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激混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弱信号检测,复杂度,稳定性,抗噪性
自激混沌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军,芮国胜,张嵩,田文飚,张洋[1](2015)在《基于自激振荡系统的混沌稳健检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混沌检测模型稳健性不强的缺陷,首先依据分形理论分析了纯噪声激励下临界区域稳定性的变化,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广义Van der Pol混沌检测模型。该模型中包含的自激振荡力保证了混沌相态的稳定性,且根据Bendixson环域定理,证明了新模型用于弱信号检测的可行性。与经典Holmes-Duffing振子相比,新模型在复杂度相当的前提下,状态稳定性和噪声免疫性获得了显着提升。微弱电力载波信号在白噪声、色噪声条件下的检测实验结果均表明:新模型的应用有效改善了混沌算法的检测稳健性,其检测差错率在-30~-15 d B时降低了一个数量级;而在信噪比-50~-35 d B时,系统检测性能可获得至少3 d B的性能增益。(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李小彭,鞠行,杨皓天,梁亚敏,闻邦椿[2](2014)在《基于Stribeck模型的自激系统分岔混沌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能够深入研究摩擦自激振动系统的振动-摩擦耦合动力学特性,建立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质体-弹簧-带摩擦自激振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研究自激振动系统在不同系统阻尼系数条件下,不同外部激励振幅和激励频率分别对自激振动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励频率不变,无量纲激励振幅在0~1.5区间,系统持续准周期运动的时间随阻尼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长。振幅在10~11区间阻尼系数相对较小时,系统除倍周期分岔外还存在Hopf分岔;在阻尼系数相对较大时,系统为倍周期分岔。激励振幅不变,激励频率接近于派生系统固有频率时,为单周期同步振动;激励频率向大于派生系统固有频率方向变化时,为准周期运动;激励频率向小于派生系统固有频率方向变化时,为混沌运动。(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4年05期)
陈莉明,张建军,李志忠[3](2009)在《自激混沌改善高频开关电源中的电磁兼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闭环电流模式Boost变换器的封闭叁维离散时间映射的基础上得到了电感电流关于输入电压的分叉图和输出电压的负载特性.根据分叉图选择合适的参数使闭环电流模式Boost变换器工作在混沌状态,即自激混沌.实验表明,闭环电流模式Boost变换器自激混沌抑制EMI的效果较好,且对输出电压的纹波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任爱娣,张良欣,张琪昌[4](2009)在《具有不对称间隙的二元机翼自激振动的混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无预荷载情况下具有不对称间隙的气动弹性非线性与结构非线性耦合的二元机翼颤振问题的动力学响应。通过研究速度比U*/UL*从零逐渐增大到1时系统的全局演化规律,发现在无预荷载的不对称分段线性系统中存在混沌运动形式,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得到产生混沌的原因,为进一步控制和减小颤振提供理论帮助,对飞机的飞行结构设计及飞机结构的日常维护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空气动力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任爱娣,张琪昌,张良欣[5](2008)在《具有不对称间隙的二元机翼自激振动的混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无预荷载情况下具有不对称间隙的气动弹性非线性与结构非线性耦合的二元机翼颤振问题的动力学响应,通过研究速度比U~*/U_L~*从零逐渐增大到1时系统的全局演化规律,发现在无预荷载的不对称分段线性系统中存在混沌运动形式,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得到产生混沌的原因,为进一步控制和减小颤振提供理论帮助,对飞机的飞行结构设计及飞机结构的日常维护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07-27)
张建军,丘水生[6](2006)在《Boost变换器自激混沌抑制EMI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闭环电流模式Boost变换器的封闭叁维离散时间映射,应用该映射得到了电感电流关于输入电压的分叉图和输出电压的负载特性。通过对分叉图的研究,可以选择合适的参数使闭环电流模式Boost变换器工作在混沌状态,即自激混沌。实验结果表明,闭环电流模式Boost变换器自激混沌抑制EMI的效果良好,在实际负载范围内都能自激混沌,且对输出电压的纹波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06年06期)
张永祥,俞建宁[7](2006)在《一类自激振动系统的混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类具有间隙及振动边界特殊情况下初轧机制过程中产生的自激振动系统的混沌控制。利用Lyapunov维数、Poincaré映射图、Lyapunov指数图分析了该系统的混沌行为,并利用四种方法实现了系统的混沌控制,将系统的混沌行为有效控制到稳定的周期轨道或平衡点。(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凌复华[8](1986)在《受迫自激振子的周期、拟周期和混沌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van der Pol振子和滞后振子的定常运动进行了数值研究,说明了受迫自激振子的周期、拟周期和混沌运动的一些特征。(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1986年S1期)
自激混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能够深入研究摩擦自激振动系统的振动-摩擦耦合动力学特性,建立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质体-弹簧-带摩擦自激振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研究自激振动系统在不同系统阻尼系数条件下,不同外部激励振幅和激励频率分别对自激振动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励频率不变,无量纲激励振幅在0~1.5区间,系统持续准周期运动的时间随阻尼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长。振幅在10~11区间阻尼系数相对较小时,系统除倍周期分岔外还存在Hopf分岔;在阻尼系数相对较大时,系统为倍周期分岔。激励振幅不变,激励频率接近于派生系统固有频率时,为单周期同步振动;激励频率向大于派生系统固有频率方向变化时,为准周期运动;激励频率向小于派生系统固有频率方向变化时,为混沌运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激混沌论文参考文献
[1].孙文军,芮国胜,张嵩,田文飚,张洋.基于自激振荡系统的混沌稳健检测模型[J].仪器仪表学报.2015
[2].李小彭,鞠行,杨皓天,梁亚敏,闻邦椿.基于Stribeck模型的自激系统分岔混沌特性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4
[3].陈莉明,张建军,李志忠.自激混沌改善高频开关电源中的电磁兼容性的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
[4].任爱娣,张良欣,张琪昌.具有不对称间隙的二元机翼自激振动的混沌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9
[5].任爱娣,张琪昌,张良欣.具有不对称间隙的二元机翼自激振动的混沌分析[C].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6].张建军,丘水生.Boost变换器自激混沌抑制EMI的实验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6
[7].张永祥,俞建宁.一类自激振动系统的混沌控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8].凌复华.受迫自激振子的周期、拟周期和混沌运动[J].力学学报.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