、农业结构调整,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等等,同时也对贫困地区的土地流转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六章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与县域经济发展,指出了“三农”间题的实质其实就是农民过多的问题,要想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单靠发展农村经济是不够的,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减少农民。 第七章主要研究贫困地区民族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比重高,是我国贫困地区分布最集中、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笔者‘首先分析了民族地区落后的原因,同时分析了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优劣势己经发展战略。 第八章研究了贫困地区县级财政与县域经济发展。县级财政困难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一问一题,但是相对其他地区而言、贫困地区的县级财政面临的困难更多内容提要更大,因此,在这里,笔者重点分析了造成贫困地区县级财政困难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贫困地区县级财政困难的对策与建议。 最后一章研究了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相比,贫困地区政府机构改革问题更多、难度更大。因此,从理论上积极探索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于·布仁巴雅尔[7](2003)在《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文中提出博士学位论文《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所涉及到的是一个在国内外研究极为薄弱的重大现实问题。论文对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等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以侧重质性研究的实地调查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的整合性分析法和跨学科分析法,探讨了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特点、基本原理和实践对策,尤其是充实民族文化、现代科技文明与民族地区乡村持续和谐发展相整合的理念。因此,该论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独特的学术价值。 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部分:(1)基础理论研究:阐释民族地区实用科技培训推广的基本理念;分析制约民族地区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民族文化传统等独特因素的影响,以阐明其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特点;(2)历史研究:总结我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发展历程、主要经验与教训;(3)调查研究:探明当前民族地区乡村科技培训与推广的实践举措、面临的主要挑战与特殊问题;(4)对策研究:借鉴国内外科技推广培训的制度和实践项目,尤其是比较具有跨时空、跨文化适应性、可供民族地区借鉴的策略、技术和手段,探讨促进当前民族地区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革新对策,包括体制改革、项目运作和质量保证等方面。其中,现实研究和理论研究是重点,对策研究是难点。 作为专门、深入探讨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第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在于,其一,指出了村民个体的文化资本和意识状态是制约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重要因素;其二,论证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本质是民族地区个体社会化和社区文化变迁的重要手段;其三,阐释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公益性及其政府的责任;其四,剖析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全面性及其理念;其五,说明了高校制度化地纳入乡村科技推广体系的重大意义;其六,说明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中重视弘扬科学精神与批判意识的重大意义和操作技术;其七,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张力及其在推广培训中的调适。
吕书正[8](2000)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文中指出本文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内容是:一、考察了传统文化典籍和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的内涵和演变,分析了 “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概念的提出及其新的时代内涵,阐 述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文化典籍和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思想内涵及演变,认为,在当代中国,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是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使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些政治和理论概念更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个范例。它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的设计,它的提出,是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相联系的。 从1975年全面整顿时起,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面对长期以来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所导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尤其是新的“左”倾冒进所造成的动荡和损失,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客观实际,面对中国与世界发达水平的巨大差距,邓小平冷静思索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循此思路,在1979年12月,把中国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第一次定位于小康社会。 邓小平不仅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而且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本文分析指出:第一,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时代内涵的新概念;第二,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深刻反思建国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教训,立足中国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描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阶段性发展目标的新概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具有丰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内涵;第三,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结合中国具体特点而提出的富有时代性、开放性的新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第四、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构想的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第五,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将民族复兴梦想和民生幸福追求融为一体而提出的展现中华民族雄心壮志的新概念。 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小康社会思想的系统形成,经历一个酝酿和发展过程,是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反复思索的产物。这一过程中,他所描绘的小康社会n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座社会的发展蓝图,所确立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基本原则、方针政策,所阐述的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伟大意义,构成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指出: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看,小康社会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和体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了;从社会主义本质论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人思考的一个成果,是分阶段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的一个的具体体现。二、M颁的历蛐角,W4了建目50年来的的是波革砒以来,申同经沸 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翟;重协90邻奔小糜进程进行了量化评估和理佑 抑,作出了到2000 t中目可以完成第二步战咯目标,初步遇入JdD幽会 总体判断,提出了进入小糜社会时玉特解决的遗口问兄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时起到 1978年,中国一直处于贫困状态,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978年,我们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飞跃前进的历史时期。到1990年,撕1]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解决贫困问题,步入了温饱社会,这就使我们进而向小康社会迈进,获得了更为坚实的基石。 进入90年代,党中央及时作出奔小康的战略决策,要求用十年时间实现从温饱社会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为此,党和国家还就奔小康作出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椎动当代中国向小康社会历史阶段迅速推进。 本文在对小康标准研究成果评介的基础上,主要基于国家统计局的小康生活指标体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选择主要指标,依据有关统计数据,对叨年代奔小康的实践进程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己实现了小康,农村居民己接近小康;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加速,若干指标可以达到小康标准。预计到2000年底,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平均水平将初步达到小康社会的起始水准,从而跨入小康社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在量化评估的基础上,本文还对奔小康进程中的难点进行了理论?
