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双侧颈总动脉直径差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克,华扬,周福波,杨洁,贾凌云,赵新宇[1](2021)在《血管结构特征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估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前、术后颈动脉血管结构特征,并分析其与CEA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及血管外科行CEA的颈动脉狭窄患者931例。于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颈动脉CDFI检查,在术前及术后1周检测并记录颈总动脉远段、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近段的原始管径,计算颈动脉球部与颈总动脉远段原始管径比值、颈动脉球部与颈内动脉近段原始管径比值。计算所有患者参数的平均值,作为纳入回归分析变量的分组标准。根据术后3个月及以上是否存在轻度(狭窄率30%~<50%)及以上首发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患者的一般及临床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EA术后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31例患者中位随访12个月后,101例(10.8%)患者发生血管再狭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狭窄组中女性患者显着多于无再狭窄组[26.7%(27/101)比12.5%(104/830),P <0.01]。再狭窄组患者术前球部原始管径、术前颈内动脉近段管径小于无再狭窄组[分别为:(6.8±0.9) mm比(7.1±1.0) mm,P=0.001;(4.0±0.8) mm比(4.2±0.7) mm,P=0.006]。再狭窄组患者术后首次颈总动脉远段管径、颈内动脉近段管径均小于无再狭窄组[分别为:(5.6±1.4) mm比(6.9±1.1) mm、(4.3±1.1) mm比(4.9±0.8) mm,均P <0.01];两组患者在术后颈动脉球部与颈总动脉远段管径比值、颈动脉球部与颈内动脉近段管径比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35±0.60)比(1.00±0.41)、(1.7±0.8)比(1.4±0.4),均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938,95%CI:1.117~3.363,P=0.019)、术后颈总动脉远段管径<6.8 mm(OR=3.551,95%CI:1.886~6.687,P <0.01)、术后球部与颈总动脉远段管径比值> 1.0 (OR=6.683,95%CI:3.322~13.441,P <0.01)是CEA术后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CDFI评估CEA患者术前及术后血管结构特征,可早期预测CE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对提高患者远期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朱敏[2](2020)在《彩色脉搏波技术在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变化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采用彩色脉搏波技术(UFPWV)测量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探讨彩色脉搏波在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功能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并于超声科进行血管检查。根据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实验组分为A组(颈总动脉内中膜正常组)、B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组)、C组(颈总动脉粥样斑块组),依据下肢动脉有无斑块将A组分为A1组(下肢动脉斑块组)、A2组(下肢动脉无斑块组)。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血糖正常、颈总动脉IMT正常的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仪器设备:选用法国声科公司生产的Supersonic Imagine Aixplore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同时配备SL15-4线阵探头,频率在4-15MHz之间。选择Carotid条件,内置极速脉搏波技术。测量过程:(1)内中膜测量:颈总动脉分叉处下方1-1.5cm处纵切面上扫查,当血管管壁显示清晰、管腔内无伪影干扰时,冻结图像,测量管壁后壁内中膜厚度并记录有无斑块形成。(2)彩色脉搏波参数测量:纵切扫查至颈总动脉分叉处1-2cm处,调整操作手法,清晰显示颈总动脉内中膜(尤其是前壁),嘱受试者屏气,立即触及“PWV”键,2-3 s的自动采集时间内要求检查者保持探头稳定、受试者颈部无任何移动。进入图像处理阶段后,显示目标节段血管前壁运动的速度-时间彩色图。系统自动计算出收缩早期和收缩晚期的PWV值(PWVBS、PWVES)及相对应的标准差(应小于相应值的20%)。(3)下肢动脉检查:从股动脉开始,逐渐向远处进行扫查直至足背动脉(包括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检查腘动脉时,应采取俯卧位,足向上抬高20-30度。结果:(1)2型糖尿病实验组与对照组颈总动脉弹性参数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参数PWVBS、PWVES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型糖尿病实验组各组及对照组多组颈总动脉弹性参数比较,对照组、内中膜正常组、内中膜增厚组及粥样硬化斑块组PWVBS、PWVES值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2型糖尿病实验组内中膜正常组中,下肢动脉有斑块组颈总动脉弹性参数PWVBS、PWVES值均高于下肢动脉无斑块组,PWVE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而PWVB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通过PWVES值诊断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ROC曲线可知,PWVES诊断界点为8.15m/s,灵敏度为0.83,特异度为0.80,约登指数最高为0.63。结论:(1)T2DM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参数的PWVBS、PWVES值显着高于对照组,说明T2DM病人颈总动脉弹性较正常人下降;(2)对照组、颈总动脉正常组、内中膜增厚组、粥样硬化斑块组颈总动脉弹性逐渐下降;(3)颈总动脉形态学未发生变化(IMT<1.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有斑块组颈总动脉弹性下降;(4)PWVES>8.15m/s,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检测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
付培基[3](2020)在《颅内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贴壁情况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颅内动脉瘤是指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损伤所致颅内血管壁的异常膨出,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30d内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5%,幸存者约有30%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文献报道脑动脉瘤尸检发现率为1%-5%,上海六院MRA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正常人群中的颅内动脉瘤患病率为7%。颅内动脉瘤治疗包括传统外科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介入治疗近30余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ISAT)的中长期研究结果显示介入治疗的残死率、癫痫等并发症发病率方面均优于外科手术夹闭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越来越多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治疗。弹簧圈栓塞术已经成为脑动脉瘤治疗的主力军,但是单纯弹簧圈栓塞对于宽颈动脉瘤(瘤颈>4mm或瘤颈:瘤体>1:2)在技术上依然面临严重挑战。支架辅助栓塞术应运而生,支架的使用既可以预防弹簧圈脱落至载瘤动脉引起血栓事件的发生,又可促进瘤颈处血管的愈合,很好地解决了宽瘤颈这一难题。Liu等通过犬动脉瘤模型发现支架可以诱导内皮祖细胞归巢,并充当“脚手架”作用促进内皮细胞覆盖瘤颈,加快动脉瘤愈合,发现瘤颈处支架金属丝覆盖率越高,瘤口愈合越快越平整。近年来,随着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动脉瘤治疗的理念从单纯的“瘤内填塞”向载瘤动脉“血管重建”、“血流重构”转变。