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道德论文-郭晓丽

儒家伦理道德论文-郭晓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儒家伦理道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儒家,孝文化,蒙元时期,蒙古族伦理道德

儒家伦理道德论文文献综述

郭晓丽[1](2019)在《儒家孝文化与蒙元以来蒙古族伦理道德》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元时代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直接交汇碰撞,儒家孝的思想观念成为两种文化间形成认同的重要桥梁。自蒙元以来,统治者在蒙古族中重视《孝经》的教化功能,认同孝观念的基本伦理价值。这既与蒙古族伦理道德观念本身密切相关,又吸纳了儒家孝文化的先进性和政治道德价值,并将其融入蒙古族精英政治道德培养和社会伦理教化之中,成为蒙汉文化共识的基础性思想。(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诗诗[2](2019)在《论杜丽娘身上不可磨灭的儒家伦理道德的烙印》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的等级尊卑、礼仪制度等思想对古代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以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为典例,该剧女主人公杜丽娘相较于以往的封建落后女性而言,其女性意识已初步觉醒,敢于追求爱与幸福。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其思想和行动仍然无法脱离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桎梏,或多或少的刻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这些思想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3期)

崔振成[3](2019)在《儒家伦理道德一体的文化线索及其当代德育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克己复礼为仁"与"人而不仁如礼何"共同构成了儒家伦理道德相濡以沫、一体共在的道德哲学的文明密码与文化脉络。在其价值启蒙下,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表现为心中有敬与安伦尽分之道德主体培育的德育目的论、"承认"与"理解"的德育方法论、伦理实践导向的德育评价论。然而,在伦理道德从"一体"走向"分裂"的"悲怆情愫"下,当代德育沦为道德强势僭越伦理的"道德独舞"的荒悖,并带来一系列"恶"的德育后果。致力于建构教育伦理实体、德育目的的伦理觉悟、德育过程的伦理自觉、开拓伦理实践的德育空间以及教师教育的伦理道德文化系统学习是伦理道德一体德育的实践向度,也是令人憧憬的理想德育。(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陈赟[4](2019)在《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与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与伦理的杂糅与僭用折射出"道出于二"的时代病候,从思想上贞定二者的分际,意味着一种治疗。尽管黑格尔与李泽厚都以各自的方式处理这一分际,尤其是黑格尔提供了一种理论性参照,但儒家对道德与伦理的思考具有值得注意的内涵,道德处理的是性分问题,回答的是人是什么的问题,它指向的是主体与自身、主体与天道乃至世界整体的关系;而伦理处理的则是位分与职分问题,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它指向政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以便为我的权责定位,因而它往往集中体现为人的名分。道德生活在伦理秩序中客观化、现实化,并以调节者而非构成者身份参与伦理秩序的生成,同时也对陷落的伦理生活提供抵抗与转化的资源。伦理秩序往往以身份或角色的名义,发动对人的动员,其目的在于以规训的方式把个人转换为共同体的成员,对政治社会而言则是化"人"为"民";与之相反,道德所要求的则是超越具体社会身份与角色的完整之"人"。(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4期)

李建磊[5](2019)在《儒家伦理与当代中国道德话语体系构建——青年伦理学家论坛(2019)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5月11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暨《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办的青年伦理学家论坛(2019)在天津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儒家伦理与当代中国道德话语体系构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中青年学者应邀参加此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冯书生主持并致辞。本次论坛共设有四个讨论环节。(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4期)