陈雷[9](2000)在《抓住世纪之交的良好发展机遇 做好跨世纪的农村水利工作》文中提出
邵峰[10](2000)在《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面临的问题》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的思路是: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来统揽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产品品种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和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步伐。
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面临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面临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
2.1.3 贫困地区 |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
2.2.1 贫困文化 |
2.2.2 文化贫困 |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
6.1.1 样本基本概况 |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农村贫困家庭 |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
2.3.1 贫困程度深重 |
2.3.2 健康状况较差 |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
2.3.4 可行能力缺失 |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
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2.1 妇女解放思想 |
3.2.2 共同富裕理论 |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
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
5.1.1 母亲健康快车 |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
5.1.3 “降消”项目 |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
5.2.1 春蕾计划 |
5.2.2 “双学双比”活动 |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
5.3.1 母亲小额循环 |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
5.4.1 巾帼家政服务 |
5.4.2 手工编织 |
5.4.3 妈妈制造 |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
5.5.1 幸福工程 |
5.5.2 母亲水窖 |
5.5.3 母亲邮包 |
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总体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理论基础 |
2.2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新使命 |
2.2.1 激活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业产业振兴 |
2.2.2 提高农村人才素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
2.2.3 对接精准扶贫,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
2.2.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现实基础 |
3.1 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
3.1.1 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扶持 |
3.1.2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 |
3.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3.1.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3.1.5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
3.2 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网络 |
3.2.1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3.2.2 县级职教中心 |
3.2.3 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
3.2.4 农业中等专业学校 |
3.2.5 涉农院校及农业科研院所 |
3.2.6 农业技术推广站 |
3.2.7 农民专业合作社 |
3.3 举办了一些项目工程 |
3.3.1 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 |
3.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
3.3.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3.4 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 |
3.4.1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
3.4.2 集团化办学模式 |
3.4.3 城乡联合办学模式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
4.1 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不健全 |
4.1.1 农村职教法律供给不足 |
4.1.2 农村职教政策体系不完善 |
4.2 农村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 |
4.2.1 东西部基础设施配备不均衡 |
4.2.2 东西部师资水平不均衡 |
4.2.3 东西部经费投入不均衡 |
4.3 职业学校目标定位的异化 |
4.3.1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科学 |
4.3.2 职业学校呈现“普教化”倾向 |
4.4 非学历培训供需脱节 |
4.4.1 培训内容不完善 |
4.4.2 培训方式单一化 |
4.5 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到位 |
4.5.1 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
4.5.2 经费投入不足 |
4.5.3 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 |
4.6 农村职业教育的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 |
4.7 农村职业教育社会化参与机制尚未建立 |
4.8 农村职业教育评价机制欠完善 |
4.8.1 评价标准尚未建立 |
4.8.2 评价方法不科学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策略 |
5.1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建设 |
5.1.1 加强立法建设,推进法治化运行 |
5.1.2 服务乡村振兴,完善政策体系支撑 |
5.2 服务于乡村振兴,以各类人才为目标导向 |
5.2.1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5.2.2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乡村精英人才 |
5.2.3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
5.2.4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乡土文化人才 |
5.3 加强学历教育改革,体现特色化 |
5.3.1 加强涉农专业集群建设 |
5.3.2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
5.4 加强非学历培训改革,提高有效供给 |
5.4.1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进行多向度培训 |
5.4.2 基于市场细分进行分类培训 |
5.4.3 拓展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
5.4.4 创新农民职业化培育制度机制 |
5.5 加强资源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
5.5.1 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
5.5.2 加大经费投入 |
5.5.3 强化基础服务能力建设 |
5.6 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管理体制 |
5.7 调动社会多方力量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公共治理 |
5.8 加强质量监控,健全评价机制 |
5.8.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体系 |
5.8.2 健全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陕西农民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农民技术教育的概念及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
1.2 选题的背景 |
1.2.1 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1.2.2 三农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
