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燃机曲轴轴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曲轴轴系,变惯量,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
内燃机曲轴轴系论文文献综述
梁明轩,袁惠群,赵天宇,蔡颖颖[1](2014)在《内燃机曲轴轴系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内燃机曲轴轴系弯扭耦合运动微分方程,模型中考虑了轴系变惯量、质量偏心和非线性干摩擦阻尼力等因素.采用数值积分法研究了质量偏心和转速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将系统微分方程组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运用谐波平衡法获得了系统幅频特性.结果表明,谐波平衡法与数值积分法得到的结果吻合较好;气缸与活塞间阻尼会对系统响应振幅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减小曲轴轴系偏心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曲轴系统运动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邓晓晓[2](2012)在《内燃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攀升,承受着严酷的市场竞争压力,面对着日趋严苛的环保法规的限制,内燃机行业对振动—噪声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研发阶段就能够全面预测,并控制内燃机产品的振动量级和噪声水平,已成为内燃机行业追求的重要目标。轴系的运转激励,是内燃机整机振动—噪声的重要内部激励形式之一,开展针对轴系动态特性的研究,是内燃机振动—噪声控制的前提基础之一。本论文针对某型V8柴油机,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虚拟样机仿真技术,将主轴承的油膜动压润滑条件引入到仿真分析模型中,开展对曲轴轴系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以某90°夹角V8柴油机为工作对象,利用叁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了该机曲柄连杆机构(曲轴、连杆组件、活塞组件、飞轮等)的参数化模型,并进行装配。2)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Engine,进行曲柄连杆机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得到曲柄连杆机构的有关动力学参量,包括曲轴主轴颈载荷、活塞对缸壁的侧击力等。3)利用叁维建模软件Pro/E和ADAMS/Autoflex模块,将多刚体模型中的曲轴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曲柄连杆机构的柔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得到了有关动力学结果,分析对比了刚、柔两种不同建模方式对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仿真结果的影响。4)在主轴承处施加油膜载荷,建立了含油膜润滑的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多体系统与油膜载荷相耦合条件下的系列动力学结果,对比分析了油膜载荷对动力学仿真结果的影响。论文工作表明:在计及部件柔性和油膜润滑条件下,多体系统分析模型才更接近曲柄连杆机构的真实工作状态,才可为后续的振动—噪声分析提供更真实的激励载荷。(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2-06-06)
王才峄,俞小莉,周迅,祝盛[3](2006)在《内燃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虚拟样机技术,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进行扭转振动分析。建立了包括柔性体曲轴在内的内燃机曲轴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多体动力学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并由此模型对发动机采用停缸系统时的扭振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计算结果,提出了较好的停缸方案。(本文来源于《现代机械》期刊2006年06期)
王才峄[4](2006)在《内燃机曲轴轴系扭振的多体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燃机研究与制造行业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在逐渐满足了低能耗、低排放、低噪声目标的同时,也对内燃机结构可靠性设计和振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这一发展趋势,内燃机的轴系扭振问题可能会日益凸现出来。同时,市场的要求使汽车技术必须对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标准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追求扭振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寻求新的扭振解决方法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一些前人计算轴系扭振的方法,并基于虚拟样机技术采用了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进行扭转振动分析。本文主要工作是围绕内燃机曲轴轴系的虚拟样机建模、轴系固有频率分析、轴系动态扭振特性仿真,模型准确性试验验证和停缸系统扭振特性仿真这几方面来展丌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本文以某六缸增压柴油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叁维建模软件UG对其进行零件的建模与装配。随后将叁维模型导入ADAMS中,建立相应的约束,生成多刚体模型。此后利用ANSYS软件对曲轴进行模态分析生成中性文件,将多刚体模型中的曲轴置换成柔性体。 (2) 对内燃机曲轴轴系模型进行固有频率计算。分析了主轴承对轴系一阶扭振固有频率的影响,以及安装减振器后轴系一阶扭振固有频率的变化。 (3) 对轴系模型进行动态扭振特性仿真。 (4) 对某六缸增压柴油机进行扭振测量,获取相关参数,与仿真值相比较,验证模型准确性。 (5) 模拟某六缸增压柴油机使用停缸系统时的扭振响应,选择更佳的停缸方案。 通过上述工作及其结果与分析可见所建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实际发动机轴系扭转振动的情况。并且运用虚拟样机技术能够方便地对各种情况进行模拟,非常适合于发动机的研究与开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01)
苏仕清,陈叶文,强建刚,张鹏程,杨继英[5](2005)在《内燃机曲轴轴系扭振控制及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内燃机曲轴轴系扭振的产生原因.扭振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扭振利用的进展及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机化》期刊2005年02期)