由此设计出的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如Silk支架、Pipeline支架、Surpass支架、Fred支架及国产的Tubridge支架等,通过改善瘤颈部血流动力学促进载瘤动脉的修复及动脉瘤愈合,在动脉瘤的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然而支架在DSA下的可视性问题一直困扰着神经介入医师,虽然支架两端的金属标记(NeuroFrom EZ、Enterprise、Solitaire AB等)或双螺旋显影标记(LEO、LVIS及LVIS Jr、Tubridge等)均可以提示支架打开的状况,但受DSA机器性能、较厚的头颅骨组织X线遮蔽和工作位角度限制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术中支架局部不完全打开不全或贴壁不全等异常情况不易被发现,这是造成支架内血栓形成、穿支血管闭塞、支架内膜化时间延长等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时如何保证术中对贴壁情况的准确观察和正确评估,进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后处理,是颅内支架置入治疗术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DSA设备的改进,在DSA后处理工作站可以将C-臂CT平扫,特别是近年来研发的高分辨C-臂CT扫描图像信息和靶血管,与3D-DSA或CTA、MRA进行两种或多种影像三维融合,并采用双容积或多容积重建技术,从而获得重建后处理图像,能清晰展示病变的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进而有利于指导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但在颅内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中的应用,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旨在采用高分辨C-臂CT与3D-DSA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在术中对支架膨胀与贴壁效果进行评估以减少因支架贴壁不良引起的并发症,通过对支架贴壁不良患者基本资料分析,筛选出对支架贴壁效果有影响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而指导临床,改进介入操作,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因颅内动脉瘤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SACE)或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治疗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支架置入后采用常规减影造影法、注射低浓度对比剂高分辨C-臂CT扫描重建法和双容积融合重建三种方法评估支架贴壁情况并记录。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将各种技术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判断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对支架贴壁情况评估的准确性。统计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并根据动脉瘤DSA随访结果判断该项技术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可能影响支架贴壁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筛选可能对支架贴壁效果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结果1、共纳入172例患者,采用198枚支架共处理了 237个动脉瘤,其中26例患者为双侧动脉瘤,均行介入治疗,107例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120个动脉瘤(单侧动脉瘤94例,双侧动脉瘤13例),65例患者利用78枚密网支架栓塞了 117个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分别采用Neuroform支架52枚、Enterprise支架36枚和LVIS支架32枚,密网内支架分别采用Pipeline支架32枚和Tubridge支架46枚,技术成功率100%。2、198枚支架置入后行支架贴壁效果检查,利用常规减影造影技术发现36枚支架未完全贴壁,利用低浓度对比剂重建技术发现46枚支架未完全贴壁,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发现46枚支架未完全贴壁,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在正确显示支架贴壁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减影造影法,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而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与低浓度对比剂重建技术之间在显示支架贴壁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999),通过低浓度对比剂重建技术对两者结果进行验证,得出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造影减影方法。对于术中发现支架贴壁不良患者给予支架内球囊扩张或微导丝成襻技术按摩(Massage技术)后贴壁明显改善。余152枚支架经低浓度对比剂重建技术及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均证实支架膨胀完全,贴壁良好。两种技术在检测FD贴壁情况的一致率为100%,准确率高于常规减影造影法(P<0.001)(表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载瘤动脉最大径大于4mm(P=0.022)、支架两端载瘤动脉直径差大于0.3mm(P=0.005)、载瘤动脉合并狭窄(P<0.001)、支架成角大于90度(P<0.001),是影响支架贴壁情况的风险因素。而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支架置入部位、动脉瘤瘤颈口直径、是否合并弹簧圈治疗、遮盖分支血管、支架直径对支架贴壁结果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高分辨C-臂CT与3D-DSA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能较好的展示颅内支架细节,准确判定支架膨胀及贴壁情况。2)术中判断支架是否贴壁,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贴壁性,既有利于降低急性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又能提高远期动脉瘤的愈合率和支架通畅率。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载瘤动脉最大径≥4mm、支架两端动脉直径差≥0.3mm、载瘤动脉合并狭窄、支架成角≥90度是影响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支架贴壁情况的重要危险因素。4)提示术者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相关风险,进而指导手术操作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卫颖睿[4](2020)在《一侧颈内动脉狭窄伴对侧颈动脉闭塞患者的外科治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一侧颈内动脉狭窄伴对侧颈动脉闭塞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术后脑血流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共614例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因一侧颈内动脉狭窄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对侧颈动脉闭塞分为CAS组及CEA组,每一组再分为CCO及Non-CCO亚组。对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剔除无关因素后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通过TCD监测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3个月的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合并CCO患者术后脑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总共55例合并CCO患者入组,其中CAS 42例,CEA 13例,平均年龄为64.27±4.59岁。此类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例相对较高,但是与无CCO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合并CCO患者在接受CAS及CEA术后早期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也无明显差异。通过对术后综合并发症及卒中与可能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CCO是术后早期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P=0.033),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证实CCO是术后早期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3.934,95%置信区间1.185-13.065,P 0.025)。合并CCO患者在CAS及CEA术后1天及术后3个月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有所增加(P值均<0.001)。在术后1天时,CEA对于狭窄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更为明显(CAS及CEA术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8%及34%,P=0.002)。结论:合并CCO是术后卒中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合并CCO患者在CEA及CAS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CEA及CAS均可有效改善合并CCO患者的双侧大脑半球血流,但是CEA在术后1天时对狭窄侧大脑中动脉血流改善相较CAS更为明显。
