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吸胀冷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菜豆,种子,吸胀冷害,腐胺
吸胀冷害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李佳荫,刘大军,杨晓旭,冯国军[1](2019)在《腐胺对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发芽率,缓解吸胀冷害对菜豆种子的伤害。以低温敏感型菜豆"热那亚"种子为试材,设置CK(常温对照)、LT(4℃低温处理)和LT+Put(4℃低温处理时加入1 mmol·L~(-1)的腐胺(Put))3个处理,研究外源Put对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吸胀冷害下,外源Put处理后LT+Put组菜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与LT组相比分别提高了87.12%、124.21%和191.99%;LT+Put与LT处理相比细胞膜透性下降,可溶性物质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升高,O■、H_2O_2和MDA含量增加。说明外源Put的施用可能通过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加可溶性物质含量,诱导抗氧化酶活性,直接或间接调节ROS清除系统来提高菜豆种子对吸胀冷害的抗性,提高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3期)
赵萌,魏小红[2](2015)在《吸胀冷害下外源NO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抗氧化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浓度为0.1mmol/L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4℃吸胀冷害下紫花苜蓿种子,来探讨吸胀冷害下NO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氧化损伤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A:对照组(CK)为蒸馏水;B:4℃吸胀冷害组(Chilling);C:SNP;D:Chilling+SNP,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种子经SNP处理12h转入25℃继续培养84h后,Chilling+SNP组比Chilling组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提高了14.37%,34.17%,1.29%。2)4℃吸胀冷害12h后,Chilling+SNP组同Chilling组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149.26%,60.35%,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则降低了10.11%,27.61%。3)SNP对4℃吸胀冷害12,24和48h的种子体内羟自由基(·OH)的清除均呈下降趋势,Chilling+SNP组的清除率均高出SNP组,Chilling+SNP组在冷害12h时清除率达最大值97.5%。综上所述,施加外源NO能促进种子的萌发,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活性氧对种子造成的伤害。(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赵萌[3](2014)在《外源NO调控吸胀冷害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抗冷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子为材料,4℃下吸胀和4℃下吸胀的同时添加外源NO(nitric oxide 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利用恒温培养技术,结合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的方法,探讨SNP对吸胀冷害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以及吸胀冷害12h、24h、48h的影响,通过对种子萌发指数及各生理指标的分析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浓度(0、0.1、1.0、2.0、5.0mmol/L)SNP处理常温(25℃±1)下的紫花苜蓿种子,进行4d的萌发试验,浓度为0.1mmol/L的SNP对种子的萌发促进作用最强,第4d萌发率达到了91.3%。2.利用0.1mmol/L的SNP处理4℃吸胀冷害和未冷害的紫花苜蓿种子,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但是对于活力指数的影响不同,通过对根系活力的测定,经过SNP处理4℃吸胀冷害和未冷害的紫花苜蓿种子提高了根系活力、α-淀粉酶活力,降低了可溶性蛋白含量。3.用浓度为0.1mmol/L的SNP处理4℃吸胀冷害和未冷害的紫花苜蓿种子,均能同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加快活性氧物质的清除速率,减轻吸胀冷害对种子的氧化损伤,继而提高紫花苜蓿的抗冷性。4.在吸胀冷害下,用浓度为0.1mmol/LSNP处理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种子中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细胞的渗透势,维持细胞内压的平衡,对种子的抗吸胀冷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利用0.1mmol/L外源NO供体SNP处理种子,可以不同程度的缓解吸胀冷害对种子造成的氧化损伤,降低了电导率、膜脂过氧化产生的丙二醛含量、缓解了活性氧代谢引发的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增加、抑制了超氧阴离子(·O2-)产生,并且对OH也有很好的清除作用。(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禹晓梅,李唯奇[4](2014)在《大豆种子吸胀冷害抗性与其质体膜脂不饱和度正相关(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吸胀冷害是干种子在吸胀阶段遭受低温造成不萌发的现象,结果可能造成农作物损失严重。虽然吸胀过程中细胞膜的修复是关键事件,而且细胞膜在响应水分和温度胁迫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种子吸胀过程中膜变化的过程,特别是膜流动性变化过程研究较少。本文比较了吸胀冷害耐受型(LX)和敏感型(R5)两个大豆品种在吸胀冷害过程中膜脂不饱和度(double-bond index,DBI)的变化,结果发现,LX和R5在常温(25℃)吸胀时变化趋势一致,质体膜脂DBI升高,质体外膜脂中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PG)分子DBI下降。