龚建平[6](2019)在《伦理与道德张力下的儒家“成人”道德及其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道德可理解为"成人"道德("学以成人")。成人道德在实践上有相对性,即要面对理想的无限性与现实的底线原则、道德的无条件性与其实现的有条件性、伦理的客观性与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之间的张力。成人道德作为俗世道德,只有通过伦理才能发生作用,人也只有在其身份所决定的范围内,在具体的人生境遇中实现道德。道德本身有公平性要求,但既然人们只能在其身份所决定的具体人生处境中实现道德,那么,伦理就既是道德实现的客观条件,也是其公平性的限度,伦理很多时候不能不由"实力"决定而转化为外在的形式。因此,道德与伦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深入认识伦理与道德的张力,道德反思就不只是道德本身的事情,儒学的理论视域和研究范围也将随之扩大。(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左剑虹[7](2019)在《理性的自由与解脱的自由——康德的道德哲学与儒家伦理哲学的比较研究(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两者的差异性前文考察了康德的道德哲学和儒家伦理哲学的一致性,接下来看一看他们的差异性。我们认为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叁个方面。首先,康德的道德哲学和儒家伦理哲学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是知行分离的,后者则是知行合一的。(本文来源于《朱子文化》期刊2019年01期)

黄重[8](2019)在《儒家道德思想在幼教大学生专业伦理教育中的借鉴意义——基于教师资格证统考的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专业伦理是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伦理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实施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前提下,幼儿教师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教师资格证的考取,更要突出教师专业伦理的教育。儒家道德思想具有丰富的伦理教育智慧,在内在修养、外在规范和自觉实践等叁个方面,对幼教大学生专业伦理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01期)

黄泰轲[9](2018)在《从牟宗叁“道德的形上学”看儒家生态伦理智慧》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的形上学"这个概念意谓以道德为进路,以道德的眼光来考量宇宙万物。我们从存在与生化两个角度揭示儒家生态伦理智慧:万物一体、生生不息,将道德推及万物,对万物持一保护、关爱之心,助其生存、生长,成己成物。儒家以道德眼光考量自然与西方理智式考量自然和道家审美式考量自然是不一样的。通过比较,我们能更为清晰地看到儒家生态伦理智慧的价值与局限,从而启示我们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朱光磊[10](2018)在《对话儒家伦理:新时代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传统资源与多层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民道德建设不能仅仅从契约论的立场来谈形式性道德,而是需要汲取儒家资源来建构整体性的公民道德体系。儒家的忠道确立了自我的德性与相应分位的道德责任,其传统的纲常可以转化为公民的职业道德;儒家的恕道承认他者与自我的平等地位并生起对他者的观照,其传统的伦常可以转化为公民的人际道德,开启儒家式的公私领域。实施公民道德,应该继承宏观层面的民族文化心理的道德信仰,加强私人领域中伦常关系的文化熏陶,培养公共领域中对他人的普遍尊重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儒家伦理道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的等级尊卑、礼仪制度等思想对古代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以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为典例,该剧女主人公杜丽娘相较于以往的封建落后女性而言,其女性意识已初步觉醒,敢于追求爱与幸福。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其思想和行动仍然无法脱离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桎梏,或多或少的刻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这些思想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儒家伦理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郭晓丽.儒家孝文化与蒙元以来蒙古族伦理道德[J].衡水学院学报.2019

[2].刘诗诗.论杜丽娘身上不可磨灭的儒家伦理道德的烙印[J].青年文学家.2019

[3].崔振成.儒家伦理道德一体的文化线索及其当代德育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2019

[4].陈赟.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与伦理[J].道德与文明.2019

[5].李建磊.儒家伦理与当代中国道德话语体系构建——青年伦理学家论坛(2019)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9

[6].龚建平.伦理与道德张力下的儒家“成人”道德及其反思[J].哲学研究.2019

[7].左剑虹.理性的自由与解脱的自由——康德的道德哲学与儒家伦理哲学的比较研究(下)[J].朱子文化.2019

[8].黄重.儒家道德思想在幼教大学生专业伦理教育中的借鉴意义——基于教师资格证统考的背景[J].现代职业教育.2019

[9].黄泰轲.从牟宗叁“道德的形上学”看儒家生态伦理智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朱光磊.对话儒家伦理:新时代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传统资源与多层路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标签:;  ;  ;  ;  

儒家伦理道德论文-郭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