胡宁治[5](2020)在《不同处理方式对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预后及主动脉弓形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治疗的预后及对主动脉弓角度和曲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因“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主动脉溃疡”等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行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治疗的病例63例。对于主动脉病变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小于15mm的处理方式分别为颈部动脉搭桥术(杂交)7例,直接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9例,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置入术13例;主动脉病变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距离大于15mm的患者,保留左锁骨下动脉,共34例。术前给予控制血压、卧床、镇痛、通便等治疗,术后对症处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处理方式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排除术前-术后影像资料不全者,最终收集61例患者术前-术后主动脉弓角度和主动脉弓曲率半径的数据。测量患者术前、术后主动脉弓的角度及曲率值,应用IBM SPSS软件进行分析。应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成对数据进行分析;P值小于0.05,变化具有显着差异。对于角度及曲率变化的影响因素我们对数据行不同手术方式分组和不同支架材料进行行单变量多因素分析发现P值均大于0.05,不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手术组中,封闭组在术后生存率、平均术后住院日及并发症方面较杂交组、烟囱组有优势。对于术前、术后主动脉弓角度及曲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术前术后主动脉弓角度变化平均为3.33±1.07°,术前术后主动脉弓曲率变化平均为-0.0009±0.0002mm-1。术前术后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角度及曲率变化的影响因素,行单变量多因素分析,P值均大于0.05。结果显示支架材料及手术方式不是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结论:1.严格把握适应证(右椎动脉优势,Willis环通畅,不伴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较杂交手术,烟囱支架技术更有优势。2.覆膜支架的置入对于主动脉弓角度及曲率变化有一定的影响。3.主动脉弓角度与曲率变化与手术方式和支架材料无明显关系,推测可能与主动脉弓自身形态及支架置入主动脉弓的深度有关。
牟婧宇[6](2019)在《血清炎性标志物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目前基于社区人群对血清炎性标志物与各种类型脑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但此类研究极少系统性纳入多个炎性标志物并探索其与不同类型血管病的关系,故社区人群中炎性标志物对各血管病的作用缺乏全局性认识。本研究基于顺义社区人群对多个炎性标志物与不同类型脑血管病变(大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僵硬及扩张、脑小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系统性横断面研究,并探讨其作用的差异性,以期为未来深入研究脑血管病病理机制及其预防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8年8月北京市顺义地区年龄≥35岁且排除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村民共1153人,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技术测定血清炎性标志物,用颈动脉斑块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评估大动脉粥样硬化,用颈动脉脉搏波速度(PWV)及硬度指数β评估动脉僵硬,用颈总动脉直径、基底动脉直径及颈内动脉颅内段直径评估动脉扩张,用腔隙、脑白质高信号及脑微出血评估脑小血管病变。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炎性标志物与大、小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在调整了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等混杂因素后,①大动脉粥样硬化:E-选择素(E-selectin)、P-选择素(P-selectin)、人软骨糖蛋白-39(HC-gp39/YKL-40)、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颈动脉斑块相关,E-selectin与ICAS相关;②动脉僵硬:白介素-6(IL-6)、P-selectin、骨桥蛋白(OPN)与颈动脉 PWV 相关,IL-6、P-selectin、MMP-9与硬度指数β相关,其中IL-6与动脉僵硬的相关性较显着;动脉扩张:hsCRP、CD40L、OPN与颈总动脉扩张相关,IL-6与基底动脉扩张显着相关,但发现YKL-40、MMP-9、IL-6、OPN与颈内动脉颅内段直径呈负相关。③脑小血管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YKL-40与脑白质高信号相关,其中VCAM-1与其相关性较为显着;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VCAM-1与脑微出血相关,且ICAM-1对脑微出血有弱保护作用。YKL-40是唯一与三种血管病变均相关的炎性标志物。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TNF-α、MMP-2与三种血管病变均不相关。结论:炎性标志物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僵硬及扩张和脑小血管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证实了炎症反应在血管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也证实了部分炎性标志物在不同类型脑血管病中作用的差异性,但对部分炎性标志物并未发现其在各血管病变的作用有可解释的显着差异。对于炎症在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彭艳芳[7](2019)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与后循环缺血和脑小血管病关联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artery dolichoectasia,VBD)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失衡可能是两者的共同机制。椎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一些研究报道了 VBD患者动脉血流缓慢。然而,应用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确定的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域灌注不足,以及应用PWI识别VBD引起的后循环缺血事件的报道较少。椎基底动脉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ectasia,VBE)是VBD的一种主要类型,是脑卒中的预测因子,增加了死亡风险。然而,VBE与MMPs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1.研究VBD与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之间的关系,并验证MMPs与TIMPs失衡可能是两者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2.探讨VBD和后循环低灌注的关系,并评估PWI灌注参数对VBD患者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预测价值。3.探讨在伴有至少一种血管危险因素的眩晕或头晕患者中MMPs与VBE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关系是否依赖于椎动脉优势(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VAD)。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头晕或眩晕患者524例(研究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前期工作由课题组成员完成,所有标本收集整理后,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统一进行检测)。采用MRA测量椎基底动脉参数,包括最大直径、弯曲指数(Tortuosity index,TI)、基底动脉长度(Basilar artery length,BAL)和弯曲长度(Bending length,BL),其中基底动脉BL可反映基底动脉弯曲程度。采用T2、FLAIR图像进行了 CSVD的神经影像标志物(包括LI和WMH)评估。采用DSC-PWI灌注成像检查获得后循环供血区域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等灌注参数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s、TIMPs水平。探讨VBD和CSVD的关联机制,比较VBD各类型组间(扩张组vs非扩张组、延长组vs非延长组、弯曲组vs非弯曲组)MMPs、TIMPs水平差异,并且分析椎基底动脉参数与MMPs、TIMPs水平的相关性;比较CSVD组间(LI组vs非LI组、WMH 0、1、2、3等级组)椎基底动脉参数及MMPs、TIMPs水平差异。探讨VBD与后循环区域灌注的关系,比较VBD组与非VBD组组间后循环区域灌注参数rCBF、rCBV、MTT、TTP的差异,并进行ROC曲线分析评估各灌注参数对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预测价值。比较VBE患者中VAD亚组与非VAD亚组组间MMPs、TIMPs水平差异,从而探讨VBE与MMPs的关系是否依赖于VAD。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评估。结果1.MMP-9在VBE(P=0.021)和基底动脉延长(P=0.004)患者中显着性升高。TIMP-1在基底动脉弯曲者中显着升高(P=0.039)。基底动脉BL与TIMP-1水平呈正相关(r= 0.161,P=0.020)。WMH分级越高(2级、3级),基底动脉BAL、BL、TI越大,TIMP-1水平越高,而WMH分级程度与椎基底动脉直径、MMP-2、-3、-9、TIMP-2、组织蛋白酶L均无显着性相关。2.VBD患者小脑下部、小脑上部、脑桥、枕叶、颞叶感兴趣区域的TTP明显延迟,而rCBF、rCBV、MTT无显着差异。右侧颞叶TTP延迟阈值21.96ms为最佳预测值,所有ROIs的TTP平均预测阈值为22.67±1.48ms。3.在VBE患者中,MMP-2、-3、-9、TIMP-1、-2、组织蛋白酶L水平在VAD亚组与非VAD亚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MMP-9水平在VBE及基底动脉延长患者中较高,而TIMP-1水平在WMH2、3级及基底动脉弯曲患者中较高。2.VBD导致以TTP延迟为特征的后循环区域灌注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域——小脑、脑桥、枕叶和颞叶的TTP延迟可预测VBD患者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发生。3.VBE患者血浆MMP-9水平的升高不依赖于VAD。