LX和R5在低温(4℃)吸胀时DBI变化有很大差异,低温吸胀仅仅延缓了耐受型LX中质体膜脂DBI的升高,但是敏感性R5质体膜脂DBI不仅没有升高反而下降。用浓度33%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引发没有直接引起DBI变化,但是所引起的细微而显着的变化可能为萌发做好准备。PEG引发处理后的R5在吸胀冷害后第二和第叁阶段质体膜脂DBI迅速增加,这个增加模式与LX的DBI增加相似。结果表明,吸胀冷害延缓或者阻滞了质体膜脂不饱和度的升高,大豆种子的吸胀冷害抗性与质体膜脂不饱和度正相关,提高质体膜质DBI可以提高吸胀冷害抗性。(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史梅,谭敦炎,林辰壹[5](2009)在《聚乙二醇(PEG)对实葶葱种子吸胀冷害的渗透调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证实实葶葱种子是否存在吸胀冷害以及PEG对该现象是否存在渗透调节。【方法】基于种子萌发试验,分别测定了在5℃条件下及在PEG浓度分别为0%、10%、15%、20%、25%和30%条件下,实葶葱种子低温吸胀1、2、3、5和7 d后的相对电导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在5℃条件下,实葶葱的种子萌发存在吸胀冷害。超过临界时间2 d的5℃吸胀,实葶葱种子萌发受到抑制。【结论】通过PEG渗透干预,可显着改善5℃吸胀冷害下实葶葱种子的萌发,随着吸胀冷害时间的延长,PEG调控种子萌发的适宜浓度逐渐升高。(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6期)
杨春雷,杨久红,杨锦鹏,樊凯孝[6](2009)在《渗调提高烟草种子抵御吸胀冷害能力的机理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了渗调技术提高烟草种子抵御吸胀冷害能力的机理及生产应用研究,结果表明:PEG渗调能显着减少种子内含物的外渗,经过0℃的低温吸胀后渗调过的种子水解酶和细胞保护酶在萌发期间仍能保持较高且稳定的活性;将渗调与种子包衣技术相结合,在田间低温吸胀的情况下,渗调包衣种子出苗率显着提高,成苗期显着提早,成苗素质得到显着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李艳艳[7](2008)在《一氧化氮对番茄种子抗吸胀冷害的影响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约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对人体和环境都有毒害作用的气体,但是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NO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信号和效应分子。NO气体在动物和植物体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动物方面的研究是有目共睹的:它参与血管调节,神经传递,炎症与免疫反映等过程,且分布之广泛,遍及脑,肺和生殖等多种器官。NO在植物上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自1992年NO被评为年度“明星分子”以来,NO在植物生物学中的研究也迅速展开,到现在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它参与植物生长的许多重要生理过程,比如呼吸作用,气孔运动,种子萌发,根和叶的生长发育,侧根形成,下胚轴生长,果实组织的成熟和衰老,细胞凋亡以及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如病虫害,干旱,盐胁迫和低温胁迫等生理过程,目前关于NO抵抗其它胁迫的研究较多,但是NO抵抗吸胀冷害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番茄种子为材料,4℃下吸胀12h,以及4℃下吸胀的同时加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初步探讨了100μmolL~(-1)的SNP对吸胀冷害番茄种子萌发的作用,通过对萌发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分析测定,发现该浓度的SNP对吸胀冷害下番茄种子的萌发和胚根生长的抑制有显着的缓解作用。另外,利用适宜浓度的NO清除剂Hb,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L-NAME(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和硝酸还原酶(nitric reductase,NR)抑制剂钨酸钠(sodium tungstate,Na_2WO_4)处理25℃和4℃吸胀的番茄种子,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发现内源NO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吸胀冷害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及胚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暗示番茄种子是吸胀冷害敏感型品种。施用外源NO供体SNP可以显着提高吸胀冷害下番茄种子的萌发率,平均根长,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说明外源SNP能够明显缓解吸胀冷害对种子萌发的伤害。2、NO另外一种供体S-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可以显着提高吸胀冷害下番茄种子的萌发率,平均根长,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与SNP结果极为相似,且两者之间有共同的分解产物NO,说明SNP作为供体时,是其分解产物中的NO气体而非其它物质起的作用。结合共聚焦的结果分析,暗示吸胀冷害番茄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是因为冷害抑制了内源NO。3、外源NO供体SNP可以显着减小吸胀冷害12h番茄种子的相对电导率(relativeelectrical conductivity,REC)和丙二醛(MDA)含量,而显着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说明吸胀冷害首先伤害的是细胞膜,也说明SNP是通过提高保护酶的活性来缓解吸胀冷害所带来的伤害的。4、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dactinomycin,AMD),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亚胺环己酮(cycloheximide,CHM)分别和SNP复合处理吸胀冷害番茄种子,发现SOD和CAT的活性与SNP单独处理没有显着差异。暗示在番茄种子萌发12h的过程中,SOD和CAT不是从头合成的,而是本身存在于种子中的,说明SNP只是激活了种子内部无活性的SOD和CAT。5、用NO清除剂血红蛋白(haemoglobins,Hb),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和硝酸还原酶(NR)抑制剂钨酸钠(Na_2WO_4)处理25℃和4℃吸胀的番茄种子,分别同未加抑制剂(25℃/4℃)处理的相比,上述处理种子萌发率,平均根长,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都显着低于后者。