1.2.3 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
1.2.4 提高农民素质的任务依然艰巨 |
1.2.5 农民增收面临着巨大困难 |
1.3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3.1 目的 |
1.3.2 意义 |
1.4 国内外农民技术教育发展概览 |
1.4.1 国外农民技术教育发展动态 |
1.4.2 我国农民技术教育发展概述 |
1.4.3 国外农民技术教育发展述评 |
1.4.4 国内农民技术教育发展述评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二章 陕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技术教育的需求分析 |
2.1 陕西农业基础情况 |
2.2 陕西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
2.3 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和问题 |
2.4 陕西省农民收入调查分析 |
2.4.1 陕西省2002年农民收入典型调查分析 |
2.4.2 陕西省2004年农民收支情况联户调查分析 |
2.5 实用技术对农民增收作用的调查分析 |
2.5.1 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应用效益分析 |
2.5.2 小麦良种推广应用效益分析 |
2.5.3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效益分析 |
2.5.4 优果工程技术推广效益分析 |
2.5.5 沼气技术推广应用效益分析 |
2.6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技术教育的需求分析 |
2.6.1 陕西省农业劳动者文化整体素质分析 |
2.6.2 陕西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抽样调查分析 |
2.6.3 陕西省农民培训问卷调查分析 |
第三章 陕西省农民技术教育的现状 |
3.1 陕西省农民技术教育发展概要 |
3.2 陕西省农民技术教育资源现状述评 |
3.2.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开展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载体 |
3.2.2 中等农业学校是对农民技术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 |
3.2.3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是农民技术教育工作的骨干 |
3.2.4 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是科研示范培训的重要力量 |
3.2.5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基地 |
3.2.6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基层农民技术培训工作的新兴载体 |
3.3 陕西省近年来开展农民教育工作的概况 |
3.3.1 八条培训途径 |
3.3.2 八种组织培训形式 |
3.3.3 三个培训层次 |
3.3.4 组织培训的十大农业技术 |
3.3.5 全省农民技术教育工作取得的五大成效 |
3.4 农民技术教育工作存在问题 |
3.4.1 农民教育培训未形成有效的约束制度,培训工作缺乏制度保障 |
3.4.2 农民教育法规不健全,培训工作缺乏法律保障 |
3.4.3 现行的教育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农民职业教育渠道不畅 |
3.4.4 农民技术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培训工作缺乏基本的经费保障 |
3.4.5 农民技术教育管理主体不明确,缺乏长远的统一规划 |
3.4.6 农民培训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培训能力有限 |
3.4.7 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结合不紧密 |
3.4.8 培训方法不灵活,教育培训水平有待于提高 |
3.4.9 陕西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地域发展不平衡 |
3.4.10 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和准入机制不健全 |
3.4.11 培训体系不健全 |
第四章 陕西省发展农民培训和教育工作对策和措施 |
4.1 要把农民技术教育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 |
4.2 明确管理主体,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 |
4.3 明确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 |
4.4 制定中长期农民技术培训规划,明确职责和任务,加大宏观指导力度 |
4.5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教育资源共享,为农民教育培训有效的支撑平台 |
4.6 突出农民教育培训的重点 |
4.7 加强农民技术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培训能力 |
4.8 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
4.9 进一步进一步发挥企业和协会的作用,吸引民间资源和资本加入到农民培训行列中来 |
4.10 充分运用现代远程信息网络平台,大力开展农业新技术普及推广工作 |
4.11 充分运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
4.12 抓好农村新增劳动力教育培训工作 |
4.13 增加农民技术培训的投入 |
4.14 把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培训工作有机结合,提高培训推广效果 |
4.15 成立农民培训问题研究机构,加强相关政策和理论研究 |
4.16 促进农民教育培训立法,依法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
4.17 建立农民培训工作激励机制 |
第五章 陕西省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
5.1 绿色证书工程教育 |
5.1.1 陕西省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基本情况 |
5.1.2 绿色证书工程教育的特点 |
5.1.3 制定出台一系列管理规范和配套政策,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
5.1.4 加强教材建设,构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
5.1.5 强化生产实习实践考核 |
5.1.6 规范档案管理和证书发放 |
5.1.7 积极创新绿色证书培训模式 |
5.2 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
5.2.1 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概况 |
5.2.2 加强教学活动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
5.2.3 加强项目评估工作 |
5.2.4 项目成效显着 |
5.2.5 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特点 |
5.3 开展农业科教资源整合试点工作 |
5.3.1 整合组织领导 |
5.3.2 整合技术力量 |
5.3.3 整合项目资金 |
5.3.4 整合扶持政策 |
5.3.5 实施“1234工程”,已经初见成效 |
5.4 建立农民科技专家库,组织农民培训农民 |
5.4.1 推荐选拔对象及条件 |
5.4.2 选拔原则和程序 |
5.4.3 严格组织评审 |
5.4.4 加强引导和管理,切实发挥农民科技专家的作用 |
5.5 从事农民培训的几点体会 |
5.5.1 政府支持是关键 |
5.5.2 按需施教是核心 |
5.5.3 财政支持是保障 |
5.5.4 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是动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的研究范围 |
四、 研究县域经济的意义 |
五、 研究贫困问题的意义 |
六、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七、 本文的篇章安排 |
第二章 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分类及其特征 |
第一节 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分类 |
一、 发达县与贫困县 |
二、 山区县与城市郊区县 |
三、 农业主导县、工业主导县与服务业主导县 |
第二节 我国县域经济差异比较 |
一、 县域经济差异的一般比较 |
二、 省际县域经济差异比较 |
三、 省内县域经济差异比较 |
四、 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的表现 |
第三节 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
一、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 |
二、 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贫困的形成 |
第三章 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县域经济中的资源形态 |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四章 贫困地区非公有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对非公有经济的科学认识 |
一、 关于非公有经济的说明 |
二、 非公有经济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
三、 对非公有经济性质的科学认定 |
第二节 非公有经济在贫困地区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 贫困地区非公有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