张叙[8](2019)在《基于DSA影像的颈动脉灌注定量化评价及血流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的“金标准”,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介入手术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临床上只关注DSA解剖学成像的作用,而忽视了它在评价脑血流灌注以及在血流动力学模拟中的功能。为此,本研究基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DSA影像数据探讨DSA在这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首先,在评价脑血流灌注方面,我们选取了30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DSA动态影像数据,其中患者分为三组:两侧轻度狭窄组、一侧轻度狭窄另一侧中度狭窄组、一侧轻度狭窄另一侧重度狭窄组,每组各十人。根据DSA参数性成像的方法绘制脑组织感兴趣区域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并提取相关DSA灌注特征参数。通过对比不同狭窄程度下额叶、顶叶、颞叶及枕叶这四个脑组织区域灌注特征参数的差异,定量分析DSA在评估颈动脉狭窄患者脑灌注变化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基于DSA影像可以测量TDC并计算多个灌注特征参数。当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时,双侧脑灌注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变化,尤其是额叶和顶叶区域。一些DSA灌注特征参数,包括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开始上升时间(Time of contrast uptake,TU)、1/2峰值时间(Time taken to half maximum value,1/2TMAX)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可以作为检测脑灌注不足的指标。其次,在血流动力学模拟方面,我们分别选取了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的患者各十例,根据他们的DSA影像数据构建颈动脉分叉模型共三十例。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DSA影像计算颈动脉出口处流量配比的方法,获得反映患者真实情况的出口流量分配值,并以此作为出口边界条件进行血流动力学模拟计算分析。进一步地,将此结果与零压出口边界条件下的血流动力学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出口边界条件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与DSA流量配比出口条件相比,在零压出口条件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组在狭窄部位处于高时间平均壁面剪切力(Time-averaged wall shear stress,TAWSS)和高时间平均壁面剪切力梯度(Time-averaged wall shear stress gradient,TAWSSG)值的区域范围明显较小,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TAWSS、剪切力震荡指数(oscillating shear index,OSI)和TAWSSG的偏差率也明显增大。因此,在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零压边界设置计算出的血流动力学结果可能误差较大,而采用基于患者影像分析的出口边界条件进行血流动力学模拟可以提高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以上两方面证实了基于DSA提取脑血流灌注特征参数以及颈动脉出口边界条件的可行性,对定量化评价脑血流灌注以及提高血流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对颈动脉狭窄疾病进行评估与治疗。
于浩[9](2018)在《单侧和双侧脑灌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脑保护作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前言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以升主动脉及远端的大范围内膜撕裂为病理特征,以发病急骤、进展迅速、易猝死为临床特点,是高致残率、致死率的心血管疾病。及时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方法。孙氏手术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术式,完整置换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降主动脉置入覆膜血管支架,疗效明确,但手术创伤大,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多年来,降低手术死亡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和提高术后生存质量,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研究的重点。脑功能障碍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永久性和短暂性的脑神经功能异常,可威胁患者生命、延缓病人恢复和降低病人生存质量。选择性脑灌注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脑保护的有效方法,临床应用广泛,但在具体技术的选择和实施上仍存在分歧,如:顺行还是逆行脑灌注、单侧还是双侧脑灌注、灌注血管的选择、灌注流量的控制等。其中单侧和双侧脑灌注的选择存在争论较大,两种方式各具优势。单侧脑灌注简化操作步骤,对手术视野干扰小,降低了动脉插管相关栓塞的风险,有明确的脑保护效果;双侧脑灌注的支持者认为双侧灌注更接近生理状态,左右脑供血不受颅底动脉环的影响,脑低灌注安全时间长,脑保护效果更为可靠。目前,国内各心脏外科中心多以单侧脑灌注为主,术中根据脑氧饱和度监测情况决定是否改为双侧脑灌注。欧美三分之二的医生首选双侧脑灌注。两种方法的优劣还需要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探求答案。本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将主动脉夹层灌注技术优化,采用中低温双侧脑灌注的脑保护策略,联合降主动脉腔内阻闭下半身灌注技术,与深低温单侧脑灌注方法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该优化的动脉灌注策略在脑保护效果上表现出了优势。为了进一步探索其相关机制,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以模拟主动脉夹层术中脑灌注状态为目标,创新设计一种低温、低流量、低灌注压和血液稀释的大鼠脑低灌注模型,通过测试证实了该模型实施脑认知功能评价的可行性。以该大鼠脑低灌注模型为研究平台,采用激光多普勒技术,连续扫描记录脑血流,获得大鼠在单侧灌注和双侧灌注下脑血流的动态变化数据,发现灌注方式不同脑血流状态会存在差异。对脑低灌注术后大鼠进行运动、感觉和认知功能测试,发现单侧脑灌注和双侧脑灌注后脑功能损害程度存在差异。综合以上研究发现我们推测:脑灌注方式、脑血流状态和术后脑功能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即不同的脑灌注方式导致不同的脑血流变化状态,而脑血流状态差异可能是导致脑功能损伤程度不同的原因。第一部分 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目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采用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即中低温不间断双侧顺行脑灌注、降主动脉腔内阻闭并下半身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与传统深低温单侧脑灌注术式比较,观察其安全性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1.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采用中低温不间断双侧顺行脑灌注+降主动脉腔内阻闭并下半身灌注体外循环策略,对3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全主动脉弓置换孙氏手术(O-CPB组),男25例,女6例,年龄50.87±9.08岁。前期和同期有60例孙氏手术应用选择性深低温单侧顺行脑灌注的传统体外循环方式(T-CPB组),男52例,女8例,年龄48.38±12.46岁。2.