再一次说明吸胀冷害番茄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是因为冷害抑制了内源NO,且在此过程中NO可能是通过NOS途径和NR途径共同合成的。(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李艳艳,贺军民[8](2008)在《一氧化氮对番茄种子抗吸胀冷害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番茄毛粉802种子为材料,通过对比实验,测定分析各处理种子的萌发率及第4天的平均根长、萌发指数、活力指数,以及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变化,以探讨NO对番茄种子吸胀冷害的抵抗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1)外源NO可显着提高番茄种子经12 h吸胀冷害处理后的萌发率、平均根长、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并显着降低吸胀冷害下REC和MDA含量,同时显着提高SOD和CAT的含量.(2)NO所提高的吸胀冷害处理后种子的SOD和CAT活性不能被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抑制.结果表明,NO可提高番茄种子抵抗吸胀冷害的能力,而且与NO激活了抗氧化系统有关,但NO不是通过促进抗氧化酶的合成来提高其活性.(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叶尚红[9](2007)在《萝卜颗粒引发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能力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鲜萝卜颗粒和聚乙二醇(PEG)引发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者都能引发和控制种子在低温吸胀过程中的吸水,提高种子活力和萌发率,减少细胞中电解质和氨基酸外渗。(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2007年02期)
钱琼秋,杨静,朱祝军[10](2005)在《铈提高茄子种子抵御吸胀冷害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40 mg·L-1 Ce(SO4)2对茄子种子低温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铈处理明显提高了茄子种子活力、发芽率和抗吸胀冷害的能力。表现在铈处理后种子渗漏物(电解质、可溶性糖、阳离子)的减少,K+/Na+比降低,同时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膜透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减少。其可能机制是铈改变了种子内部生理代谢过程,改善了细胞质膜的运转能力,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下降,细胞抗过氧化能力和修复作用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5-08-01)
吸胀冷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浓度为0.1mmol/L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4℃吸胀冷害下紫花苜蓿种子,来探讨吸胀冷害下NO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氧化损伤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A:对照组(CK)为蒸馏水;B:4℃吸胀冷害组(Chilling);C:SNP;D:Chilling+SNP,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种子经SNP处理12h转入25℃继续培养84h后,Chilling+SNP组比Chilling组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提高了14.37%,34.17%,1.29%。2)4℃吸胀冷害12h后,Chilling+SNP组同Chilling组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149.26%,60.35%,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则降低了10.11%,27.61%。3)SNP对4℃吸胀冷害12,24和48h的种子体内羟自由基(·OH)的清除均呈下降趋势,Chilling+SNP组的清除率均高出SNP组,Chilling+SNP组在冷害12h时清除率达最大值97.5%。综上所述,施加外源NO能促进种子的萌发,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活性氧对种子造成的伤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胀冷害论文参考文献
[1].刘畅,李佳荫,刘大军,杨晓旭,冯国军.腐胺对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
[2].赵萌,魏小红.吸胀冷害下外源NO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抗氧化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
[3].赵萌.外源NO调控吸胀冷害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抗冷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
[4].禹晓梅,李唯奇.大豆种子吸胀冷害抗性与其质体膜脂不饱和度正相关(英文)[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4
[5].史梅,谭敦炎,林辰壹.聚乙二醇(PEG)对实葶葱种子吸胀冷害的渗透调节[J].新疆农业科学.2009
[6].杨春雷,杨久红,杨锦鹏,樊凯孝.渗调提高烟草种子抵御吸胀冷害能力的机理及应用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9
[7].李艳艳.一氧化氮对番茄种子抗吸胀冷害的影响及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8].李艳艳,贺军民.一氧化氮对番茄种子抗吸胀冷害的影响(英文)[J].西北植物学报.2008
[9].叶尚红.萝卜颗粒引发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能力的效应[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
[10].钱琼秋,杨静,朱祝军.铈提高茄子种子抵御吸胀冷害能力的研究[C].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