二、 非公有经济在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三、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 |
第三节 贫困地区非公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 贫困地区非公有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问题 |
二、 贫困地区非公有经济所面临的内部问题 |
第四节 贫困地区非公有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 |
一、 非公有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 |
二、 我国非公有经济发展趋势 |
三、 贫困地区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对策 |
第五章 贫困地区农业问题与县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一、 关于贫困地区农业基本问题 |
二、 关于贫困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 |
三、 关于贫困地区的农民负担问题 |
第二节 贫困地区农业粮食生产函数估计 |
一、 我国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函数研究方法 |
二、 计算结果 |
三、 得到的结论 |
第三节 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 |
一、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二、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三个误区 |
四、 市场制度与农业产业化 |
五、 贫困地区的订单农业发展 |
六、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
第四节 贫困地区的土地流转 |
一、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优点 |
二、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所应具备的条件 |
三、 关于贫困地区的土地流转 |
第六章 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及现状 |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
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及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
第二节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
一、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 |
二、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障碍 |
第三节 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
一、 县级政府要从观念上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
二、 大力提高本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 |
三、 推进本地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建设 |
四、 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 |
五、 大力发展“以工代赈”项目 |
六、 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七、 贫困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与劳动力转移 |
八、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第七章 贫困地区民族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民族经济一般 |
一、 民族地区的概况 |
二、 对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认识 |
三、 民族地区落后的基本表现 |
四、 贫困地区民族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
五、 贫困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一般 |
第二节 贫困地区民族人力资源发展 |
一、 贫困地区民族人力资源状况 |
二、 贫困地区民族人力资源发展对策 |
第三节 贫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一、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
一、 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旅游优势 |
二、 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外部环境优势 |
三、 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劣势 |
四、 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
第八章 贫困地区县级财政与县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县级财政的现状 |
一、 县级财政的职能 |
二、 贫困地区县级财政困难的主要表现: |
第二节 县级财政困难的原因 |
一、 内部原因 |
二、 外部原因--分税制改革对县级财政的影响 |
第三节 县级财政困难解决的对策 |
一、 我国财政扶贫工作的起源 |
二、 财政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县级财政困难解决的对策 |
第九章 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贫困地区县级政府面临的问题 |
一、 贫困地区县级政府面临的问题 |
二、 贫困地区县级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改革设想 |
一、 切实转变县级政府职能,构建新的行政管理体制 |
二、 调整政府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
三、 要加快县域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 |
四、 切实作好人员分流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 |
五、 切实理顺体制关系合理划分事权 |
六、 引入竞争机制,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步伐 |
七、 广开就业渠道,妥善安排分流人员 |
八、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后顾之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案与实施 第二章 历史背景考察:中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发展回顾 |
第一节 旧中国乡村教育改良实验与科技推广思想的萌芽 |
第二节 新中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演变 |
第三节 中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历史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现状调查: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西南个案: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
一. 拉祜族与澜沧县概况 |
(一) 拉祜族的族源与历史 |
(二) 拉祜族文化特点 |
(三)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社会经济发展 |
二. 近年乡村技术推广培训的举措.成就和问题 |
(一) 对教育部门的调查:成人教育项目 |
(二) 对农业部门的调查:电脑农业专家系统 |
(三) 基层调查:东回乡 |
第二节 西北个案: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
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概述 |
二. 巴州农业经济发展:访州计划发展委员会负责人S先生 |
三. 近年乡村推广培训的举措.成就和问题 |
(一) 对教育部门的调查:成人教育项目 |
(二) 对农业部门的调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三) 对畜牧部门的调查 |
(四) 基层调查:巴音布鲁克牧区 |
第三节 个案分析 |
一. 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特殊性 |
二. 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制约因素 |
三. 小结 第四章 理论阐释: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理念 |
第一节 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本质 |
一. 对于村民个体:不断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
二. 对于乡村社区: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手段 |
第二节 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公益性质 |
一. 经济学的分析:农业的基础地位 |
二. 教育学的分析:全民教育的理念 |
第三节 确定科技推广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基本理念 |
一. 目前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目标的局限 |