收集和比较两组病例围术期血生化指标、体外循环数据和监护数据,记录术后清醒时间和术后24小时内患者意识RASS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以及患者术后脑卒中、谵妄、谵妄持续时间、肝肾功能和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与T-CPB组比较,O-CPB组的手术体外循环时间短[(206.90±39.92)min vs(276.37±29.92)min,P<0.001],停循环时间短[(5.03±1.54)min vs(21.73±6.67)min,P<0.001]、手术耗时少[(396.68±58.57)min vs(469.28±69.77)min,P<0.001]。2.O-CPB组患者血制品消耗量少于T-CPB组[(1401±738)m L vs(1705±580)m L,P=0.034],ICU治疗天数缩短[(5.94±2.45)d vs(7.42±3.53)d,P=0.040]、有创通气时间短[(50.19±37.63)h vs(70.12±40.84)h,P=0.022]。3.O-CPB组的术后血乳酸浓度[(6.10±3.80)mmol/L vs(8.11±4.51)mmol/L、P=0.037]和C-反应蛋白浓度[72.13±22.86)mg/L vs(84.78±17.07)mg/L,P=0.004]均低于T-CPB组。4.O-CPB组患者术后清醒早于T-CPB组[(3.32±1.11)h vs(4.14±1.59)h,P=0.013]。O-CPB组和T-CPB组的术后当日RASS评分绝对值分别是1.23±1.06和2.15±1.30,(P=0.001)。O-CPB组和T-CPB组术后谵妄发病率分别为35.5%和48.3%,(P=0.242)。O-CPB组术后谵妄持续时间比T-CPB组短[(4.05±1.94)d vs(5.98±2.73)d,P=0.038]。5.O-CPB组和T-CPB组的术后30 d内死亡率分别是6.5%(2/31)和11.7%(7/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4,P=0.4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停循环时间和血制品消耗量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置换术后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908(1.108,3.286)、1.008(1.001,1.016)。结论:1.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体外循环策略采用中低温不间断双侧顺行脑灌注+降主动脉腔内阻闭并下半身灌注技术,患者术后苏醒早、精神意识稳定,谵妄持续时间短,围术期脑保护效果优于单侧脑灌注技术;2.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体外循环策略围术期临床用血量少、有创通气时间和ICU滞留时间短,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3.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体外循环策略是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传统手术的有效优化。第二部分自泵式大鼠脑低温低灌注模型的制备研究目的:为主动脉夹层术中脑保护研究设计一种动物模型,要求模型能够模拟主动脉夹层术中脑灌注状态,可以用于认知功能评价,为主动脉夹层脑保护研究提供实验动物平台。材料与方法:1.采用成年雄性SD大鼠。分步实现主动脉夹层术中脑灌注的各要素:低血流量、低灌注压、低温和血液稀释。采用绑扎和自制血管限流器控制调节颈总动脉血管直径的大小,限制直径至0.45mm、0.7mm和0.9mm,超声血管血流量仪测量颈总动脉血流量变化;采用颈总动脉不同部位间隔绑扎的方法,观察颈总动脉远端血压下降情况;采用体表诱导降温法控制降低大鼠体温至30℃,观察大鼠降温前后心率、血压和血气生化指标变化;通过经股静动脉放血和补液的方法实现血液稀释,分别放血3ml、6ml和9ml,比较各组大鼠血液稀释效果。2.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根据各要素建立大鼠脑低温低灌注模型,对照组的麻醉和血管分离操作过程同模型组,不降温、血液稀释和脑低灌注。观察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观察大鼠手术前后脑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通过限制颈动脉直径可降低脑灌注,在限制颈总动脉直径0.45mm、0.7mm和0.9mm前后,颈总动脉血流量下降至原血流量的40.17%、74.61%和88.51%。自制血管限流器可以快速有效调节颈总动脉血流量。2.间断绑扎的方法可逐级降低颈总动脉远端血压,分别绑扎1道、2道和3道后,血压分别下降了35.11%、45.39%和51.25%。3.体表诱导降温法可以控制大鼠体温在设定范围,降温后大鼠表现出轻度的代谢酸中毒并可自行恢复。4.放血3ml、6ml和9ml后,大鼠血红细胞稀释至放血前的84.34%、73.83%和62.66%,放血9ml组有1例大鼠死亡,死亡率16.67%,放血同时补液的方法可以实现血液稀释,放血6ml是相对有效和安全的放血量。5.模型组大鼠术后出现心率、血压下降的循环改变,并有代谢性酸中毒,经输血、复温、纠酸等处理,大鼠生命征稳定,恢复好。对照组大鼠心率、血压和内环境稳定,两组均无死亡。6.术后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手术前后运动和感觉对称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穿梭箱实验中,对照组大鼠主动回避率在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主动回避率在手术后下降[(65.83±8.61)%vs(86.67±8.16)%,P=0.005]。水迷宫实验显示,对照组各测试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手术后正确区域搜寻目标的时间比率较术前下降[(31.50±5.24)%vs(43.33±10.27)%,P=0.030],正确找到目标的次数减低[(2.33±1.03)次vs(4.33±1.86)%,P=0.018],提示脑低灌注导致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结论:1.本研究设计了一种脑低温低灌注模型,可以模拟主动脉夹层术中低温、低流量、低灌注压和血液稀释的脑灌注状态,能用于脑认知功能评价测试;该模型没有设计体外循环过程,所以命名为自泵式大鼠脑低温低灌注模型。2.由于无体外循环过程,自泵式大鼠脑低温低灌注模型应该在限定范围内应用,主要适用于主动脉夹层手术脑低灌注研究的前期探索阶段;3.自泵式大鼠脑低温低灌注模型具有简单、经济、稳定的特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脑功能保护研究动物模型。第三部分单侧和双侧顺行脑低灌注对大鼠脑血流和脑功能的影响研究目的:以自泵式大鼠脑低温低灌注模型为实验平台,观察单侧、双侧脑灌注下大鼠脑血流状态,通过神经行为学测试评价两种灌注方式对大鼠脑功能的影响,探索低灌注单侧和双侧脑灌注脑保护功能的相关机制。材料与方法:1.以自泵式大鼠脑低温低灌注动物模型为研究平台,观察单侧和双侧脑灌注下脑血流、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单侧脑灌注组(Uflow组,n=6),阻闭左侧颈动脉,采用间断绑扎和血管限流器法降低右侧颈总动脉流量至4ml/min,持续46分钟;双侧脑灌注组(Bflow组,n=6),同时限制左右颈总动脉血流,使左右颈总动脉血流量基本相等并且流量之和为4ml/min,持续46分钟。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扫描测量左右脑血流,大鼠于术后24小时处死,行脑组织形态学检查。2.神经行为学测试,单侧脑灌注组(Ueth组,n=12)和双侧脑灌注组(Beth组,n=12),手术方法同前,手术前后采血进行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术后进行高位身体摆动测试和双侧触觉刺激测试,评价大鼠自体运动和感觉对称性;进行穿梭箱和Morris水迷宫测试,比较两组大鼠认知功能情况。结果:1.Uflow组和Bflow组脑血流在低灌注开始后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flow组的左脑血流低于右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flow组左右脑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Uflow组和Bflow组左右脑区域血流量均表现为波动状态,Uflow组脑血流波动幅度大于Bflo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光学显微镜高倍视野下(×400),Uflow组和Bflow组大鼠脑组织均无大范围坏死灶,表现为轻度水肿,仅可见零星散在的坏死神经元。4.Ueth组术后血清NSE浓度高于Beth组[(387.71±37.37)ug/L vs(352.27±40.88)ug/L,P=0.037];5.Ueth组和Beth组大鼠手术前运动感觉对称性和认知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穿梭箱实验Beth组大鼠的主动回避率高于Ueth组[(61.25±8.56)%vs(52.5±10.98)%,P=0.040];Morris水迷宫实验3个系列定位航行测试,Uet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比Beth组长[(79.92±9.70)秒vs(71.17±10.07)秒、(75.72±10.15)秒vs(66.22±9.97)秒、(70.31±9.70)秒vs(60.42±6.17)秒,P=0.001]。在正确目标区域搜寻时间比率比Beth组少[(30.67±5.14)%vs(35.67±4.12)%,P=0.015],两组大鼠穿过目标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穿梭箱和水迷宫实验结果,提示手术后Ueth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损伤程度比Beth组重。结论:1.单侧脑灌注的左右脑血流不平衡,灌注侧脑血流高于非灌注侧;双侧脑灌注的左右脑血流基本平衡。2.低灌注条件下,脑组织区域血流存在波动现象。单侧灌注与双侧灌注的脑组织区域血流波动状态不同,单侧灌注的脑区域血流波动的幅度更大,区域供血不均匀现象更明显。3.与双侧脑灌注比较,单侧脑灌注的脑损害程度更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更为明显。4.脑灌注方式、脑血流状态和脑功能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脑灌注方式影响脑血流状态,脑血流状态的差异是导致脑损伤程度不同的原因;单侧脑灌注在脑损害程度更重可能与左右脑血流量不平衡、脑区域血流的不均匀有关。总结我们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单侧脑灌注和双侧脑灌注在病人术后意识恢复和认知功能上表现出了差异,为进一步探索其机制,进行相关基础实验研究。首先,为主动脉夹层脑保护研究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脑低灌注动物模型,该模型可以模拟主动脉夹层术中脑灌注状态,具有简单、经济、稳定的特点,可进行脑认知功能评价,适用于主动脉夹层脑保护研究。然后,我们利用该模型,从脑血流变化的角度分析低灌注下脑损伤的机制,通过观察脑血流的动态变化规律,发现单侧脑灌注和双侧脑灌注下,脑血流状态存在差异,术后脑神经功能测试结果也显示出不同。综合以上发现,我们做出推测:脑灌注方式、脑血流状态和脑功能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脑灌注方式影响脑血流状态,脑血流状态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脑损伤程度不同的原因。这一发现为主动脉夹层脑灌注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和切入点。