李松和[6](2005)在《内燃机曲轴轴系扭振数字化测试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燃机研究与制造行业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在逐渐满足了低能耗、低排放目标的同时,也对内燃机结构可靠性设计和振动噪声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曲轴轴系的扭转振动问题尤为突出。而在销售市场日益注重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标准的今天,追求扭振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寻求新的扭振解决方法势在必行。高精度高可信度的扭振测试仪器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基础和有效工具。基于此,本文结合现有传感器技术、单片机开发以及信号处理技术,充分利用微机的高效处理能力,采用硬件高频计数测时原理,开发研制了内燃机曲轴轴系高精度扭振数字化测试系统。 本文研制的扭振数字化测试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信号齿轮、传感器和采集卡,主要实现携带扭振信息的信号产生、拾取、滤波、调理整形、传输和对方波脉冲进行占空比计数等功能。硬件合理选型或设计是提高测试系统精度和工作可靠性的基础和保障。对其研制的宗旨为:提高各元件的抗干扰能力,使最终的时间序列尽量少地携带干扰信息。为此进行了如下优化工作:确定信号齿轮合理的齿数范围:选用带信号调理功能的磁电传感器;在采集卡设计中,选用数字温控高频晶振器、高速处理器MCU和带有大容量缓冲区的锁存器,采用USB接口与微机通讯,并且通过工作流程的合理设计,使对多周期轮齿脉冲进行占空比计数的锁存独立于MCU的时序。 软件主要实现的功能为:读取采集卡缓冲区中的时间序列,并对时间序列进行各种变换处理,实现瞬时转速测量及其波形显示、数字信号中畸点处理和数字滤波、扭振角振幅的计算及各稳态转速下扭振时域波形的绘制、频谱分析及频谱图绘制、各谐次幅值提取及扭振幅频特性曲线拟合、实验报告编辑打印等功能。软件研发的宗旨为:各种变换处理的科学性和高精度性;执行速度的高效性;软件使用的方便性;功能的可扩充性和软件维护的便利性。为此进行了如下优化工作:采用C++语言在VC++6.O编译环境下进行模块化设计;接合硬件特点进行了畸点处理算法的研究;对某些精度影响因素采用数字算法进行了抑制;在频谱分析和各谐次幅值提取中,利用较先进的算法进行了幅值校正;实现了软件与Microsoft Word2003的数据通讯;制作了chm格式的帮助文件。 系统开发过程中,利用自制的简易试验台,对系统的信号感应、传输、采集、分析处理等功能进行了初步检验。系统集成后,在发动机实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本次开发的系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5-01-01)
李震,桂长林,孙军[7](2002)在《内燃机曲轴轴系振动分析研究的现状、讨论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评述了内燃机曲轴轴系振动研究的力学模型、计算方法、试验方法及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动向 ,讨论了目前内燃机曲轴轴系振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有关曲轴振动与轴承摩擦学的耦合、轴系阻尼系数的精确确定以及非线性振动问题 ,都是曲轴轴系振动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02年05期)
郝志勇,叶敏,薛远,林大渊[8](1990)在《内燃机曲轴轴系动态特性优化修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结构动态系统状态空间敏感度分析提出了一种内燃机轴系扭振特性修改的优化方法,并介绍了一种动态特性优化计算和重分析的计算机通用程序。文中附有曲轴轴系扭振特性优化分析的结论以及计算机仿真计算和实测分析的实例。(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1990年01期)
内燃机曲轴轴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攀升,承受着严酷的市场竞争压力,面对着日趋严苛的环保法规的限制,内燃机行业对振动—噪声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研发阶段就能够全面预测,并控制内燃机产品的振动量级和噪声水平,已成为内燃机行业追求的重要目标。轴系的运转激励,是内燃机整机振动—噪声的重要内部激励形式之一,开展针对轴系动态特性的研究,是内燃机振动—噪声控制的前提基础之一。本论文针对某型V8柴油机,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虚拟样机仿真技术,将主轴承的油膜动压润滑条件引入到仿真分析模型中,开展对曲轴轴系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以某90°夹角V8柴油机为工作对象,利用叁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了该机曲柄连杆机构(曲轴、连杆组件、活塞组件、飞轮等)的参数化模型,并进行装配。2)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Engine,进行曲柄连杆机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得到曲柄连杆机构的有关动力学参量,包括曲轴主轴颈载荷、活塞对缸壁的侧击力等。3)利用叁维建模软件Pro/E和ADAMS/Autoflex模块,将多刚体模型中的曲轴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曲柄连杆机构的柔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得到了有关动力学结果,分析对比了刚、柔两种不同建模方式对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仿真结果的影响。4)在主轴承处施加油膜载荷,建立了含油膜润滑的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多体系统与油膜载荷相耦合条件下的系列动力学结果,对比分析了油膜载荷对动力学仿真结果的影响。论文工作表明:在计及部件柔性和油膜润滑条件下,多体系统分析模型才更接近曲柄连杆机构的真实工作状态,才可为后续的振动—噪声分析提供更真实的激励载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燃机曲轴轴系论文参考文献
[1].梁明轩,袁惠群,赵天宇,蔡颖颖.内燃机曲轴轴系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响应[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邓晓晓.内燃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D].中北大学.2012
[3].王才峄,俞小莉,周迅,祝盛.内燃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分析[J].现代机械.2006
[4].王才峄.内燃机曲轴轴系扭振的多体动力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6
[5].苏仕清,陈叶文,强建刚,张鹏程,杨继英.内燃机曲轴轴系扭振控制及利用[J].中国农机化.2005
[6].李松和.内燃机曲轴轴系扭振数字化测试系统[D].浙江大学.2005
[7].李震,桂长林,孙军.内燃机曲轴轴系振动分析研究的现状、讨论与展望[J].内燃机学报.2002
[8].郝志勇,叶敏,薛远,林大渊.内燃机曲轴轴系动态特性优化修改的研究[J].内燃机学报.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