二. 确定实用科技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基本理念 |
第四节 学习心理与科技推广培训 |
一. 成人学习心理的角度 |
二. 跨文化学习心理的角度 |
第五节 科技推广培训中的文化问题 |
一. 现代科技文化的影响力 |
二. 现代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间的张力 |
三.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间的张力 |
四. 推广培训中现代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间张力的调适 第五章 对策研究: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革新 |
第一节 借鉴研究 |
一. 发达国家案例:美国合作推广制度 |
(一) 美国合作推广制度的发展历程 |
(二) 美国农业推广教育的显着效益 |
(三) 美国农业推广教育特点:农业合作推广服务的机制 |
二. 发展中国家案例:印度个案 |
(一) 政策分析:政府举措 |
(二) 项目个案:运作机制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 体制革新 |
(一) 管理体制 |
(二) 机构设置 |
二. 项目实践革新与质量保证举措 |
(一) 项目实践革新 |
(二) 质量保证举措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
(8)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源流及演变 |
一、 “小康”思想溯源 |
二、 古代“小康”内涵的演变 |
三、 近代“小康”思想的发展 |
四、 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的内涵 |
第二节、 小康社会在当代中国的新内涵 |
一、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设计 |
二、 邓小平赋予“小康社会”以马古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
第三节、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
一、 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
二、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
第二章 从贫困落后到小康社会——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
第一节、 跨越贫困:第一步战略目标 |
一、 艰难的历史行程 |
二、 伟大的历史成就 |
第二节、 奔向小康:第二步战略目标 |
一、 党和国家关于奔小康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
二、 90年代奔小康进程的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 |
第三节、 初步进入小康社会时亟待解决的遗留问题 |
一、 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
二、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
三、 重点解决由下岗所引起城市新的贫困问题 |
第三章 建设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工程 |
第一节、 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
一、 全面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
二、 逐步实现生产力比较发达基础上的共同富裕 |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 |
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
五、 形成比较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第二节、 建设小康社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 |
一、 第一个十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
二、 第二个十年:建成宽裕型小康社会 |
三、 再一个三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
第三节、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
二、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不利因素 |
第四节、 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 |
一、 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
二、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
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四、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
五、 建立动态制衡机制,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 |
六、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
第四章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 |
第一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方法和内容 |
一、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方法考察 |
二、 对小康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国际比较的思路和内容 |
第二节、 进入小康社会前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水平的国际比较 |
二、 改革开放起步时中国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
三、 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时中国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
第三节、 中国小康社会在世界的位置 |
一、 小康社会起点水平的国际比较 |
二、 小康社会中期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
三、 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
第四节、 正确认识21世纪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关于21世纪中国发展前景的观点评析 |
二、 小康社会发展与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导师修改稿样 |
后记 |
(9)抓住世纪之交的良好发展机遇 做好跨世纪的农村水利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几年农村水利工作的简要回顾 |
(1)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掀起新的高潮。 |
(2) 节水灌溉普及推广取得显着成效。 |
(3)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取得新的突破。 |
(4) 乡镇供水和农村饮水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
(5) 集雨节灌闯出了山区水利发展的新路子。 |
(6) 灌溉面积发展进入新的增长期。 |
(7) 农田排涝发挥了显着的减灾效益。 |
(8) 农村水利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
(9) 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步伐加快。 |
2 农村水利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3 农村水利跨世纪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
4 着力做好2000年的农村水利工作 |
四、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面临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3]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研究[D]. 李珍珍. 山西大学, 2020(01)
- [4]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5]陕西农民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D]. 高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6]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闫天池. 东北财经大学, 2003(03)
- [7]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D]. 于·布仁巴雅尔.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
- [8]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D]. 吕书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00(01)
- [9]抓住世纪之交的良好发展机遇 做好跨世纪的农村水利工作[J]. 陈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0(02)
- [10]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面临的问题[J]. 邵峰. 浙江经济, 2000(01)
标签:小康社会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