宋朝彦[10](2016)在《平板CT脑血容量成像在神经介入中的应用探索》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平板探测器CT(Flat 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FD-CT)数字血管造影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诊断和治疗中显现了它的优越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较之以前的增强器成像,FD-CT不仅成像质量高,而且减少了X线辐射量,进一步减轻了对患者及医生的X线危害性。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FD-CT不仅拥有了超强的高对比度分辨率(分辨率超过1000亨斯菲尔德单位(HU)),实现了对血管和高密度结构(骨骼、血管夹、线圈、支架和钙化斑块等)的最佳显示,而且在低对比度分辨率上也有了较好的表现,虽然低对比度分辨率尚不如多层螺旋CT,但已能分辨出肌肉、脑和出血灶等软组织,为评估软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性。应用FD-CT,感兴趣区的图像可以在大约200。角范围内旋转采集获得,由此得到一系列的二维投影图像,然后可采用类似CT算法创建三维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治疗中,FD-CT成像技术不仅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三维血管成像(3D旋转血管造影),也可以获得像多层螺旋CT一样的横截面软组织成像,可应用于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和脑内血肿的术中监测,并可以即时评价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线圈和支架置入术中的情况。FD-CT也被证明能够对颅内放置的支架和颅外颈动脉支架进行三维重建,显示的支架远比多层螺旋CT清晰。也有报道FD-CT能观察到造影剂外渗的能力。近年来新出现的FD-CT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帮助。这种能够及时在导管室产生的CBV成像技术可以大大促进继发于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快速筛选和血管内治疗。有统计表明,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中只有3%进行了溶栓治疗,其中只有10%是在发病后3小时内进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患者入院后面临过多的影像检查,而影像检查流程缺乏专家共识,导致医生无法短时间内对患者做出明确判断和有效处理。因此一个快捷简约的成像方式对患者的诊断治疗是很有益的。同时,影像检查室和治疗室不在一起,病人从检查室到治疗室转运占用过多时间而造成治疗的延迟是急性脑卒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时间就是大脑”,FD-CT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成像技术为一站式影像检查提供了可能。Struffert T等在开发和实施这种结合DSA, CT, CTA和CTP模式集中在同一个成像单元做了出色的工作。这些技术的结合,减少了成像时间,患者从急诊科可以直接到导管室就能完成所有的诊断治疗,这无疑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益处。和所有新技术一样,FD-CT CBV成像技术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FD-CT CBV成像质量还不如普通螺旋CT,因此FD-CT CBV图像能否符合真实情况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同时为充分发挥FD-CT CBV成像优势,尚需和介入室条件相结合,符合神经介入医师的操作习惯,如在介入室一般通过动脉导管注射造影剂,这需要我们研究通过动脉导管注射造影剂的合适方法,以期得到可信的FD-CT CBV图像,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技术支持。本文讨论的重点为应用动脉途径获取FD-CT的脑血容量(CBV)成像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以期找到动脉途径导管的最佳注射部位,以期获得标准可靠的的FD-CT CBV图像。并在此基础上验证FD-CT CBV图像与在普通螺旋CT获得的CTP CBV图像是否一致,在介入室FD-CT CBV图像能否替代CTP CBV来指导临床工作。我们还进一步进行了利用单支血管获得局部FD-CT CBV图像来指导动脉介入溶栓,开通血管治疗的研究。第一章平板探测器CT脑血容量成像中的造影剂注射途径改良探索背景和目的:FD-CT CBV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能够及时在导管室产生的CBV成像技术可以大大促进继发于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快速筛选和血管内治疗。既往在获取FD-CT CBV过程中造影剂注射方法多采用静脉途径,也有部分学者采用经主动脉弓的动脉途径。然而经主动脉弓注射造影剂得到的FD-CT CBV图像部分存在双侧大脑半球灌注不均衡现象,我们在实验中采用了左心室注射造影剂的途径试图来解决这一问题。材料与方法:我们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集了24例患者资料,13男11女。平均年龄为49.96±10.76岁。所有FD-CT CBV均在行常规DSA检查时进行,经主动脉弓途径注射造影剂14例,经左心室注射造影剂10例。FD-CT CBV及造影和介入治疗均在单翼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系统(Axiom Artis ZeeGo; Siemens, Erlangen, Germany)进行成像。所有的FD-CT CBV成像在造影及治疗开始前进行。FD-CT CBV数据后处理是利用安装在研究工作站的原型软件进行,最终绘制相当于CTP-CBV的脑血容量图。相比之下,这些重建的位置和角度,与那些通过使用CTP-CBV获得的位置和角度相匹配。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经主动脉弓注射造影剂得到的FD-CT CBV图像部分为图像可信均衡图像,但有部分图像不可信。双侧大脑半球额叶皮质下白质、基底节区、枕叶皮质下白质、放射冠区及总体数据左右侧对比分析统计均显示P<0.05,左右侧大脑FD-CT CBV数据不一致。经左心室注射造影剂得到的FD-CT CBV图像均为可信均衡者,双侧大脑半球额叶皮质下白质、基底节区、枕叶皮质下白质、放射冠区及总体数据左右侧对比分析统计均显示P>0.05,左右侧大脑FD-CT CBV数据一致无差异。结论:应用经动脉导管途径(包括经主动脉弓注射造影剂和经左心室内注射造影剂)获取FD-CT CBV图像是安全的,可减少所用造影剂用量,减少造影剂对患者的潜在危害,此方法更符合介入医生的操作习惯。经主动脉弓注射造影剂获取的FD-CT CBV图像部分是不准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方法以识别改进不准确的FD-CT CBV图像。经左心室内注射造影剂能使造影剂在进入双侧颈总动脉及椎动脉之前混合的更加充分,用此方法获得FD-CT CBV图像是均衡的,准确可信的。因此可以用经动脉导管左心室注射造影剂的方法得到可靠的FD-CT CBV图像。第二章彩色编码定量DSA成像技术在判断平板探测器CT脑血容量成像的均衡性中的应用背景和目的:FD-CT CBV成像质量依赖于造影剂从颈部血管流入颅内的浓度均匀一致和充足的时间。采用主动脉弓注射造影剂来获得FD-CT CBV图像,但由于造影剂流经途径过短和可能存在的主动脉弓及颈部血管的变异,此方法可能存在造影剂到达双侧脑组织之前混合不均匀的情形。从而造成得到的部分图像结果不可靠。如何检出这些结果不可靠者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我们采用颈总动脉血管彩色编码定量DSA (Color-Coded Quantitative DSA, CCQ DSA)成像技术来检测双侧颈动脉造影剂浓度变化的方法来尝试评价双侧大脑半球的CBV均衡性,从而达到对FD-CT CBV可靠性的评价。材料与方法:这项研究之前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我们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集了24例患者资料,13男11女。平均年龄为49.96±10.76岁。所有的实验均在患者行常规DSA检查时进行,患者在介入诊断之前均行常规脑CT及术前或术后行CTP-CBV检查,在介入室行脑血管造影(DSA)及FD-CT CBV。采用经主动脉弓途径注射造影剂及经左心室注射造影剂两种不同的造影剂注射方法来获得FD-CT CBV成像。主动脉弓造影显示的主动脉弓及颈部血管的普通DSA成像应用彩色编码成像软件(syngo iFlow; Siemens, Erlangen, Germany)进行颈总动脉血管编码成像,显示两侧颈动脉血流均衡情况,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比较对象,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双侧标记区内rCBV及rAUC值。结果:在14例经主动脉弓注射途径得到的FD-CT CBV图像的病例中,9例FD-CTCBV图像左右对称均衡者两侧颈总动脉CCQ DSA同样对称,而5例FD-CT CBV图像左右不对称不均衡者两侧颈总动脉CCQ DSA也不对称。