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初中后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
初中后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翼[1](2019)在《中等职业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使城市中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基于此,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开展的困境,最后给出了中等职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对策,以期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的妥善处理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沈永辉,武民[2](2019)在《制度障碍、主体性因素与流动家庭初中后教育意愿——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中流动家庭的部分数据,探讨制度障碍、主体性因素对于流动家庭初中后教育的影响。描述性统计发现,流动家庭初中后教育意愿以继续升学为主,而在流入地继续就读高中又占升学意愿中的主体。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制度障碍对于流动家庭初中后教育意愿产生显着且差异化的影响;教育期待、对孩子未来的信心以及教育中获得的公正感所构成的流动家庭主体性因素对其初中后教育意愿产生显着影响。通过揭示的制度障碍和主体性要素两个层面对于流动家庭初中后教育意愿的影响,对于流动人口教育需求反馈机制的微观分析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2期)
宋扬[3](2018)在《上海随迁子女家庭初中后教育选择意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巨大的劳动力流动规模及以家庭流动为主的流动模式,使得大城市的教育需求大为增加。随着上海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义务教育后即初中后阶段的教育问题凸显。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关于家庭教育选择的问题,那么随迁子女初中毕业后都有哪些升学路径?不同的随迁子女家庭会作出哪些教育选择?不同的教育选择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以上海的随迁子女家庭为研究对象,对其初中后的教育选择意愿进行分析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上海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的演进及主要内容,即对上海市随迁子女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政策两部分分别进行解读,分析往年上海市为随迁子女参加升学考试制定的具体条件以及满足条件的难易程度。在对政策背景进行初步了解之后,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上海P区的叁所初中学校的随迁子女家庭基本现状和初中后教育选择意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海就读高中是随迁子女家庭的首要心愿,但回家乡读书往往是最终选择;只有寥寥少数人可以留在上海就读高中,而在上海就读中职学校成为新的升学路径;初中后不继续读书的念头也渐渐被成人教育所替代。其次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借助多项逻辑回归模型处理相关数据,对上海随迁子女家庭初中后教育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子女数量、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对子女的学历期望、学习成绩变量都对教育选择意愿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针对上海随迁子女家庭初中后的教育选择意愿现状出了具体建议:第一要建立动态信息管理机制,统筹规划教育资源;第二是制定具体的教育政策,解决随迁子女初中后在沪就学问题;第叁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逐步开放初中后升学通道。(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车辉[4](2017)在《随迁子女学前教育品质低,初中后教育不容乐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车辉)截至2015年10月1日,流动人口子女中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总数约1亿人;在现居住地出生的随迁子女比例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35%上升到2013年的58%……3月28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流动儿童(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7-04-01)
白娟[5](2014)在《城市新移民的孩子——家庭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初中后教育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面临着国家制度性与政策性障碍和机会,本文主要以家庭社会资本这一理论框架为基本研究视角与分析工具,以上海城市新移民的孩子为例,通过对四个个案初中毕业后教育选择过程及结果的描述,揭示了这些家庭及孩子是如何运用自己的家庭社会资本做出选择的,以及这一选择的结果又是怎样的,从而试图阐释国家制度及政策何以能对不同的家庭和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什么有的孩子成功地适应了富有挑战意味的环境,而另外的孩子却没能做到。同时,本文对当前的制度进行了反思,但本研究还没有能够对家庭社会资本背后的文化传统或现实结构性力量进行阐述,这是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本文来源于《儿童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评论》期刊2014年01期)
文旻[6](2014)在《“隐性抗争”与“隐性合谋”:城市新移民家庭策略的互动模式——以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的初中后教育选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户籍制度影响,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面临孩子的初中后教育选择问题。回去,意味着重新适应环境,重新调整学习进度;留下,意味着只能进入职校技校中专,无法在上海考大学。两种选择都需要这些家庭付出沉重的代价。本文沿着家庭策略理论的经典路径,寻找"危机—应对"的模式。同时,引入"隐性抗争"和"隐性合谋"两个概念,探索孩子在互动中的主体性,试图从理论视角将家庭策略具体化为孩子策略、父母策略以及策略之间的动态对抗性。为了弥补以往研究过于强调父母策略的不足,"隐性抗争"和"隐性合谋"注重孩子的主体视角,强调孩子的主体性。(本文来源于《儿童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评论》期刊2014年01期)
钟玲玲[7](2013)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综合当前学术界对随迁子女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随迁子女就读意愿以及各地政策两方面对目前随迁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现状情况进行总结;其次总结目前初中后教育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结合现状与问题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3年21期)
张绘[8](2013)在《我国城市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意愿及其政策含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流动儿童在城市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意愿对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福特基金"中国城市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保障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北京的调研和访谈资料,结合计量模型和个案分析,结果发现非独生子女和兄弟姐妹个数增加对流动儿童继续选择读书有负面影响,其中女童受到的负面影响更显着。在无证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选择回家继续读书和工作的概率,大于有办学许可证的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教育部门应建立对流动女童的教育资助,改善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应该协调配合,提高流动儿童高中入学率;各地政府应当立足各地的实际,在探索中逐步推进流动儿童异地高考改革。(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吴雪娅,杜永红[9](2012)在《中等职业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重要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初中后教育的重要承载体,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由于财政投入、职业教育模式、社会观念上存在的不足和偏差,致使中等职业教育尚未成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积极选择。因此,明确财政投入主体及其责任、改革职业教育模式、转变社会观念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着力之举,它将成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重要路径。(本文来源于《教育与教学研究》期刊2012年11期)
[10](2012)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杜永红、陈碧梅在《教育政策研究》2012年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的现状,探究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教育政策支持的价值,指出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前瞻价值。(本文来源于《职教论坛》期刊2012年25期)
初中后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中流动家庭的部分数据,探讨制度障碍、主体性因素对于流动家庭初中后教育的影响。描述性统计发现,流动家庭初中后教育意愿以继续升学为主,而在流入地继续就读高中又占升学意愿中的主体。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制度障碍对于流动家庭初中后教育意愿产生显着且差异化的影响;教育期待、对孩子未来的信心以及教育中获得的公正感所构成的流动家庭主体性因素对其初中后教育意愿产生显着影响。通过揭示的制度障碍和主体性要素两个层面对于流动家庭初中后教育意愿的影响,对于流动人口教育需求反馈机制的微观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初中后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张翼.中等职业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重要载体[J].现代职业教育.2019
[2].沈永辉,武民.制度障碍、主体性因素与流动家庭初中后教育意愿——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3].宋扬.上海随迁子女家庭初中后教育选择意愿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8
[4].车辉.随迁子女学前教育品质低,初中后教育不容乐观[N].工人日报.2017
[5].白娟.城市新移民的孩子——家庭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初中后教育选择[J].儿童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评论.2014
[6].文旻.“隐性抗争”与“隐性合谋”:城市新移民家庭策略的互动模式——以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的初中后教育选择为例[J].儿童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评论.2014
[7].钟玲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综述[J].学理论.2013
[8].张绘.我国城市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意愿及其政策含义[J].教育学报.2013
[9].吴雪娅,杜永红.中等职业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重要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
[10]..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研究[J].职教论坛.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