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农业收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力资本,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实证分析
非农业收入论文文献综述
薛芳芳,宋金兰[1](2011)在《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基于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增收问题是"叁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情况(即人力资本的主要衡量指标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农民收入数据的搜集,对人力资本和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对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影响显着,并对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崔英健,高强[2](2010)在《浅谈青岛市农民非农业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农"问题中最核心与最根本的正是农民收入问题。青岛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它的农村经济发展必然有许多不同于内陆地区的鲜明特点,如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的增长是摆在青岛市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要从青岛市农民非农业收入现状、具体影响因素总结了一些如何促进青岛市农民非农业收入的相关措施。(本文来源于《商业文化(学术版)》期刊2010年11期)
孙晓玲[3](2009)在《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孙晓玲)25日获悉,从2006年到2008年,鞍山农民人均纯收入环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1.2%、16%、19%,今年预计将比上年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非农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我(本文来源于《鞍山日报》期刊2009-12-28)
木日扎别克·木哈什[4](2007)在《实现农牧民非农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扩大农牧民增收空间,实现农牧民非农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首先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本文来源于《克孜勒苏报》期刊2007-03-01)
姜岩,陈通[5](2006)在《关于我国农民非农业收入增长问题的分析及对策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农民收入已从1980年的191.3元增长为2004年的2,936元,同期恩格尔系数由61.8%降为47.27%。但是近年来,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幅(本文来源于《未来与发展》期刊2006年06期)
[6](2002)在《农民收入增速回升去年实际增长4.2%增加的收入以现金为主非农业收入仍是增长的主要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01年我国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克服了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回升。根据对全中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66.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的一些新特点是:农民增加的纯收入主要是现金。在2001年农民增加的纯收入中,现金纯收入人均为174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现金纯收入增加额占纯收入增加额的95.6%。现金纯收入占农民纯收入和比重为73.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本文来源于《现代乡镇》期刊2002年05期)
陈剑波,陈剑光[7](2001)在《支撑增长的长期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长期看,特别是针对即将加入WTO的前景,继续依靠政府提高大宗农产品收购价格来增加农民农业经营的收入来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体(本文来源于《江苏经济报》期刊2001-05-28)
赵文骝[8](1992)在《泰国农村非农业收入的增长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泰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农业多种经营的显着成效已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但有关泰国农村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增加与农户非农业收入的提高,却比较少见于文字。其实,这是一个饶有趣味而又非常重要的课题,只是因为反映这方面情况的材料多为调查报告,不够系统与及时,因而也就难于成文而已。(本文来源于《东南亚》期刊1992年02期)
钟契夫,刘起运,顾海兵[9](1990)在《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分配与价格关系的数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长期偏低,形成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一般认为“一五” (1953~57)和“六五”(1981~85)为较正常时期,其他为非正常时期。较正常时期粮食与化肥,农药的比价分别为1:0.65和1:4,而非正常时期则分别为1:0.85和1:9;可见非正常时期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差距比正常时期高得多,从而使非农业与农业收入差距亦高出30%以上。通过建立投入产出理论价格模型,可以为我国农产品和非农产品比价的合理调整,提供一种参照系和研究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期刊1990年04期)
顾海兵,刘彪[10](1990)在《我国农业与非农业收入分配差距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与非农业收入分配的差距及其原因,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摆脱这种困境的出路.文章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农业与非农业收入始终存在差距并呈波动型变化的基本原因,是农产品、特别是主要农产品价格偏低所致.其后果是农产品产量下降,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条件恶化.为摆脱这种困境,需要着重解决农产品提价后出现的比价复归和农业与非农业发展不平衡这样两个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1990年02期)
非农业收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农"问题中最核心与最根本的正是农民收入问题。青岛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它的农村经济发展必然有许多不同于内陆地区的鲜明特点,如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的增长是摆在青岛市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要从青岛市农民非农业收入现状、具体影响因素总结了一些如何促进青岛市农民非农业收入的相关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农业收入论文参考文献
[1].薛芳芳,宋金兰.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基于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视角[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崔英健,高强.浅谈青岛市农民非农业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
[3].孙晓玲.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N].鞍山日报.2009
[4].木日扎别克·木哈什.实现农牧民非农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N].克孜勒苏报.2007
[5].姜岩,陈通.关于我国农民非农业收入增长问题的分析及对策选择[J].未来与发展.2006
[6]..农民收入增速回升去年实际增长4.2%增加的收入以现金为主非农业收入仍是增长的主要来源[J].现代乡镇.2002
[7].陈剑波,陈剑光.支撑增长的长期因素[N].江苏经济报.2001
[8].赵文骝.泰国农村非农业收入的增长及其影响[J].东南亚.1992
[9].钟契夫,刘起运,顾海兵.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分配与价格关系的数量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
[10].顾海兵,刘彪.我国农业与非农业收入分配差距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