我们应用相关分析检验rCBV和rAUC的相关性可见R=0.967(p<0.001)呈强的正相关。FD-CT CBV图像与CCQ DSA图像均衡人数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P>0.05)没有差异。在10例经左心室注射途径得到的FD-CT CBV图像的病例中,所有10例FD-CTCBV图像均为左右对称均衡。而CCQ DSA图像数据只有6例左右对称均衡,其余4例CCQ DSA图像数据左右不对称不均衡。我们应用相关分析检验rCBV和rAUC的相关性可见R=0.522(p>0.05)相关性不大。FD-CT CBV图像与CCQDSA图像均衡人数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利用彩色编码定量DSA技术可以量化对颈总动脉造影剂浓度及时间分析,结果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不增加患者额外的造影剂用量及X线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彩色编码DSA图像均衡性与经主动脉弓注射造影剂途径得到的双侧大脑半球FD-CT CBV图像均衡性高度相关。通过分析双侧颈总动脉彩色编码DSA图像均衡性可以预判经主动脉弓注射造影剂途径得到的双侧大脑半球FD-CT CBV图像对称性与否,从而排除不适合经主动脉弓注射造影剂途径进行FD-CT CBV成像的患者。主动脉弓注射造影剂显示弓上血管彩色编码定量DSA图像不对称的患者无论双侧颈总动脉所测值对称与否,应用左心室中注射造影剂的方法均能获得双侧大脑半球CBV均衡的图像。第三章平板探测器CT脑血容量成像技术的验证及在急性脑梗死溶栓中的应用背景与目的:在脑血管疾病诊断治疗中,FD-CT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成像技术,这种能够及时在导管室产生的CBV成像技术可以大大促进继发于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快速筛选和血管内治疗。术中FD-CT CBV成像给了我们一个诊断与治疗的影像参考。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应用动脉途径注射造影剂的方法,通过FD-CT提供成像数据集得到CBV与通过使用标准的多层螺旋CT技术获得CBV的相比较,验证FD-CT的脑血容量(CBV)成像技术的实用性及FD-CT CBV在急性脑梗死溶栓中的实际应用。材料与方法:我们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纳入19例患者,11例行常规检查患者未经治疗(包括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例既往有脑缺血病史者,3例头晕、眩晕患者,1例癫痫患者),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行动脉介入溶栓,开通血管治疗。这项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比较11例行常规检查未经治疗的患者经动脉导管左心室注射造影剂的方法获得FD-CT CBV图像与普通螺旋CT形成的CTP CBV图像是否一致。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行动脉介入溶栓,开通血管治疗,应用单支血管局部CBV成像,比较治疗前后的FD-CT CBV图像。结果:比较11例行常规检查患者未经治疗患者所做的FD-CT CBV成像与普通螺旋CT形成的CTP CBV图像双侧额叶白质区、基底节区、放射冠区、枕叶白质区及总体CBV值显示无明显差别(P>0.05)。FD-CT CBV与CTPCBV相关性分析:R=0.98(P<0.01),显示高度相关。Bland-Altman test图显示FD-CT CBV值略低于CTP CBV值,平均差异为0.03±0.17ml/100g。选取溶栓、取栓及置入支架8例患者,手术前后脑梗死相关解剖区域做为CBV测量区域,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溶栓治疗后CBV值明显升高,仅有第3例患者无改善,统计分析显示:治疗前后FD-CT CBV值差异明显(p<0.01)。结论:采用经左心室注射造影剂获得FD-CT CBV图像是可行的。FD-CT CBV和CTP CBV图像存在高度一致性,在介入室可以代替CTP CBV图像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在介入室获得FD-CT CBV的这种能力可以显着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管理。FD-CT CBV能准确地估计梗死核心,指导动脉溶栓及闭塞血管的开通治疗,能够评价溶栓前后的脑灌注情况,对指导预后有一定帮助,可以作为介入室内替代其他影像诊断的一种更好的工具。应用单支血管对局部CBV的成像,更加降低了造影剂的用量,从而降低了造影剂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二、影响双侧颈总动脉直径差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双侧颈总动脉直径差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血管结构特征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临床资料收集 |
1.3 研究方法 |
1.3.1 血管超声检查及分组: |
1.3.2 CEA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2 CEA术后再狭窄与术前、术后颈动脉超声血管结构特征相关性分析 |
2.3 CEA术后再狭窄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2)彩色脉搏波技术在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变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资料 |
1.3 仪器设备 |
1.4 超声测量方法 |
1.5 图像处理分析 |
1.6 数据分析 |
结果 |
2.1 一般临床情况 |
2.2 双侧颈总动脉超声参数比较 |
2.3 超声参数比较 |
2.4 PWVES检测动脉粥样硬化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B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获奖经历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C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D 附图 |
(3)颅内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贴壁情况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伦理及知情同意 |
2.2 研究对象 |
2.3 纳入排除标准 |
2.4 临床资料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纳入患者资料 |
3.2 手术及随访结果 |
3.3 不同方法对支架贴壁效果的检验结果 |
3.4 支架贴壁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
4.2 支架贴壁性对降低动脉瘤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意义 |
4.3 双容积容和重建技术 |
4.4 支架贴壁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典型病例 |
综述 颅内动脉瘤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一侧颈内动脉狭窄伴对侧颈动脉闭塞患者的外科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1.3 术前评估及准备 |
1.1.4 手术方式 |
1.1.5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1.2.2 术后早期并发症 |
1.2.3 术后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1.2.4 合并CCO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
1.3 讨论 |
1.3.1 合并CCO患者的CEA治疗 |
1.3.2 合并CCO患者的CAS治疗 |
1.3.3 复合手术及血管吻合术 |
1.3.4 手术方式的选择 |
1.3.5 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内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不同处理方式对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预后及主动脉弓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入选标准 |
1.2 诊断依据及影像学 |
1.3 分组方法 |
2 治疗方法 |
2.1 基础治疗 |
2.2 腔内治疗 |
2.3 术后治疗 |
3 数据收集 |
4 处理方法 |
结果 |
1 临床资料 |
1.1 基本指标 |
2 平均术后住院日 |
3 术后症状改善情况 |
4 生存率 |
5 术后并发症 |
6 支架置入术后对主动脉弓曲率与主动脉弓角度的影响 |
6.1 测量方法 |
6.2 主动脉角度测量方法 |
6.3 主动脉弓曲率测量方法 |
6.4 测量得到的结果数据 |
6.5 手术方式对于主动脉弓曲率及角度的影响 |
6.6 支架材料对主动脉弓曲率及角度的影响 |
6.7 主动脉弓角度及曲率变化的影响因素 |
讨论 |
1 基本资料 |
2 左锁骨下动脉的不同处理方式 |
2.1 杂交技术 |
2.2 烟囱支架技术 |
2.3 封闭左锁骨下动脉 |
3 支架置入后对于主动脉弓形态的影响 |
3.1 不同手术方式的影响 |
4 支架材料的影响 |
4.1 对角度的影响 |
4.2 对于主动脉弓曲率半径及曲率的影响 |
5 研究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主动脉弓形态对于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及腔内隔绝治疗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血清炎性标志物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血清炎性标志物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7)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与后循环缺血和脑小血管病关联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及脑小血管病的关联机制 |
1.1 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对后循环供血区域灌注的影响 |
2.1 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椎基底动脉扩张症的关系 |
3.1 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DSA影像的颈动脉灌注定量化评价及血流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疾病的临床研究 |
1.1.1 动脉粥样硬化 |
1.1.2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
1.2 脑血流灌注定量化评价及相关临床研究 |
1.2.1 CT、MR灌注成像及临床研究 |
1.2.2 DSA参数性成像及临床研究 |
1.3 血流动力学及其模拟计算方法 |
1.3.1 血流动力学 |
1.3.2 血流动力学的模拟计算方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概述 |
2.1 基于DSA的脑血流灌注定量化评价 |
2.1.1 DSA图像采集 |
2.1.2 DSA灌注特征参数提取 |
2.1.3 DSA灌注特征参数的可视化 |
2.2 颈动脉三维模型建立 |
2.3 CFD数值模拟 |
2.3.1 网格的划分 |
2.3.2 材料参数及边界条件设置 |
2.4 后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基于DSA定量评价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血流灌注功能改变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简述 |
3.2.1 患者选取 |
3.2.2 灌注特征参数提取 |
3.2.3 统计学分析 |
3.3 统计分析结果 |
3.3.1 可重复性分析 |
3.3.2 颈动脉狭窄患者两侧脑半球灌注参数比较 |
3.3.3 灌注参数不对称性与狭窄不对称性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SA的出口边界条件对血流动力学模拟计算的影响分析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简述 |
4.2.1 患者选取 |
4.2.2 基于DSA影像的颈动脉流量配比获取 |
4.2.3 个体化模型与CFD模拟计算 |
4.2.4 血流动力学参数选取及统计分析 |
4.3 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 |
4.3.1 基于DSA计算出的颈动脉流量配比与零压出口边界条件下流量配比对比 |
4.3.2 零压和DSA流量配比出口边界条件下血流动力学参数云图对比 |
4.3.3 不同出口边界条件下颈动脉整体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结果 |
4.3.4 不同出口边界条件下颈动脉狭窄部位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结果 |
4.4 讨论和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5.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单侧和双侧脑灌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脑保护作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置换术中的应用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 自泵式大鼠脑低温低灌注模型的制备 |
一、引言 |
二、材料 |
三、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附图 |
第三部分 单侧和双侧顺行脑灌注对大鼠脑血流和脑功能的影响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和实用性 |
三、研究的局限性和工作展望 |
文献综述 主动脉夹层不同脑灌注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平板CT脑血容量成像在神经介入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平板探测器CT脑血容量成像中的造影剂注射途径改良探索 |
前言 |
1 方法 |
1.1 患者资料 |
1.2 造影剂注射方法 |
1.3 FD-CT CBV成像 |
1.4 FD-CT CBV数据后处理 |
2 图像数据的统计 |
3 结果 |
3.1 病人一般情况 |
3.2 辐射剂量 |
3.3 检测FD-CT CBV双侧大脑半球的对称性 |
4 讨论 |
4.1 FD-CT CBV成像过程中对造影剂的要求 |
4.2 静脉注射造影剂途径的方法 |
4.3 主动脉弓注射造影剂途径的方法 |
4.4 左心室注射造影剂途径的方法 |
5 结论 |
6 不足 |
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彩色编码定量DSA成像技术在判断平板探测器CT脑血容量成像的均衡性中的应用 |
前言 |
1 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造影剂注射方法 |
1.3 FD-CT CBV成像 |
1.4 彩色编码定量DSA成像 |
1.5 图像数据的比较 |
2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患者一般情况 |
3.2 辐射剂量 |
3.3 检测双侧大脑半球rCBV |
3.4 检测双侧颈总动脉CCQ DSA的对称性 |
3.5 经主动脉弓注射造影剂所得CBV对称可靠性与两侧颈总动脉CCQDSA对称性的关系 |
3.6 经左心室注射造影剂所得CBV对称可靠性与两侧颈总动脉CCQ DSA对称性的关系 |
4 讨论 |
4.1 彩色编码定量DSA成像的由来 |
4.2 彩色编码定量DSA成像原理 |
4.3 彩色编码定量DSA成像技术在判定脑灌注成像中的指导作用 |
5 结论 |
6 不足 |
7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平板探测器CT脑血容量成像技术的验证及在急性脑梗死溶栓中的应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CT灌注成像(CTP) |
1.2.1 CT灌注成像过程 |
1.2.2 CT灌注成像图像后处理 |
1.3 平板CT CBV成像(FD-CT CBV) |
1.3.1 FD-CT CBV成像过程中造影剂注射方法 |
1.3.2 FD-CT成像原理及过程 |
1.3.3 FD-CT CBV数据后处理 |
1.4 动脉溶栓及支架取栓方法 |
2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未进行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灌注成像CBV值的测量结果 |
3.3 进行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FD-CT CBV值测量结果 |
4 讨论 |
4.1 FD-CT CBV的产生背景 |
4.2 FD-CT CBV与CTP CBV的比较 |
4.3 FD-CT CBV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
5 结论 |
6 不足 |
7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缩写词简表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影响双侧颈总动脉直径差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血管结构特征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J]. 张克,华扬,周福波,杨洁,贾凌云,赵新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03)
- [2]彩色脉搏波技术在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变化中的应用[D]. 朱敏.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3]颅内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贴壁情况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D]. 付培基. 郑州大学, 2020(02)
- [4]一侧颈内动脉狭窄伴对侧颈动脉闭塞患者的外科治疗研究[D]. 卫颖睿.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不同处理方式对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预后及主动脉弓形态的影响[D]. 胡宁治.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6]血清炎性标志物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D]. 牟婧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7]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与后循环缺血和脑小血管病关联的机制[D]. 彭艳芳.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8]基于DSA影像的颈动脉灌注定量化评价及血流动力学研究[D]. 张叙. 东南大学, 2019(06)
- [9]单侧和双侧脑灌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脑保护作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 于浩.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01)
- [10]平板CT脑血容量成像在神经介入中的应用探索[D]. 宋朝彦.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标签:颈动脉论文;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论文; 颈动脉狭窄论文; 主动脉弓论文; 脑血流论文;